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刷题练24通过激素的调节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高考一轮】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刷题练24通过激素的调节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高考一轮】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刷题练24通过激素的调节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高考一轮】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刷题练24通过激素的调节含答案解析_第4页
【高考一轮】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刷题练24通过激素的调节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刷题练24通过激素的调节、选择题1 .根据下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血液流入-孔乙一血液流出A.如果器官为肝脏血饭后血糖浓度甲处高于乙处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甲处低于乙处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甲处高于乙处D.如果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甲处高于乙处2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B.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可以继续使用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哺乳动物,其耗氧量会增加D.长期服用性激素以提高成绩的运动员,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高一些蛋

2、白激僭一蛋14质磷酸化一生理效收3 .如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受体1:A.若激素B是胰岛素,则其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若激素B是胰高血糖素,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C.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应具有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受体D.激素都是依赖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发挥效应4 .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机体产热增加B.体重快速增加C.进食量明显增加D.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

3、息死亡5.研究人员为研究哺乳动物垂体对糖代谢的影响,首先切除动物的胰腺,使动物患糖尿病,之后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发现动物的糖尿病得到缓解,但再注射垂体提取液则又会引发糖尿病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胰腺切除动物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含量较高B.垂体中可能有与胰岛素相拮抗的调节糖代谢的激素C.胰腺切除动物会出现多尿、多饮和体重增加的现象D.保留胰腺但摘除垂体的动物会发生血糖水平过高的现象6 .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A.器官甲除分泌激素B.器官乙分泌的激素C.器官丙分泌的激素a外,还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b浓度高时,对器官甲和丙均有抑制作用c浓度高时,对器官甲有抑制作

4、用D.器官丙还可分泌生长激素与激素b的关系为协同作用7 .尿液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病等的诊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尿糖检测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林楮岬化茂西气化翅隔黑;E色物质尿精标般色标葡翱精他菊精酸+Hg布色物质磨雪盥A.过程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8 .科学家将上述两种酶固定在糖尿试纸上就可检测尿糖C.步骤原子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为有色化合物D.为确诊患者有糖尿病,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8 .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从而导致糖

5、尿病。服用降压药物一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高血压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偏高B.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人体内合成的ACEI的调节C.服用ACEI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增强D.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9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脏(胰)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既有内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C.胰腺细胞分泌的酶直接进入血液中D.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10 .“断食清肠”的减肥方法主要是绝食,科学证明这种做法对身体危害较大。在绝食期间,体内分泌量比正常进食明显增加

6、的激素是()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生长激素D.性激素11 .科学家选择了一批各项生理指标都相同的健康大鼠开展了三组实验:甲组大鼠饲喂普通饲料,乙组大鼠饲喂等量高糖高脂饲料,丙组大鼠饲喂等量高糖高脂饲料并加强运动。实验持续6周后,测得下表数据(瘦素是一种激素,可促进脂肪的分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组别体重(g)瘦索(ngmL)胰岛萦(mIU/L)血糖(mmol瘦索受体O(OD)甲361.751,2813.615.060.48乙436.607.9533,57工490.10丙34&704.6225+695.770.28A.乙组大鼠血糖明显高于甲组,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B.运动能增强细胞对

7、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快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浓度C.乙组大鼠的瘦素水平高于甲组,但体重没有降低的原因与瘦素受体蛋白数量有关D.据实验结果推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减少糖类等物质的摄入量,加强运动进行日常保健12 .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为找出病变的部位,现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测定结果如表。下列推测合理的是()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L)注射前注射后健康人930甲22乙229A.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垂体B.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C.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

8、甲状腺D.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也是垂体13 .人在不同状态下,其血糖浓度会有所变化。如图表示在不同“模拟活动时段”中人体的血糖浓度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血糖浓度(空口)ii|ifeliib|0.6ii*吃惊后反随:运动过程:模拟活动时段吃坂A.曲线ab段,人体内的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会增多B.引起曲线bc段变化的主要途径有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合成糖原等C.曲线ef段,人体内的肝糖原和肌糖原会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D.曲线fg段的变化情况是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的结果14 .沃泰默切断狗小肠与胰腺之间的神经联系只留下血管,向小肠注入盐酸引起了胰液

9、的分泌,而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液中,没有引起胰液的分泌,对于这一结果,科学的解释是()A.盐酸直接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B.盐酸引起胰液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过程C.盐酸被小肠吸收,经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D.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进而调节胰腺分泌胰液15 .如图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甲、乙、丙为三种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F丘JW一甲一垂体一凸也乙乙激素受体A.Graves病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代谢加快、身体消瘦的现象B.Graves病患者的激素甲和激素乙的分泌水平较健康人高C.激素甲经下丘脑通到垂体的门脉进入靶细胞从而发挥其调节作用D.图中抗体作用的受体可能与促

10、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相同16 .人体内某一激素调节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激素H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会导致()假岛R期胞就大毛加血管A.血糖浓度不变B.血糖浓度升高C.肝糖原水解加快D.血糖浓度降低17 .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t腆岛素浓度(pmol/L)胰岛素刺激刺激持续时间皿)A.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降低B.开始刺激后,大鼠肝糖原分解将加快C.开始刺激后,胰高血糖素浓度将会下降D.该图示表明神经系统也可能参与血糖调节(TRH),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18 .有三个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

11、素的病人,他们分别患有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症。TSH浓度(mU/L)健康人病人甲病人乙病人内注射TRH前10101010注射TRH后10-4010-4040给这些病人及健康人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TRH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B.病人甲体内的TRH浓度较高C.病人乙应直接注射TRH行治疗D.病人丙注射TRH或TSH都不能治愈19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

12、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b、c、d代表具体的结构。20 .如图所示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糖调节的两条途径,图中a表示胰岛内的细胞,通过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引起靶细胞代谢活动的改变,从而导致血糖含量升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血糖含量降低刺激b导致其膜电位改变,由b到c信号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b-a过程中,信号的传递是双向的,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两种形式C.a代表的是胰岛A细胞,释放的物质被靶细胞识别引起靶细胞内相应代谢活动加强D.a释放的物质是胰高血糖素,若发生效应后不能被降解将导致血糖升高二、填空题21 .为验证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

13、机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相关内容:材料和用具:同种、发育状态相近的健康兔子若干,适宜浓度的放射性碘溶液,蒸储水,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注射器若干等。(1)实验原理:碘是合成激素的原料;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2)在材料和用具的选择上存在一个明显不妥之处,请指出并改正:(3)在实验步骤中,应先给各组兔子注射适量且等量的溶液,并测定各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再分别给各组兔子注射适量且等量的(4)实验结果:2d后,分别测定不同组别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与对照组相比,应该是注射(物质)的组别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下降较快,而注射(物庙7的组另ij

14、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下降较慢。22 .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图甲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至五个过程,其中TRH及TSH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图乙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下丘脑甲乙(1)图甲中同时属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结构是。(2)根据图乙可知靶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两类,一类是细胞表面受体,一类是细胞内受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的部位是与细胞膜的特性以及信号分子的化学性质有关。TSH受体的化学成分是。性激素受体位于细胞。(“表面”或“内部”)有一种自身免疫疾病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

15、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A.甲状腺激素分泌正常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不分泌甲状腺激素(4)TRH作用于垂体细胞,TSH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不同激素的受体细胞(靶细胞)往往不同,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23 .血糖平衡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胰岛素在维持血糖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请分析回答:(1)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其中枢位于。(2)当血糖升高时,胰岛B细胞接受葡萄糖、等信号分子刺激后分泌量增加。直接参与胰岛素分泌的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一。(3)胰岛素作用的机理:一方面通过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向细胞膜的

16、转运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另一方面通过促进过程加速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4)某种抗体X攻击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后,血浆中的下降,血糖上升,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时并发病。(5)临床上,对于I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采取注射胰岛素而不是口服,原因是而糖浓度上升机织细胞他萄助黑受器卜丘脑:-胰岛素某此物质的合成24 .血糖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请据图分析回答:(1)胰岛B细胞中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存在于中,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刺胰高血糖素激有,根据图示可知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17、方式包括。(2)图中c过程的效应是(填“促进”或“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受体除分布在胰岛B细胞膜上外,还可能分布在细胞膜上。(3)根据图示,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通过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的合成。(4)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底(图中抗体1、抗体2),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病。根据图示分析,由引起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正常甚至比常人偏高。25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可作用于褐色脂肪细胞(BAT)和肝脏细胞。但BAT细胞的产热能力是肝脏细胞的60倍。如图为持续寒冷刺激条件下BAT细胞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表示过.甲状

18、眼激素皆上攥春一甲状艇3-,Fh,脑IL一持械寒舞刺激CAMIBAT细胞产热(1)在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表示分级调节的是(填序号);促进肾上腺素分泌的信息分子是(2)由图可知,激素的受体位于和细胞内”);为(填“细胞膜上”“细胞内”或“细胞膜上的过程,UCP-1可能通过促进阶段增加产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热。(3)BAT细胞产热能力是肝脏细胞的60倍,据图分析原因可能是答案解析1 .解析:选D饭后血糖升高,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合成糖原或转化成非糖物质,故血糖浓度降低;饥饿时肝脏中肝糖原分解加强,使血糖浓度升高;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尿素随尿液排出,血液中尿素含量减少;饭后血糖升高,胰

19、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故甲处胰岛素含量应低于乙处。2 .解析:选A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在饲料中添加甲状腺激素,蝌蚪可以快速发育成小青蛙。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哺乳动物,其耗氧量会减少。长期服用性激素的运动员,因为性激素的反馈调节作用,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低一些。3 .解析:选C若激素B是胰岛素,则其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若激素B是胰高血糖素,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降低;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应具有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受体;一般来说

20、,蛋白质类的激素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来传递代谢的信息,但脂质类的激素则是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来传递代谢的信息。4 .解析:选B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加快细胞代谢;在这个过程中,呼吸消耗有机物增力口,机体产热增加、体重减少,进食量增加,需氧增多,更容易窒息死亡。5 .解析:选B胰腺切除,动物无胰岛A细胞,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发现动物的糖尿病得到缓解,由此可推知:垂体中可能有与胰岛素相拮抗的调节糖代谢的激素;切除动物的胰腺,使动物患糖尿病,会出现多尿、多饮和体重减少的现象;保留胰腺摘除动物垂体,结果可能会发生血糖水平降低的现象。6 .解析:选B由图示关系可推知甲、乙、

21、丙分别表示垂体、甲状腺、下丘脑。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丙)分泌的;器官乙分泌的甲状腺激素(b)浓度高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对器官甲和丙均有抑制作用;器官丙分泌的激素c对器官甲有促进作用;生长激素是由垂体(甲)分泌的。7 .解析:选B过程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应将上述两种酶和无色的化合物固定在纸条上,才能制成测试尿糖含量的酶试纸。步骤原子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有色化合物,根据葡萄糖含量由少到多依次呈现出浅蓝、浅绿、棕或深棕色。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但不一定患有糖尿病,如一次性吃糖过多、肾脏病变等也会使尿糖增多,若须确诊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8 .解析:选B

22、高血压患者因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导致血糖升高,进而促进胰岛素分泌,所以高血压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偏高;已知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服用降压药物一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只能说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增强,而不能说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人体内合成的ACEI的调节,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体内血糖浓度的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控制;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9 .解析:选C胰腺里面有个胰岛,其中的胰岛A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胰腺的胰岛属于内分泌部;胰腺里面能合成和分泌

23、消化酶的部位属于外分泌部。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通过导管进入小肠中。胰岛分泌的激素都可以进入血液循环。10 .解析:选B绝食期间,体内血糖的主要来源终止,体内血糖浓度下降,此时胰腺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11 .解析:选A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乙组血糖、胰岛素含量高于甲组,说明注射胰岛素不能降低血糖浓度;乙组和丙组相比,丙组受体蛋白较高、瘦素含量较低,可以推断出运动能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快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的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同时降低瘦素的浓度;乙组大鼠的瘦素受体蛋白含量少,瘦素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影响了脂肪的转化,因此乙组中大鼠的瘦素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大鼠体重并未降低;从上述实验的数据中,

24、可以针对糖尿病病人提出合理膳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加强体育运动等好的保健意见。12 .解析:选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甲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甲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不是下丘脑,而是垂体;乙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显著升高,说明乙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下丘脑。13 .解析:选B曲线ab段是吃饭后食物的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力口,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引起曲线bc段变化(血糖降低)的主要途径有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曲线ef段,人体内的肝糖原会直接分解为葡萄

25、糖以补充血糖,但肌糖原不会;曲线fg段的变化情况是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拮抗作用的结果。14 .解析:选D盐酸可刺激小肠黏膜产生某种物质(促胰液素),该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15 .解析:选AR图中可看出,Graves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可能会表现出代谢加快、身体消瘦的现象;Graves病人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故Graves病人的激素甲和激素乙含量比健康人的低;激素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不会进入细胞;图中抗体作用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因此图中抗体作用的受体可能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相

26、似。16 .解析:选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促进血糖浓度降低。17 .解析:选B题图显示:开始刺激后,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胰岛素浓度逐渐升高,将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将使葡萄糖合成糖原的速度加快,因此血糖浓度将降低;胰岛素浓度逐渐升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所以开始刺激后,胰高血糖素浓度将会下降;根据题干信息,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会引起胰岛素浓度逐渐升高,表明神经系统也可能参与血糖调节。18 .解析:选DTRH是由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其靶器官是垂体,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一种激素;病人甲的下丘脑发生病变,垂体正常,体内的TRHB度较低,注射TRH

27、后,能引起TSH的分泌;病人乙注射TRH后,TSH没有增力口,说明病变部位在垂体,注射TRH无效;病人丙注射TRH后,TSH的量大幅增加,说明没有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其病变部位应在甲状腺,注射TRHTSH都不能治愈。19 .解析:选D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如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多。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故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会下降。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故可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拮抗关系。20 .解析:选Bb-a过程中,兴奋的传

28、递形式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两种,但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二、填空题21 .解析:(1)根据教材知识可知,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2)对动物不能注射蒸储水,而应注射生理盐水。(3)在实验过程中,应先用适宜浓度的放射性碘溶液处理,使各组兔子的甲状腺均具有一定的放射性,然后进行不同处理(自变量),即分别给各组兔子注射适量且等量的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最后检测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4)与对照组相比,注射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使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下降较快;而注射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使

29、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通过负反馈调节可抑制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导致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下降较慢。答案:(1)甲状腺促甲状腺(2) “蒸储水”不妥,应改为“生理盐水”(3)适宜浓度的放射性碘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4)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22 .解析:(1)图甲中的下丘脑和垂体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又能分泌相应的激素,因此同时属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结构。(2)TSH(促甲状腺激素)为多肽类激素,不能通过细胞膜,因此TSH受体位于细胞表面,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或糖蛋白)。性激素为脂质中的固醇,能

30、通过细胞膜,其受体位于细胞内部。(3)TSH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TSH受体的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由此可推知:TSH受体的抗体与TSH受体结合,从而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4)激素只有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调节作用,垂体细胞和甲状腺细胞的形成都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可见,TRH乍用于垂体细胞,TSH作用于甲状腺细胞,其直接原因是垂体细胞和甲状腺细胞分别有这两种激素的特异性受体;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答案:(1)下丘脑、垂体(2)蛋白质(或糖蛋白)内部(3)B(4)垂体细胞和甲状腺细胞分别有这两种激素的特异性受体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23 .解析:(1)

31、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其中枢位于下丘脑。(2)当血糖升高时,胰岛B细胞接受葡萄糖、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等信号分子刺激后分泌量增加。直接参与胰岛素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3)胰岛素作用的机理:一方面通过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向细胞膜的转运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另一方面通过促进过程氧化分解加速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4)某种抗体X攻击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后,胰岛B细胞感受葡萄糖的敏感程度降低,则血浆中的胰岛素下降,血糖浓度上升,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时并发自身免疫病。(5)胰岛素是蛋白质类的物质,如果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产生氨基酸,无法发挥作用,所以胰岛素不能口服。答案:(1)神经一体液调节下丘脑(2)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内质网、高尔基体(3)氧化分解(4)胰岛素自身免疫(5)胰岛素是蛋白质类的物质,如果口服会被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