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之子课题_第1页
中华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之子课题_第2页
中华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之子课题_第3页
中华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之子课题_第4页
中华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之子课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之子课题“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当阳市建新小学、当阳市胡场小学课题组 “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是“中华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子课题。根据“中华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课题总方案及总课题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拟定以下子课题 “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一、基本思路:(一)“中华文化经典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中华文化经典教育”的内涵:中国是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享誉于世。中华传统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礼仪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

2、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又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经典”是人类德行智慧的源泉与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人安身立命与为人处世的价值依据;侠义说来亦即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诸家经典学说,以“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为例,即是中华文化之经典。总之,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

3、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更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民族优秀文化在当代的教育价值,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化经典教育”的外延: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经典古籍、唐诗、宋词和元曲,它还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等所有的社会领域。它教给人们道德伦理、风俗礼仪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从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化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铸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朴实无华、明礼守信、热爱和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秉性。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

4、库,它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面对如此无价的民族瑰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充分发掘它来教化子孙,塑造新时代龙的传人。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也得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与发展。(二)“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界定:首先,对于“专业”的定位,要取广义的社会学视角,即“专业”是指按社会职业划分而言的专门职业,或理解为专门从事某种事业和学业,而不是指狭义的在教育系统中根据社会分工设立的学业类别,比如数学专业、体育专业等。因此这里探讨的教师专业,不能局限于本人所教学科或研究领域,而包含整体意义上以教育工作者身份从事的教书育人的专门职业。教师从事的职业能否算

5、做专业,对此理论界曾开展过讨论。目前来看,我国从事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研究的学者们(也包括大多数一线教师)已经认清了这个问题,即教师应该被视为专业人员,其从事的教书育人的职业是一种专业。一些学者还根据“专业”具有的特质来加以验明判断,比如依据对“专业”已有定义的研究,概括出如下特征:(1)有自主权利的专业团体与明确的职业道德;(2)有高度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并自觉使其发展;(3)有服务和奉献精神。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从构词方式角度有两种理解,即“教师专业”的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前者意指教师职业与教师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形态的历史演变;后者则强调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从目前国

6、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来看,正体现这样两种思路和视角:一是侧重外在的、关涉制度和体系的、旨在推进教师成长与职业成熟的教育与培训发展研究;二是侧重理论的,立足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结构及职业专门化规范和意识的养成与完善的研究。应当说上述两种认识和思考过程密切相关,但却是合而不同的,是在一致的研究旨趣下包含并牵涉着不同的领域与概念范畴,甚至研究方法和逻辑也有所区别。不过,我们从目前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诸种表述中,可以得出一些共性特征:一是强调发展要素的内生性、自觉性;二是基于过程理解的阶段性与动态性;三是发展状态的非终结性。此外,这里的“教师”,应取其行业个体与整体统一之意。 概括起来,教师专业

7、发展包括以下方面:(1)教师的基本能力:包括通用知识、教师人际关系的培养、沟通能力的训练、创造与批判思考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甚至于教师与同事、家长之间的对话沟通等均是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2)专门学科能力:依教师所任教学科,分别具备的该学科专业素养,也就是教师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专门知识学科,教师必须充分理解学理知识、逻辑与因果关系以及新的研究发现与知识。(3)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课程与教学的能力(一般课程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班级经营的技巧、学生辅导的能力、认知教育环境的脉络与教育政策、教学与评量的技巧、课程的设计与选择、教育的目标与组织的需求,乃至于教育的理论与概念等均属

8、于教师专业能力的部分。(4)教师的专业精神:包括教师的专业精神与态度,教师个人的研究及发展,教师不断进修的精神,教师对教育的热忱,都可以是教师专业态度的表现。(5)研究能力:了解各种研究方法与步骤,能于教学情境中拟订研究计划、实施研究;发现问题与探索解决方法;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改进教学与辅导中。“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三)对“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的认识和理解。 对学生而言,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重要的是,他们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硬性的德

9、育灌输不是孩子喜欢的,同样对于成人也是如此。再加上社会大风气的影响,正如一位教育人士所说“我们的教育由于受功利化影响,使得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下降。一些人在学校掌握的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但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缺乏应有的道德涵养。”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的著述中的一句话说的好:“我之所以学问好,是因为我把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都背诵过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保留了民族特色、蕴藏着无尽的民族精神的民族文化,它对人的思想、精神有着巨大的暗示力量。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倡加强德育从传统文化的学习抓起。论语、大学、老子、孟子、庄子、易经、三礼、中庸、春秋、诗经、三字

10、经、千字文、孝经、弟子规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经典,精心研读,可以使教师在增加民族文化底蕴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修身养德,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打下深厚的民族文化功底和道德功底。 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能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升,一方面,为更加广泛地开展中华文化经典教育活动培养一批优秀教师。另一方面,通过中华文化经典学习,教师将体会其中的教育智慧,在与学生的沟通理解中、在与同事的团结合作中、在自身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中充分获益,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建新小学和胡场小学是两所农村寄宿保育制学校,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座谈、参照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我校及周边学校教师专业发

11、展现状如下:(一)青年教师学习积极性较高,但时间不足。 调查显示,85的人认为自己具有积极进取的品质,95%的人认为自己热爱教育、并正在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进行课改实践。他们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投入了很大的精力,都期望自己的工作有出色的成效。然而,由于农村教师的教学负担重,学校资金的短缺,教师不可能进行脱产研修或中长期大批量的外出学习。加之有些教师自我的专业发展意识不强,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的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可也不知从何处努力。(二)农村学校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指出:“学习就是人一生的时间

12、,而每种学习又与其他学习互相渗透和补充;终身教育是人的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建构,是人的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不断建构。”学习将成为一种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整个生命期的活动。考尔德海德把“教师的知识”作为专家型教师“个人专业因素”核心要素之一。可想而知, 学习对一个教师的成长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农村大环境的影响,学校工作的繁重以及种种的众多原因,导致了学校的学习氛围不浓厚。(三)中老年教师缺乏学习提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80的中老年教师因现在教师聘任制度,他们自认为小学高级已评下来了,更高一级职称评定无望,而现有的职称一般不会受到冲击,因而失去了学习提高的积极性,教学理念、文化知识、业务素质难以与时俱进

13、。加之他们皆有几十年的教龄,许多人认为自己经验丰富,满足于现状,当课改来临后往往在工作中“穿新鞋走老路”。教龄、经验成了他们学习提高的枷锁。又由于有些中老年教师繁重的家庭负担和诸多其他事务,使他们很难有更多的精力、时间用于学习。 针对以上状况,我们认为通过中华文化经典教育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大有裨益的。教师需要理想。拥抱理想,读书是一条捷径。读书,能让人长见识、明是非、坚心志。以书为伴,与书对话,会使教师心无旁鹜,沉醉于书香之中。教师需要学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常常能让一个人左右逢源、神采飞扬。学识源于读书,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不断地读书,会拓展视野,增长学识。教师需要读书,

14、读书,是一种生活。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读中华文化经典能让我们成为有理想、有学识的教师。一群有知识的教师才能建成一所有文化的学校,一所有文化的学校才能培养出了一批有文化、有涵养的孩子! 三、研究的具体内容:1、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教师语言文学素养的影响。(1)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教师语言科学性的影响。(2)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教师语言教育性的影响。(3)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教师语言启发性的影响。(4)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教师语言生动形象性的影响。2、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1)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教师组织教学方式的影响。 (2)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教师传授知识方式的影响(传授知识包

15、括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等)。3、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师生关系的影响。(1)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建立师生伦理关系的影响。(2)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建立师生情感关系的影响。4、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教师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影响。(1)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教师同行之间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影响。(2)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师生之间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影响。四、具体措施: (一)全力营建书香校园。读中华文化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并根据教师的不同年龄要求分别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学校开展创建学习型年级组活动,组织教师进行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体会,探讨心中的疑惑。每天半小时阅读、每周一页读书摘记、每月一篇读书笔记

16、和参加一次读书沙龙活动,帮大家形成习惯。 (二)创建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书会。读书会每学期开展两次,或交流、或作业、或荐评,或论坛。教师们在交流中不断形成教师读书的文化氛围,通过读书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举办中华文化经典教育文化讲坛。文化讲坛,每学期举办一次,邀请专家来“文化讲坛”讲座,或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名人的魅力,一定会影响教师,鞭策教师,教师们也会主动去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 (四)举办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书论坛。每月举办一次,每位教师把读书的感悟写成笔记,从中受到启发。 (五)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从弟子规开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将中华文化经典教育精选汇编成中华文化经典汇集进

17、行教学,师生共同受教。 (六)记录研究轨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做有心人,记录中华文化经典教育方法,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并形成相应的论文、研究报告等。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7年5月-2007年8月)。 成立课题小组及子课题研究组,加强理论学习,搜集与本研究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制定实施方案,拟订子课题研究计划,落实具体措施。2、实施阶段(2007年9月-2010年5月)。 开展课题的研究,积累研究资料,形成阶段性成果,中期要进行小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修正方案。3、总结阶段(2010年12月)进行课题的材料整理,写出研究报告。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1、中华文化经典汇集。2、中华文化经典教育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