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姓名:班级:得分:一、单选题1 .先秦文献中,常有“粪土”和“粪”的记载。如荀子富国说:“多粪肥田”;韩非子解老说:“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知道()A.轮作技术B.除草技术C.垄作技术D.施肥技术2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该诗描述了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态。这一经济形态是()A.采集经济B.渔猎经济C.小农经济D.商品经济3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源自()A.老子B.论语C.墨子D.韩非子4 .春秋时期,出现了君主失政的现象。孔子对此感慨不已,并提出自己主张。下列属
2、于孔子主张或言论的是()A.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B.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5 .春秋战国时期,某家学说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认为远古必不如当今,古代的政治制度必不如当今的政治制度。该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6 .古代一位思想家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中阐述的观点是()A.以法治国B.君舟民水C.无为而治D.民贵君轻7 .当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
3、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下列选项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三纲五常D.存天理,灭人欲8 .春秋战国时期空前的战乱动荡和社会变革,为各个阶层的思想家发表自己的主张、诠释自己的学说提供了空前的历史舞台,促成了()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双百”方针的提出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D.科学技术的发展9 .他坚决批判复古思想,讥笑复古派为守株待兔的人,他的思想非常适合当时的新兴阶级当权者的需要,后被秦王嬴政所采纳。“他”是()A.墨子B.韩非子C.孟子D.庄子10 .“这种思维模式可以使人在看问题时不太容易走向形而上学的绝对化,避免固执、僵化
4、和教条主义。在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下,中国人有时会以一种非常通达、宽容的态度来调和矛盾冲突。”最能体现这一思维模式的思想流派是()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11 .“故古圣王制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上述材料最有可能出自()A.论语B.老子C.韩非子D.墨子12 .右面为明末刻本新列国志的插图,反映了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以车裂,族人被诛的情景。商鞅变法成就巨大,但最终个人的结局却很悲惨,根本原因是()A.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违反了历史的发展潮流C.推行严刑峻法D.焚烧儒书,禁锢世人思想13 .史记商君
5、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14 .“孝公用商君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务本”主要是指()A.建立县制B.什伍连坐C.奖励耕织D.焚烧诗书15 .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A.重农抑商B.实行什伍连坐C.奖励耕织D.按军功授爵16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
6、下列信息(如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政治:商鞅变法外归权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思想文化:百家争鸣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17 .在孔子看来,作为判断所有事物价值标准的是()A.仁B.义C.礼D.信18 .下列选项中最能够直接解开历史上关于孙子和孙膑其人其书的是()A.史记和汉书的相关记载B.报纸的相关报道C.学者的相关历史学著作D.银雀山同时出土相关的两部兵法竹简二、材料解析题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山西浑源李峪村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发现的春秋后期晋墓出土有牛尊,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牛鼻上有鼻环。材料二春秋时期“共
7、主衰微,王命不行”,战国时期“砥砺甲兵,时争利于天下”。据许倬云先生统计,春秋259年间,就左传记载,共计大小战役1200余次,和平时间为78年;战国的242年中,共计战役460余次,和平时间89年。材料三就百亩之田而言,周礼小司徒云,“上地家七人”,但至战国之初,却成为“上农夫食九人”(孟子万章下),土地生产力增加28.57%,而人口则更大幅度地增加。(1)根据材料一中的考古发现,可以初步推测当时哪些社会生产情况?(2)材料二、三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怎样的时代特征?(3)还有哪些史实既是以上材料所述社会现实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也是构成这个时代特征的重要内容?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8、料一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篇材料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材料三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材料四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材料一到材料四是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关于和谐社会的观点,请分别概括出其侧重点。(2)从上述材料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参考答案及解析1 .【答案】D2 .【答案】C3
9、.【答案】A4 .【答案】B【解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体现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主张,故选B项;“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体现了老子希望统治者要善待人民,不能滥杀无辜的主张,排除A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主张,排除C项;“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体现了黄宗羲反对专制暴君政治的主张,排除D项。5 .【答案】D【解析】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某家学说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古代的政治制度必不如当今的政治制度”可知是主张社会变革,符合法家的观点,故选D项;儒家主张“克己复礼”,排除A项;道家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排除B项;墨家三表中“上本之于古
10、者圣王之事”即以历史记载的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依据作为检验事务的标准,排除C项。6 .【答案】C【解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指的是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故选C项;以法治国是法家思想,排除A项;君舟民水是儒家思想,排除B项;民贵君轻是儒家思想,排除D项。7 .【答案】B【解析】“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选B项;“爱无差等”是指“兼爱”思想,与材料“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不符,排除A项;材料的内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是三纲五常,排除C项;材料的内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是存天理,灭人欲,排除D项。8 .【答案】A9
11、.【答案】B【解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尚力、尚俭等,故A项错误;题干中“坚决批判复古思想,讥笑复古派为守株待兔的人,他的思想非常适合当时的新兴阶级当权者的需要,后被秦王嬴政所采纳”,此为韩非子,他主张发展的历史观,其加强中央集权和君权迎合了大一统的历史趋势,被秦始皇奉为国策,故B项正确;孟子主张仁政、性善说,没有被当时统治者接受,故C项错误;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故D项错误。10 .【答案】B【解析】道家崇尚自然,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与材料中“看问题时不太容易走向形而上学的绝对化,避免固执、僵化和教条主义”“以
12、一种非常通达、宽容的态度来调和矛盾冲突”相符,故选B项;法家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与材料中“非常通达、宽容的态度来调和矛盾冲突”不符,排除A项;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与材料中“非常通达、宽容的态度来调和矛盾冲突”不符,排除C项;墨家的主张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与材料中“非常通达、宽容的态度来调和矛盾冲突”不符,排除D项。11 .【答案】D【解析】材料“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体现出“节用”的主张。论语记载儒家思想,与“节用”的主张无关,故A项错误;老子主要记载道家思想,与“节用”的主张无关,故B项错误;韩非子
13、主要记载法家思想,与“节用”的主张无关,故C项错误;墨子主要记载墨家思想,体现“节用”的主张,故D项正确。12 .【答案】A【解析】由于商鞅废除井田、奖励耕战等改革措施触犯了贵族阶层对土地和官职所具有的垄断特权,因而便遭到了贵族阶层的强烈反对。这是商鞅个人结局悲惨的根本原因。故选A项。13 .【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规定,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伍、什内的各家互相纠察,一家犯法,其他人家必须告发,如隐瞒不告,就以相同罪名处罚。材料中“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即反映了这一内容。商鞅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在于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故本题答案为Ao14 .【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知
14、其“倾邻国”“雄诸侯”的主要原因是“务本”,即对农业的重视。故C项符合题意。15 .【答案】D【解析】解题关键是弄清被选项中各种措施的影响。依据教材相关内容可知,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其利益自然受到损害,故D项符合题意。16 .【答案】A【解析】结合图示信息看出,此阶段是春秋战国时代,其阶段特征为社会大变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同时,在思想领域,面对动荡变革的时代,各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治国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17 .【答案】B【解析】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义”是孔子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或准绳,故选B项;“仁”
15、即“仁者爱人”,主要强调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排除A项;“礼”即“克己复礼”:主要是强调等级观念,排除C项;“信”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排除D项。18 .【答案】D【解析】银雀山同时出土相关的两部兵法竹简,这是孙武和孙膑的兵书著作,有效地证实了其人其书,故选D项;史记和汉书的相关记载是西汉时期的著作,时隔几百年,属于间接,不符合“最能够直接解开",排除A项;报纸的相关报道是当今的记述,就相隔两千多年了,排除B项;学者的相关历史学著作属于间接研究,排除C项。19 .【答案】(1)情况:手工业水平,农业生产使用牛耕。(2)特征:社会大变革(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大发展)。(3)史实:“百家争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主张“仁”“礼”;法家提倡法治、激进的功利主义、实行君主集权制度;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解析】第(1)题要依据材料中的考古发现进行合理推测。第(2)题根据材料二、三,从政治、经济、人口等角度归纳时代特征。战争与和平、人口与生产力是反映一个时代发展的重要而显著的内容。第(3)题要依据唯物史观,理解思想意识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也是时代特征在文化上的反映,结合所学归纳各家思想中与时代特征相关的内容即可。20 .【答案】(1)侧重:材料一的侧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进出口代理合同
- 商品混凝土外加剂购销合同
- 养殖场转让合同协议书
-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电路理论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9《心中的“110”》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双碳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必修3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高中政治单元教学设计
-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跆拳道教学与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产品设计速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多元化票务系统设计-深度研究
- 2024年菏泽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22180-2024速冻裹衣鱼
-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课件
- 中医药防疫课件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习题答案
- 第10课《自定主题活动一:用养乐多瓶子做花瓶》(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
- 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审题指导与例文)
- 糖尿病肌少症
- 江苏书记员考试历年题库
- 2024年浙江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