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5.古诗两首 总第 5051个教案共享备课设计者(杜伟丽)审验签字 (同意使用 )教材分析:这是两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分别描写了西湖和洞庭湖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引导学生读懂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3、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情,引发学习古诗的愿望。教学重难点:读懂诗句意思,体会感情。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创境导入,破题质疑: ( 3 )同学们,西湖风光秀丽,烟霞万顷,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向往的地方,文人墨客更是用
2、不同的语言谈论她,赞美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1、板书课题。指导朗读课题,注意停顿。2、感知课题: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生1:我知道“湖”是西湖。生2:我知道“初晴后雨”是刚开始是晴天,后来下雨了。 3、介绍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4、同学们,学习这首诗歌,你认为应该主要解决哪些问题?指名汇报后,教师板书。预设: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作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师:学习一首古诗既要读懂它的意思,又要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就请大家走进古诗,读懂意思,体会感情。(二)、潜心批注,自主探究古诗意
3、思 ( 8 )1、初读感知,把握大意:(1)、出示诗歌。(2)学生自由练读全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3)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4)、指名读,生评价。注意“潋滟”“宜”的读音。(5)、初读古诗,这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答:我觉得这首诗写得非常美。2、对理解诗句得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的方法?(结合课下注释、联系上下句、结合课本插图等。)3、出示自学提示(一):(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古诗,采用结合注释、联系诗句、观察插图等方法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把自己的理解用铅笔批注在旁边;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4、指名读,学生明白自学要求。5、学
4、生自学,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学情。二、解疑合探(一)、多元对话,合探解疑古诗意思 ( 8 )1、指名读古诗。2、通过自学,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诗句意思?(预设:题目中“初晴后雨”什么意思?诗中哪些地方描绘了“初晴后雨”的景色?“潋滟”“空蒙”分别什么意思?分别是什么样的景色?“方”“亦”分别什么意思?从这两个词语可以体会到什么?“淡妆浓抹”什么意思?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人吗?“总相宜”什么意思?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3、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提出来,并引导学生自己解决。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1)指名说,其他学生评,在评价中逐步完善诗句的意思。(差生说,中等生补充,优生评
5、判。)(2)教师补充。5、读诗句,想画面:轻声吟诗句,在脑中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说说自己想到的画面。6、结合自己想到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二)、潜心批读,自主探究体会感情 ( 5 )1、出示自学提示(二):品读诗句,边读边体会你从诗句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体会到的?把自己的体会批注下来;你认为这首诗该怎样读才合适?自己试着读一读,要读出原诗的味道。2、学生自读体会,教师照顾学困生的自学。(三)、多元对话,合探解疑体会感情 ( 6 )1、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预设:从“晴方好”、“雨亦奇”中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为什么把
6、西湖比作西施?你从这样的比喻中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晴空万里,水光潋滟,诗人会不由自主地吟道 细雨蒙蒙,山色空梦,诗人会不由自主地吟道假如你站在西湖边,看到这种美景,也会情不自禁地吟道 感情朗读,读出西湖的美丽,读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评价读,再读。2赏读全诗,背诵全诗。自由组合练习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展示个性指名读,可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师生互动背诵读,通过教师引读点拨,使学生深入体会诗意三、质疑再探: ( 5 )学习了这首诗,你还有什么疑问?(预设:除了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外,西湖还有哪些美景? 诗中把西湖比作西施,还可以比作什么? )师生共同解疑。四、课外延伸,拓展探究:
7、( 5 )1、学生读其他写西湖的两首诗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2、读一读描写西湖风光的对联,并试着背下来。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请雨雨|时时|好好奇奇五、作业 “我的作业我做主” 请同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动自己的脑筋,根据这节课的学习给自己布置一道作业题。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晴方好 写景雨亦奇比西子 议论 喜爱之情总相宜第二课时望洞庭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创境导入,破题质疑: ( 3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西湖秀丽的风光。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洞庭湖,去感受另一番美丽的景色。(板书课题)1、指导朗读课题,注意停顿。2、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生:我知道了“
8、洞庭”是洞庭湖。3、介绍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洛阳人。4、同学们,学习这首诗歌,你认为应该主要解决哪些问题?预设: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作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师:学习一首古诗既要读懂它的意思,又要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就请大家走进古诗,读懂意思,体会感情。(二)、潜心批注,自主探究古诗意思 ( 10 )1、初读感知,把握大意:(1)、出示诗歌。(2)、学生自由读诗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3)、同桌互读互听互评。(4)、指名读,生评价。注意“和”“磨”的读音。(5)、师范读,生评价,与自己读的作比较。(6)、初读古诗,这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出示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
9、古诗,采用结合注释、联系诗句、观察插图等方法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把自己的理解用铅笔批注在旁边;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3、指名读,学生明白自学要求。4、学生自学,师巡回指导。要特别关注学困生。二、解疑合探(一)、多元对话,合探解疑古诗意思 ( 10 )1、指名读古诗。2、通过自学,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诗句意思?(预设: “和”什么意思?“湖光秋月两相和”是什么样的景色?“镜未磨”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到什么?“白银盘”“青螺”分别指什么?“白银盘里一青螺”是什么样的景色?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提出来,并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指
10、名说,其他学生评,在评价中逐步完善诗句的意思。读诗句,想画面:轻声吟诗句,在脑中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说说自己想到的画面。结合自己想到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补充。望洞庭一诗向我们呈现了哪两种美?你能从诗句中体会出来吗?第一、二行诗描绘的是在浩淼的洞庭湖上,一轮秋月高挂天空,湖面静得像一面没磨过的铜镜,写出了一种独特的柔美。第三、四行诗,诗人巧用一个“遥”字把镜头拉开,湖中的舟山恰似“白银盘里一青螺”,画面极其壮美,全诗形成了柔美与壮美相和谐的意境。(二)、潜心批读,自主探究体会感情 ( 5 )1、出示自学提示(二):品读诗句,边读边体会你从诗句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体会到的?把自己的体会批注下来;你认为这首诗该怎样读才合适?自己试着读一读,要读出原诗的味道。2、学生自读体会,教师照顾学困生的自学。巡视指导。(三)、多元对话,合探解疑体会感情 ( 5 )1、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预设:从“两相和”“镜未磨”这种描述中你体会到什么?你从比喻句中体会到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因工受伤调岗申请书范文(12篇)
- 《瓦尔登湖 》课件
- 虚拟实验室应用拓展-洞察分析
- 网络监测平台-洞察分析
- 玩具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创新研究-洞察分析
- 文化资本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洞察分析
- 引用计数与虚拟机性能分析-洞察分析
- 药物研发可视化-洞察分析
- 文档管理与知识管理融合-洞察分析
- 物联网在智慧邮务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2024版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内容解读
- 校园小品《我的未来不是梦》剧本
- 接地装置安装试验记录
- 《荆轲刺秦王》课件(共87张PPT)
- 沉降计算表格计算表格
-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 TSG 81-2022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
- 大学社团迎新晚会文艺汇演ppt模板
- 2013东风日产新骊威原厂维修手册esm-livina骊威ma
- 2022年软件项目实施方案书模板(投标版)(完整版)
-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原理及维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