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与市场课件第17章_第1页
网络群体与市场课件第17章_第2页
网络群体与市场课件第17章_第3页
网络群体与市场课件第17章_第4页
网络群体与市场课件第17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网络(群体)效应network effect(基于第17章)“网络效应”是一种一般的社会现象,在经济活动和一般社会活动中都有所反映。我们以市场行为为例讨论,其方法与精神也可用于其他范畴。事物如何能“火”起来的一种规律市场 成交,就意味着达成了一致,博弈均衡卖方买方估值(因人而异)底价(成本)价格需求曲线供给曲线网络效应 (network effect) 购买行为的两种基本动因对购买商品(服务)本身价值的认识(intrinsic)由购买同样商品(服务)的人群规模带来的增值(网络效应) 只有第一种动因的经济模型(无网络效应)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供需关系,均衡分析 包含两种动因的经济模型(包含网络效

2、应)多个均衡点(稳定的,不稳定的),市场动力学1. 对新产品投放市场策略的启示没有网络效应的市场(例如日用品)(学习要点:讨论这类问题的方法) 消费者,生产者;估值(保留价),价格 一种商品,价格越高,买的人就越少需求曲线(下行):需求与价格成反比 一种商品,价格越高,生产得就越多供给曲线(上行):产量与价格成正比平衡点(均衡)在哪里?均衡的社会价值(福利)关心的问题:供需关系的描述 无穷多消费者,用0,1中的实数命名 于是可以称消费者x,x是区间中的某个数 认为这区间是充满的 于是 x1 也可以代表0,x之间消费者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占比) 每个消费者x对商品有一个“保留价”(估值,购买底价

3、),r(x),假设都不相等 还假设消费者是按照他们的 r(x) 递减序在 0,1中排列保留价、价格、消费群体如果商品的价格为pr(0),则r(x) p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也就是说,在消费者轴上存在一点x,他和他左边的消费者都会愿意购买,右边的则倾向于不买。r(x) 逆需求函数,倾向于消费的人群众的最低保留价格随人群规模增加而降低;r-1(p) 需求函数,消费群体规模随价格提高而减小均衡产量,上行动力,下行动力,社会最优设商品有一个固定成本价格p,厂家不会赔本生产。不同角度的问题:应该生产多少商品,给哪些人买去了最好?x* = r-1(p*)0,x*如果产量 x 0,所想即所得? 与价格有关,直

4、觉上,价格高了,人们会觉得买的人少 问题变成,给定价格,均衡在哪里会发生? p*,若x认为价格可接受,即他在预期有z人购买的基础上,认为 r(x)f(z)p*。注意,此时所有x r(x)) 均衡意味着恰好有 z 那么多的人认为价格可接受 也就是 0,z中的人对商品价值的估计不低于p*, z,1中的对价值的估计不高于p*,即必须有r(z)f(z)=p* 这也就是在给定p*、r和f 的条件下求均衡点z*的依据。自我实现的预期均衡 r(z)f(z)=p*,一个具体例子 r(x)=1-x,f(z)=z;r(z)f(z)=(1-z)z,z in 0,1当0p*1/4,有两个非零均衡点试体会价格与均衡点位

5、置的关系r(z)f(z)价值曲线稳定、不稳定、临界转折点 假设由某种原因,造成0,z购买,(z,1没买,其中z比z小一点点 z会有什么想法? 对于商品价格策略的启示 低价,引导用户群尽快越过第一个不稳定均衡点,希望达到第二个稳定均衡点,靠销售量盈利(薄利多销) 开始低价,甚至免费试用,待达到一定用户量(通过第一个不稳定均衡点)后再上调价格(注意,这引起的效应是复杂的) 这些都是“常识”,但这里有了模型解释r(z)f(z)rA(x),但rB(x)f(1-z)0,例如f(z)=1+az2,r(x)f(0)0 “即使别人都不买,我自己买了也有一定价值即使别人都不买,我自己买了也有一定价值” “当然,

6、还是买的人越多越好当然,还是买的人越多越好”(即(即 f 为增函数)为增函数) “别人都不买,我也要买”:对应预测为0,但实际会有一些消费的初始情形。 随着市场的启动,预测可能变得低于实际。 当人们很有信心,纷纷进入,市场也可能超出预期。此时有三个非此时有三个非0的均衡的均衡市场可以从0开始启动,成长一段,遇到瓶颈,达不到高端均衡当p*0,会发生什么情况?z=g(z)=1-p*1+az2神奇地造成一个通道!g(z)=1-p*1+az2此时,消费者的行为会推动市场规模自动成长,直到高端稳定均衡点!要点小结 在一个群体中,人们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有些是直接的(信号传递),有些是间接的(结论传递),

7、有些则是总体状态(市场规模) 市场上的网络效应:均衡、稳定、不稳定、临界点;网络动力学 这里说的“网络效应”,只是指人们得到的回报与群体参与度有关,并不体现人和人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后面章节的内容) 体会“个体决策”与“总体效果”的关系作业:17.3 你开发了一款新产品,提供的功能与市场上现有的一款产品一样,但性能提高了很多。具体来说,如果两款产品的用户数一样,那么每个潜在的用户对新产品的保留价会是另一款的2倍。你现在面临的困难是这类产品具有网络效应,并且每个用户只需要一款就够了。当前有80%的人使用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假设你的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竞争对手完全一样,且就等于竞争对手目前的销售价格。 如

8、果当前使用老产品的所有用户都转向使用你的产品,你可以做的最高定价(在保持让那些用户都买你产品的前提下)会是当前价格的两倍。显然,如果能够吸引这些潜在的用户,你将获得很好的利润。你该怎样使用户信服并转向你的新产品?你不需要构建一个形式化的模型说明这个问题,只需要描述你想尝试的策略,并解释为什么你认为在网络效应的作用下你的策略能够成功。作业:17.4 在17章讨论的具有网络效应的模型中,只涉及到一种产品。现在我们分析如果有两个相互竞争的产品,都具有网络效应结果会怎样。假设每种产品都有如下特性:如果人们预期谁也不会使用这个产品,那么大家对它的估值就是0。如果人们预期有50%的消费者会使用该产品,那么

9、恰好就有一半人会购买这个产品。如果人们预期所有的消费者都会使用该产品,那么所有人都会买这个产品。 使用网络效应的分析方法,描述可能的均衡状态下对应的使用每种产品的消费者人数,并简略讨论哪些均衡是稳定的,哪些是不稳定的。你不需要给出形式化的模型来回答这个问题,用语言描述这个市场会发生什么情况就可以了。课程报告一例:“计算机专业大一新生是否应该带电脑” 以学习成绩(高数,C+)为追求(目标函数) 考虑社会网络(两个好友会相互影响,可能用电脑便利学习,也可能一起玩游戏) 建模为一种简单博弈,考虑每人有两种策略(带电脑,不带电脑),及其回报 得到均衡策略:要么两人都带电脑,要么都不带 结论:带电脑对高

10、数成绩负面影响较大,对C+ 成绩正面影响较大,综合起来还是负面影响较大作业:17.1 考虑一个产品具有我们在本章讨论的网络效应。消费者以0到1的实数命名,当比例为z的消费者购买了产品时,消费者x的保留价格以r(x)f(z)定义,其中r(x)=1-x,f(z)=z. 假设这个产品对每个消费者的单位售价为1/4。这个产品可能的均衡购买量是多少? 假设售价降至2/9,并以这个价格卖给所有的消费者。这个产品可能的均衡购买量是多少? 简单解释为什么(a)和(b)的答案不同。 在(a)和(b)中,哪个是稳定均衡?请解释你的答案。市场 成交,就意味着达成了一致,博弈均衡卖方买方估值(因人而异)底价(成本)价格我们关于市场的一种基本认识 一种商品,价格越高,买的人就越少需求曲线:需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