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红楼春趣》优质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红楼春趣》优质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红楼春趣》优质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红楼春趣》优质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红楼春趣》优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红楼春趣文本分析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集中描写了宝玉和一众姊妹放风筝的场景。此时,众人重新起社填词,正热闹间,有人发现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这一场意外倒勾起大家放风筝的兴致来,于是大蝴蝶风筝、美人儿风筝、沙雁儿风筝、软翅子大凤凰风筝、大蝙蝠风筝、一连七个大雁风筝等纷纷登场,宝玉和一众姊妹个个尽显情趣。教学时可以以文章的题眼“趣”为突破口导出教学思路,先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基本内容。这样既分散了教学难度,又放缓了教学坡度,还使文章叙述的线索一目了然。课文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趣,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可以

2、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感受生动活泼的场景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揣摩人物内心,领略放风筝的“趣”,看看哪位人物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了解红楼梦,了解宝玉、黛玉、宝钗、探春等人物的故事和性格特点,进而激发对古典名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目标1.会认“恰、屉、嫣”等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喇”;重点理解“忌讳、晦气、七手八脚”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文中所描写的情境,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揣摩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形象。3.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基本内容,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4.在阅读中感受放风筝的热闹和

3、情趣,并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2.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3.赏析放风筝的场景,体会放风筝之趣。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2.体会放风筝的趣味,讲自己喜欢的人物的故事,并说出喜欢的原因。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插曲葬花吟,再播放红楼梦中“放风筝”的视频片段,学生观看并交流观后感想。导语:“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这说的是什么呢?(学生答:风筝。)不错,就是风筝。放风筝历史悠久,是一项

4、人人都喜爱的娱乐活动。大观园中的众人也对放风筝充满了兴趣。看,他们急匆匆地拿来各自的风筝,正准备放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的红楼春趣,感受放风筝的乐趣。(板书:红楼春趣)2.齐读课题,理解课题。预设:“红楼春趣”中的“趣”指什么?这种“趣”体现在哪里?牵涉哪些人?他们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曹雪芹。曹雪芹(约1715约1763)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

5、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2.出示读书要求,自主朗读课文。(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标上段落序号。(3)圈出生字新词,在重点句子下面画横线,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3.听朗读音频,边听边学习停顿和对话的语气,注意自己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注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学生合作识记字词,教师指导。似 窗子 忌 气 高薛宝 地 晴

6、姑娘 豁 需注意的字音:“钗、敞”是翘舌音的字;“嫣”应读“”,不要读成“”;“袭”读“í”,不读“”。需注意的字形:“晦”的左边是“日”,不要写成“口”或“目”;“钗”的右边是“叉”,不要写成“又”。形近字示例:讳(忌讳)伟(伟大)纬(纬度)苇(芦苇)晦(晦气)悔(忏悔)诲(教诲)海(海洋)(2)理解词语。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而形成的禁忌。晦气不吉利,倒霉。指人倒霉或生病时难看的气色。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5.学生在识记生字、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读不通的地方读通

7、顺。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速读课文,理清思路,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划分层次,并说一说每一层的主要内容。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大家发现无主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紫鹃说要取下来放,遭到反对,黛玉提议放风筝,放晦气。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写宝玉和众姊妹各自拿出自己的风筝放的场景。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众人放飞风筝后散去。2.给每部分拟写一个小标题,小组探讨后交流。交流后明确:发现无主风筝;各自放出风筝;风筝飞走。3.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课文写的是宝玉和众姊妹放风筝的场景,但有详有略,对谁放风筝的情形写得最为详细?示例:生1:对宝玉放风筝写得最为详细。生2:描写宝玉放风

8、筝的文字详细地写了他的语言、神情、行为等。(2)了解每个人所放的风筝,填写表格,体会放风筝的乐趣。()风筝主人宝玉黛玉探春宝钗宝琴风筝名称美人儿风筝、不知名风筝美人儿风筝沙雁儿风筝软翅子大凤凰风筝一连七个大雁大蝙蝠(3)品析重点语句,了解放风筝的情景。了解缘由。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头子们回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这里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描写挂在竹梢上的大蝴蝶风筝,设置悬念,同时也是这个风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探春笑道:“紫鹃也太小器,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

9、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由探春和黛玉的话可知,放风筝和放晦气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明确:古代放风筝一般在清明节,众人借着花红柳绿之时,把过去一年的不顺通过风筝放出去,所以放风筝又有放晦气的说法。见到别人风筝落下,老百姓都不会去捡,因为那是别人的晦气,捡了等于把别人的晦气给收了。品味乐趣。A.第2自然段是如何描写丫头们的?表现了什么?明确:描写了丫头们的动作,表现了她们对放风筝兴趣浓厚。B.文中是如何描写宝玉的?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明确:这

10、里作者抓住宝玉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进行了描写,表现了他不能放飞风筝时的急躁。描写生动,读来如在眼前。把握形态。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这句话是怎么描写风筝飞走的情态的?明确:这句话按时间顺序,抓住风筝的形状,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迅速飞去直到消失的过程,写得十分生动。“鸡蛋”“黑星儿”写出了风筝的形状变化。开始,众人看到的风筝只有鸡蛋大小;后来,风筝迅速飞去,人们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最后,风筝在天空中消失了。从这生动的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众人放风筝时异常欢快的心情。(4)文章围绕“趣”来写,请探讨本文的“趣”表现在哪些方面。示例:生1:“趣”在宝玉和众姊妹全员出动,

11、拿出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精美无比的风筝,欢乐、开心地放飞。生2:“趣”在放风筝时,桃红阵阵,杏雨纷纷,柳絮随风,芳容曼妙,那些充满着青春和朝气的欢声笑语显得格外明媚动人。生3:“趣”在放风筝时,“事故”不断:宝玉本想放大鱼风筝,结果被晴雯放了;又想放大螃蟹,结果已给了三爷(贾环)。最后终于拿来一个美人儿风筝,却飞不起来,只起房高,就落下来。生4:“趣”在大家互相打趣,互相帮助,互相劝说安慰,互相怜惜,充满了姊妹亲情。比如众人劝说黛玉放风筝,把病根儿都放了去。生5:“趣”在宝玉和众姊妹对美好、幸福的生活充满向往,他们希望风筝能把黛玉的病根儿带走,把晦气带走。(5)作者把故事写得有趣,也把人写得有

12、趣,探讨并交流: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示例:生1:贾宝玉给我的印象最深。在整个放风筝的过程中,他顽皮、欢乐,一点儿也没有居高临下的公子哥的架子。大鱼风筝被晴雯放走,自己却从未放一遭儿也不气恼;看见美人儿风筝做得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便急得头上出汗。众人大笑,他恨得把风筝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从贾宝玉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完全没有公子哥的架子,十分率直纯真。生2:黛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宝玉的风筝飞不起来,她指出原因是“顶线不好”,要叫人去换,说明她很聪明,而且乐于助人,对宝玉很有

13、情义。(6)拓展延伸:红楼梦中,风筝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形象,它还是人物命运的暗示。你能由文中各人所放的风筝联想到他们日后的命运吗?明确:美人儿风筝暗指黛玉,暗示宝、黛之间没有结果;凤凰风筝取“凤凰于飞,其鸣锵锵”的反义,暗示探春的婚姻不幸;宝钗的一连七个大雁风筝指终不成双。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具体分析了课文内容,了解了众人在春日的大观园放风筝时趣味盎然的场景,明确了他们不仅是要放掉平日的不顺、晦气,更表达着对自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在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 。2.学生自主交

14、流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1.阅读红楼梦,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本次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先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放风筝”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接着,我通过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主感知课文内容,并通过听朗读音频、合作学习生字新词等方式扫清字词障碍。在理解课文时,我先指导学生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段落大意,学生小组探讨交流后拟出每部分的小标题,学生提取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接着,我主要通过表格,引导学生找出描

15、写大观园中众人放风筝的句子,从而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红楼春趣”。然后,我抓住“趣”这一文眼,引导学生探讨本文的“趣”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还引导学生探讨并交流: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学生的回答有理有据,可见完全掌握了文本内容。这样逐步讲解,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8* 红楼春趣教学目标1.认识“恰、屉、嫣”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2.用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情节。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运用学到的阅读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教学难点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受人物形象。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这篇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有些生僻。可运

16、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学习“嫣、钗”这两个字,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2.阅读理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长文短教,抓住中心人物,找出描写宝玉和黛玉的句子,抓住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3.表达运用这是一篇古代白话文,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学习这种写作方法并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先小组交流讨论,再全班汇报交流,说一说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和小说红楼梦。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歌曲导入,激

17、发兴趣1.课件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片尾曲枉凝眉,师生随曲同唱。同学们来猜一猜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红楼梦)2.你们对红楼梦这本书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后,红楼梦简介)3.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古典小说是清代曹雪芹历经十年所创,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4.看得出同学们对红楼梦中的人物挺感兴趣。红楼梦中的许多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如宝玉初见林黛玉、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等。今天我们就通过红楼春趣这个故事走进红楼梦,了解故事中的人物。5.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红楼春趣)6.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春日里,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这个题目是后人所加,谁能猜猜题目的意思?(学生自

18、由猜测)【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对红楼梦及其作者做简要介绍都是为了学习课文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板块二 初读故事,指导方法 1.默读课文,给这个故事换一个题目。预设:生1:放风筝。生2:大观园里放风筝。生3:宝玉、黛玉放风筝。2.这是一篇古代白话文小说,有些词句不好懂,如“放晦气”等。读课文的第一步是要扫除字词障碍,你会怎么做呢?预设:生1:结合书上的注释或查工具书。生2:联系上下文猜词语的意思。3.联系上下文猜词语的意思是阅读古典名著的好方法,同学们可以运用这个方法学习这篇课文。(词语)(1)指名学生读这几个词语,老师相机正音,齐读。(2)谁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猜猜它

19、们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猜测)4.课文中还有难懂的句子,大家也来猜一猜它的意思。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yuè)子来。(1)指名学生读句子。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描写了丫头们准备放风筝的动作)(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丫头们准备放风筝时的忙乱场景,但忙乱中又透出一股欢快劲儿)(3)教师小结:阅读古典名著可不能单看句子的表面意思,要联系前因后果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也就是说只读一句话、一段话或一个故事,那么对其中的故事或人物只能一知半解;只有通读全书,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才能真正读懂故事的内容,才能全面地了解人物的形象。【设计意图】本文是古代白话文

20、,有些词句的意思较难弄懂,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板块三 再读故事,理清人物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词语)指名读,师相机正音,再全班齐读。2.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很多,快速浏览课文,把故事中出现的人物都用红笔圈出来。(指名学生说)宝玉、黛玉、紫鹃、探春、宝钗、宝琴3.这么多人放风筝,谁才是中心人物呢?(宝玉和黛玉)为什么说他们俩是中心人物?(因为描写宝玉和黛玉的文字最多)4.为了读懂这个故事,我们还要弄清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请读过红楼梦的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吧!(先指名学生说,再人物简介)5.教师小结:弄清了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了中心人物,

21、就能大致读懂课文了。【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找出中心人物,能够帮助学生大致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板块四 品读课文,感悟形象1.我们阅读古典名著的时候,如何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呢?(学生畅所欲言)2.我们读一个人物,通常要关注他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能大致读懂就可以了。(阅读提示)l 默读课文,读后思考: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深?重点说说宝玉给你留下的印象。并在书上做批注。l 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文中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认为他(她)是一个的人。我是从文中第自然段中的感受到的。l 全班交流汇报。(1)学生自读课文

22、,一边思考问题,一边做批注。(2)小组交流讨论问题。(3)全班交流汇报。预设:示例1:文中宝玉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认为他是一个天真、顽皮、率直的人。我是从文中第4自然段“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中感受到的。老师相机引导:请同学们圈出这段话中的动词,从这些动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宝玉率直纯真的性格特点。请你用红笔画出宝玉说的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宝玉喜欢美人,关爱女性)示例2:文中黛玉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认为她是一个生活细致的人。我是从文中第5自然段“一时风紧,众丫鬟都用

23、绢子垫着手放。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见“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中感受到的。老师相机引导:风筝线很细很有韧劲,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这个动作足以说明她善于观察,心思细腻。3.想要全面地感受人物形象,就要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进行分析。l 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l 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日赖大娘送的那个大鱼取来。”l 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l 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l 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l 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