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文言文阅读四A级教师版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文言文阅读四A级教师版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文言文阅读四A级教师版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文言文阅读四A级教师版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文言文阅读四A级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童年时代的鲁迅 童年时代,鲁迅常跟母亲住到绍兴乡下安桥头外婆家里,后来又到皇甫庄大舅父家里寄居。安桥头、黄甫庄都在绍兴昌安门外水乡,宽狭纵横的河流静静地流过村边。 鲁迅喜欢到乡下去,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崭新的世界。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免读深奥难懂的四书、五经,还可以同农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起,到密如蛛的河上去划船、捉鱼、钓虾,去欣赏带着点点渔火的水上夜景,或者到岸上去放鹅、牧牛、摘罗汉豆,呼吸清新的空气 每逢村子里演社戏的时候,鲁迅就和小伙伴们一起摇船儿来到半个在岸上、半个在湖里的戏台前面,看武功演员翻筋斗。 有时,他还和农民的孩子一起学演戏、扮小鬼。他们在脸上涂上几笔彩画,手握一

2、杆杆钢叉跃上台去,愉快地玩耍着。农村,对少年时代的鲁迅是很有吸引力的。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鲁迅不仅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还和农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逐渐了解了农民勤劳、质朴的性格,同时也看到了旧社会阶段压迫、阶级剥削的血淋淋的事实。 鲁迅和农民的孩子常念诵的一首渔歌中,就有这样的悲惨的句子:“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两天不下河打渔),饿得发白;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要哭出声。”这些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鲁迅知道农民“是毕生受着压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 课前预习 文言文阅读四 文章内容理解指导 【阅读指导】 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

3、 1.在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基础上,逐段概括内容要点,然后“合并同类”,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也就把握住了。 2.注意文体特点,把握核心句和关键句。核心句指对主旨做出概括、提示的句子。把握了核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关键句指那些在思路的展开、主旨的表现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3.结合有关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评判文章的社会意义。 4.重视诵读。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分析写法、品味语言。 (1)分析选材和剪材有什么特点。分析作者为什么选这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

4、写,详略安排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什么作用。 (2)分析写人、写景、记事的方法。 (3)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 (4)体会关键词语、句子的表达作用。 (5)深入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感情。 【解题技巧】 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文言文多数是成语典故或者是寓言故事,所以里面所蕴含的道理以及哲理应该会相对容易一些。只要多注意平时一些成语的积累,成语意思的明晰,就很容易理解内容上的感情。 (一)凿壁借光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

5、“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例题解析 知识精讲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邻舍有烛而不逮 不逮:不给他 B.衡乃与其佣作 佣作:雇佣劳作 C.而不求偿 偿:报偿 D.邑人畏服之如是 邑人:同乡 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 ) 3.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注释】 1.逮 :到,及 2.资给以书: 资助给 3.大学:大学问家 4.愿:希望 5.致:给 6.得:得到 7.书:读书 8.穿壁:在墙上打洞。 9.文不识:姓文名不识 10.遂:终于。 11.大姓:大户人家。 【译文】 匡衡

6、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让光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想借你家所有的书,把它们读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从此,匡衡努力学习,成了一个学问家。 【道理】 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决心,勤奋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答案解析】 1.A 2.凿壁偷光 3.三个故事:凿壁偷光、佣作求书、说诗感受:(略) (二)

7、酒以成礼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何以不拜,会曰: “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1.解释字词; (1)寝: (2)因: (3)时: (4)何以: 2.翻译: (1)且托寐以观之。 (2)既而问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 【注释】 1.托:假装 2.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3.寝:睡觉 4.因:趁机 5.时:当时 6.何以:为什么 7.觉:醒 8.值:当时 9.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

8、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 钟毓 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三)常羊学射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

9、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注释】 1.于:向 2.道:道理 3.田:同“畋”,打猎 4.云梦:古代胡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 5.使:让 6.虞人:古代管山泽的小官吏 7.起:赶 8.发:跑出来 9.交:交错 10.鹄:天鹅 11.旃:赤鱼的曲柄旗 12.垂云:低垂下来的云 13.注矢于弓:把箭搭在弓上。注,附着 14.养叔:名养由基,楚国善射者 15.置:放 1.解释字词: (1)于: (2)道: (3)之: (4)射: 2.翻译: (1)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2)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3.

10、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参考译文】 常羊跟屠龙子朱学射箭。屠龙子朱说:“你想听射箭的道理吗?楚国国王在云梦打猎,派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们跑出来了,鹿在国王的左边出现,麋在国王的右边出现。国王拉弓准本射,有天鹅掠过国王的赤色旗,翅膀大得犹如一片垂云。国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养叔上奏说道:”我射箭的时候,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十发箭十发中。如果放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 【答案解析】 1.于:向 道:道理 之:代“禽” 射:射箭时 2.(1)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 (2)如果放上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 3.做任何事情都必

11、须专心致志,集中一个主要目标。如果三心二意,左顾右盼,那就任何事情也做不成。 (一)阅读请君入瓮,回答下列问题。 请君入瓮 周兴与丘神勣(绩)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注释】:瓮(wèng):大坛子。鞫(j ):审讯犯人。推事:研究事情。炙(zhì ):烧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推:追究,检举。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 ) 2、囚多不承 ( ) 3、当为

12、何法 ( ) 4、因起谓兴曰 (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 1、太后命来俊臣鞫之 2、以炭四周炙之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四、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什么方法? 课堂小练 【译文】 周兴和丘神勣合伙谋反,太后让来俊臣来审讯他。来俊臣趁着跟周兴一边吃饭一边研究事情的当口,对周兴说:“犯人大多不肯招供,应当采取什么办法?”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烤,让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来俊臣于是找来一个大坛子,按周兴的方法周围升起炭火,站起来对周兴说:“

13、宫内有人递出状辞检举你谋反,请兄进到这大坛子里去吧!”周兴惊恐万状,连忙叩头认罪。 【答案解析】 一、1、正在,正当 2、承认 3、应当 4、于是,就 二、1、代词,代周兴 2、代词,代囚犯 三、l、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烤,让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 2于是站起来对周兴说:“宫中有人递出状辞检举你,请你进到这大坛子里去吧!” 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二)阅读马价十倍,回答下列问题。 马价十倍 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

14、而马价十倍。 注释: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校正编订。共三十三篇,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刘向,除编订战国策外,还编有说苑等书。比:副词,接连地。还:通“环”环绕。朝:早晨。一旦:一天。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往见伯乐曰 ( ) (2)、愿子还而视之 ( ) (3)、去而顾之 ( ) (4)、伯乐乃还而视之 ( ) 2、与“去而顾之”中的“去”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去死肌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则有去国怀乡 D、黄鹤一去不复返 3、从下面选出与“去而顾之”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后狼止而前

15、狼又至 B、学而时习之 C、峨冠而多髯者 D、出淤泥而不染 4、本不懂得货色,而“名家”说好就认为好,人云亦云,这样不加分析地盲目地虚推、崇拜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译文】 有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马,结果没有一个识马的。 他前去拜见伯乐,说道:“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可是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没有人来问一声,我希望您去围着马转一圈看看,离开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我愿意献给您一早晨的费用。”伯乐于是去市场上环绕着马看了一圈,离开的时候又回头来看了看,结果一天之中马的价钱涨了十倍。 【答案解析】 1、(1)、拜见 (2)、尊称对方,您 (3)、回头看 (4)、于是 2、A 3

16、、B 4、不对。应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一)阅读欧阳公事迹,回答下列问题。 欧阳公事迹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 翻译句子。 欧阳修四岁而孤。 惟读书是务。 3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

17、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注释】 课后作业 1选自欧阳公事迹,题目为编者所加。 2欧阳公:指欧阳修。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3孤:幼年丧父。4资:财务,钱财。 5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6荻(dí):芦苇杆。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7以:用办法8书:写。 9闾(l)里:街坊,乡里,民间。10士人家:读书人家 11或:有时。12因: 借:机会。 13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14文字:文章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

18、,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答案解析】 1.D“写”的意思 2.欧阳修四岁就成了孤儿。 只把读书当成唯一的事情。 3.不因环境的困苦而消沉,反而刻苦发奋,与生活抗争。 4.欧阳修母亲的深明大义,即使条件艰苦,也要把欧阳修培养成才。 (二)阅读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回答下列问题。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注释:孔融

19、被收:建安十三年,融因触怒曹操,坐弃市(被判死刑)。 中外惶怖:朝廷内外非常惊恐。中外,指朝廷内外。 二儿故琢钉戏: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琢钉,古时一种儿童游戏。 罪止于身: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意思是不涉及家属。 二儿可得全不:这两个孩子可不可以保全他们生命? 亦收至: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孔融被收 ( ) 2、冀罪止于身 ( ) 3、二儿可得全不 ( ) 4、寻亦收至 (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2、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三、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说明它的比喻义 【译文】 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九岁,小

20、的八岁。两个儿子还和原来一样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者说:“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 【答案解析】 一、1、逮捕 2、希望 3、同“否” 4、不久 二、1、父亲难道见到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 2、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 三、覆巢无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不能幸免。 (三)阅读曹植聪慧,回答下列问题。 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

21、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1、解释下列词语。 顾:( ) 悉:( ) 将:( ) 诸:( ) 援: ( ) 2、翻译下列句子 善属文 奈何请人 太祖甚异之 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 4、默写七步诗。 【文化常识】 文学家曹植。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字子建。他从小颖悟,从上文看,十多岁时读过的书已相当多,而且文章也写得不错了。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于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曹丕称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少数伤口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自己的抱负,后期则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今有曹子建集。 【注释】 诗、

22、论:指诗经和论语。 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太祖:指曹操。 论:议论。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译文】 陈思王植,字子建。曹植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背诵诗经论语等几十万字的文章及其他诗词歌赋,善于文章写作。太祖曾经看他的文章,对曹植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吗?”曹植跪下说:“我的言论是自己的观点,写出来就成文章了,您可以当面考我,为什么还要请别人呢?”当时邺城铜雀台刚刚建成,曹操让所有的儿子都到台上,让他们以铜雀台为题写一篇文章。曹植挥笔马上就完成了,而且文章十分有文采。曹操对他的才华感到十分诧异。 【答案解析】 1.只要,都,命令,自己,拿 2.善于文章写作; 为什

23、么还要请别人呢? 曹操对他的才华感到十分诧异 3.“可观”也就是可以观看,那么另外一层含义就是说文章写得特别的好,十分有文采的意思。 4.略 (四)阅读杨亿巧对,回答下列问题。 杨亿巧对 寇莱公在中书。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好对。 1、解释下列词语 为( ) 应声 ( ) 2、翻译下列句子。 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理解:杨大年对的对子好在哪里? 【文化常识】 对“对子”。对“对子”是古代启蒙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黑”对“白”,“天”与“地”。“白萝卜”对“紫葡萄”,其中“白”与“紫”均为表示色彩的形

24、容词,而“萝卜”与“葡萄”又都是连绵词,所以这样对是合格的。若将“紫茶壶”对“白萝卜”就不行,因为一则“茶壶”不是连绵词,二则“茶壶”不能吃。对好“对子”,有利于日后作诗填词中运用对偶句。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对偶句写得极好。对“对子”现在还有用,如写春联、鉴赏楹联等。 【注释】 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书省。寇准时任宰相。 杨大年: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译文】 寇准在中书省。和同事们嬉戏做对子,他说:“水底日为天上日。(水底中的太阳是天空中的太阳)”没有人能对出,恰好杨亿来报告事情,于是别人请他对对子。杨亿接着说:“眼中人是面前人。(眼睛里面的人是面前的人)”所有在座的人都称这是好对子。 【答案解析】 1.是,接着刚停的话音回答。 2.恰好杨亿来报告事情 3.对偶工整,意思相近。 智慧乐园 日积月累 最快的船: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百米悬崖洞穴中的棺木是如何放置进去的?古越族人为何要将先人安放于洞穴中?什么人才能享受此种“殊荣”江西龙虎山千年崖墓之谜至今仍未能有人破解年前,江西鹰潭市龙虎山旅游管理部门曾向全球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