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2.居住建筑的适居性:通常可以将择居者选择条件简要概括为一一(1)地段佳(2)环境优(3)房型好(4)交通便捷(5)服务齐全(6)价格适宜等基本目标,它们反映 了居住者普遍认同的适合居住的建筑空间环境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这可称之为居住建筑的适居性。3 .适居性设计的基本原则(1)正确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正确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3)正确体现建筑空间与社 会生活互动共生的设计理念 4正确体现环境心理学和生态建筑学的设计理念 (5)正确体现公众居住需求 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平衡的设计理念。4 . “两型社会”一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5 .适居性设计的技术性标准:居
2、住建筑适居性设计标准就是用以衡量住户拥有的居住空间数量和环境质量的技术性控制指标。其中住户 可居住空间的数量标准,即是通常所指的居住面积标准;居住空间环境质量标准则包括对空间环境的生理 和心理要求两个方面。人口统计中常将住户分为常规住户和准常规住户。7 .户型:住户成员构成的特征通常称为户型,套型:住房空间构成和形式的特征通常称为套型。8 .住宅设计研究的重点是常规住户一一“家庭户”的户型特征及空间需求;其他非住宅类居住建筑设计研 究的对象是准常规住户一一“集体户”的组成特征及空间需求9 .户型特征:包括家庭人口规模和家庭人口结构类型两方面。10 .家庭人口结构影响住宅套型平面与空间的组成和组
3、合形式,也就是户型决定着套型设计。11 .有关日照:日照标准的确定是综合考虑了地理纬度与建筑气候区画风的城市规模的两大因素住空曰储标麻洋砒rmi 、ri ,iv rHv、vi riff 氏天 hA rH -1中网 7K天脏 rTi*3巾 市日阻悸灌曰日旦至口寸翦泡Ctii > a= 1 ,U用目图内灯厚Gh卜”也H,底二二白的4aQKt* K* 士皿E ffl 土 311 -ts "平西亚富废一F.H 厘/。型 f* <ln. >中*-1W q +工一Mil /占 41EZ.-xoJ_SdS- Hri .d< MOi工OOa工口 口小缸!tJS上.隹卜讯斗1:
4、地1必U- JIE * -! (H)-¥ 3 i1 OO*-r11胥多出正业一0 口(JO-,口 )- i JTidtkh-, tn小中面1 小NO,3 O- -与口,_LL生 1日1一O.75ro亦-王回”1 O130*'蝴佛间、全次3£21,吕4112我国人居环境与住宅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相对于13亿庞大的人口规模,我国仍属于资源相当贫乏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重复西方发达国家有国历史教训的发展老路。中国人居环境和住宅建设的健康发展,对于解决世界性的人居环境问题无 疑是一项重大的贡献。然而,在肯定住宅产业对提高人民居住水平、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与发展作出重要
5、贡 献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住宅建设和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资源耗损巨 大,能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加剧13国外居住环境和住宅产业发展经验及启示1重视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满足不同社会阶层多元化的住房需求2注重建筑的内在品质,提高居住空间的综合性能3注重建筑的节能环保和居住的舒适度,开展健康住宅技术研究 4注重建筑体系的创新, 大力提高住宅建设的工业化水平 5关注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的构建二居住空间1主卧室:1015M2 不得小于10M2 短边不得小于 3000mm2卧室设计要求:要求安静,卧室之间不应互相穿越,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卧室布置应综合考虑卧室面积、形状
6、、门窗位置、床位布置以及活动面积等因素。房间平面的长、宽比例宜控制在1: 1.53次卧室:6W2M2 不得小于6M2布置要求:短边不得小于 2100mm4起居室设计要求:短边净尺寸 3000-40001、起居室(厅)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m22、起居室(厅)内的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厅)的门的数量。起居室 (厅)内布置家具的墙面直线长度应大于3m3、无直接采光的厅,其使用面积不应大于10m2。5房间门的尺寸既要考虑人的通行,又要考虑家具搬运。洞口最小宽度:不应小于 900mm,不应小于:2000mm位置:在短边上宜靠一端布置,长边上宜靠中段
7、布置。起居室门布置位置:洞口集中6阳台门尺寸只要考虑人的通行。洞口最小宽度:不应小于 700mm,7.窗:采光、通风的需要同时也受到形式美学法则的影响高度:距地900mm左右,窗洞高1500mm左右 宽度:由房间采光面积要求决定。位置:与外立面处理有关,仅从室内家具布置考虑,宜靠中部布置,需靠窗布床最好保证一墙角在900左右.窗地面积比值卧室、起居室(厅)、厨房:1/7 楼梯间走廊:1/12 1/14 厕所卫生间过厅:1/108厨房设计要求:(1)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一类和二类住宅为4m2,三类和四类住宅为5 m2(2)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并宜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3)厨房应
8、设置炉灶、洗涤池、案台、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其位置,按炊事操作流程排列,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m。(4)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m;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两排设备的净距不应小于0.90m o9厨房尺寸与设备布置形式面积:46M2设备布置方式:单排型、双排型、L型、U型净宽:单排布置设备:厨房净宽不小于1500mm 双排布置设备:厨房净宽不小于1800mm两排设备的净距:不应小于 900mm。10 卫生间 要求: 尺寸:门外开时为 900mmXl200mm 当门内开时为 900mmXl400mm1、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第四类住宅宜设二个或二个以上卫生间。每套住宅至少应配置三件卫生洁具
9、,不同洁具组合的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1) 设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的为 3m2(2) 设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 2.5m2(3) 设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 2m2(4) 单设便器的为1.10m22、无前室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起居室(厅)或厨房。3.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可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上层;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4、套内应设置洗衣机位置。5、卫生间可直接采光,也可间接采光。在寒冷地区或间接采光的卫生间应设置通风道。卫生间宜重叠设置 以减少管线长度。6.卫生间细部设计
10、:卫生间的地面和墙面应考虑防水措施。地面应防滑和排水,墙面应便于清洗。卫生间 地面高度可降低3060mm.11 (一)交通联系空间1 .包括门斗或前室、过道、过厅及户内楼梯等。前室(玄关) :起到户内外的缓冲与过渡作用。净宽:不宜小于1200mm,并应注意搬运家具的可能。2 .过道或过厅:目的是避免房间穿套,并相对集中开门位置,减少起居室墙上开门数量。净宽:通往卧室、起居室时不宜小于1000mm。当通往辅助用房时不应小于900mm。3 .户内楼梯:以有单跑、双跑、三跑及曲尺形、弧形等净宽: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750mm,当两边为墙时900mm,梯级踏步:宽度应不小于 220mm,高度不大于 20
11、0m。扇形踏步在内侧 250mm处不应小于 220m。121).按使用功能可分为生活阳台和服务阻台。2).:a.b.凹阳台c.半凸半凹阳台d.封闭阳台3) .构造要求:应保证安全、牢固、耐久,特别是阳台栏板,需具有抗侧向力的能力。阳台的地面标高宜低于 室内标高3015Omm,并应有排水坡度引向地漏或泄水管。4) .阳台栏杆的高度:低层、多层住宅不应低于1050mm,中高层、高层住宅不应低于11OOmm。13公共楼梯:楼梯间应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楼梯间的位置:不占用好的朝向,一般设在北向设计要求:(1)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 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 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12、。(2.6*5.7)(2)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 0.175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 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0.11m。(3)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2.2m)。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 0.10m。(4)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5)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宅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6)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
13、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7)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当住宅电梯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的层数不应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高层 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连通。(8)侯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箱的深度,其不得小于1.50m o14走廊和出入口设计要求:(1)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栏杆净高,底层、多层住宅不应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住宅不应低于1.10m,(2)高层住宅中作主要通道的外廊宜作封闭外廊,并设可开启的窗扇。走廊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20m。三1.低层住宅 我住栋高13层的为低层住宅,.低层住
14、宅还可按各户拼联方式不同分为独户式、并联式、联排式、群集式和叠拼式等类型。多层住宅 我国将46层的住栋定为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我国将79层住宅定为中高层住宅 高层及超高 层住宅我国规范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高度100m以下)为高层住宅2按进入住宅套型空间的交通组织方式分为:接地型住宅、准接地型住宅、非接地型住宅独户式、并联式和联排式住宅称为接地型住宅。OO叠拼式住宅可称准接地型住宅3由住宅套型拼合成住栋,有如下几种组合方式:一、由套型空间直接拼合而成住栋二、由套型空间与交通空间系统整体拼合组成住栋三、由套型空间与分组交通空间拼合组成住栋单元,然后再由多种形式的住 栋单元拼合组成住栋整体
15、的组合方式。这种住栋是由套型空间经过两次组合构成住栋的,可称为两次性组 合方式。4.低层住宅的特性优点:(1)居住空间接近自然环境:各户接近地面,均可拥有室外院落。(2)空间形态最具有理想家园的亲近感:(3)建筑造型与自然环境景观协调:低层住宅体量小巧,布局灵活,造型丰富多彩,易于结合 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植被和水体等特征 )进行设计建造。(4) 土建造价相对低廉。缺点:基地建筑密度偏低,户均耗用土地资源较多,不利于节约建设用地;建筑覆盖率高,而居住建筑密度相对较低,降低了城市共用设施利用率。5在我国目前的住宅建设中,低层住宅一般分成两类:第一类是以独立式住宅、并联式住宅为主的低层低密
16、度住宅,容积率一般控制在 0.5以内;第二类是以联排式住宅、叠拼式住宅为主的低层高密度住宅,容积率一般控制在 0.61.2。6 .在多层住宅中,二层以上的住户需要借助楼梯和通廊解决上下楼及同层间的交通联系。7 .多层住宅的优势:(a)它比低层住宅土地利用率高,比高层住宅尺度宜人,且建设周期短,一般一年内即可竣工,施工快速简便;(b)公摊面积较少,无须像高层住宅那样增加消防前室、电梯等面积,整体性价比高;(c)结构简单,平面设计成熟,(d)户型方正,采光和通风较为理想,易被购房者接受。多层住宅存在的不足之处:(a)多层住宅不及低层住宅与户外联系方便,多层住栋住户缺乏属于自己的私家庭院,远离地面,
17、与自然环境的接触减少;(b)底层和顶层的居住条件不甚理想,应进行特别处理,如底层附设花园,顶层设屋顶平台或做跃层等加以改善。8 消防和疏散aaa户户户户9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设置要求 :(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必须先经过防烟前室再进入楼梯间。防烟前室应有可靠的防烟设施,(2)前室的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 4.5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平方米;。(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4)如无开窗,须设管道井正压送风。但一类高层必须有管道正压送风。10.高层和中高层住宅的特点优势(1)与多层和低层住宅相比高层住宅土地利用率高,在占地率较低的情况
18、下能达到较高的容积率,从 而有条件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建设较大的室外公共空间和设施。(2)高层住宅上层住户视野开阔,空气质量较好;因设置电梯提高了居住舒适性,还有双路供水、供电系统等,为住户提供更应有的保障。(3)建筑管线集中可节约市政工程的投资。缺点(1)公摊面积大,得房率低。(2)造价高,运行成本高,体形尺度巨大。(3)高层住宅为了做到明室、明厅、明厨、明卫并兼顾各种套型的主要房间尽量朝南等,容易出现不规整形状的套型。(4)高层住宅的居住密度大,居住环境和居住者的心理是高层住宅设计中要给予充分重视的问题。2 .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由多层住宅
19、的楼梯转换为电梯。(2)由于住宅高度的增加,使建筑的荷载大大增加,所以结构体系的安全至为重要,建筑平面布局会受到结构因素的制约。(3)在建筑设备、设施以及消防疏散的安全问题上,与多层住宅大有不同,要求较高。(4)高层住宅的居住密度大,居住环境和居住者的心理是高层住宅设计中要给予充分重视的问题。3 .中高层住宅:层数在79层之间,是介于多层和高层之间的一种居住形式 特点:与多层住宅相比增加了电梯,在提高居住舒适性的同时相应增加了住宅的交通面积。但中高层住宅土地利 用率比多层高,相对占地面积小,尺度尚为宜人,减小了高层住宅给人的压迫感,能在高容积率条件下塑 造较为宜人的居住区空间环境;同时中高层住
20、宅相对高层住宅其造价和技术要求较低,属于性价比相对较 高的一种居住形式。由于设置了电梯,更容易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居住需求。5.封闭楼梯间设置要求:1 .楼梯间必须靠外墙设置, 是为有利于楼梯间的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如果没有通风条件,进入楼梯间的烟气不容易被排除,疏散人员无法进入;没有直接采光,紧急疏散时,即使是白天,使用也不方便。2 .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3 .为了防止火灾威胁楼梯间的安全使用,封闭楼梯间的门必须是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4 .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 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
21、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7 .中高层住栋平面类型常见的有单元式、外廊式和塔式等。8 .小高层:目前在住宅建设中出现了一种介于中高层和高层之间的居住建筑形式,俗称为“小高层”。小高层住宅是指7-11 (12)层设有电梯的住宅。若是在顶层采用跃层式套型则住栋的层数可达12层。9 .防火分区:高层住宅内一旦发生火灾,为了不致于蔓延扩大,必须将住宅建筑分隔成几个防火区,这就是防火分区的概念。 各防火分区之间应以防火墙(防火墙上可开启防火门)或消防卷帘(水幕)分隔。10 .高级住宅:指建筑装修标准高和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住宅。11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
22、全出12 .塔式住宅疏散路线布置的主要特点,以疏散楼梯为中心,向各个方向布置住户,因此其疏散路线较相同 面积的通廊式住宅要短,疏散路线也较简捷。13 .电梯与消防电梯的区别 消防电梯平时可作为一般电梯使用。14 .高层住栋平面类型及特点15 )单元组合式高层住栋单元组合式高层住栋是由多个住宅单元拼接而成,各单元相对独立,均设有楼梯和电梯。16 )通廊式高层住栋与多层住宅相似,通廊式也是高层住宅的一种主要平面形式,可分为内廊式、外廊式和跃廊式等。17 )塔式住宅该类住宅围绕以楼梯和电梯等组成的垂直交通核心布置套型空间。与板式高层相比用地灵活和节省;抗风 能力强;所形成的阴影区小、阴影覆盖时间短;
23、体型高耸挺拔,造型活泼,易于组成视觉空间丰富的建筑 群体。其平面布局形式多样因地区差异而构成不同的轮廓。如南方地区夏季炎热,往往采用十字、井字形 平面,以凹口解决通风问题;北方则更强调外墙的完整性,保温隔热。塔式住宅类型:(A)方形(B)井字形(C)蝶形、“Y”形(D)塔楼组合(连塔式)15 .板楼的优点:板楼一般南北通透或东西通透,因而通风好,室内空气的流通性强。板楼缺点:1、板楼体形一般比较庞大,立面比较呆板,感染力不强。2、对于纯板楼小区来说,小区的视线、通风效果较差。3、社区外部环境较单调,行列式空间与兵营式排列布局带来压迫感。4、高层板楼消防问题不易解决,交通面积加大。16 .塔楼优
24、点:1、塔楼体形修长,容易塑造较好的形象。2、塔楼一般一梯多户(常见的四户以上),因此交通空间节约。3、塔楼在户型上,容易设计出较好的小户型,具有更大市场适应性,受到部分购房者的青睐。4、对塔楼小区来说,整体通风效果好,视野也较好。5、塔楼小区绿地空间比较较自由灵活,容易形成大面积集体绿地,设计出有感染力的小区景观。塔楼的缺点:1、塔楼户型通风效果不好。2、由于塔楼设计户数多,干扰较大。 3、户型容易出现东西向 及北向户型。4、相邻住户容易形成局部对视,影响了私密性。选择因素1.容积率、建筑层数 2.套型面积3地域区别高层(中高层)住栋结构体系特点地下室设置及利用高层住宅的基础类型,应根据地基
25、性质、结构类型等因素综合选择,主要有箱型基础、桩基础、筏基和条 形基础等。由于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较大,通常与结构设计结合将这部分空间设计成地下室并加以利用。 地下室可以用作停车库、设备层和人防工程等。适应地域环境特点的住栋设计 175页我国气候区划分为七个区域:东北严寒区,华北寒冷区,华东华中夏热冬冷区,西南温和多雨区,华南夏季湿热区,西北干旱风沙区,青藏高原高寒区。建筑物体系数宜在0.30以下,为控制诗意的建筑体形系数。(1)严寒和寒冷地区的住宅楼栋设计要点:通过改进住栋规划布局、通过提高住栋的建筑节能设计(合理 增大住栋进深;适当增加住栋层数和单元拼接长度,以增大住栋体量,缩小体型系数;住
26、栋平面空间形态 应力求简洁、紧凑,体量集中,尽量减少外形过多的凹凸变化。(2)炙热地区住宅楼梯设计要点: 选择合理的建筑朝向; 采用有效的遮阳设施 (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 挡板式);采取外围护结构的隔热措施(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和有效的构造措施,减少围护结构的受热程度, 降低其内表面温度,从而减轻其传热的影响;利用围护结构自身的通风构造降低受热外墙和屋顶的表面温 度;住栋组合的布置形式应有利于减少东西墙面的长度或减少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优先采用浅色或具有反 射热辐射的外墙材料;将楼电梯、卫生间等辅助空间置于住栋空间外层,特别是东西两侧端部,以减少太 阳辐射对住栋中部使用空间的影响;利用建筑形体的
27、凹凸变化和半开敞过渡空间创造更多的建筑阴影区空 间,减轻太阳直射的辐射作用;在屋顶设置可随季节和时间变化的遮阳格片,降低屋面受热程度并创造可 利用的屋面平台空间;采用有土或无土屋顶花园、蓄水屋面及墙面垂直绿化,以利遮挡热辐射和利用蒸发 降温;充分利用坡屋顶的隔热效果);利用自然通风散热,改善室内环境(加强套型内部空间的通风组织; 加大住栋进深,形成室内局部空气环流,增进室内通风降温;利用天井、中庭空间形成室内外环境热压差 增强通风效果;利用阳台、窗楣、窗扇、遮阳板等建筑构件导风入室,增强室内通风)3. 5. 2适应基地地形特征的住栋设计(1)山坡用地的住栋设计:基本设计原则(为保护地貌,尽可能
28、保留地表原有的地形和植被,建筑宜采取“减少接地”的形式;合理利用地形高差和山位特点,灵活组织建筑人口交通;建筑形体应与山地环境相协调);住栋与用地地形关系的选定 (住栋建筑与等高线的关系;住栋建筑的接地形式:地下式、地表式(错层、掉层、跌落、错叠(台阶式)、架空式(架空型、吊脚型);住栋临街基地状态与建筑入口处理形式(掉层处理;吊脚处理;天桥连接;住栋凸出楼梯间与道路连接的处理;住栋以交通连廊与街道间接连接的处理;住栋以室外梯道与街道连接)(2)临水用地的住栋设计:基本设计原则(生态原则;开放原则;景观原则;人本原则);住栋与滨水空间环境的关系(住栋群体布局与水体形态的关系;住栋区位环境与水岸
29、空间规划的关系(水岸空间作为城 市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及相关设施用地,供全市公众休闲、娱乐、游憩、交通等活动开放使用;水岸空间 作为居住区环境开发利用,主要为住区全体居民日常活动提供开放的亲水空间环境;水岸空间作为住栋或 住栋群体的院落空间专用);住栋亲水性设计(住栋群体空间组织(构建水体景观视廊;利用自然水弯空 间;再造水体支脉空间);住栋建造造型处理(建筑形体的滨水态势;傍水立面的亲水意象);室内观景空间配置(居室空间布局的景向处理;公用空间配置的观景功能);室外景观要素整合(住栋观景设施;场所意象设施;水岸利用设施)1 .综合体:又名HOPSC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
30、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 功能之间相互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 率、多元复杂而统一的建筑群落。2 .城市综合体与多功能建筑的差别多功能建筑是数量与种类上的积累综合,这种综合不构成新系统的产生,局部增减无关整体大局。城市综合体则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优化组合,并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系统之中。3 .城市综合体的四大典型特征1.超大空(I尺度2.通道树型交通体系3.现代城市景观设计4.高科技集成设施4 .HOPSCAF 1986年最先诞生于巴黎的拉德方斯(La Defense)世界首个城市综合体,是一个集酒店、 办公楼、生态公园、购物、会所、高尚住
31、宅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6.居住综合体项目开发实施的特点:1 .用地区位多半处于城市中心地段,区位交通便利,用地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完备。但由于受城市中心区位 空间或原有路网结构限制,用地规模一般较小。2 .由于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较高,土地价位也普遍较高,对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有较高要求。3 .内部功能组成复杂多元,是城市多功能综合基本空间载体。9 .综合体空间组合基本模式居住综合体中商用建筑空间在与居住建筑空间组合时,通常呈现为附建裙房、整体台座和栋间连接体三种基本建筑空间形态。因此居住综合体的建筑空间组合方式也可分为:(1)独立式综合大楼模式(商住综合大楼模式):居住空间和商用空间同楼分层综合使用的空间组合模式附建裙房空间与主体住栋底层的空间关系常采取如下 5种方式:1 )商用空间在住栋底层平面范围内 2) 商用空间向住栋底层前部扩建 3)商用空间向住栋底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乡污水处理和管网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25年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揭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氢能源行业发展动态与前景分析
- 展览展示服务合同模板
- 幼儿园支教工作活动方案总结四篇
- 计件工资劳动合同范文
- 酒店转让简单合同范本
- 场摊位的租赁合同年
- 2025年度高端商务车辆聘用司机劳动合同模板(专业版)4篇
- GB/T 45107-2024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
- 2025长江航道工程局招聘10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黑龙江哈尔滨市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159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妊娠期恶心呕吐及妊娠剧吐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 《黑神话:悟空》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研究
- 《古希腊文明》课件
-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投标文件
- 长沙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招聘普通雇员笔试真题2023
-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满分范文6篇
- 零售业连锁加盟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