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复习题学案分享_第1页
隆中对复习题学案分享_第2页
隆中对复习题学案分享_第3页
隆中对复习题学案分享_第4页
隆中对复习题学案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隆中对复习学案一、文学常识隆中对节选自_作者_, _代著名_学家。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_著作。二、字词义参考躬_。 陇亩_ 好_每_ 时_ 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许,_友善_ 信然_ 【屯】_ 器 _ 【谓曰】_ 与俱来_俱_就见_就_ 屈致_致,_枉_顾_ 由是_ 遂_ 诣_ 凡_ 乃见_ 因_ 屏_ 汉室 _ 倾颓_ 度德量力 _ 信_ 遂_ 用 _ 猖獗 _ 已 _ 计_ 安_ 已来_ 不可胜数_。胜_。众寡_ 非惟,抑亦 _【谋】_挟_令_ 争锋_。国险而民附 _ 援 _。殆_ 资_ 险塞 _ 因 _ 成 _ 暗弱 _。

2、殷 _ 存恤 _ 信义_ 著_。总揽_ 揽,_ 岩阻_ 修_政理_ 身_ 【箪食壶浆_诚如是_ 日_三、翻译句子:1.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2.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3.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4. 孤不度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5. 然操遂能克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6.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7. 此殆天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8.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9. 如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10.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1.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

3、之路也。12.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13.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4.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5.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6.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17.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18.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六、课文分析:1.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原文回答)2.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原文回答)四、简答题1.从隆中对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原文回答)3.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原文回答)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1.三国志·

4、;蜀志·诸葛亮传陈寿  承祚  晋  三国志魏、蜀、吴则名微而众寡  非惟天时抑  亦人谋也  2.D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1.C 2.常常 器重、重视 大概 亲自 确实这样 接近、趋向 3.D 4.A 【基本能力达标学习】 1.尽 地势 归附 不仅 而且 兴旺富裕 2.A 3.略 4.“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5.不可与争锋 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取而代之 西和犬戎,南抚夷越。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而向宛、洛,将军身率

5、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理解运用探究学习】 1.诸葛亮 出师表 2.成者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D参考答案:.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晋陈寿.利:物资存恤:爱抚、爱惜光:发扬光大遗:给予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彰:表明,显扬.故事 (诸葛亮)空城计或挥泪斩马谡 (曹操)杀杨修或杀吕伯奢3、成语三顾茅庐 乐不思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答案只要与三国演义有关均可)4.唐朝大将郭子仪受命平息安史之乱或林则徐受命虎门销烟等。相关歇后语: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相关成语:如鱼得水,挟

6、天子以令诸侯,天府之国,箪食壶浆,鼎足之势,犬马之劳   二、解释加点字常常器重、重视大概亲自确实这样接近、趋向估计估量三、翻译句子1我没有正确估价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想要为天下伸张正义,但是我的智谋有限,所以一再失败,直至现在。度,估价。遂,于是、就。2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上百万的兵力,挟持天子来命令诸侯各国,(我们)的确不能与之争强夺势。挟,挟持、控制。诚,的确。3这个人值得登门拜访,不应该委屈他前来。将军(指刘备)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拜访。就,接近。枉,委屈。顾,看望。4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你呢?箪,名词用做动词,用竹筐装着。壶,名词用做动词,用水壶

7、盛着水酒。四、简答题1、从他隆中对中对天下形势的冷静客观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一个有真知灼见,而且眼光长远的人。一个极有才能,富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或有真知灼见,而且眼光长远的人。一个极有才能,富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2、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3、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1好为梁父吟(    )      2先主遂诣亮(    )3因屏人曰(    )   

8、;         4欲信大义于天下(    )5挟天子而令诸侯(    )      6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7帝室之胄(    )            8箪食壶浆(    )2. 指出下列文言特殊句

9、式的特点    1时人莫之许也。(    )    2君与俱来。(    )    3此用武之国。(    )    4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    5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有以下几种,A通假字,B名词作状语,C词类活用。请辨析用法。并解释 &#

10、160;  1自董卓已来(    )    2欲信大义于天下(  )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5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4. 三国志和            

11、60;  后汉书合称为“前四史”。5. 诸葛亮提出的近期策略目标是       ,最终的策略目标是       ,他主张在内政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外交方面的方针是      ,等到形势发生变化,再兵分两路出击:一路是            ,另一路

12、是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

13、,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1解释上文中加横线的字。    (1)躬:               (2)每:               (3)惟:     

14、;    2补出省略的部分。(1)时先主屯(    )新野  (2)君与(    )俱来3填空。(4分)(1)三个臭皮匠,顶个         (2)徐庶出曹营,         (3)“卧龙”指         ,三国故事中有一外号“凤雏”的人是 

15、         。4简答题。(4分)(1)徐庶对刘备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表明了诸葛亮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16、0;                    (2)文中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这表明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                      &

17、#160;             5由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        出源于三国故事的三个成语: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

18、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宵,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解释文中的词语。(1)殷: 

19、;            (2)总揽:          (3)岩阻:           (4)箪食壶浆: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译文:   &#

20、160;                                (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译文:              

21、0;                     (3)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译文:                           

22、;         (4)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译文:                                    3从隆中对中可以看出曹操和孙权在当

23、时具有怎样的优势?                                               4诸葛亮认为刘备成就霸业具有

24、哪些条件?试作具体说明。                                               5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

25、终目标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6诸葛亮为刘备

26、提出了怎样的战略方针?用原文回答。                                               8. 阅读下

27、文,回答问题。    权以公孙渊称藩,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张)昭谏曰:“渊背魏惧讨,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于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于天下乎?”权与相反覆,昭意弥切。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日:“吴国士人入官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昭熟视权日:“臣虽知言不用,每竞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横流。权掷刀致地,与昭对泣。然卒遣弥、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于内以土封之。渊果杀弥、晏。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权烧其门

28、,欲以恐之,昭更闭户。权使人灭火,住门良久,昭诸子共扶昭起,权栽以还宫,深自克责。昭不得已,然后朝会。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注称藩:公元228年(魏明帝太和二年),辽东太守公孙渊意图立国,遣使至吴通好孙权,并愿臣属。藩,封建王朝分给诸侯、王的封国或臣服之国。  背魏惧讨:背叛魏国,害怕受到讨伐。改图:改变意图。  反覆:反复。  案:通“按”。  失计:拿错了主意。  遗诏顾命:临终时赠我诏书,给我下达命令。卒:终于。  称疾不朝:自称因病不能上朝议事。

29、0; 数慰谢昭:多次慰问张昭,向张昭道歉。谢,道歉。  昭辞疾笃:张昭以疾重为借口推辞(孙权的邀请)。1解释文中的字。(1)谏:                        (2)弥:             (3)堪: 

30、60;                      (4)固: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译文:            

31、60;                            (2)译文:                      &

32、#160;                3文中孙权对张昭的态度有几次变化?每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33、160;                        4使张昭再次上朝议事的原因是什么?                       &#

34、160;                              9. 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这一段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

35、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几句话中你听出了哪三个方面的信息?                                       10. 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写出你的理解。俄国作家

36、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是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值愈小。”                                        &#

37、160;           11. 某学校学生初学英语喜欢用拼音来读。学到English-词时,学生甲标以“阴沟里洗”,乙标以“应给利息”,丙标以“因果关系”,丁标以“硬改历史”。结果甲后来成了卖菜的小贩,乙成了银行职员,丙成了哲学教授,丁成了政客。请问甲是怎样的卖菜小贩?丁又是怎样的政客?任选一位,想像他们一天的生活,用你的笔细腻生动地描绘出来,别忘了在文中渗透你的情感!12. 陇亩 诣亮 因屏人 倾颓 度德量力 帝室之胄 西和诸戎 箪食壶浆 汉、沔 存恤13. 一词多义(1)许 (2)顾莫

38、之许: 宜枉驾顾之: 潭中鱼可百许头: 君臣相顾,泣下沾襟: 奈何许: 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足反居上,首顾居下: 14. 一词多义(1)出 (2)抑计将安出: 抑亦人谋: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屈心而抑志兮: 15. 一词多义(1)孤 (2)用孤不度德量力: 遂用猖獗: 先主少孤: 秦用李斯谋: 孤云独去闲: 赏其功,必禁无用: 臣孤恩负义: 强本而节用: 16. (1)资 (2)殷天所以资将军: 民殷国富: 昔仲尼资大圣之才: 殷忧而弗违: 17. 一词多义(1)就 (2)身此人可就见: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三窟已就: 身是张翼德也: 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 身长七

39、尺: 18. 通假字(1)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 ,音 ,义 (2)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通 ,音 ,义 19. 隆中对节选自 ,作者 ,字 (音),是朝人, 家,所著本书共 卷,记载三国时期、三国的历史。对,是 的意思。20.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译: 21.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译: 22.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译: 23.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译: 24. 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答: 25.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

40、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答: 26. 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 27. 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答: 28. 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答: 29. 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答: 30.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思考答题。 关羽号称神勇,但其种种作为却令人颇有些不解:降曹后斩颜良诛文丑,明知当时刘备在袁绍手下,却杀袁绍大将,等于将刘备推向虎口。华容道放曹,诸葛亮审时度势当然知道曹操不能杀,一旦杀了则北方群雄并起,又将陷入更大的混战,只有三足鼎立,方能给刘备以喘息之机。所以,诸葛亮明知关羽会因情放了曹

41、操,而故意派他去还这个人情。但关键在于,关羽却不知其中奥妙,仅因个人恩怨就不顾大局。此后,又与黄忠争先,大意失荆州前的“虎女不嫁犬子”之类言论,都不能不说是与忠义仁相悖的。关羽虽然神勇,却骄傲居功,刚愎自用,最后只能败走麦城,并连带引发了张飞、刘备之死。蜀国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其他两大集团争衡了。每读至此,令人神伤。 张飞勇猛暴躁,在刘氏集团中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他是刘备赖以牵制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制衡力量。诸葛亮最欣赏赵云,同时他也是赵云最欣赏的人。刘备长于心计,关羽傲物,张飞暴戾。赵云无法和他们肝胆相照,惟有诸葛亮智慧绝伦,是人中精华,深为赵云所信赖诚服。刘备虽然也对赵云恩宠有加,但他深知

42、赵云是诸葛亮的人,虽放心让赵云去办任何事,但似乎并不把他当作兄弟。诸葛亮信任赵云,不管干什么,身边总带着赵云,连刘备去东昊招亲,诸葛亮也派赵云相随。他早已将一切计算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贴贴,而只有赵云能按他的旨意去行事,只有赵云会将他的锦囊妙计当作圣旨,关、张二人都不会。 1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与诸葛亮相关的语句,谈谈你对诸葛亮的看法。 2依据阅读,你同意作者对关、张、刘、赵的评价吗?请任选其中之一,发表你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自己学习隆中对和阅读上文的体会,围绕“诸葛亮”这个话题,写一篇小论文或小随笔。答案1. 1hào喜欢  

43、0;  2yì拜访   3bng这里有命人退避之义4shn通“伸”,伸张   5xié挟持。控制    6dài大概7zhòu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子孙8d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这里是名词用作状语,用箪。2. 1宾语前置    2省略    3判断句    4判断句    5介宾结构3. 1A,“已”通“以”2A,“信”通“伸”3B,一天比一天,一天天4B,用

44、箪,用壶5C,率领4. 史记 汉书5. 跨有荆、益成霸业、兴汉室修明政治跟西、南各少数民族搞好关系,跟孙权结为同盟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6. 1(1)躬;亲自,亲身。  (2)每:常。(3)惟:只。2(1)于  (2)之3(1)诸葛亮  (2)一言不发  (3)诸葛亮庞统4(1)清高,谨慎,持重。  (2)虽遭遇挫折但雄心勃勃。思贤若渴,急于求计。   5三顾茅庐  乐不思蜀  大意失荆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7. 1(1)兴旺富裕  (2)广泛地网罗&

45、#160; (3)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4)用箪盛着食,用壶装着汤浆2(1)对孙权是只可以争取他的外援,而不可以去除掉他。  (2)与荆州西部邻接的益州是天险要塞,有广袤肥沃的土壤民间富庶可算是天府之国。  (3)人民富裕国家兴旺却不知道爱惜。  (4)如果果真这样,你统一天下的事业便大功告成了,汉王朝便又可复兴了。3曹操的优势是:得天时,有谋略,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孙权的优势是:在江东历史悠久,地势险要,人民拥护,善用贤人。4地利: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人和: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5统一天下,兴复汉室。   6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8. 1(1)劝告  (2)更加  (3)忍受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