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实验实训五年发展规划_第1页
遵义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实验实训五年发展规划_第2页
遵义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实验实训五年发展规划_第3页
遵义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实验实训五年发展规划_第4页
遵义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实验实训五年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遵义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实验实训五年发展规划一、专业建设定位和指导思想(一)、专业建设定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接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主要面向生物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及教育系统,从事生物科学领域有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跟踪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走向,以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彰显办学特色为主线,坚持育人为本、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服务意识、凸现专业特色,全面提升培养人才的质量、促进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二、专业建设目标根据生物科学专业发展动态,围绕改革和建设的内容主题加强生物科学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生物科学专业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使教学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专业更扎实、素质更全面、结构更合理、队伍更稳定的“双能型”师资团队,使之更能够适应本科层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性人才教育培养的需要。加强课程建设,编写出与之配套的1-2门应用型课程教材,并将这一模式逐步推广到其他相关课程。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善生化制药技术实训中心,为将其建设成为省级实验实训中心奠定基础。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嵌入式”、“准生产型”实习实训模式,提升本专业综合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兼顾有较强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三、专业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一)、教学基本建设1、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围绕学校办学定位,把产学研合作,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作为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重要方向。依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走“产学研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通过校企合作方式,逐步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及公共选修课几个部分构成。增大通识教育比例,精简基础理论内容,强化实践及创新教学体系,突出专业方向特色。努力实现从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变。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按照区域经济特点对就业岗位实际要求,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1-2门体现产学研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核心课程,共同制定核心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现代生物工程、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实验、现代生物技术大实验等。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压缩限定课内总学时,

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压缩总学时的同时,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有效加大课堂信息量,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进行专业合格课程建设,并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加大应用型课程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开设专业前沿性讲座,设立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和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充分了解当地企业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申报项目和选择毕业论文研究方向,不断提高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综合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和专题讨论等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创新课程内容为目标,淘汰低水平重复、陈旧性内容;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淡化学科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针对性、先进性。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大力推广研究性教学,重视讨论和交流,重视合作学习,重视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个性化培养,重视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完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4、实践性教学环节(1)、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室建设进一步完善生物科学专业相关实验实训室,拓宽实验实训室的功能,完善基础实验室、在现有实验、实训条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使之成为集教学、科研、人才培训、技术开发、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农副产品加工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强化生产性、创新性实训,通过与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保证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相一致。搭建生物大类实验实训平台,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对实验、实训资源进一步优化,保证实训基地的建设内容和规模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及生物制药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模相匹配,逐步实现实验室、综合平台及生产基地业余时间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科研、创业机会。(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训体系,提高专业实习实训效果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增加校外实训基地3-5个。开展与企业、校外同类专业院校的交流合作,发挥对外辐射的功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校外实习基地既是学生实习、就业的基地,又是教师挂职锻炼、技能训练、技术革新、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的场所。将实习基地建设与学生就业基地紧密联系。指定专人负责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建设工作。(3)、规范专业野外实习,不断完善考评体系为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及独立工作和协作、协调能力;学会采集、制作、鉴定及保存植物标本的方法,了解实习地区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要植被类型及各群落生境特点,按照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二学期安排2周的野外实习,合理安排实训时间,配备指导教师,不断完善考评体系,使实习达到预期效果,并对学生实习成绩进行客观的评定。(4)、重视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科研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因此要加强毕业论文的指导和过程管理,通过对指导教师资格认定、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论文撰写、论文格式以及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手册的填写等全过程监控,确保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有效的开展。5、教材建设加强教材建设,大力推动高质量教材的选用,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对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与重点教材优先选用,提高优质教材的使用效益,其比例要达到60%以上,有一定的双语教学课程教材。继续选用内容较新的21世纪教材、优秀教材、获奖教材外。提高自编实验教材的质量,争取在教材出版上有新的突破。对部分双语教学课程,选用国外原版优秀教材,并加强与国外合作院校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对实验课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数,提高实验内容的先进性,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专业课程实验指导书,在建设期内力争出版1-2部水平较高的特色教材。6、教学研究依据教学内容和特点以及手段条件因素,设计教学要采用的策略、方法和组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积极申报质量工程类教学研究项目,并采取得力措施,提高本专业的学术水平。7、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严格执行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保证教学目标的全程监控。一是落实“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监控重心在教研室”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学校、学院有关教学制度、规定,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二是健全和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与运行,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断加强教学运行情况的监控力度。三是加强课堂教学、教材选用、实践教学、考试及成绩管理、毕业论文、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主要环节检查和管理。四是加强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通过教研室检查听课、学生测评及信息员会议、校院领导检查、教学督导听课等渠道加强教学质量监控,通过教研室、督导委员会、院领导评课以及教学通报等形式进行反馈,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有整改,从质量监控上严把教学质量关。五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教师教学科研评优等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8、学风建设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精神与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和前提。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和生动活泼、健康上进的良好风气,努力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技能和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通过专题报告、三好学生和模范团员评选及考研讲座等活动加强学风建设。9、专业特色及优势根据办学定位,通过3年的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构建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新模式;形成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省级教学团队;建立健全有利于专业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明显的特色,对学校的专业建设产生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等,和省内同等院校相比凝练出自己的专业特色。(二)、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精、数量足、质量高、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办好专业的根本保证。1、教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是在5年内逐步建立起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到2018年,培养教授3名,副教授3-5名;培养和引进博士2-5名以上。加强兼职队伍建设,可引进行业大师、企业技术专家等充实专业带头人队伍和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生产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2、师资的引进与培训通过“内培外引”、“双向挂职”等方式打造一支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具有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双能型教师2-3名。加大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力度,提高任课教师中“双师”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合理配置师资,按专业方向设置配置,老中青相互结合,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和科研培训。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选派青年教师深入学习和工作,获取工程技术经验,构建“双能型”保障系统。同时通过引进企事业单位学历和职称高、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才来我院兼课或讲座。(2)、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在职学习、在岗进修、脱产进修,到国内外高校作访问学者,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提高中青年教师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培养或引进1~3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坚持教学督导制和领导听课制,利用多种形式督促和帮助青年教师胜任教学岗位,提高教学质量。(4)、实施“名师工程”,培养高层次学科、学术带头人。分别围绕专业发展方向组织学术团队,形成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学术骨干为中坚力量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5)、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并采取得力措施,提高本专业的学术水平。努力创造条件,与国内外相关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合作培养关系,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赴国外进修和从事科研项目合作研究。3、教风建设加强教风建设工作,要求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教学名师和专家报告、典型教育、专题培训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通过评选师德标兵、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活动,树立典型,带动广大教师争创优良教风。实行备课和教案抽查制度与新课、新老师试讲制度;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与信息反馈制度;坚持实行相互听课制度;严格教师考勤与考核制度,建立教学质量奖励制度。(三)、科研和产学研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是师资队伍建设进入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组织教师积极申报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力争每年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目,其中省级上5-10项。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向国际著名刊物投稿。同时广泛开展科研促教学活动,科研项目的开展使教师对本学科的知识深度与广度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继续扩大与我市相关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加大与商洛市有关企业合作建设现代生物技术实训室,建设教学——生产——科研为一体的校内外生产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基地,切实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四、专业建设的条件保障(一)、政策及组织保障生物科学专业是我校首批升本的专业之一,每年学校都有一定的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投入专业建设,为本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全面的保障。(二)、教学条件保障1、师资队伍建设生物科学专业教师在教学科研、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勇于创新、特色鲜明的省级教学团队。将利用学校提供的优惠政策,一方面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