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重点总结讲解_第1页
细胞生物学重点总结讲解_第2页
细胞生物学重点总结讲解_第3页
细胞生物学重点总结讲解_第4页
细胞生物学重点总结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 主动运输:借助于镶嵌在细胞膜上专一性很强的载体蛋白,通过消耗细胞代谢的能量,将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的运输方式2. 被动运输:不消耗细胞代谢能,而将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经细胞膜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3. 常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中解旋的细纤维丝,结构疏松,用碱性染料染色时不易着色,在电镜下呈浅亮区4. 异染色质:指间期核内边缘结构紧密,呈凝聚状态、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很深的团块状结构,常包装成 20-30nm 的纤维丝,多分布于核的边缘,也有一部分与核仁结合,参与构成核仁染色质5. 分子伴侣:是一类在细胞内协助其他蛋白质多肽链进行正确折叠、组装、转运及降解的蛋白质分子,但其自身并不

2、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6. 膜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传导:胞外信息分子与膜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至细胞质或核内,调节靶细胞功能的过程7. 呼吸链 :指一系列可逆地接受及释放电子或质子的脂蛋白复合体,他们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形成相互关联、有序排列的功能结构体系,并偶联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反应,称之为呼吸链或者电子传递链8. 内膜系统:指位于细胞质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有一定联系的膜相结构的总称。是真核细胞特有的膜性结构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氢酶体、核膜和分泌泡等9. 细胞决定:在细胞发生可识别的形态变化之前,就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确定了细胞的发展方向,这时细胞内已经发生了改变,确定了未来

3、的发育命运。这种现象称作细胞决定10. 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亦称细胞的程序性死亡11. 干细胞 :指具有无限或较长期的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产生至少一种“专业”细胞的原始细胞12. 核骨架 : 指间期细胞核出去各种有形成分后剩余的由纤维状蛋白质构成的精密网状体。为细胞内组份提供了一个结构支架。简答题1. 是以多级螺旋模型为例,阐明染色质从一级结构到四级结构的组装答:首先,一个组蛋白核心和200bp 左右的DNA构成了一个核小体。核小体结构为染色质包装的一级结构其次,在组蛋白H1 存在的情况下,核小体结构螺旋缠绕,窄的一面向外,6 个核小体绕成一个螺旋,形成螺线

4、管然后,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形成圆筒状结构,称为超螺线管,为第三结构最后,超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盘绕和折叠,形成染色单体,即染色体第四结构2. 是以放射环结构模型为例,阐明染色质从一级结构到四级结构的组装。答:非组蛋白构成的染色体骨架和有骨架伸出的无数的DNA侧环 30nm的染色线折叠成环,沿染色体纵轴,由中央向四周伸出,构成放射环由螺旋管形成DNA复制环,每 18 个复制环呈放射状平面排列,结合在核机制上形成微带。微带是染色体高级结构的单位,大约106 个微带沿纵轴构建成子染色体3. 简述并作图表示G 蛋白受体介导的磷脂酰基醇信号通路答:细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受体GPRr( G蛋白) IP3 胞

5、内钙离子钙离子结合蛋白细胞反应 DG激活PKC蛋白磷酸化促进钠离子氢离子交换使细胞内PH促进细胞增值和分化4. 以 cAMP信号途径(糖原分解)为例,阐述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答:当糖原与细胞膜上的糖原受体C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后,激活GS。通过GS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CG蛋白效应器,提高CcAM水平,蛋白激活酶A被活化,依次使无活性的磷酸化故激酶A,该酶使无活性的磷酸化酶磷酸化而转为有活性的磷酸化酶,使糖原分解。特点:与其他信号传导相比,该途径涉及的信号分子和级联反应最多功能:完成胞内信号传递作用。5. 试说明着丝粒- 动粒复合体的组成及其功能答:着丝粒- 动粒复合

6、体由着丝粒和动粒(着丝点)组成一个高度有序,不可分割的整体,称为着丝粒- 动粒复合体功能: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纺锤体的整合及染色体的有序分离起重要作用6. 试说明染色体DNA的关键序列有哪些?各有何功能答:复制源序列;着丝粒序列;端粒序列复制源序列:是DNA在 S 期从此处开始解旋、解链、双向复制,形成复制泡、真核细胞由于有多个此序列,故可进行DNA分子的多点复制,确保细胞周期中DNA快速。准确地自我复制,维持遗传物质能稳定传递着丝粒序列:该序列与纺锤丝链接,确保染色体能够准确分离并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端粒序列:可使DNA完整复制,并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稳定性。7. 试说明有丝分裂各期的

7、主要特征是什么答:前期:染色质凝集,确定分裂极、核仁缩小小时,核膜崩解前中期:染色体开始排列到赤道面上中期:所有染色体排列到赤道面后期:着丝粒分开,染色单体开始向两级移动末期:染色体解旋,核仁、核膜重新组装8.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是什么答:相同点:都是通过纺锤体同染色体的相互作用进行细胞分裂不同点; 有丝分裂只有一次均等分裂; 减数分裂有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即一次减数分裂和一次均等分裂有丝分裂中一个亲代细胞形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和亲代完全一样的子细胞; 减数分裂中一个细胞形成4 个具有不同遗传物质、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独立,不联会也不交叉互换;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

8、色体配对和非姐妹染色单体间遗传物质的交换有丝分裂发生在生物体所有体细胞;减数分裂只限于生物体的生殖细胞有丝分裂时间短,12 个小时;减数分裂时间较长,几十小时甚至几年。第一章1. 蛋白质的组成:以氨基酸残基连接而成的线性多聚体 多肽链为基础,进一步螺旋折叠而成。2. 蛋白质的一级、二级结构:一级结构:以肽链为主键和少量二硫键为副链的多肽链,每条特定的肽链都有其特异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二级结构:是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借氢键维持的多肽链盘绕折叠形成的有规律重复的空间结构有三种基本构象。 螺旋, 折叠,三股螺旋。3. 核酸的组成核酸由许多单核甘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聚合体,即多聚核苷酸4. DNA的

9、分子结构:双螺旋5. DNA与 RNA的区别:P27-286. 三种 RNA 的区别 : P28第四章1. 光镜下的三部结构及电镜下的结构的区别2.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特征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1-10um较大10-100um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拟核)有核膜、核仁(真核)DNA单个,DNA裸露于细胞质中若干个,DNA与组成蛋白结合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为肽聚糖组成不含肽聚糖、主要是纤维素组成细胞器无有核糖体70S(50S+30S)80S(60S+40S)内膜系统简单复杂细胞骨架无有转录语翻译同时进行转录在核内、翻译在胞质中第五章1. 膜的各种磷脂组成及特征组成:磷酸甘油酯、鞘磷脂

10、特征:具有一个极性头和两个非极性的尾在磷脂分子中,脂肪酸连长短和不饱和度不同。除饱和脂肪酸外,还常常有不饱和脂肪酸2. 镶嵌蛋白及周围蛋白的区别镶嵌蛋白:通过非极性氨基酸部分与直接与膜脂双层的疏水区相互作用而嵌入膜内。周围蛋白:常常通过静电作用、离子键、氢键和膜脂的极性头部或通过与膜整合蛋白质亲水部分相互作用间接与膜结合。3. 以ABO血型为例,掌握多糖类特征4. 单位膜结构的特征膜呈现三层式结构,内外为电子密度高的暗线,中间为电子密度低的明线5. 液态镶嵌膜的特征膜蛋白为 螺旋的球型结构,膜具有流动性6. 膜不对称性的意义 使膜的两层流动性有所不同,有助于维持膜蛋白的极性,并关系到药物与电解

11、质对细胞形态改变的影响。 使膜两侧具有不同的功能7. 膜流动性的特征P47-48第六章1 细胞表面及其各部分的特征细胞表面:是指包围在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是细胞与外环境物质相互作用并产生个种复杂功能的部位特征:细胞外被:具有保护功能,参与细胞的物质运输,决定着细胞的识别、形态形成和分化时的选择性。胞质溶胶:具有相当强的抗张强度,与维持细胞极性、形态及调节膜蛋白的分布和运动都有密切关系第七章1. 各被动运输间的区别简单扩散:不消耗本身的代谢能,也不需专一的膜蛋白分子,只要膜两侧具一定浓度差就可发生。离子通道扩散:转运速率高,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呈非线性关系,特异性,饱和性。

12、异化扩散:要借助载体2. 以Na、 K离子泵为例说明主动运输的特征逆浓度梯度运输,出入细胞的动力不是直接水解ATP,而是借助另一物质的浓度梯度的动力3. 伴随运输和主动运输的异同伴随运输:顺浓度梯度,有载体蛋白,不耗能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需要ATP和转运蛋白参与4. 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行,需要转运蛋白,耗能以驱动这种转运被动运输: 不消耗代谢能,消耗的是势能或溶质中的电化学梯度,自发的通过,转运蛋白没有耗能5. 膜泡运输与穿膜运输的异同(大分子)(小分子)6. 以 LDL为例说明受体解导的胞吞作用吞噬作用:吞入较大的固体颗粒或分子复合物。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13、单核细胞胞饮作用:吞入大分子溶液颗粒或极小的颗粒物,周围环境中的液体达到一定浓度时即产生。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特异性强,8. 结构性分泌和与调节性分泌结构性分泌:普遍存在于所有细胞,连续分泌,用于质膜更新调节性分泌:特化细胞,可分泌激素、神经递质、消化酶。第八章1. 各胞外细胞分子的特点及功能。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合成,经血液或淋巴液循环到达靶细胞,具有作用距离远、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神经递质:由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殊受体。具有作用时间长和作用距离短等特点。局部化学介质:由某些细胞产生并分泌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通过细胞外液的介导作用与周围的靶细胞。功能见P68 表格

14、2. 膜受体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化学组成:镶嵌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也有糖脂或糖脂蛋白、结构:膜受体由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细胞外域(亲水部)、将受体固定在细胞膜上的跨膜域(疏水部)和起传递信号的胞内域(亲水部)构成。3. 膜受体类型离子通道偶联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酶联受体4. G 蛋白类型及其生物特性G 蛋白类型效应蛋白受体类型对效应蛋白的作用刺激型(Gs )腺苷酸环化酶 肾上腺素受体,胰高血糖素受体,5羟色胺受体,降钙素相关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激活钙离子通道抑制性(Gi )腺苷酸环化酶 肾上腺受体,血管紧张素,生长激素抑制受体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磷脂酶C 型(Gp)磷脂酶C 肾上腺素,促甲肾上腺素,

15、凝血酶受体激活磷脂酰基醇特异的磷脂酶C5. 第二信使假说第二信使:当配体与膜上特异受体结合后,通过膜发生信号传递,在胞内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参与G蛋白偶联受体进行信号传导的第二信使有cAMP,cGMP,IP2,DG等第九章1,细胞识别的分子基础P78第十二章1.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结构功能内质网一层单位膜围成的管状、泡状和囊状结构,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糙面内质网:参与蛋白合成、蛋白质的折叠、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蛋白质的运输、糙面内质网与膜脂的合成;光面内质网:脂类的合成和转运、解毒作用、糖原的代谢、储存和调节钙离子浓度高尔基复合体由一层单位膜围成的扁平囊泡重叠

16、堆积而成的膜性网状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了明显的极性蛋白质的糖基化、溶酶体酶的磷酸化、分泌性蛋白质部分肽链的水解、对蛋白质的分选溶酶体由一层单位膜围成的囊状小体,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内含多种水解酶消化、营养保护作用、参与机体组织器官的变态和退化、参与受精过程、 参与激素的合成和浓度的调节过氧化物酶体由一层单位膜包裹的酶性细胞器调节细胞的氧张力,解毒作用,其他2. 内质网的两种类型区别糙面内质网:是核糖体和内质网共同构成的复合结构,多为扁囊状,少数为管状和泡状。光面内质网:其膜泡质没有核糖体附着,多为彼此联通的小管或小泡,很少形成囊。3. 高尔基复合体的三种类型顺面高尔基网:靠近内质网

17、,为顺面最外侧的扁平膜状,是中间多孔而呈连续分支的管网状结构,内质网芽生的膜性小泡融合的部位。中间:分为三个区室:顺面扁囊,中间扁囊,反面扁囊。是最富有特征的结构。反面:朝向质膜,管网状,无囊泡与之相连,是膜性小泡出芽的部位。4. 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在发生功能上的联系。5. 蛋白质分选的信号假说。认为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内包含有某种分拣信号,这种信号具有决定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去向或定位作用。具有普遍性。6. 蛋白质的运输方式:门孔运输,跨膜运输,囊泡运输。十三章1. 线粒体的结构。激光肱聚焦显微镜:短线状电子显微镜: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囊状结构,内膜折叠延生,分化形成不同的内部结构区域2.

18、线粒体酶的功能3. 线粒体的功能主要功能为氧化磷酸化,合成ATP,是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和能力供应的基地。呼吸链:指一系列可逆的接受及释放电子或质子的脂蛋白复合体,存在与线粒体内膜。4. 电子传递如何偶联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营养物质的代谢能在线粒体中释放和转换的环节。在此过程中,一方面NADH和 FADH2把他们从氧化过程3 个阶段中捕获的电子经呼吸连逐次传递,最终转移到氧生成水;另一方面,质子泵ATP 合成酶将呼吸链传递中释放的能量用以ADP的磷酸化作用。5. 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论点氢离子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的内膜。P1126. ATP 合成酶的结构形态结构:形状如蘑菇,分为头部(外观呈球状颗粒)

19、、柄部(为杆状)、和基片。分子结构:F1 因子:位于内膜突出与基质一面,为水溶性球蛋白,容易从内膜脱落。F0 因子: 是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的疏水蛋白复合体,由多亚基组成,形成一个跨膜的质子通道。7. ATP 合成酶的工作原理P113-1148. 线粒体半自主性的特征自主繁殖及一系列的功能活动,都依赖于细胞核的遗传体系。绝大多数线粒体蛋白质还是由细胞核DNA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后在转移到线粒体的。线粒体的核糖体蛋白、氨酰-tRNA 合成酶及许多结构蛋白,都是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定向转移到线粒体的。第十四章1. 真核细胞核糖体组成细胞质核糖体、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核糖体。化学成分:核

20、糖体RNA和核糖体蛋白质2. 核糖体各个位点的功能mRNA结合位点:与m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氨酰基结合位点:与新渗入的氨酰-TRNA相结合的部位。肽酰基基结合位点:与延伸中的肽酰-TRNA结合部位tRNA结合位点:是肽酰-tRNA 移交肽链后的tRNA停靠点酰肽基转移酶位:与酰肽-tRNA 从 A点转移到P点有关转移酶的结合位点3.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细胞内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多肽链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分为三部:起始:30S 小亚基与mRNA的结合起始氨酰-tRNA 的加入起始复合物的装配延伸:氨酰-tRNA 进入 A位肽键形成转位tRNA释放终止:当核糖体移动到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

21、时,没有对应的氨酰-tRNA 再结合上去,肽链合成停止。 4. 结构蛋白与外输蛋白的区别 结构蛋白:是指用于细胞本身或参与组成细胞自身结构的蛋白质,以及细胞内代谢所需要蛋白质。主要由 细胞质中的游离核糖体所合成。 外输蛋白:指专门输送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蛋白质,包括某些酶、抗体和蛋白类激素,与细胞整个机体的 功能密切相关。 第十五章 1. 微管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化学组成: 微管蛋白和 微管蛋白结构:普通光学显微镜:细胞核向外呈辐射状分布电镜:呈现一种不分枝的中空管状纤维结构形态不同细胞中,微管长度差异很大2. 微管组装特征受微管蛋白浓度影响,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组装分为三个时期:成核期、聚合期

22、、稳定期3. 型、型微管相关蛋白的特征一型:可见于不同生长时期发育阶段的神经轴突中,可在微管间形成横桥或作为一种动力蛋白,与轴突逆向运输有关。二型:MAP-2:一般仅仅见于神经树突,是由单个基因编码的一类热稳定蛋白。MAP-4 : 普遍存在于各类细胞中的一种高度热稳定的蛋白质,在细胞分裂期有调节微管稳定性的作用。Tau 蛋白:分子质量较小,多见于神经轴突,树突中,可使其微管紧密排列,提高微管稳定性,以增强神经突起的抗外界能力。4. 微管的功能构成胞内网状支架,维持细胞形态,固定和支持细胞器额位置。参与细胞的收缩与变形运动,是纤毛和鞭毛等运动器官的主体结构部分参与细胞器的位移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

23、体的定向移动。参与细胞内大分子颗粒物质及囊泡的定向转送运输。参与细胞内的信号传导。5. 微丝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组成:球状肌动蛋白(三类)结构特征:首先,具有极性的G 肌动蛋白单体彼此头尾顺序结合,串联组装成链状的F 肌动蛋白;然后,每一条 F 肌动蛋白通过其自身的螺旋,形成约37nm、直径7nm的微丝结构。6. 微丝的组装 成核期:是起始和限速阶段,会滞留较长时间 生长期:G肌动在核心两端集结、聚合速度不段加快,从而使F 肌动蛋白得以较迅速的增长延伸。平衡期:最终达到动态平衡,并以维持微丝长度恒定。7. 与肌肉收缩系统直接有关的几种微丝结合蛋白 原肌球蛋白,肌球蛋白,肌钙蛋白8. 微丝的功能 组

24、成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态。参与细胞质运动。构成细胞间的连接装置。9. 中间纤维的分子结构 中间纤维蛋白单体是中间纤维的基本组成单位,所以的中间纤维蛋白分子多肽链都可被区分为非螺旋化的 头、尾和 螺旋化的中间段三个区域。10. 中间纤维的组装双股超螺旋二聚体形成。四聚体的形成。原纤维的形成及中间纤维最终的组装。11. 中间纤维的功能支架作用,特别是对细胞核的定位和固定。与细胞内微丝微管一起发挥物质的定向运输作用。在细胞癌变调控中具有一定作用。与mRNA的运输有关,并对mRNA的细胞内定位和翻译有决定性作用。不以纤维形式存在的中间纤维蛋白,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或信息分子的前体,参与细胞内的信号传导过

25、程,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12。中心体的形成 成对的中心粒先分离;然后有每个中心粒的一端,垂直的芽生出一个小的中心粒,称之为原中心粒。13. 鞭毛与纤毛的结构鞭毛:少而较长,纤毛:多而短,分为毛部、基体、根丝三个部分,外围包裹了一层细胞膜,第十六章1. 核孔复合体的结构电镜下,为一个复杂且有规律的盘状结构体系。有多种模型,其中捕鱼笼式的核孔复合体较有代表性。2. 核膜的主要功能区域化作用;控制细胞核与细胞的物质交换;合成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分裂中参与染色体的定位和分离第十七章1. 核纤层的化学组成主要成分为核纤层蛋白。蛋白具有中间纤维的所以特征,因此认为核纤层蛋白实质是一种中间纤维蛋白。2.

26、核纤层的功能维持核膜的形态和染色体的核周锚定;与核膜重建有关;与染色质凝集有关参与细胞核构建3. 核骨架的功能 DNA复制的空间支架;参与基因表达;细胞核内hnRNA的加工场所;参与染色体构建;病毒复制4. 核骨架与细胞骨架的区别第十八章1. 三种序列DNA的区别单一序列:长800-1000bp ,在一个基因组中仅出现一次或很少几次。单拷贝的结构基因通常在进度中高度保守,基因突变往往导致遗传性疾病。中度重复序列:长度和拷贝数目变化范围较大,长度大于300bp。多数为单一序列中非编码的间隔序列,少部分具有编码功能或基因调控功能,在染色体上串联形成基因簇。高度重复序列:通常是由很短的碱基序列组成,

27、往往在几分到几百个碱基之间,重复率高。不能转录,大多组成异染色质,分布与染色体的端粒区和着丝粒区,参与染色体结构的维持,形成结构基因间隔以及参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配对。2. 各种组蛋白分子的主要特性P1503. 核小体组成和结构每个核小体由一个组蛋白核心和200bp 左右的DNA构成。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与DNA分子的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4.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区别常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解旋的细纤维丝,结构松散,用碱性燃料染色不易着色,电镜下呈浅亮区。异染色质:指间期核内结构紧密、呈凝集状态、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很深的团块状结构。分为结构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一般来说,细胞中转录功能越活跃,常染色质的区域越大;专一程度越高的细胞,异染色质的比例越大。5. 染色体的结构特征中期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通过一个着丝点连接,染色体在着丝粒处内凹,称主缢痕或初级缢痕。该区域染色质螺旋化程度低,DNA分子少,染色很浅或不着色。第十九章1. 核仁亚微结构特征电镜下为纤维丝构成的海绵状球体,分为不完全分隔的三部分,由内向外:纤维中心、密集纤维部分、颗粒部分。2. 核仁与细胞周期的关系间期细胞核仁明显;核仁缩小直至消失,细胞进入中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