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课知识点_第1页
第三四课知识点_第2页
第三四课知识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四课知识点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的加强(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汉初,刘邦实行郡国并存制。在地方,既设郡县,又大封刘姓子弟为王。汉景帝时,诸侯王的势力日渐壮大,对中央构成了威胁。景帝采纳谋臣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导致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王之乱”。汉武帝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规定,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也可以分割王国的部分土地成为列侯,但列侯归郡守统辖。通过这种方式,汉武帝解除了诸侯王对中央王国所构成的威胁,成功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唐中期为解决西北边境的管理问题,开始在地方设立节度使。节度使虽然名为朝廷藩镇,但拥有军权、财权和行政大权,容易发展成为割据势力。

2、安史之乱就是由节度使发动的叛乱,导致了唐王朝由盛转衰。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避免出现唐王朝覆亡的悲剧,采取“收精兵”(夺兵权)、“制钱谷”(夺财权)和“夺其权”(行政权和管理权)的方式来加强中央集权。收精兵杯酒释兵权,将主要将领的兵权都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担任中央禁军,与地方厢军的比例达到1:1,形成强干弱枝之势;制钱谷地方赋税一小部分留作自己开支,其它全部由中央掌控;夺其权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进行监督。 这些措施一方面解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也使得北宋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现象,使北宋成为了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 元朝由于疆域空前辽阔,对地方

3、的管理实行行省制度。共设10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此外,设宣政院辖地管理西藏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即今天的台湾地区)。西藏和台湾在元朝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行省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但此时行省长官的权利比宋朝又扩大了许多。 总体而言,从汉至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但不是简单的直线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汉朝实行内外朝制度(或者中外朝制度)。汉武帝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和侍中等,形成中朝

4、(内朝)。中朝是决策机构,而沿袭秦朝制度所设的三公九卿却成为了执行机构,皇帝掌握了最高决策权,削弱了相权。 三省体制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是在隋唐时期。中书省决策(初步拟定政令,并不是最终的决策权),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这样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尚书省下再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宋朝:两府三司体制。设立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平章行使宰相职权。由于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二为一,宰相的权力扩大,为制约宰相,设参知政事分宰相的行政权、枢密使分宰相的军权、三司使分宰相的财权。相权被削弱,加强了皇权。枢密使有独立的办事机构枢府,参知政事和三司使一起在平章的相

5、府办公。元朝将三省合为中书一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使得宰相的权势比汉唐宋都有所扩大。总体而言,汉至元时期,皇权在和相权的斗争中取得了上风,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但也不是简单的直线发展。汉至元的选官用官制度汉朝主要采取察举制,这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其选拔人才的标准时孝(顺)、廉(洁)。最初这种制度有利于选拔品德高尚的人为官,但后来逐渐被世家大族所控制,失去了最初的意义。魏晋南北朝时期时期采取九品中正制度选官。这种制度将人的品行分为九等,只有上上等才能为官,但由于负责评定人的等级的官员由世家大族担任,所以这种制度基本上是依靠出身选官。隋炀帝时正式形成了科举制,唐朝时大大发展了科

6、举制。科举制的实施一方面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学而优则仕);另一方面将选拔人才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到封建社会后期,由于统治者实施八股取士,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进一步克服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加强皇权的过程)明朝(1368-1644):一、 废除宰相制度原因:1、明太祖总结历史经验,一开始就对丞相的使用存有戒心。 2、明太祖在削弱地方权力时使得丞相权力进一步扩大。 3、明太祖时胡惟庸恣意妄为对皇权提出极大的挑战。废除:1380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之后撤掉中书省,废除丞相,并且规定以后不

7、许再立丞相。源于秦朝的宰相制度自此终结。影响:一方面,杜绝了宰相篡权现象的发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军国大事全由皇帝一人定夺,难免会出现偏颇和差错。二、 设立内阁制度原因:废除丞相之后,皇帝需要有人帮他处理繁多的政务。过程:明太祖时期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他们品级较低,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时期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明宣宗以后内阁大学士有了票拟权。明朝虽然有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权压群臣的现象,但内阁制度绝不等于宰相制度。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其升降

8、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 清朝(1644-1912):一、 设立南书房清初仿照明朝实行内阁制度,但威胁皇权的主要是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设立南书房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相抗衡,这样,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加强了皇权。二、 军机处的设置原因:1、议政王大臣会议继续制约王权 2、为办理西北军务特点:简(机构非常简单)、速(速度非常快,一天之内完成)、密(位置和办事方式都非常隐秘)、从(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对皇帝绝对服从,所有军国大事全是由皇帝一人定夺)影响: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产物。一方面,行政效率提高;另一方面,过于专权却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明清空前加强君主专制的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统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明清两朝的统治者空前加强了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