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古诗两首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4/22f56f75-4bae-404b-b9eb-8c32b5d223cd/22f56f75-4bae-404b-b9eb-8c32b5d223cd1.gif)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古诗两首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4/22f56f75-4bae-404b-b9eb-8c32b5d223cd/22f56f75-4bae-404b-b9eb-8c32b5d223cd2.gif)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古诗两首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4/22f56f75-4bae-404b-b9eb-8c32b5d223cd/22f56f75-4bae-404b-b9eb-8c32b5d223cd3.gif)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古诗两首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4/22f56f75-4bae-404b-b9eb-8c32b5d223cd/22f56f75-4bae-404b-b9eb-8c32b5d223cd4.gif)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古诗两首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4/22f56f75-4bae-404b-b9eb-8c32b5d223cd/22f56f75-4bae-404b-b9eb-8c32b5d223c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2 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中“无遗力”“老始成”“躬行”“鉴”“徘徊”等重点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结合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及插图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3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诗人对读书的感想,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4.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朗读诗句、成语、名言等进行交流,感悟“无遗力”、“老始成”所蕴涵的内容,帮助学生积累丰富
2、的语言材料。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难点:1. 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及体会诗人陆游对小儿子子聿所寄予的一片深情。2.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意境,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看图、想象、讨论、交流、吟诵、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理解古诗意思从而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3借助拓展练习,训练学生读写结合、模仿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四、教学准备: 教师: 教学
3、挂图及诗人相关资料 学生:课外搜集关于读书、实践的名言警句;借助字典理解诗中有关字、词的意思。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背诵古诗导入1.导入:大家在课堂上和课堂外学习过很多古诗,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回忆一下,请同学们背诵一首自己最喜爱的古诗。本学期我们刚刚学习了一首陆游的诗,示儿,谁来背一下。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利用所学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迸发出学生无限热情。2.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位诗人呢?(出示陆游简介)是的,陆游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其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
4、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3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二)理解题意,读熟古诗1、理解题意。 读题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交流)?这件事情发生在一个冬天的深夜。?这首诗是陆游写给小儿子聿的。?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的一些感想以此来教育他的儿子。 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再指导多角度读好诗歌题目。过渡: 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时,生发了哪些感
5、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让我们一起回到了800多年前的那个深夜,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2、读熟古诗。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字音的正确、朗读的节奏等)。过渡:学习古诗,除了会读之外,我们还要理解古诗。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品读体悟诗文1.出示挂图:(引导看图)冬天,陆游正在书房读书,读着读着,他忽然有了许多的感想,于是,叫来小儿子教育他。那他教育儿子些什么?2.理解前两行诗句。(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指名读第一行,说说关键词并理解一下:如:学问:读书学习。无遗力:不遗留多余的力。换句话说就是“
6、用尽全部的力气”。指名连起来说一下这行诗的意思: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读书学习)是不遗留多余的力气的。或者古人学习总是竭尽全力的。十分的努力。(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指名读第二行诗,说说关键词:少壮:年轻的时候; 工夫:花了工夫始:才指名连起来说一下这行诗的意思: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指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做到及时复习巩固。3. 理解第三、四诗句的意思。(1)读第三行诗,理解诗句的意思。指名读读,说说关键词:终:终究、到底、毕竟。(可以通过组词理解如;终于、终究等等,通过比较说出终究比较
7、合适)浅:肤浅、浅显。同样可以通过组词找出合适的答案。指名读读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是很肤浅的。)(2)理解第四行诗的意思。 指名读读,说说关键词:绝:表示程度深,知:知道了解(两者和起来就是“绝知”:理解得透彻、深入地理解)此事:我们学到的这些知识;躬行:亲身去实践(“躬”也可以通过组词解决如:从“躬”字字型去理解,再通过查字典解决)指名读读说说意思:(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3)理解三、四行诗句指名读读说说意思。(4)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8、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板书)(5)指名读后两句,齐读。4.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1)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循循善诱 语重心长 意味深长 )设计意图:这里要求学生用成语来描述陆游教育儿子时的态度,一来深入了解此时陆游的用意,二来有助于学生成语的积累。(2)请你也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来读一读这首诗吧。(3)评读。(四)指导背诵(五)拓展提高1.合理想
9、象一下,陆游为什么要在冬夜告诉小儿子这个读书感受呢?子聿听了以后又会说些什么呢?2.老师希望你们牢记古人的训诫,从现在开始,做个踏踏实实、身体力行的学生。其实,陆游共写了八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那么陆游在其他几首中告诉了儿子什么呢?课后请同学选两到三首读一读。 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品读名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读书的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请大家欣赏关于读书的名句:a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2. 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是谁说的吗?(朱熹)(出示朱熹简介)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学问广博,治学勤奋,一生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其中
10、很多思想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写的诗善于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寓意含蓄,具有哲理。3.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课题)(二)品析诗句,理解诗意 1.检查诵读。(1)指名读,相机正音“鉴”“徘徊”(2)古诗大多运用逗号和句号,这里有个特殊的标点,你发现没有?谁来读出问的语气呢?(指名读,并指导朗读好这一句)【设计意图:从标点入手,启发学生质疑,感知诗景.】2.品读一二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1)“鉴”是个生字,指导写字,师范写,
11、什么意思?(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让学生联想池水与明镜的特点。“半亩方塘一鉴开”,短短几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板:清澈明净)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 (2)(“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句什么意思?“徘徊”如何理解?做一下动作,(描叙 “天光”、“云影”在池塘中散步的情景。)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来回地移动)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3)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请同学
12、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4)指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会读得更好.3.品读三四句。(1)过渡:诗人好学善问,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问、渠、哪得、如许什么意思?解释一下,他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池塘的水如此清澈呢)是啊,到底什么原因呢?诗人自问又自答为有源头活水来。(出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中哪个词提示了你原因了?(2)“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板:源头活水)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3)理解: 渠:它,指
13、方塘。 如许:如此。如果没有活水源源不断的流进方塘,方塘会怎样?(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4)出示插图,看图想象说话:诗人坐在塘边的大石头上,抬眼望去,方塘的水真清啊: (同桌讨论)小结:同学们,诗人看到这半亩方塘虽然小了些,但因为有活水不断流进,水如此清澈,怎能不喜欢呢?读出诗人心中的喜欢之情。(三)辩论明理享受诗趣。1老师读题目,学生读诗。2启发谈话:朱熹说:“读书须有疑,方有长进。”你学到这儿,有什么疑问吗?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
14、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3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点拨引导.4.引导学生理解:(1)这是诗人写诗的高明之处,把深刻的读书哲理巧妙地藏在写景诗里。表面上是写“观塘有感”,而实际上是用暗喻的方法写“观书有感”。(2)诗人把方塘比作人的心智,把源源不断的活水比作新鲜的知识,只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使方塘如此的清澈;同样,也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人的心智更聪明。5.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哪得”,“如许”,“活水”,及问号。后两句要读得意味深长,一语双关)【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我汇报,相互启发,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已知加深对文本理解,使学生对达成
15、的目标掌握更牢固,更持久。】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四)拓展延伸,温故知新1朱熹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藏在观书有感的诗句里面,使人们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观点,真不愧是杰出的理学家,教育家,这样的诗也叫说理诗,我们接触到还有许多这样的诗,试一试,你能填上吗?出示:(1)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 ,( )。(2)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 )。(3)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 ),( )。(4)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时,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
16、微不足道,这正是( ),( )。2.小结: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也将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大家切记: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五)学以致用,读写结合 本课的两首古诗,都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悟。其实关于读书感悟的名言有很多,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1. 请你再写一句别人读书感悟的名言。 2. 请写一句自己读书感悟的名言。 板书设计: 22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 不遗余力 书本知识做 学 问 持之以恒 实践经验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源头活水我的心智:
17、聪明敏锐不断读书 心智明读书汲取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说理诗,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一是情境创设,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开始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以示儿为桥梁唤醒学生对陆游的记忆,继而声情并茂地叙述陆游创作,此时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已幻化成生动的画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他们急切地期望与文本进行对话。二是小组合作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激活孩子已有的能够佐证这一哲理的知识储备,丰富诗境,加深理解体会。观书有感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借半亩方糖清澈
18、明净的形象来譬喻读书的体会,告诉我们: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我抓住“鉴”字,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池水与明镜的特点;抓住“徘徊”,描叙 “天光”、“云影”在池塘中散步的情景,通过美美的读将诗中描述的美景定格于自己的脑海中。再引导学生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用语言表达出来,课堂上学生尽情的表达,自由地想象,诗文中简练的语言此刻已变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拓展古诗,搜集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用以勉励自己。不足之处:目标中很明确指出本节课要背诵古诗,但后来的时间不很充分,就只进行了集体背诵,没有让学生互相检查背诵。教学建议:恰当利用故事,解决疑难问题。例如:理解“无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泔水清运专项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宝石匠人珠宝店珠宝行业法律咨询合同
- 厨卫改造工程合同样本
- 旅游规划与设计行业智能化旅游目的地打造方案
- 电子通讯网络工程指南
-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作业指导书
- 三农产品流通体系国际化与走出去战略作业指导书
- 三农田灌溉管理方案
- 多应用临时借款合同常用
- 房产归男方无债务离婚协议书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CCAA年度确认 试题与答案
- 2022届“一本、二本临界生”动员大会(2023.5)
- 肝脏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培训课件
-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课件
- 耐压绝缘硅橡胶涂料喷涂作业指导书
- 小学《体育与健康》 人教版 三年级 乒乓球运动 -乒乓球介绍与球性教学 第一节课PPT 课件
- 急性心梗的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 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二)课件
- 聚焦:如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化工仪表自动化【第四章】自动控制仪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