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第1页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第2页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第3页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第4页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说 教 材】1、分析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系统的学习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先安排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再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两位小数。两个例题的小数认识,都是从测量长度的实际问题引入,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从而使学生更生动更具体也更自然的学习数学。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2

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会读写小数。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商品的价格标签。 3、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小数的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

3、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生生互动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以教材定教法,以教法定学法”的策略告诉我们,学法和教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他们内在的潜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钱学森曾经说过: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如果说数学教学的

4、科学性是刚性的话,那么人文性就是它的柔性。人文精神需要的是渗透,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落地无痕”。为了使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趣,充满着智慧,在教学中我营造的是一种平和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师生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把数学教学定位在有意和无意之间。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创设超市“社会小调查”情境多媒体展示:超市调查情境图师:昨天,老师去超市购物,看见两个小朋友拿着笔和本子在记录着什么。出于好奇,我就上前询问了一下,原来他们在做“社会小调查”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我看了看,发现他们是这样记录的多媒体展示:两张记录单师:看得懂吗?(懂)你更

5、喜欢哪张记录单?说说你的看法。师:是呀,这两种记录各有所长,不过小女孩的这样记录单更简单、明了、方便,很值得我们来研究。多媒体展示:突显以“元”为单位的记录单2、 初识小数,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5.98、0.85和2.60这三个小数师:老师把这些数提了出来,像(5.98、0.85、2.60)这样的数,我们叫做(小数)师: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多媒体展示:小数点变红师:“.”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小数的知识。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体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我在设计本课的时候发现,我们教科书的价格都

6、是以小数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教学设计以数学课本的价格作为本课课题的切入点。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再看一看的形式,引出生活中的小数,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认识小数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1、小数读写学习(1)读小数师:这些小数你会读吗?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学生指名读,再读的同时指导要注意的地方)多媒体展示:即时展示三个小数的读法(2)写小数师:我们已经会读这些小数了,那这些小数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动手来试一试。板书:5.98元、0.85元、2.60元设计意图: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是比较简单的,这里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直接解决。不拖泥带水,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下面小数现实含义的建构上。2、

7、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建构师:谁知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5元9角8分、0元8角5分、2元6角0分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设计意图:这里不要求学生尽全尽美地回答,只要学生能提到点自上,就说明他对于小数价格的实际含义有所了解,但也要注意学生表达的逻辑性,培养准确完整的表述能力。小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的左边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几分。3小练师:从大家的发言中,看得出来你们已经懂得用小数表示价格的方法,那我要考考你们了。你能把下面的价格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吗?多媒体展示:几元几角几分的题目,并适时根据

8、学生的回答展示答案4. 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构建(1)生活例举师:通过钢材的研究,小朋友们对价格的小数记法已经很清楚了,那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小数呢?(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在哪里见过小数,老师加以肯定)师:庄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动物界的小数信息,一起来读一读吧。多媒体展示:书上第91页的第2题师:看来,小数不仅可以表示价格,而且还可以表示身高、体重、速度、路程生活中的小数真实无处不在!说到身高,你们了解自己的身高吗?想知道老师的身高吗?(想)我的身高是1米60厘米。板书:1米60厘米师:猜猜老师的身高1米82厘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师:小朋友们猜得非常准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

9、研究郑老师的身高1米82厘米为什么能用1.82米来表示。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引出猜想老师身高用小数表示的方法,从而过度到本节课的另一核心环节以米、分米、厘米为素材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和写法。此处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2)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多媒体展示:标有110的米尺师:这是一张1米长的尺子,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每份是1米的几分之几? 多媒体展示:1分米长的线段和1分米字样师:1分米师1米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米?师:对了,1分米是1米

10、的,也就是米。米写成小数是0.1米。多媒体展示:1分米=米=0.1米多媒体展示:3分米长的线段师:这一段是3分米,那3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呢?多媒体展示:3分米=米=0.3米师: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0.7米吗?上来指一指。设计意图:以形象的课件,唤起学生对分数的记忆。通过长度单位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对于1分米、3分米和7分米的不同呈现方式,可以避免课堂的单一枯燥,也为下一环节过渡提供铺垫。(3)感知“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师:小朋友们,面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只要换个角度,就会有新的发现。多媒体展示:标有1100的米尺师:现在把1米

1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1厘米)师: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01米)多媒体展示:1厘米=米=0.01米师:3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米)用小数表示呢?(0.03米)多媒体展示:3厘米=米=0.03米师:那18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呢?(0.18米)板书:18厘米=0.18米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结: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几米,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多少分米,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厘米。板书:米、分米、厘米5. 巩固小练师:现在知道老师的身高1米82厘米为什么能写成1.82米了吗?多媒体展示:丽丽测量身高的情境师:有位小朋友在测量身高

12、,我们去看看。师:丽丽的身高是1米20厘米,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是多少米?师:如果有位小朋友的身高是1.42米,那是几米几厘米?(1米42厘米)设计意图:本环节回应前面的猜想,可以使课堂结构更富整体性。通过自己的身高写成小数的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应用练习,巩固所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反过来思考“1.42米是几米几厘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三)、运用拓展1. 小数的古今表示法比较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我国古代小数是怎么表示的吗?一起来看看。多媒体展示:p94的古今小数师:你觉得用哪种方法表示小数点比较好?2价格竞猜游戏师:下面我们用今天学习的小数计数法来玩一个“价格竞猜”游戏吧!

13、多媒体展示:玩具汽车师:玩具汽车的价格在100元120元之间,有小数的。设计意图:这两个拓展的应用,第一个是让学生了解古今的小数的表示方法和小数点的设计者,让学生在学习构建小数的意义的同时,了解数学的文化。第二个价格精彩游戏设计是为了综合运用小数的知识,不仅设计了小数的读法,还间接拓展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为今后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打下伏笔,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四)、总结延伸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师:其实,关于小数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让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挖掘更多关于小数的奥秘吧!(五)、板书设计小数的初步认识元 角 分5 . 9 8元 5元9角8

14、分 1米82厘米=1.82米0 . 8 5元 0元8角5分 米 分米 厘米2 . 6 0元 2元6角0分 18厘米=0 . 1 8米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练习,要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为了使课内的练习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习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练习的形式多样,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西关小学 王燕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2。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整数加减意义、法则已经熟练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刚刚学完,为解决本

15、课整数减小数做了有力的铺垫。本课内容为学习小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及分数的加减等打下基础。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生活的浓缩和提炼,具有现实的意义,可以迅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利于学生体会处处有数学,融生活课堂于一体。数学的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真确地进行计算。2、经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3、养成仔细看题、认真验算的习惯。4、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5、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爱科学的情感。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难点本节教学内容从

16、整数加减法引入,先教学加法再教减法,在与整数法则的对比中理解小数的计算法则。一步计算后学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简便计算。这种编排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形成了统一的知识链。教学切入点:整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位数不同的加减计算方法(尤其是位数少的减位数多)五、教法和学法设计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于此认识,本课教学注重活化教材、强化体验、深化应用。采用“课前参与课中探索课后延伸”三段式教学模式。实质上就

17、是整体建构的自学指导、检查点拨、探究规律、回归系统。课前自学收集数据编写小数加减算式,增强收集信息的能力,课中探索发现新知,构建新知,在学习中体验竞争、合作的快乐;课后延伸体现知识的价值,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六、教学程序:一、复习导入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8+6= 28+5= 37-5= 12-6 (三人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二、探究新知1出示信息窗2中的信息: (1)学生思考: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3)教师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和一个减法的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18、:0.7+0.6 0.7-0.3 2、教学0.7+0.6(1)教师先提示: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师板书:小数加法)。 (2)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解决方法。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教师板书:计算) (3)引导学生两式比较:一道是以米为单位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一道是把米改写成分米,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竖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4)学生试笔算0.6+0.8 学生在进行笔算之前教师先与学生探讨数位对齐的问题。教师并示范。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0.6+0.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5)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3、教学0.7-0.3(1)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