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案_第1页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案_第2页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案_第3页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21、让学生了解辛弃疾及其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的原文及译 文。、引导学生体会词意及感情。3、培养学生热爱宋词的情感。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辛弃疾及其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的 原文及译文。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词意及感情。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辛弃疾的资料教学过程个性设计一、 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辛弃疾抗金的故事。二、简介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 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

2、苏轼合称“苏辛”,与并称“济 南二安”。三、指导学生自学1、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首词的作者等有关 情况。卜而请同学们自己后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想一想这首词主要写r 什么内容2、请同学们试着分Q下每一句话的含义。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理解词意。通过讲故事引 起学生学习的 兴趣。学生交流词意,教师个别指导。四、多种形式诵读练习、全班齐读。2、男女生分组朗读比赛。3、指名学生个别读。五、全班交流、拓展1、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交流词意,教师适时订正,指导。交流词意:(1.)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少年时不懂得什么是忧愁, 闲来无事喜欢登上高楼。(2.)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

3、说愁。":喜欢登上高楼,为了写首新 词没有忧愁也要说有许多忧愁。(3.)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如今尝尽了愁的滋味,想说 却又说不出口。(4.)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想说却又说不出口,而只是 说:“好凉爽的一个秋天啊!”六、重读诗文,总结本词。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愁” 还缺乏真切的体验,登高望远不知愁苦。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 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虽然亲历了人民 的苦难,却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 为了

4、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 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 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 一个“爱上层楼”,又同卜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 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卜,也要勉强说 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巴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 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 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同的人生经历。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

5、进行 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 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却“一腔忠愤,无 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 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 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欲说还休:想说而最终没有说,出自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 说还休。”)这两句“欲说还休”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 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 要说愁,如今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近下文。 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是忧国伤时之愁。 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 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 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向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体现了辛词“变温婉,成悲凉”的特点,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不识愁滋味”、“识尽愁滋味 的对比,突出渲染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穿全词的线索,感情直率 而委婉,高度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