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高中选修《史记》管仲列传课件_第1页
语文苏教版高中选修《史记》管仲列传课件_第2页
语文苏教版高中选修《史记》管仲列传课件_第3页
语文苏教版高中选修《史记》管仲列传课件_第4页
语文苏教版高中选修《史记》管仲列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哲思短章有所敬畏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不论他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便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失败。 相反,那种不知敬畏的人是从不在人格上反省自己的。如果说“知耻近乎勇”,那么,这种人因为不知耻便显出一种卑怯的放肆。只要不受惩罚,他敢于践踏任何美好的东西,包括爱情、友谊、荣誉,而且内心没有丝毫不安。这样的人尽管有再多的艳遇,也没有能力真正爱一回;结交再多的哥们,也体味不了友谊

2、的纯正;获取再多的名声,也不知什么是光荣。不相信神圣的人,必被世上一切神圣的事物所抛弃。 左传宣公二年赏读: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够改正,这就是最大的好事啊!这句话在劝诫犯了错误的人的时候常被引用,体现了与人为善的宽容精神。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赏读: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整句话的大意是:尊敬自家的长辈,由此也应该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儿女,由此也应该爱护别人家的儿女。 修身名句修身名句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知识卡片1人物名片管仲所处的时代

3、列国并峙,征战不休。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担任齐国上卿(即丞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被称为“春秋第一相”,齐桓公尊之为“仲父”。管仲对内注重发展经济,反对空谈,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对外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后来孔子感叹说:“假如没有管仲,我也要穿异族服装了。”2写作背景春秋初年,齐襄公荒淫无道,弟兄们纷逃国外。公子纠由管仲、召忽辅佐,奔往鲁国。公子小白,由鲍叔牙辅佐,奔往莒国。管仲和鲍叔牙是很要好的朋友。公元前686年冬,齐襄公被杀。大夫高傒派人迎接小白继位,鲁国听

4、到了襄公死讯,发兵送公子纠回齐,并派管仲带领军队拦截从莒回来的小白。管仲截住了小白,并射了一箭,射在小白带钩上。小白装死,管仲信以为真,赶紧使人报鲁。鲁国送公子纠的兵马闻讯后,情绪松懈,行动迟缓,走了六天才赶到齐国都城临淄。这时,小白已当上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即位,便发兵伐鲁。后来鲁国应齐国的要求,杀了公子纠,逼迫召忽自杀,管仲被囚禁。齐桓公打算任用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却极力推荐管仲。尽管齐桓公难忘一箭之仇,但他为了图霸,用人心切,终于采纳了鲍叔牙的意见,任命管仲为相。管仲相齐桓公,有四十年,史称“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卒成齐国的霸业,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表被

5、动表被动 拜见拜见 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怎么样,可译为“我我” 通通“现现”,出现,出现 知道知道 识别识别 通通“智智”,智慧,智慧 知识知识 交情交情 制度,法度礼法制度,法度礼法 推测,估计推测,估计 次,回次,回 制作制作 过过 尺寸,尺码尺寸,尺码 给予给予 和和 相与,相交,亲近相与,相交,亲近 语气词,表疑问语气词,表疑问 困厄,处境艰难困厄,处境艰难 没有才能没有才能 交换货物交换货物 名词用作动词,侍奉名词用作动词,侍奉 名词用作动词,做官名词用作动词,做官 名词用作动词,辅佐,做名词用作动词,辅佐,做的相的相 名词作状语,向北名词作状语

6、,向北 形容词作名词,不好的事形容词作名词,不好的事(现象现象) 意动用法,认为意动用法,认为小小 使动用法,使使动用法,使守信用守信用 为动用法,为为动用法,为死死 4文言句式(1)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_(2)管仲囚焉_(3)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_(4)管仲既用,任政于齐_(5)岂管仲之谓乎_判断句判断句 被动句被动句 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 被动句被动句 5文白对照管仲列传通过叙写鲍叔牙举荐管仲,管仲任政相齐,辅佐桓公称霸的故事,既表现了管仲的治国之才,也表现了鲍叔牙的知贤、荐贤和让贤的美德。主旨归纳主旨归纳提示写鲍叔牙是为了衬托管仲的贤能。管仲回顾与鲍叔牙长期交往的情形

7、,管仲有如此多的缺点而鲍叔牙始终不以为意,可见管仲之“贤”已经远远掩盖了他身上所有不足。足见其人格魅力。提示写此传,司马迁想到自己的不幸,痛彻心扉,撕心裂肺。清代李晓芳在其读史管记中有“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赞美)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从中,我们可体会出司马迁渴觅知音之意。提示有“富国强兵”“顺民心”“上下相亲”的指导思想;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管仲是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出民本思想的思想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下令如流水之

8、原,令顺民心”,顺民富民是强本之策,他以“与俗同好恶”为指导思想,围绕“顺民因俗”而展开改革。在管仲的政治实践中,社会治理,国家富裕,军队强盛,君主称霸,都系于民。因为人民是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创造者和积累者,要使他们承担起富国强兵的责任,必须使他们先富起来;富民的根本要义是“顺民心”,顺民心的根基所在是顺民欲、足民欲。欲望之于民,是根本的,满足民的根本性欲望,是顺从民的本性与意愿;只有顺从了民的本性与意愿,人民才可能脚踏实地地生产、劳动,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才会心甘情愿地听从号令,遵守法律,拥戴君主,服从统治,服务国家。所以,民乃国之本,欲乃民之本。以民为本,即是以欲为本。顺民欲、足民欲,则民

9、富,民富则国富兵强。要顺民心,就得推行“与俗同好恶”,必须实施“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1文本审美【角度一】 管鲍之交管仲与鲍叔牙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早年曾共同经商。分钱时,管仲常多分一些。鲍叔牙知道他家有老母,需要钱花,不认为他贪。他曾给鲍叔牙出过主意,后多次失败。鲍叔牙认为不是主意不好,而是时机不成熟。管仲做过多次小官,都被辞退。鲍叔牙认为,这是国君不贤明,不是他不能干。管仲打仗,总是中途逃回。鲍叔牙认为,这不是胆小,而是不愿在那些无谓的权力斗争中白白送死,而且家有老母,也要有人奉养。管仲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角度二】 鲍叔牙的“双赢”鲍叔牙成人之美,既推荐了管仲,也为自己赢得千秋身后名。2写作迁移【角度一】【示例】 作家巴金说:“友谊在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光彩。”大发明家爱迪生说:“友谊能增进快乐,减轻痛苦,因为它能倍增我们的喜悦,分担我们的烦恼。”友情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平凡的感情,也是最浪漫、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情感。人人都离不开友情。正如没有了恩格斯,也许马克思就不会如此地成功。正如没有了鲍叔牙的赤心用尽为知己,也许管仲就不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