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障碍及补救策略-_第1页
浅谈少数民族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障碍及补救策略-_第2页
浅谈少数民族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障碍及补救策略-_第3页
浅谈少数民族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障碍及补救策略-_第4页
浅谈少数民族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障碍及补救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少数民族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障碍及补救策略内容摘要 本文笔者参加了我校开展的“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的课题研究,并在我校高一的一个少数民族班级进行了语文学习的调查和研究。通过对少数民族高中生学习语文心理障碍的分析,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补救,希望以此提高少数民族高中生语文学习的素养。关键词少数民族高中生语文学习心理障碍补救策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正文我县是回族彝族自治县,为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促进我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我校每年都要面向少数民族不发达地区招收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我校总数的27.20%,其

2、中回族占20.92%,彝族占5.24%,苗族占1.04%。76%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山区和高寒山区,由于地理位臵偏僻,交通极为不便,他们从小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环境里,养成了独特的思想信仰、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生活习惯。又由于录取分数很低,生活环境、语言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及学习任务本身的不断加重,许多学生无法适应,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少数民族高中生由于受地域和环境的影响,学习语文普遍感到吃力,提不起兴趣。因此,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适,找到一些适合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他们的语文学习和人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与少数

3、民族学生接触较多,并参加了我校开展的“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的课题研究,还在我校高一的一个少数民族班级进行了语文学习的调查和研究。我从少数民族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障碍及补救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希望能以此提高少数民族高中生语文学习的素养。一、少数民族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障碍:1、心理方面的障碍。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源于贫困山区,从小就读于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较差的学校。闭塞的生活环境和落后的教育条件,客观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和羞涩心理。他们远离父母和亲人到县城求学,刚来的时候充满喜悦和好奇,可一旦进入学习状态,他们便发现自身存

4、在的一些差距,加之环境的改变、学习压力的增大等原因,使得他们产生了孤独、焦虑、紧张、迷茫、困惑的心理,很多学生对在新的环境下的高中生活感到不适应。2、语言上的障碍。我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使用他们的母语,很少用汉语交流,并且他们的母语与汉语在结构上的说法是颠倒过来的,例如他们把“吃饭”说成“饭吃”,“开会”说成“会开”,把“打球”说成“球打”,把“杀鸡给你吃”说成“杀你给鸡吃”等等。加上他们之前具有的一些自卑、羞涩心理,造成了他们语言表达的障碍。特别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汉语基础比较差,发音不准,往往难以用汉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同学甚至不敢举手发言,害怕同学取笑,所以对语文学习

5、产生了恐惧心理。正是这种潜在的心理障碍,使一些学生放弃了主观的努力,对语文学习不予重视,随之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产生了反正跟不上,索性就不学的心理。3、思维习惯方面的障碍。少数民族学生成长于民族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本民族固有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行为准则的影响,并由此产生了与本民族的文化、习俗、信仰相符的道德、美感、理性的追求等的定式心理,造就了特有的思维模式。如一些彝族学生,他们说话、做事喜欢直来直去,有的问题不加思考就脱口而出,往往会闹笑话。我校的一名彝族学生曾写信给学校反映说:“学校办了回族食堂,汉族食堂,为什么不办彝族食堂?”生活环境和认知思维的差异,使很

6、多民族学生多了一分淳朴,而少了一分对外面世界的敏感。他们缺乏应有的时代紧迫感和参与意识,对未来没有追求,对生活也没有太多要求,只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模式,缺乏参与竞争意识。二、采取的补救策略: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分析,我认为要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效果,应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两个方面进行补救:(一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

7、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情境,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失时机的点燃他们的兴趣之火,变他们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用民族情感唤起学生学好语文的热情。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只有让民族学生

8、更多地了解和认识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才能激起他们对本民族的热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带有民族情感因素,因此,语文教学中要更多地利用他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长来激励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注重对他们进行民族情感的教育与培养。例如,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民族教育读本和学校编排的民族体操,以及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会唱的三支民族歌(回族的日月星辰、彝族的敬酒歌、苗族的歌唱丰收年,会跳的三支民族舞(回族舞、彝族舞、苗族舞。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培养民族团结意识,提高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因势利导,就能很好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2、多鼓励、多表扬,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成功

9、的自信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方面为他们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充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鼓励。教师还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给他们以安全感和成就感。他们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促使他们获得成功,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少数民族学生,则更需要鼓励,

10、课堂上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某些活动中,可以采用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的形式,由其他组员带动他们,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地域环境的影响,他们大都基础差,胆子小,不善于交流、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如果语文教师不注重引导、启发,往往会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放弃语文的学习。只要是一丝闪光点,一点可取之处,教师都要及时的进行鼓励、表扬。有时,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一句幽默的话语的鼓励表扬,都能带给他们心灵的震颤,帮助他们树立成功的自信心。所以,我们要设法减缓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心理的压力,不仅要改变他们被动学

11、习的局面,还要创设机会让他们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快乐,让他们坚信“我能行”。3、创设情境,构建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乐学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造各种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情境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培养学习兴趣。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可以沟通师生情感,使师生在心情舒畅、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搞好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增强学习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变被动为主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学生情绪沮丧,会使注意力分散,态度消极,影响学习效果。因此

12、,语文教师要注意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少数民族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上课前两三分钟,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可以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活动或表演,比如即兴演讲、美文朗读、诗歌背诵、戏剧表演等。有时还可以让一些民族学生唱支他们的民族歌曲或表演一下他们的民族舞蹈。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其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课堂上就会积极思考,也就能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4、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

13、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教师要尽可能的缩小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个学生发生心灵上的沟通。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他们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做出否定的评价。教师要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而不是高高在上,应贴近他们,尊重他们,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关怀和帮助。教师要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结合学习内容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诱发少数民族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教师应对他们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持期待成功的热情态度,并以赞许、微笑神情表露

14、出对他们的信任态度,从而使他们受到鼓舞,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使课堂教学过程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转化为教师积极启发诱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的过程,努力构建少数民族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合作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教学理念。让少数民族学生乐于参加到学习的活动中来,真正达到“我要学语文”的学习境界。(二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

15、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语文教师在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的同时,除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外,还需要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语文学习受益终身。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应用,就是要养成应用语文的良好习惯。”1、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习惯。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习语文亦如此。而现在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对此却满不在乎。读文章时不懂的字词“靠边站”,不去查工具书,只读不思,读完后不知所以然

16、;写字马马虎虎,极不认真,作文东拼西凑,应付了事等等。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学习好语文。鉴于此,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少数民族学生,我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主要抓他们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比如:指导他们预习课文时,必须会使用工具书排除阅读上的障碍,学会摘抄好的文词;对部分书写不认真的同学,抽出时间指导他们练钢笔字。语文学习中的每个环节,都要求学生认真去完成。刚开始,老师也许会辛苦些,一段时间下来,你会发现这是件“事半功倍” 的好差事,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将为你的语文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2、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

17、,恰当地进行表达。从新课程标准要求来看,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制定一套循序渐进、行之有效的方法,花大量的时间去训练他们。所以,我经常深入少数民族学生之中,和他们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鼓励他们用汉语交谈,并及时纠正他们因母语而导致的些语法错误。在语文教学之中,我精心创设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的交际情境。在与学生的不断交流中,许多不敢开口说话的学生也逐渐敢说出心中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话语也流畅多了。口语训练中我还采取了多种训练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时,我会利用自习时间,放一些录音材料给他们听,让他们说出所听内容,听新闻说新闻,3分钟的自我介绍;每节课前3分钟的

18、讲成语小故事、笑话幽默、听我说名言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学习效率。3、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读、背的良好习惯。阅读是获得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多读书对学生的极大益处。背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之一。特别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视野本身很狭窄,口语表达又不流畅,所见世面又不及城镇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必须靠多阅读多背诵来完成。因此,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加强朗读,老师应很好地指导少数民族学生完成教科书的课内阅读,把读教材放在

19、首位,完成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背诵的篇段。有时在阅读教学中遇到好的篇、段也应尽量要求他们去读、背。同时,老师还要经常向少数民族学生介绍中外名著,以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阅读课外书籍,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每月我为少数民族学生搞一次名著读书活动,向他们介绍莎士比亚、莫泊桑、雨果、契诃夫、鲁迅等名人的作品,指导他们如何去读这些作品。一学期下来,平均每位同学至少读一部中外名著。两年过去了,有些同学,所读的作品不少于五部,其中一部分同学看完了四大古典名著,有同学还写下了感触很深的读书笔记。适当的时候,让同学参加诗歌朗诵会,校园文学作品阅读大赛等等,这样既让少数民族学生从阅读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20、开阔视野,又可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也极有利于他们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5、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近些年来,作文教学似乎让老师们费尽心机,学生却越写越不知怎么写。这或许是因为我们老师未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致使学生在作文创新的大旋涡中不知所措。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应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对刚进入高中大门的少数民族学生,我要求他们摒弃一些不好的写作习惯,树立独立的写作意识,培养自主的写作习惯。我要求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必须坚持写日记,而且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让他们有感而发。另外还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个作文素材笔记本,每天坚持积累一些好的语文素材(好的词句,每周读五篇优秀作文,并摘抄一篇佳作。这样一来,丰富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写作素材,作文中能够“言之有物”,不必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愁;也可根据课内阅读的内容,选择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搞课外练笔。每次作文,我都在其中选出较好的习作,向学校的火花文学报推荐发表,这样一来,他们精神上受得了极大的鼓励,写作的积极性也得到很大提高6、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的学习素养,“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作为教师,就必须探寻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