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题 目: 区段站设计 专 业: 铁 道 运 输 年 级: 姓 名: 学 号: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峨 眉 校 区指导教师评 语 成 绩 指导教师 (签章) 年 月 日 绪 论第一章 原始资料 第二章 选择车站原则性布置图 2.1 选择车站原则性配置图车站类型的确定各项设备相互位置的确定第三章 各项设备的设计、计算 3.1 确定货物运转设备 货物列车到发线数量确定牵出线数目的确定调车线数目的确定机走线、机待线及机车出入段线的确定 3.2客运设备的确定旅客列车到发线数目的确定3.2.2站台数目、长度、宽度及横越设备的确定第四章 车站工作组织简述,即简要说明接发客、货列车及其他作业的方法第五章
2、到发线及咽喉道岔通过能力的计算5.1 咽喉设计确定每一咽喉区作业项目根据确定的设备数量绘制咽喉区布置详图检查各项必要的平行作业是否得到保证5.2车站咽喉长度,到发线有效长和车站全长的计算确定股道间距确定道岔辙叉号码及相邻道岔中心距离确定警冲标、出站信号机的位置确定个别股道的连接尺寸计算车站咽喉长度计算到发线有效长5.3车站通过能力计算 车站咽喉通过能力计算 咽喉道岔组确定 5.4 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的确定 到发线总占用时间的计算5.5车站最终通过能力的确定5.6 绘制CAD平面详图第一章分析原始资料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区段站设计。必须确定区段站的站型、运输设备的设计以及平面
3、坐标计算,结合车站的现有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满足运输需求的区段站布置图,达到要求的通过能力,合理的运用设备,使工程造价达到最优。设计车站为曲靖站,为横列式区段站,衔接昆明和贵阳两个方向,区段为单线区段,车站共有1条正线,5条到发线,4条调车线,1条机走线,2条牵出线,位于两端。北牵为驼峰牵出线,负责车列的解体工作,南牵负责编组。机务段位于站对右的位置。曲靖站共有两个站台,一个基本站台和一个中间站台。1股道接发上下行方向旅客列车和无改编货物列车,4股道为双进路,4、6、7股道用于接发改编货物列车,8-11道为调车线。根据资料看出,该车站衔接线路为单线铁路级干线,限制坡度甲方向为6,单机牵引,乙方向为
4、6,同样也是单机牵引,最小曲线半径800m,牵引种类为内燃机车。甲方向为继电半自动,乙方向为继电半自动。道岔操纵方式为电气集中联锁。正线用高柱信号机,站线用矮柱信号机,到发线有效长为800m。通过课程设计使同学们能够熟练运用区段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初步掌握车站的设计、计算、查表、绘图等基本,并培养大家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第二章 选择车站原则性布置图2.1选择车站原则性配置图车站类型的确定区段站按图形分为横列式,纵列式,客货纵列式区段站,一级三场式区段站。其中因为横列式区段站具有布置紧凑,站坪长度短;占地少,设备集中,投资少,管理方便,车站定员
5、少,灵活性大,对部分改编中转列车的甩挂作业较方便;对各种不同地形的适应性强,并适合将来运量增加时车站的改建,因此本次设计中确定曲靖站站型为横列式。2.1.2各项设备相互位置的确定为完成区段站的客货运业务,以及运转作业等,区段站应具有以下设备:客运业务设备,旅客站房、旅客站台等;货运业务设备,装卸线、货物站台、仓库等;运转设备,到发线、调车线等;机务设备,机务段或机务折返段;车辆设备,列检所、站修段等。其中设置原则为旅客列车到发线紧靠正线,设在靠近站房并直接连通正线,一段与机务段连通,另一端与牵出线连通,客运设备设于城镇的一侧,方便乘客乘降;货物列车到发线也应紧靠正线;调车线应尽量靠近到发场,以
6、方便转线及调车工作;机务段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到发场以方便机车作业;货场在考虑尽量靠近城镇一侧的同时,也须尽量靠近调车场;站修所要靠近调车场。旅客站房设在靠近城镇一侧,改编列车到发线设在靠近调车场的地方,无改编货物列车设于靠近正线的一侧。机务段设在站对右的位置,以便减少机车出入段对对作业的干扰,有利于远期的发展。货运业务设备设在站同左的位置,便于货主进出取送货物,减轻机务段一段咽喉的负担,车辆设备设在调车场的最外侧远期发展范围以外。第三章 各项设备的设计、计算3.1确定货物各项设备货物列车到发线数量的确定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数量确定的因素主要有:列车对数及性质,衔接方向数及相邻区段的闭塞方式,车站布
7、置图类型,技术作业过程及作业方式,机车交路,列车到达密集情况等确定,换算对数法确定。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资料客货列车换算对数=(4*0+2*0.5+26*1+10*2)*2=48查表可知,换算对数在3748范围内,到发线数量为68条,考虑到将客货运量的增加,确定设8条到发线。牵出线数目的确定在区段站上,有调车数量的多少、改编车的编组要求、调车作业方法、站内调机的台数及作业分工、货场与工业线的位置及其作业量等对牵出线的数量和长度都有影响。本站解体作业采用简易驼峰,设牵出线两条,其有效长不小于到发线有效长。调车线数目的确定调车线的数量确定因素主要有:衔接线路方向数,有调车的数量及其性质;编组计划;调
8、车作业方法。调车线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在有解编作业的区段站上,每一衔接方向设调车线一条,其有效长不应小于到发线有效长;车流量较大的方向可适当增加,本站作业车停留线一条;待修车和其他车辆停留线一条,如有岔线接轨且车辆较多时,可增加一条,有危险货物品车辆停留时,应设危险品车辆停留线。在无解编作业的区段站上应设两条调车线,其有效长应按照最大存车数量来确定。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资料得知,该车站有改编车,衔接两个方向, 无岔线接轨,无危险品货物车停留,因此设4条调车线即可。机走线、机待线及机车出入段线的确定在单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上只有一个上下行共用的到发场,当机务段位于站对右时,机车走行线应设在到发
9、现之间。这样可以把机车出入段与列车到达的进路交叉转化为与列车出发的进路交叉;当新建横列式区段站时设有机车走行线时,在无机务段一端的咽喉区,应设置机待线,尽头式区段站有隔开进路,比较安全,有效长采用45米。为保证车站与机务段间机车出入畅通,在机务段与到发场之间,应设机车出入段线。其数量取决于列车对数,列车到发的不均衡行及机车的运转方式,一般设出、入段线各一条。其有效长不短于两台机车长脚10米的安全距离,一般不少于70米。3.2客运设备的确定旅客列车到发线数目的确定区段站上,客货列车的到发线是兼用,一般适用靠近旅客站台的到发线或正线接发旅客列车。可经过换算对数法来确定,旅客列车换算对数少于12,因
10、此选择正线和靠近正线的到发线共3条为旅客列车到发线。站台数目、长度、宽度及横越设备的确定设置旅客站台两个。基本站台和中间站台。站台长度为550米,宽度为8米。横越设备采用地道。第四章 车站工作组织简述本站办理的列车主要有快客、普客、直达、区段、摘挂列车。快客在本站不停车通过,普客在本站停车,直达在本站办理无改编作业,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在本站办理有改编作业。到达本站的快客,上行方向接入1道或II道办理通过作业。下行方向的接入3道或II道办理通过作业。上行方向的普通旅客列车接入1道办理停车作业和相应的旅客乘降作业。下行方向的普通旅客列车接入3道办理停车和相应的旅客乘降作业。到达本站的无改编中转货物
11、列车,上行方向接入4、5道办理无改编作业,下行方向接入6、7道办理无改编作业。包括列检、货运检查及整理、车号员检查现车、到达司机与出发交接票据并交接列车。到达本站的有改编货物列车,即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在本站办理解体和编组作业。9道接发上行方向的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10道接发下行方向的区段和摘挂列车。主要的作业有列检作业,货运检查及整理,车号员核对现车,摘解制动软管等作业。以及摘机车,挂机车。在驼峰进行解体作业,在调车场集结,然后在峰尾编组,然后转线到10道,办理出发作业。第五章 车站通过能力的计算5.1咽喉设计车站咽喉时应满足:咽喉必须设置一定的平行进路,保证必要的平行作业;保证作业的机动性、
12、灵活性;尽量减少敌对的进路交叉,特别应避免达到进路交叉;尽量缩短咽喉区的长度。车站咽喉设计的步骤如下:选择区段站参考详图;确定咽喉区平行进路的数量;确定线间距;到发场线路分组;合理布置道岔和渡线;计算咽喉区的长度和到发线的有效长。确定每一咽喉区作业项目左端咽喉区的作业项目有:下行客货列车到达,上行客货列车出发,机车出入段,调车作业。右端咽喉区的作业项目有:上行客货列车到达,下行客货列车出发,机车出入段,调车作业。根据确定的设备数量绘制咽喉区布置详图(1)右端咽喉布置详图(2)左端咽喉布置详图检查各项必要的平行作业是否得到保证左端咽喉区的主要作业有:下行客货列车到达,上行客货列车出发,机车出入段
13、,调车作业,右端咽喉区的主要作业有:上行客货列车到达,下行客货列车出发,机车出入段,调车作业。在右端咽喉,可以满足的最大平行作业数量为3项,旅客或货物列车到达,机车出入段,调车作业;左端咽喉可以同时办理旅客列车到达,机车出入段,最大允许2项平行作业。5.2车站咽喉长度,到发线有效长和车站全长的计算确定股道间距根据各种列车的数量合理地确定到发线固定使用方案,设置到发线的单进路或双进路,确定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线路,再进一步根据相邻线路间办理作业的性质,设置在相邻线路间有关设备的计算宽度、线路中心线至主要建筑物的距离、车站线间距离等规定,定出线间距。1道接发旅客列车和无改编货物列车;II道正线用于接
14、发旅客列车和无改编货物列车,并允许通行超限货物列车;3道接发旅客列车和无改编货物列车,并允许通行超限货物列车;4、6、7、8道用于接发无改编货物列车;9、10道用于接发有改编货物列车;且10道允许通行超限货物列车;11-14道为调车线。查表确定线间距为1-II道为5m, II-3道为11.5m,3-4道为5m,4-8道间每条线间距为5m,8-9道间为6.5m,9-10为5m,9-10道为5m,其余均为5m。确定道岔辙叉号码及相邻道岔中心距离曲靖站布置简图本次设计中为区段站,确定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为120Km/h。因此正线上的道岔号数为12号,其他线路取9号道岔。调车场道岔采用6号。确定警冲标、出
15、站信号机的位置坐标计算表基点计算说明坐标基点计算说明坐标2-238.753-12*5-298.7531-231.591-12*6.5-309.5914-208.061-l4-24-238.7533-200.899-l7-3-231.5916-46.214-12*5-106.2145-231.591-l5-3-261.10780- l12-14-46.2147-61.029-l13-7-200.89910-46.214-12*5-106.2149-83.029-12*6.5-61.029120-l12-14-46.21411-49.323-l17-15-83.02914原点013-83.029-
16、12*6.5-61.0291610.00015-49.323-l17-15-83.0291810.000+l16-1845.322170-l21-17-49.3232045.322+9*590.32219-49.323+12*6.528.6772210.000+S16-22/93.89621原点024-163.061-9*5-208.06123-49.32326-135.062-l30-32-135.06225-49.323+l23-2589.73228-163.061-9*5-208.0612789.732+12*5149.73230-135.062-l30-32-163.06129-49.
17、323+S16-22/224.62732-106.214-l32-10-135.06231-83.029+l31-11-52.33734-135.062+9*5-90.06233-52.337+44.999-7.33836-90.062-l36-34-135.33835-52.337+270217.66338-135.338+l36-38-106.66637217.663+45.276262.93940-62.49439-200.899+34.891-166.00842-62.494+44.725-107.21941-200.899+373.5172.60144-106.666+44.725-
18、61.941S10+56.67856.67846-135.338+297161.662SII0+56.67856.678X10+56.67856.678S389.732+56.678146.41XII0+56.67856.678S489.732+56.678146.41X345.322+56.678102S5149.732+47.203196.935X490.322+47.203137.525S6224.627+47.203271.83X590.322+47.203137.525S7224.627+47.203271.83X693.896+47.203141.099S9172.601+47.2
19、03219.804X793.896+47.203141.099S10172.601+47.203219.804X9161.662+47.203208.8652153.178X10161.662+47.203208.86525142.911453.17827193.43518102-3.598.529268.3320134.59941216.30422137.59946205.365确定个别股道的连接尺寸(见附件)计算车站咽喉长度 车站咽喉长度是指自进站最外方道岔基本轨始端至最内方出站信号机或警冲标的距离。设计中需要将坐标计算出来并绘图后求得结果。得出:L咽=计算到发线有效长线路有效长就推算表线
20、路编号运行方向线路有效长控制点坐标共计各线路有效长之差各线路有效长左端右端12345671上行方向53.17856.678109.856315.3131115下行方向56.67853.178109.856315.3131115II上行方向53.17856.678109.856315.3131115下行方向56.67853.178109.856315.31311153上行方向98.5146.41244.91180.259980下行方向102142.91244.91180.2599804上行方向134.025146.41280.435144.734944下行方向137.525193.453330.
21、97894.1918945上行方向134.025196.453330.97894.691894下行方向137.525193.453330.9694.2098946上行方向137.599271.83409.42915.74815下行方向141.099268.33409.42915.748157上行方向137.599271.83409.42915.74815下行方向141.099268.33409.42915.748159上行方向205.365219.804425.1690800下行方向208.865216.304425.169080010上行方向205.365219.804425.1690800
22、下行方向208.865216.304425.1690800 5.3车站通过能力计算车站通过能力是车站在现有设备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技术作业过程,一昼夜能够接发各方向的货物列车对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列车对数。包括咽喉通过能力和到发线通过能力。 车站咽喉通过能力计算咽喉通过能力有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一是道岔组通过能力是指在合理固定到发线使用方案及作业进路条件下,某方向接发进路上最繁忙的道岔组一昼夜能够接、发该方向的货物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列车数。其二是咽喉区通过能力是车站某咽喉区各方向接、发车进路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之和。各项作业占用咽喉区及到发线时间标准(min)作业项目技术作业时间()直通列车解
23、体列车自编列车摘挂列车客车货车客车货车占用时间3525354010886货场机务段车辆段12153030356525.3.2 咽喉道岔组的选定(1)确定到发场线路合理分工方案到发场线路合理分工方案的实质就是合理分配各车场每条线的作业量。到发线使用方案线路编号固定用途一昼夜接发列车数1上行普客、快客通过4II上下行旅客快车通过43下行普客、快客通过44接发上行无改编货物列车75接发上行无改编货物列车66接发下行无改编货物列车77接发下行无改编货物列车69接发上行有改编货物列车510接发下行无改编货物列车5(2)绘制咽喉区道岔分组图根据道岔分组原则确定左右两端道岔的分组如下:左端咽喉:2,6,12
24、,14为一组,4,24,30,32,34为一组,10,8,16,18,20为一组, 23为一组, 28,26,36为一组, 38,44,46为一组。右端咽喉:1,9,15,17,21为一组,3,7为一组,13,11,31为一组,33,35,37为一组,19,23,25,27为一组, 29为一组。(3)计算各项进路占用咽喉的时间A段咽喉区占用时间计算表编号作业进路名称占用次数每次占用时间总占用时间咽喉道岔组占用时间246810121234567891011主要作业14道接A至B无改编货物列车78565656(56)25道接A至B无改编货物列车68484848(48)36道发B至A无改编货物列车7
25、64242424247道发B至A无改编货物列车663636363654、5道本务机车经8道入5道本务机车经8道出段1322626(26)76、7道本务机车出、入段262525252525289道接A至B有改编货物列车58404040(40)(40)4040910道发B至A有改编货物列车56303030(30)(30)3030109道本务机车经8道入段52101010119道本务机车经8道出段521010(10)1210道本务机车入段52101010101310道本务机车出段52101010固定作业141道接A至B旅客列车410404015II道接A至B旅客列车2102
26、02016II道发B至A旅客列车281616173道发B至A旅客列车48323232181道旅客列车本务机车经II道入段224444(4)4193道旅客列车本务机车经II道入段224444(4)4201道旅客列车本务机车经II道出段224444(4)213道旅客列车本务机车经II道出段224444(4)22往机务段送车2612121223往机务段取车261212121224T固1241636416322425T37622066832024611426T-T固2522043043042149027K0.230.170.330.250.180.07B段咽喉区占用时间计算表编号作业进路名称占用次数每
27、次占用时间总占用时间咽喉区道岔分组占用时间1357912345678910主要作业14道发A至B无改编货物列车7642424225道发A至B无改编货物列车6636363636道接B至A无改编货物列车7856565647道接B至A无改编货物列车6848484854、5道本务机车经8道入段1322626262664、5道本务机车经8道出段1322626262679道发A至B有改编货物列车56303030810道接B至A有改编货物列车5840404099道本务机车经8道入段5210101010109道本务机车经8道出段5210101010固定作业111发接A至B旅客列车410404012II道接B至
28、A旅客列车210202013II道发A至B旅客列车281616143道接B至A旅客列车48323232151道旅客列车本务机车经II道出、入段4288163道旅客列车本务机车经II道出、入段428817从货场取车6530303018向货场送车6530303019T436150722667221T-T固25290722347222K0.240.080.060.200.06咽喉道岔组利用率表A端咽喉B端咽喉经由道岔组号咽喉道岔组经由道岔组号咽喉道岔组组号K组号K接车A方向无调2,6,8(13)80.33有调2,4,10,12(5)20.23B方向无调1,7(13)10.2
29、4有调1,3(5)10.24发车A方向无调2,6,8(13)80.33有调2,4,10,12(5)20.23B方向无调1,7(13)10.24有调1,3(5)10.24(4)咽喉区通过能力计算咽喉通过能力计算表A端咽喉B端咽喉受控制咽喉道岔组8号2号计1号计接车A方向无调39.4039.408有调21.7421.742B方向无调54.1754.171有调20.8320.831小计61.1475发车A方向无调39.4039.408有调21.7421.742B方向无调54.1754.171有调20.8320.831小计61.1475A端咽喉 接车N货接=61.14列发车N货发=61.14列B端咽喉
30、 接车N货接=75列 发车N货发=75列5.4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到发线通过能力是指到发场中办理列车到发作业的线路一昼夜能够接、法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列车数,采用通过能力利用率法计算。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的确定(1)无调中转货物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t中=t接+t技+t待发+t发=8+35+30+6=79(2)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t中=t接+t技+t待发+t发=8+40+30+6=84(3)到达解体货物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t解=t接+t技+t待解+t牵=8+25+30+12=75(4)自编出发货物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t编=t转+t技+t待发+t发=15+35+30+6=865.4.2 到发线总占用时间的计算各车场占用时间计算表场别作业项目每昼夜作业次数每次作业所需时间占用时间总时分其中固定作业时分到发场I接发B至A旅客列车430120120接发B至A无调货物列车13791027接发A至B无调货物列车13791027总计2174到发场II接发A至B部分改编货物列车284168接发B至A部分改编货物列车284168接A至B到解货物列车375225发A至B自编货物列车386258接B至A到解货物列车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版租房合同范本
- 《销售部会议运营》课件
- 《建筑伦理探讨课件》讲义
- 2025深圳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官方版
- 2025型样机展示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员工能否通过仲裁与公司终止合同
- 2025股权投资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城乡供水供用水合同范本
- 2025商业店铺转让合同模板版
- 消防工程移交物业培训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政管线(道)数字化施工组”赛项考试题库
- 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技术施工方案(三篇)
- 司法考试2024年知识点背诵版-民法
- 2024年耐磨铸件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样文
- 重度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
- 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的新型传感器应用考核试卷
-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10套及但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法律实务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中铁十五局集团安全质量部管理制度大全
- 2024老年烧创伤创面MEEK植皮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