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 语文上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开头写 “杨花”与“子规 ”点明什么季节?有何用意?(2)结合诗的背景和内容,说说诗人因为何而“愁 ”。【答案】 ( 1)暮春。写柳絮飘零,杜鹃哀鸣,烘托出悲凉哀伤的气氛。 (2)因友人不幸遭贬而愁;因担忧友人路途遥远而愁;因不知何时能再与友人相见而愁。【解析】 【分析】( 1)“杨花 ”即柳絮, 每年春末,杨絮开始漫天飞舞。 杨花本就是一种 很特别的花,别的花都在枝头,绿叶相扶,格外妖娆,而杨
2、花却要离开枝头,漫天飞舞, 这给春天增加了一种况味,杨花的漫天飞扬,也就预示着百花将凋、春天将逝,杨花这一 意象,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惜春伤感的象征。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这种鸟春末 时从南方飞来,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 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据此理解和分析答题即可。( 2)结合诗歌背景和诗歌内容分析,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 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 着你到夜郎以西。 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 753 年(唐玄宗天宝 十二载)。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
3、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 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据此可知诗人“愁 ”的原因是: 因友人不幸遭贬而愁;因担忧友人路途遥远而愁;因不知何时能再与友人相见而愁。故答案为: 暮春。写柳絮飘零,杜鹃哀鸣,烘托出悲凉哀伤的气氛。 因友人不幸遭贬而愁;因担忧友人路途遥远而愁;因不知何时能再与友人相见而愁。【点评】 本此题考查理解古诗意象的能力。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牢记常见意象的含 义,如: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 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等等。做题时,还要在理 解诗意、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古诗的意象。
4、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 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 的景、物、意象来体会。2阅读下列古诗,然后回答问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分别解释 “临”与 “澹澹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的手法和内容作简要分析。【答案】 ( 1)临:到达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2)日月星辰似乎都在沧海的胸怀之中,运用
5、夸张的手法,借助奇特的想象,融情入景, 以大海吞吐日月的虚景,表现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解析】 【分析】( 1) “东临碣石 ”东行登上碣石山。临:到达、登上。“水何澹澹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 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 自己掌中的胸襟。故答案为: 临:到达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日月星辰似乎都在沧海的胸怀之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奇特的想象,融情入景,以
6、 大海吞吐日月的虚景,表现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点评】 本题考查实词的解释,解答时根据句意回顾所学认真作答即可。 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 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寒夜【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 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 有梅花便不同。【注释】 竹炉: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 才:仅。(1) “寒夜客来茶当酒 ”一句,能让人产生哪些联想?(2)试从 “梅花 ”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 ( 1)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其次,在寒 冷的夜晚,有
7、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 情谊很深。(2)“梅花 ”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 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解析】 【分析】( 1)这首诗被千家诗选入,所以流传很广,几乎稍读过些古诗的人 都能背诵, “寒夜客来茶当酒 ”,几被当作口头话来运用。常在口头的话,说的时候往往用 不着思考,脱口而出,可是细细品味,总是有多层转折, “寒夜客来茶当酒 ”一句,就可以 让人产生很多联想。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可以 “倚 杖无时夜敲门 ”,主人不必专门备酒,
8、也不必因为没有酒而觉得怠慢客人。其次,在寒冷的 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 很深,所以能与主人寒夜煮茗,围炉清谈,不在乎有酒没酒。 “ (2)本题考查根据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后两句以写景融入说理。夜深了,明月照 在窗前,窗外透进了阵阵寒梅的清香。这两句写主客在窗前交谈得很投机,却有意无意地 牵入梅花,于是心里觉得这见惯了的月色也较平常不一样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 高洁的意思在内,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寻常一样窗前月,来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 下啜茗清谈,这气氛可就与平常大不一样了。故答案为:( 1) 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
9、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其次,在 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 兴,情谊很深。(2) “梅花 ”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 客,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点评】( 1)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答题时应注意,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 红。 ”意思是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 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让人产生的联想 :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 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2)本题考查根据意象体会作者的思
10、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 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 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梅花 ”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 思,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退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来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 “引 ”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1)一,二两句,写出了秋天 的特点。(2)评“孤客”二字, “使无限情思,溢于言表 ”。这“孤客”二字,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 ( 1)萧瑟凄凉 (
11、2)孤客二字,传递出诗人彷徨孤独、思乡心切之情。【解析】 【分析】 考查诗句所描绘的意境特点。 “何处秋风至?萧萧退雁群 ”:秋风不知 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诗句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 思造境。描绘了秋天萧瑟凄凉的特点。由此表达了思乡的思想感情。考查诗人炼字的艺术魅力。 “孤客最先闻。 ”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 “秋风 ”,诗 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 “孤客最先闻 ”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 “孤客 ”所 “闻”。作为 “孤客 ”,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 可想而知的。故答案为: 萧瑟凄凉; 孤客二字,传递出诗
12、人彷徨孤独、思乡心切之情。【点评】 考查诗句所描绘的意境特点。答题时应注意,描摹物象,联想和想像再现画 面;点明景物的氛围特点;揭示寓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 “秋风、萧萧、雁 群”描绘了秋天萧瑟凄凉的特点。考查诗人炼字的艺术魅力。答题时应注意,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 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孤客 ”传递出诗人彷徨孤独、思乡心切之情。5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诗中哪些字词透露出诗人的 “游子 ”身份?(2)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 “潮平两
13、岸阔,风正 |一帆悬 ”展现的画面。【答案】 ( 1) “次”客“路 ”乡“书”“归雁”。 (2)春潮涌涨,大江直流,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江水中央一叶船帆 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次 ”意思是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点明了游子的身份; “乡书 ”指的是思想的书 信,也点明了游子的身份。( 2)此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学生应抓 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 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
14、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意为潮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 题干要求展开想象,语言生动形象,就要在句意基础上适当加工和拓展。故答案为:( 1) “次”客“路 ”乡“书”归“雁”。 (2)春潮涌涨,大江直流,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江水中央一叶船帆 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点评】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 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 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 近。6阅读
15、诗歌,回答问题。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感官)描写夜雪的?请作具体分析。(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答案】 ( 1)触觉:冷;视觉:明;听觉:声。(2)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冷的心情。【解析】 【分析】( 1) “已讶衾枕冷 ”的“冷 ”是触觉感知到的; “复见窗户明 ”的“明”是明亮 的意思,是视觉感知到的。 “时闻折竹声 ”的“闻 ”字突出是听觉。( 2 )明确诗意:实在惊讶今夜的寒冷,被子枕头竟然冰凉,又见窗外一片通明。夜深 了,知道这是外边下了大雪,雪越下越大,不时听到厚厚积雪压断树枝的声音。 “已讶衾枕
16、 冷”写天气的寒冷,营造了一种带有凉意的氛围,作者在深夜听到雪落、折竹的声音,暗示 作者无心睡眠、内心孤寂凄凉。故答案为: 触觉:冷;视觉:明;听觉:声。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冷的心情。【点评】 本题是对写作手法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 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从写作角度方面,进行解答;本题是根据诗歌描写的情景对诗人心境进行感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 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诗歌中描写的景物进行分析。7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
17、)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天净沙·秋思道: “一曲秋思,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 ”曲中最能表现出这种悲痛情感的词语是 。( 2)这首小令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但“小桥流水人家 ”一句读来却比较温馨,与全曲意境不太协调,你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答案】 ( 1)断肠(或断肠人)( 2)以乐景衬哀情, “小桥流水人家 ”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 “枯藤老树昏鸦 ”古“ 道西风瘦马 ”等哀景形成对比,反衬 “天涯 ”人的思乡愁绪。【解析】 【分析】( 1)读懂诗句大意并把握好诗歌情感是作答的基础。如曲中最能表现出 “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 ”这种悲痛情
18、感的词语可提取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中的 “断 肠”作为答案。( 2) “小桥流水人家 ”一句,看似恬静明丽,却与上下句凄凉意境迥异,与其他景物形成 鲜明的对比,这更能反映诗人的浓浓乡愁。因为它既是对远处风景的诗意描绘,也表现了 漂泊的诗人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反衬出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 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故答案为: 断肠(或断肠人); 以乐景衬哀情, “小桥流水人家 ”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 风瘦马 ”等哀景形成对比,反衬 “天涯 ”人的思乡愁绪。【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
19、子翻译,从而理解 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感情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把握诗歌的主 要内容,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 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请分析 “闻道龙标过五溪 ”中的 “闻 ”字用得好在哪里。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B.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
20、后两句抒情。C. 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D. 诗歌想象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答案】 (1) “闻”是听闻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人非常关心,时刻都在关注友人的动 向,体现了他们友谊的深厚。(2)A【解析】 【分析】( 1)一个 “闻 ”字,突显了地域的阻隔,讯息的滞后,命运的叵测。句中 虽未明言、尽言,但自有千般愁绪、万种滋味,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 既呼应题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又为后面的抒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 夜郎西 ”作了铺垫。(2) A 项,表述错误。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
21、的零落和子规啼叫的哀伤,渲染 了悲凉的气氛。故选 A 。故答案为: “闻”是听闻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人非常关心,时刻都在关注友人的动向, 体现了他们友谊的深厚; A。【点评】 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 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 意思是 ,作用是 ,它运用了 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 出了 的景象,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 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9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新晴 青苔满地
22、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1)从诗中的 “”、“”、“昼梦 ”、“南风 ”等意象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夏季的生活场景。(2)本诗中 “偷 ”字用得好好,请说说好在哪里。【答案】 ( 1)青苔;绿树 (2)“偷”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南风这个旧相识的顽皮可爱,也表现了 诗人闲适的心情。【解析】 【分析】( 1)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具体的意象填写作答。这首诗写夏 季的生活场景主要用 “青苔”绿“树 ”昼“梦 ”南“风”等几个意象。据此可填写作答。(2)诗句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中的 “偷”字,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 “南风”赋予人的
23、情态,写南风这个旧相识吹开了房门,吹动书卷的情景,写出了南风的顽皮可 爱,表达了诗人闲适惬意的心境。据此理解作答。故答案为: 青苔 ; 绿树 。 “偷 ”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南风这个旧相识的顽皮可爱,也表现了诗 人闲适的心情。【点评】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象。答题时应注意,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 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 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 染作用。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答题时应注意,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不能把该 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
24、诗的意境情感分析。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 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1)诗的第二句中 “夏寒 ”一词似乎违背季节常理,你是怎么理解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 (1)不违背,这里的 “夏寒 ”不是指气候,而是指松树长得高大、茂盛,给人一 种清凉之感。(2)通过对绿绿的芳草,茂盛的长松,晚归的牛羊,还有可爱的孩童,表达了作者对自 由、和谐、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词语
25、的赏析理解,解答时要结合诗句加以理解。落落长松夏 寒的意思是:夏季里高大的松树也带来阴凉。 “夏寒 ”的意思是夏季感到凉爽,这里是因为 松树生长的茂盛,树阴很大给人带来清凉。本题考查诗歌意境的鉴赏,解答时要在读懂诗句意思的基础上作答。牛羊自归村巷,童 稚不识衣冠的意思是:傍晚牛羊自在地回归村头巷中,村里的儿童不认识官家的服装。 “牛 羊”、不是衣冠的 “童稚 ”很显然是描写乡村生活。牛羊自在的吃草,小孩不识官家衣服,更 不识官家人,所以也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写出了田园生活的悠闲、质朴、平 淡。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的厌倦之意。故答案为: 不违背,这里的 “夏寒 ”不是指气候
26、,而是指松树长得高大、茂盛,给人一种 清凉之感。 通过对绿绿的芳草,茂盛的长松,晚归的牛羊,还有可爱的孩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 和谐、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 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做好本题要结合诗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平时对王维本人的诗作要多积累,对他的作 品特点也要略知一二。11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登城刘敞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接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1)“雨映寒空半有无 ”中的 “映”和“半有无 ”都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 (2)三,四句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了一幅 、 的江南画
27、卷,流露出作者 的心情。【答案】 ( 1)秋天细雨丝丝,若有若无。 (2)秋山淡远、清逸潇洒;树木幽深、绰约多姿;极度愉悦或惬意【解析】 【分析】( 1)首句写秋日 “微雨”,一个 “映”字,十分贴切地抓住了自然景物的特 征。如果是春日微雨,它弥漫一片,有如云雾,那是不可能与天空相 “映 ”的;而初夏烟 雨,无边无际,将远处的一切都裹了起来,就更谈不上与天空相 “映 ”了。只有在秋天,这 “无点亦无声 ”的仿佛透明的雨丝,才具备这个特点。因此,从“雨映寒空 ”入手,再用 “半有无”加以细致描写,就细致真切地传达了秋日微雨之神。据此可以概括出秋雨的特点是: 秋天细雨丝丝,若有若无。( 2) 诗人
28、站在城楼上纵目野望,诗人用一句诗进行了概括:“浅深山色高低树。 ”天高气清,列岫千重,或近或远,或苍或黛,各有“浅深 ”;而山上树木则颇为混茫,无可分辨,但见层层树丛, “高低”不等而已。 “浅深 ”、 “高低”,写出了秋山的淡远之境。虽然这景色诗 人已经见过,但以往他不是在微雨中纵目野望,也没有如此恬适的情绪,他后来的赏玩之 兴才特别高。总之,诗人留连忘返,已陷于凝想之中。 他在反复的玩味之后,终于豁然开 朗:展现在眼前的这 “浅深山色高低树 ”,正像 “一片江南水墨图 ”。它空灵清逸,萧疏淡 远,只有水墨画才有这种意境。以前他从未欣赏到的美,此刻却悠然心会,于是感到十分 惬意。所以这最后一
29、句就不止是一个精致贴切的比喻,而是饱含了极度愉悦之情。据此分析理解答题意对即可。故答案为: 秋天细雨丝丝,若有若无。秋山淡远、清逸潇洒;树木幽深、绰约多姿;极度愉悦或惬意【点评】 本题考查考查概括景物特点的能力。答题时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反复体味景 物的特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及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诗句内容,首先要抓住诗句中的人、 物、景、事进行分析,然后再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考虑。而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 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 物、意象来体会。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
30、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2)在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 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答案】 ( 1)杨花、子规、明月、风。(2)示例 1: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示例 2 :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 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解析】 【分析】( 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即可。诗歌意思为:在杨花 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
31、忧愁的心 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可以看出:杨花、子规、 明月、风等景物。( 2)结合题干的提示 “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 ”任选一个即可。如:情景交融,寄 情于景, “愁心与明月 ”写出了对朋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如拟人:诗人把明月拟人 化,说是要明月把自己的思念与牵挂带给朋友,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 意。故答案为: 杨花、子规、明月、风。 示例 1 :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示例 2 :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 西。【点评】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要
32、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 句的意思理解意象。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仔细阅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 思,按照题干的要求辨析、理解诗句运用的手法。13古诗词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诗歌题目“龙标”与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 ”中的“龙标”依序分别指和 (2)诗歌首句以 “杨花 ”子“规 ”起笔,从全诗看,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答案】 ( 1)龙标县;王昌龄(2)诗人择取 “杨花”子“规 ”来体现暮春花落鸟鸣的萧条特点,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气氛。【解析】 【分析】( 1)标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33、遥有此寄 ”中,左迁:贬官,降职。古代尊 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 。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属巫洲,治所在今湖南怀化黔 阳县。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 龄“左迁 ”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该句中的 “龙标 ”指的 是王昌龄。(2)此诗首句用比兴手法,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 的杨花、叫着 “不如归去 ”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 融情入景。据此理解作答。故答案为: 龙标县;王昌龄;诗人择取 “杨花 ”子“规 ”来体现暮春花落鸟鸣的萧条特点,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气
34、氛。【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认真阅读,正确 理解指定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即可作答;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及诗句赏析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写作背景,在此基础上 了解古诗内容,再对诗句进行赏析。1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梅沈钦圻冰霜磨炼后,忽放几枝新。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自然空色相,谁与斗精神。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1)这首诗首联中的 “”字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颔联中 “”和“能开 ”两个词赋予了梅花以人的性格和精神。(2)尾联诗人称自己为 “野客”,称梅为 “世外人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 1)忽放;独立(2)诗人称自己为 “野客”,称梅为 “世外人 ”,表明自己无意功名,与梅意气相投的情感。【解析】 【分析】( 1) “忽放 ”写出了作者对冰雪过后梅花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就算全世界在下雪9篇
- 山东省泰安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2月月考数学试卷(无答案)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英语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高一 上册 人教版 英语 必修二 第二单元《Lesson 2 Reading and Thinking (1)》课件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1《画家和牧童》课件
- 6.1 波形变换器简介
-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种质资源利用》课件
- 《企业管理创》课件
- 《文言文复习专题》课件
- 理论力学-课件
- 初中音乐《玫瑰三愿》教案
- 高电压技术ppt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 版
- 保罗大叔分比萨绘本PPT课件
- 圆盘式脚手架产品使用说明书
- 美国超声医学会AIUM透析通路术后血管超声评估实践指南中文(2014年版)江西超声网
- 考古学课件 单元8(秦汉考古:秦汉墓葬2)
- 光伏发电项目达标投产实施细则
- 吸收塔防腐施工方案(电厂脱硫装置防腐施工工艺)
- 标准法兰盘尺寸表PgMP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