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五章第五章 水平叠加水平叠加n第第5-15-1节节 预处理和处理分析预处理和处理分析n第第5-25-2节节 水平叠加水平叠加n第第5-35-3节节 相干加强相干加强* *n第第5-45-4节节 振幅平衡振幅平衡n第第5-55-5节节 时时深转换深转换 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大纲要求预处理和处理分析、普通水平叠加、自适应加权水平叠加、相干加强、振幅平衡和时深转换。重点:重点:掌握普通水平叠加和自适应水平叠加的原理及实现方法,了解振幅处理的几种不同实现形式、各自的适应范围和时深转换的含义。难点:难点:自适应加权水平叠加权系数的物理含义和作用参考教材参考教材: :双语教材双语教材1-4,1-51-4,
2、1-5节节对多次覆盖资料进行水平叠加处理,是多次覆盖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在动、静校正之后把共深度点道集中各道记录对应点相加的一种处理方法。其目的是压制多次波和随机噪声,提高信噪比。本章介绍的内容包括预处理和处理分析,水平叠加、自适应加权水平叠加、振幅处理和时深转换等。第第5-1节节 预处理和处理分析预处理和处理分析一.预处理所谓预处理,就是在对地震资料进行实质性处理之前为满足一在对地震资料进行实质性处理之前为满足一定的计算机结构及处理方法的要求定的计算机结构及处理方法的要求, ,对输入的原始数据必对输入的原始数据必须完成的一些准备工作须完成的一些准备工作。这就意味着:所有的野外资料只有经过
3、预处理之后才能进行实质性处理。预处理主要包括:振幅恢复,解编,建道头字,数据剪辑,抽道集,初至切除。在做这些工作前要求具有野外施工的观测系统和施工单位的班报记录。1.振幅恢复振幅恢复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震源和检波器的耦合影响; 地震记录仪的增益控制;波的球面发散、吸收和透射损失的影响;与岩石波阻抗有关的反射系数、振幅随炮检距(入射角)的变化等。这些因素中,有些影响是无法消除的,如,这与野外施工条件有关;有些我们正想保留,如,它往往反映了地层特性和含油气情况;有些则是需要恢复的,如增益控制、球面发散、吸收等。在预处理中的振幅恢复就是这三种恢复。其目的:使地震记录上的
4、反射波振幅只与地下反射层使地震记录上的反射波振幅只与地下反射层的物理性质有关的物理性质有关。(1)增益恢复n把经过增益控制的地震记录恢复到地面检波器接收到的振幅值的处理就叫做增益恢复。为了研究地震波的动力学特点,需要知道地面接收点所记录下的地下反射界面的真实振幅值。而在仪器课中我们已了解到:由于地震勘探本身接收到的反射信号很微弱,一般只有几微伏或几百微伏,因此必须通过仪器中的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但由于地震仪器本身动态范围的限制,使得它在记录过程中是采用增益控制的方式来记录信号的,并把增益码记录下来.因此,增益恢复其目的(或说其功能)就是消消除仪器对地震波振幅的影响除仪器对地震波振幅的影响,把
5、控制了的信号再恢复。由图可知道两点:1.地震波的振幅变化幅度很大;2.野外记录的地震信号是按时序排列的.由图知道,野外记录格式为 增益码G 尾数Q即野外获得的记录为: =Q2G恢复时,应有: A=Q2-G=Q/2G (5-1)阶符阶码符号尾数(2)球面发散恢复(几何扩散补偿geometric sprinding correction)在地震勘探中波的传播一节已讲到:球面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波前面不断扩大,使波的振幅随距离呈反比衰减,即: Ar=A/r =A/vt恢复时,只要将记录到的Ar乘上传播距离r即可: A=AA=Ar rr = Ar = Ar rVtVt (5-2)(3)吸收恢复前面也提
6、到过,由于实际介质的非完全弹性,使的波在传播过程中要被岩层“吸收”。这个吸收的大小与岩石的弹性性质有关,通常用吸收系数表示,还与传播距离r有关,它们与振幅衰减呈指数关系: A = A0 e- r要恢复吸收带来的振幅衰减,只需A 除以e- r即可: A0= A e r (5-3)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传播距离r与速度v有关,而且地层的吸收系数又是很难测定的,所以往往是用几条比较好的、经过增益恢复后的地震记录A,采用A(1/t)e- r 拟合一条指数曲线,与多张实际地震记录相吻合,然后就用这条拟合的指数衰减曲线来同时恢复波前发散和吸收,如下图所示。恢复时只需将增益恢复后的采样值乘上这条曲线的倒数即可:
7、实际采用的波前发散和吸收恢复公式为:A0= 1/At e r (5-4)思考:这种恢复(或补偿)与实际情况相比是过头还是不够?为什么?2.解编解编(demultiplex)简单地说,解编就是把野外仪器记录下的原始信号转换成计算机处理系统所规定的数据格式,并为了适应后续处理的方便,对这些数据进行重排。即解编包括格式转换和数据重排两个功能.格式转换格式转换:把野外不同型号的地震仪具有的不同记录格式(如SEG-B,SEG-D等)转换成计算机所配置的专用软件所要求的统一数据格式;数据重排数据重排:把野外带上按时分道排列的数据重新排列成按道分时的形式(简单说,就是时序排列道序排列)。n显然,这种重排在数
8、学上就是一简单的矩阵转置.3.建立道头字建立道头字在每个记录道前端都留有一定的存储单元,用以存放与该道有关的野外参数和处理参数。如该地震道所在的测线号、炮号、道号、共深度点号、炮检距、记录起止时间、采样间隔、记录长度、滤波参数,等.。存有这些信息的存储单元,就叫做道头字,主要用于数据处理时查阅相关参数。4.数据剪辑数据剪辑(特殊炮、道处理特殊炮、道处理)剪辑是在解编后进行,其目的是为了清除那些无用的或影响以为了清除那些无用的或影响以后各步处理效果的样值后各步处理效果的样值,包括:废炮、废道处理,反道处理和清“野值”。废炮、废道处理:把相应的炮或道的数据全部充零。其目的就是避免这些炮、道对以后记
9、录的影响。(为什么不直接删出这些无用数据呢?)反道处理:把极性接反了的道记录所有数据都乘上一个(-1),使颠倒了的记录再颠倒回来。这两项处理,都要求给出相应的“标识”,这就是野外施工的班报记录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进行特殊炮、道处理的同时,往往还要清“野值”。所谓“野值”,就是记录中那些明显大于地震数据的不明数值。它们往往是一种干扰。清“野值”就是把这些数据充零(通常设一门槛值,超过了就认为是野值,就让其为零)。5.初至切除或分解初至切除或分解地震记录上的初至波包括直达波和浅层折射波,它们能量强,而且有一定延续时间,对紧接而来的浅层反射波有明显的干涉和破坏作用,因此应把它们切除.具体作法就是将这
10、些需要切除的初至波数据充零.切除的方式有:直切 即规定记录中某个时刻前的数据全部切掉(例:500ms);斜切 给出首道.末道.中间道的切除时间,其它各道用线性插值解决.(例: 1,500;4,800;10,1100 这就表示:第1道从500ms开始,第4道从800ms开始切,第10道从1100ms开始切,其它各道通过线性插值算出)这种切除可以消除浅层高能量波,而且实现快捷,但却浪费了大量有效信息。一是切除时不可避免地会把一些浅层有效波切除掉,另一方面初至波本身包含了许多信息,若能将浅层反射波、折射波和直达波互相分离,将有利于地震资料的处理与解释,对浅层地震勘探作出贡献。随着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方法
11、的发展,初至波的分解已成为可能,我们前面介绍过的-p域滤波和f-k滤波都可以实现初至波分解。6.抽道集抽道集(数据选排 gathering or sorting)在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中,不同的处理方法,要求的记录排列方式不尽相同.将解编后按道序排列的记录按某种原则挑选出来将解编后按道序排列的记录按某种原则挑选出来重新排列重新排列, ,构成新的记录道集合构成新的记录道集合.这种处理过程就叫做抽道集或选排。目的:方便处理.目前常用的道集有共反射点道集(有时也叫做共中心点道集CMP、共深度点道集CDP),共炮点道集(CSP), 共接收点道集(CRP)和共炮检距道集(COP) 我们在计算速度谱或求水平叠
12、加时,用CDP道集,进行自动统计剩余静校正时,则需要利用共炮点道集和共接收点道集;为了检查记录质量,常用共炮检距道集.这里仅以共深度点道集的抽取为例,说明如何抽道集。 把来自地下同一深度点的各记录道从其单炮记录中抽把来自地下同一深度点的各记录道从其单炮记录中抽取出来取出来,再按照炮检距大小重新排列再按照炮检距大小重新排列,就可得到共深度就可得到共深度点道集点道集. 具体抽取公式为: P=(M-M/N+j)-(i-l)M/NP=(M-M/N+j)-(i-l)M/N 其中: M:一个排列的总道数; N:覆盖次数; i:炮号; l:小叠加段号; j:小叠加段号内共深度点序号; P:被选出的第i炮中的
13、道号归纳小结:预处理包括:振幅恢复,解编,建道头字,数据剪辑,初至切除,抽道集6个部分,各自的功能(或作用)为:1.消除仪器、波前发散和吸收对地震波振幅的影响;2.把原始资料转换成计算机处理系统所规定的格式,并进行时序道序转换工作;3.利用专用存储单元存放野外参数和处理参数;4.清除不正常样值对以后各处理步骤的影响;5.清除初至波的影响;6.为了方便处理把按道序排列的记录道按某种原则重新组合排列,形成新的道集记录.二.处理分析处理分析就是在所选定的地震层位上,进行较为详细的处理参数试验;目的是为后面大规模的批量处理选择最佳参数。实际工作中往往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这项工作,且应尽可能多地做试
14、验,特别是在新区,尤其应该如此。1.速度分析速度分析为了求得动校正用的最佳速度参数,可以给出几个试验速度,对所选剖面段进行动校分析或动校叠加分析。观察动校正后反射同相轴的拉伸情况或动校叠加后反射波能量的大小,从而判断、选择最佳速度参数。.根据动静校正后时间剖面上反射层的起伏情况与地反射层的起伏情况与地形的形态是否相似形的形态是否相似,帮助判断静校正是否合适或存在偏差。剩余静校正的合适与否,可通过将剩余静校正剖面与初叠剖面进行对比来分析,观察是否存在串层现象,若有,则需把最大静校正量缩小。第第5-2节节 水平叠加水平叠加(stacking) 在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中,水平叠加是常规处理方法中最基本.
15、最必要的一环。根据多次覆盖技术中共深度点水平叠加的叠加特性可知::在地下介质为水平层状.均匀时,经过动静校正后的共深度点道集内各道记录中,属于同一反射层的一次反射波的到达时间都相当于共中心点的自激自收时间,彼此之间不存在相位差(即是完全同相叠加)。 因此叠加后振幅比原来的单次记录振幅增加N倍,叠加相位移为零;而多次波由于其视速度比相同t0时间的一次波速度低,因此用一次波的速度进行动校正后多次波存在剩余时差,叠加后振幅相对减弱.水平叠加就是利用动校正后规则干扰波存在剩余时差来压制规则干扰波(主要是多次波),而对于随机干扰,是利用多道记录的统计特性来压制的(叠加后振幅增强N倍,信噪比提高N倍).总
16、的来说,水平叠加能压制干扰波,突出有效波,从而提高记录的提高记录的信噪比信噪比。 不过应注意的是,这里假定地下介质为水平层状介质,当反射界面倾斜时,共深度点道集中各道同一时间的反射信号并不是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而是反射点沿界面倾向方向上发散。这样动校正后,一次波也会受到压 制。因此水平叠加只有在地层倾 角较小时才能得到好的效果。一一.常规水平叠加常规水平叠加设fi,k = f1,k , f2,k ,fN,k是共反射点道集记录,Yk是叠加后的输出道的第k个点上的样值,则有 N Yk=1/N fi,k k=0,1,2, (5-1) i=1其中N是覆盖次数,k是道内采样点序号。显然,水平叠加处理的输
17、入是经过了动静校正后的共深度点道集记录,输出:零炮检距的垂直反射时间剖面(对剖面中每一道而言,就是对应地下一个共深度点的叠加道记录),其数学手段就是算术平均。目的:提高信噪比。二二.自适应加权水平叠加自适应加权水平叠加1.1.方法的提出方法的提出水平叠加能够压制多次波的根本原因在于多次波在动校正后还存在剩余时差,使叠加时各道的波形相互抵消一部分,所以其振幅相对一次波振幅来说是被削弱了,这是水平叠加技术能够压制干扰的根本原因。但在课程中对利用多次覆盖水平叠加技术压制多次波有一要求:剩余时差tT/4T/2时压制效果最好,如t过小,虽不是完全同相叠加,但是大部同相,叠加后多次波的振幅也会增强,从而达
18、不到我们压制多次波的目的了;另一方面,我们在所有的原理阐述中都是假设:CDP道集内各道反射信号相同,仅存在由炮检距引起的正常时差,经动校正后,同相叠加,振幅加强。但在实际生产中,道集内各道的反射信号并不完全相同,动校正后不可能完全成N倍增强。鉴于这些情况,常规水平叠加对压制多次波就有点无能为力了,必须借助于其它叠加方法来压制干扰波。因此人们提出自适应加权水平叠加法。 2.2.方法原理方法原理由一般水平叠加公式 N Yk=f (k) = 1/N fi,k k=0,1,2, i=1可知,它实际上是CDP道集中的各道fi,k乘上一个权系数为1的加权叠加。也就是说,参加叠加的各道信息在叠加记录f (k
19、)中的分量都是等同的,而且各个时刻也都是等权叠加。人们设想:如果我们能把同一道记录中的有效波和干扰波分别乘上不同的权系数,让有效波的加权系数大一些,干扰波的加权系数小一些,这样就能够使有效波更加突出,干扰波相对更加削弱,从而提高信噪比。但在实际进行过程中,我们并不知道哪个时刻的波是有效波,哪个时刻的波有是干扰波;显然这种加权处理的关键就是有效波和干扰波的正确判识。也就是说,如何根据地震记录中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某些特征自动识别出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来,并给有效信号一个大的权值,干扰信号一个小的权值,然后进行叠加。这样一种自动确定权值的水平叠加方法就叫做自适应加权水平叠加。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自动确
20、定权值?显然应根据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某些不同点来确定权系数。我们知道,当反射界面近于水平时,CDP道集内各道中的反射信号都是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信息,因此对有效信号来说,它们彼此是相关的(即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道的反射波波形彼此是相似的),而对于干扰波来说,同一CDP道集中的各道之间是互不相关的(彼此不相似)。正是利用这一点:CDP道集内有效波彼此相关道集内有效波彼此相关,干扰波彼此不相关干扰波彼此不相关,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加权系数,然后对各道进行加权叠加。定义:根据CDP道集内波形本身的相似性自动调节加权系数大小的加权叠加方法自适应加权水平叠加自适应加权水平叠加. .3.3.自适应加权水
21、平叠加的实现自适应加权水平叠加的实现(1)构造标准道首先形成一标准道(或参考道),让CDP道集内的各道都与它比较。相似,权大;不相似,权小。显然,最好的标准道就是CDP道集的叠加道(当然是经过动静校正后的CDP道集),即取常规水平叠加的结果道f (t) =y(t)为标准道。(2)求取加权系数前面已提到利用多次覆盖资料中有效波和干扰波不同的相关性来构造加权系数,而衡量相关性的数学工具就是利用相关系数。因此有:设wj(t)为第j道的加权系数。求取它的基本考虑是:使第j道记录xj(t)经过加权后最接近标准道y(t)。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应有 选择适当的选择适当的w wj j(t),(t),使使x x
22、j j(t)= x(t)= xj j(t)w(t)wj j(t)(t)与标准道的误差平与标准道的误差平方和为最小方和为最小,即:n t=t+T/2n D= xj(t)wj(t) - y(t) minn t=t-T/2这是一个条件极值问题.最后归结为求解 D/ wj(t) =0最后求得 t=t+T/2n xj(t) y(t)n t=t-T/2n wj(t) = n t=t+T/2n xj(t)xj(t) n t=t-T/2n显然分子是标准道和待处理道的互相关函数的零延迟;分母是待处理道xj(t)的自相关零延迟。考虑参变量t,则有n jy(0,t) 互相关零延迟互相关零延迟nwj(t) = =n
23、jj(0,t) 自相关零延迟自相关零延迟利用时窗的选用来说明相关问题。整个时窗长度为T,一旦t确定后,这个时窗的起始时间和终了时间就定下来了,互相关就是在这个时窗内对应项相乘相加,得到分子;而xj(t)在时窗内逐项平方再相加,得到分母,这样就可以得到t时刻的加权系数;然后滑动一个样点取下一个t=t+,继续类似地求互相关、自相关,得到下一个时刻的wj(t) ,直到整道记录结束。通过上述加权处理,就可以提高叠加记录的信噪比。(为什么?).平滑权系数实际处理中发现,由前式直接确定的权系数有跳跃的现象,在个别地方还会出现负值,这将使加权后的记录道失真,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的。为什么会出现跳跃呢?主要是由于
24、干扰波、剩余静校正量及地层存在倾斜等因素,使CDP道集中各道的反射波并不完全相关,致使时窗内互相关不稳定,出现跳跃。对此我们需对权系数进行平滑处理,使各道wj(t) 是一条光滑的曲线。 平滑处理包括两步: 设定一门槛值让小于其的权系数都人为等于该值;平滑处理实质就是在一定时窗范围内进行平均.加权叠加 N (t)=1/N xj(t)j(t) j=1其中j(t)是经过平滑处理后的权系数。这里应注意。不同道,j(t)的值不同;不同的时间t, j(t)的值也不同.。通过它的作用,可以改善叠加剖面的质量,提高信噪比。在实际处理中,为了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有时侯可反复进行多次自适应加权叠加处理,使结果剖面
25、更为理想,这里以两次迭代为例说明。 水平叠加xj(t) x(t) 加权叠加 wj(t) x(t) 加权叠加 wj(t) x(t)4.4.参数选择参数选择由上述内容知道,自适应加权水平叠加,必须考虑两个参数:1).1).相关时窗相关时窗T T根据自适应加权的思想,我们希望的是有效波经过加权后波形不发生畸变,为此必须考虑在有效波的延续范围内使权系数1;但当T取得过大时,会因平均效应过大,使有效信号的权减小,从而使加权后的有效信号受到压制;而当T取得过小时,干扰波的相关性就会增强(相对而言),权增大,对压制干扰不利。因此一般都取:T=有效波的延续长度。2).2).平滑时窗平滑时窗T T T的选取原则
26、与T相似,过长会使有效信号的权变小,过短则起不到平滑作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wj(t) 本身的情况而定,如波动厉害, T就取短些,反之则可以长一些,但最长不能超过T。另外应注意另外应注意: :自适应加权水平叠加方法对低信噪比资料不适自适应加权水平叠加方法对低信噪比资料不适合合, ,这种情况下这种情况下, ,宁可只做常规水平叠加宁可只做常规水平叠加.(.(为什么为什么? ?自己好自己好好想想好想想!)!)学生毕业设计结果学生毕业设计结果第第5-3节节 相干加强相干加强*(自学自学)n思考:n1.相干加强的目的是什么?n2.它是对什么记录进行处理的?n3.它与自适应加权水平叠加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7、之处?n4.相干加强存在什么问题?第第5-45-4节节 振幅平衡振幅平衡n由于所获得的野外地震记录或水平叠加剖面上,往往出现一道内浅、中、深层的反射能量或是道与道之间的反射能量差异过大,如不对此进行处理,势必影响叠加效果或显示效果(能量弱的显示不出来)。为此,应进行一些能量均衡处理。至于这种处理是放在叠加前还是叠加后。则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这种能量均衡处理又叫做振幅平衡振幅平衡。n生产现场运用的振幅平衡处理主要有两种:道内动平衡和道间均衡.。希望大家注意:目的,在什么资料上进行的,存在什么问题。1.道内动平衡道内动平衡(简称动平衡简称动平衡.道内平衡道内平衡,dynamic balance)由
28、于经过叠加处理后的地震信息浅、中、深层反射能量差异太大,这给输出显示造成困难。因为显示仪是有一定动态范围的,如果最强的振幅与最弱的振幅相差悬殊(相差几个数量级)就只能显示一个,另一个就显示不出来了。动平衡就是为了解决这个显示难题而提出的解决办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把记录道内能量强的部分乘上一个相对小的数(权),能量弱的部分乘上一个大的比例因子,使强波和弱波的振幅控制在一定的动态范围内。这个所乘的比例因子就叫做权。显然,动平衡的关键就是如何根据能量强弱正确求取权系数。这里对权系数的考虑也很简单:既然浅层能量强,其平均振幅必定大,深层能量弱,平均振幅必然小;我们就让浅层乘上其平均振幅的倒数,权就小
29、;深层乘上其平均振幅的倒数-大权,就可达到道内能量均衡的目的。 由上可知,动平衡可以分为三步:1划分时窗,计算所定时窗内的平均振幅值: M E Ei i=1/(2M+1)=1/(2M+1) |f|fj+mj+m| | m=-M m=-M i=1,2, i=1,2,K,K其中fj为待均衡的振幅值,m为时窗内的样点序号,j为整道记录采样点序号。为了避免时窗和时窗交界处波形的畸变,往往需要滑动时窗(可逐点滑动,也可每次滑动半个时窗);2计算加权系数 Wi=1/ Ei3用所得权系数进行动平衡处理: Fj=fjWjC其中C为动平衡系数,用来调节振幅的幅度,实际处理中由用户根据记录实际情况及显示要求给出。
30、通过动平衡处理后,叠加剖面上浅、中、深层能量基本一致,看起来剖面的面貌好多。2.2.道间均衡道间均衡( (又叫道平衡又叫道平衡,trace equalization or trace ,trace equalization or trace balancing)balancing)这里的道均衡是针对道与道之间能量差异较大而进行的一项处理。造成道间能量不均衡的原因很多,如:地震记录上反射波能量随炮检距的加大而发生变化(现有一门新兴技术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 ,就是专门研究这个的);激发和接收条件的差异,等等,都可能造成道与道之间的能量不均衡。这种能量不均衡在进行共深
31、度点叠加时,会因为道集内各道能量的不均衡而形成不等灵敏度叠加,最终影响叠加效果。为了改善叠加剖面的质量,往往必须在叠加前在叠加前进行道间均衡处理。道间均衡的做法与前面将的动平衡类似,也是能量强的乘上一个小权,能量弱的乘上一个大权,其权系数也是取平均振幅的倒数,所不同是,这里的能量强、弱是针对道与道之间的差异来说的,因此对每一道来说,权系数是一常数。但这时权系数的求取就不是针对每一道而言了,而是对若干道求平均振幅。 考虑M道记录(一个共炮点道集或一个共深度点道集),其总的平均振幅为 M N A=1/(MN) |fi.,j| i=1 j=1这里fi, j表示第i道第j个样点的振幅值,每道有N个样点
32、。每道的平均振幅为 N Ai=1/N |fi.,j| j=1由此可算出第i道的权系数 Wi = A/ Ai均衡后, Fi,j = Wi fi,j对每道记录都按上述办法计算,就可完成共炮点道集或共深度点道集的道间均衡处理。注意:两种振幅平衡处理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另外需提醒大家的是:这两种处理都属于修饰性处理这两种处理都属于修饰性处理, ,并非必要的处理模块并非必要的处理模块, ,实施这类处理有好处也有坏处实施这类处理有好处也有坏处, ,在实际处理中应根据处理在实际处理中应根据处理目标来确定是否加入这类处理目标来确定是否加入这类处理, ,特别是对于岩性勘探而言特别是对于岩性勘探而言, ,这类处理的
33、选择一定要慎重这类处理的选择一定要慎重. .当然,对于常规处理流程,通常还是应有这类修饰性处理程模块的,特别是在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时,必须经过振幅均衡、振幅控制等修饰性步骤,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剖面效果。 四川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针对西北山地地震资料特点提出的常规资料处理流程(在Omega系统上做的)第第5-5节节 时深转换时深转换(time-to-depth conversion) 经过水平叠加或后续的偏移处理后获得的剖面,其纵坐标通常是时间,代表共深度点或共反射点处的自激自收双程旅行时间,称为水平叠加时间剖面或叠加偏移时间剖面。虽然可定性地反映地下地质构造的轮廓和位置,但由于速度是空间的
34、函数(即V=V(x,y,z),所以时间剖面上反射界面的深度和产状并不完全准确,为此必须将时间剖面转换为深度剖面。一一.时深转换的概念时深转换的概念 时深转换把时间剖面上对应于t0i的反射波振幅,放在根据t0i算出来的深度zi处,如右图所示。目前这种转换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1 1。手工进行时深转换。手工进行时深转换利用平均速度资料,对已进行了资料解释的水平叠加时间剖面进行时深转换(通常只对所需要的反射层位进行转换)存在问题:手工作业,效率太低;精度受平均速度的影响,特别是当横向速度变化较大时,所画出的层位与其真深度有差异;手工作出的反射界面只能给出构造的几何形态,而无法反映地震波段的能量变化
35、情况,故而只能用作构造解释,无法用于岩性解释进而预测油气。2 2。计算机自动实现。计算机自动实现在已知速度资料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计算机逐层逐道计算深度,再把相应时间剖面上的反射波振幅放在该深度对应的内存单元内,即可完成转换。显然,这个转换的实现是不困难的,其关键仍是速度资料的准确与否。现在常用的速度资料仍是平均速度资料;层速度资料;(先计算各层厚度,再累加,得到所求层位的深度)显然,速度是计算深度Z的重要参数,若速度不准,则将歪曲底下构造特征(速度偏小,构造变浅,速度偏大,构造变深)。由于时深转换对速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要求所采用速度尽量接近实际;又由于岩性在横向和纵向上都是变化的,所以反射
36、波的速度实际上是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函数V(t0,x)。而实际中无论是测井资料还是速度谱(或速度扫描)资料,都是某个地面点下面各反射点的速度,因此为了得到连续速度函数,必须对所获得的速度资料进行插值,纵向和横向上都应该进行插值。水平叠加技术的发展水平叠加技术的发展由于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对资料处理精度的要求提高,常规水平叠加技术存在某些问题可能制约记录分辨率的提高。因此人们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1。分频叠加技术为了更好地保护高频有效信号,处理中可采用分频处理的方法,对不同频段的信号,采用不同的参数和手段进行相应的处理,各频段分别进行叠加。最后将各频段的叠加结果经过时差调整同相后再进行总的叠加,得到最终的叠加结果。2。相关排序叠加利用相关排序的方法,控制质量较差的道参与叠加的分量。第第5-5节节 时深转换时深转换(time-to-depth conversion) 经过水平叠加或后续的偏移处理后获得的剖面,其纵坐标通常是时间,代表共深度点或共反射点处的自激自收双程旅行时间,称为水平叠加时间剖面或叠加偏移时间剖面。虽然可定性地反映地下地质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空调拆迁合同范例
- 买房团购合同范例
- 手术拍摄合同范例
- 青海民族大学《化学专业常用软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统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至2030年中国酒店门禁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羽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病床桌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浓缩珠光浆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分层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TCP云架构】腾讯云架构高级工程师认证复习备考题库(含答案)
- 公务员(参公人员)职级套转表
- 国开电大本科《管理英语4》机考真题(第十二套)
- 3500常用字(带拼音)及词组
- 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带来的工程伦理思考
- 一步一步精通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计算工具V1.8
- 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21年修订版)
- 德育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答辩教育理论题目与答案
- 临床试验监查计划+监查报告+监查记录
-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 校长竞聘笔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