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讨论要点讨论要点 关于油田开发关于油田开发 关于开发调整关于开发调整 关于开发分析关于开发分析技术层面技术层面 关于工程师职责关于工程师职责 关于企业管理关于企业管理 关于注水管理关于注水管理管理层面管理层面关于油田开发关于油田开发油田开发油田开发: :就是策划如何把找到的储量尽快就是策划如何把找到的储量尽快地、尽可能多的、最有效的动用起来。偏地、尽可能多的、最有效的动用起来。偏重研究部署、管理和策略。重研究部署、管理和策略。老板:善于谋略和理财;老板:善于谋略和理财;专家:当好参谋,提供可行的方案。专家:当好参谋,提供可行的方案。油田开采油田开采: :偏重技术研究和应用,是操作手。偏重技术研
2、究和应用,是操作手。油田开发管理纲要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1第二章第二章 油藏评价油藏评价2第三章第三章 开发方案开发方案3第四章第四章 产能建设产能建设4第五章第五章 开发过程管理开发过程管理5第六章开发调整与提高采收率第六章开发调整与提高采收率6第七章第七章 储量与矿权管理储量与矿权管理7第八章第八章 技术创新与应用技术创新与应用8第九章第九章 安康、平安、环境安康、平安、环境9第十章第十章 考核与奖惩考核与奖惩10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附则附则11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发布实施日期:发布实施日期:20192019年年0808月月2727日日 ( (中央法规中央法规) )
3、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那么那么第二章第二章 油藏评价油藏评价第三章第三章 油藏工程方案油藏工程方案第四章第四章 方案实施与跟踪方案实施与跟踪第五章第五章 开发动态监测开发动态监测第六章第六章 开发过程管理开发过程管理第七章第七章 改善二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改善二次采油提高采收率第八章第八章 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第九章第九章 技术创新与应用技术创新与应用第十章第十章 附附 那么那么油藏工程管理规定油藏工程管理规定关于开发调整关于开发调整开发调整开发调整层系调整井网调整主采系统调整细分层系细分层系层系重组层系重组逐层段上返开发逐层段上返开发井网开发层系互换井网开发层系互换层系局部调整层系
4、局部调整井网加密井网加密缩小井距缩小井距调整布井方式调整布井方式调整油水井数比调整油水井数比井网局部调整井网局部调整在原层系井网基在原层系井网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本不变的情况下,对原井网注水、对原井网注水、采油方式及压力采油方式及压力系统的调整。系统的调整。一般不钻井或钻一般不钻井或钻少量井。少量井。二次二次开发开发精细精细开发开发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建井网结构重建井网结构重组地面工艺流程重组地面工艺流程精精细细二二次次开开发发精细研究精细研究精细调整精细调整精细治理精细治理精细改造精细改造重构地质模型重构地质模型重建层系井网系统重建层系井网系统建立高效挖潜系统建立高效挖潜系统优化
5、改造地面系统优化改造地面系统精细精细管理管理精细精细调整调整精细精细治理治理精细精细改造改造精细精细研究研究精细二精细二次开发次开发“精细二次开发精细二次开发” -通过通过“精细工作精细工作,实现实现“二二次开发次开发”二、主要做法二、主要做法文明寨极复杂断块油田精细二次开发技术路线文明寨极复杂断块油田精细二次开发技术路线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组地面工艺流程重组地面工艺流程重建层系井网重建层系井网精细油藏研究精细油藏研究找准剩余油富集区找准剩余油富集区高精度高精度动态监测动态监测动态动态试验试验调研调研分析分析测井测井高精度高精度三维地震三维地震新工艺技术新工艺技术优化设计优化设计
6、及时进行开发调整及时进行开发调整建立适应剩余油分布的建立适应剩余油分布的层系井网系统层系井网系统优化改造优化改造提高地面系统效率提高地面系统效率实现高效安全运行实现高效安全运行构造构造剩余油剩余油层系层系井网井网精细注水精细注水立体挖潜立体挖潜储层储层精细研究精细研究精细调整精细调整精细挖潜精细挖潜精细改造精细改造注采调控系统注采调控系统减小级差减小级差简化工艺简化工艺提高效率提高效率降低能耗降低能耗精细注采调控精细注采调控立足井组精细调整立足井组精细调整立体挖潜立体挖潜增储、增产、增效增储、增产、增效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建立合理驱替系统建立合理驱替系统建立高效挖潜系统建立高效挖潜
7、系统建立高效地面系统建立高效地面系统关于开发分析关于开发分析油藏动态分析的作用油藏动态分析的作用确定确定基础基础修正修正认识认识指导指导调整调整辅助辅助决策决策牢固地建立油田开发的地质基础牢固地建立油田开发的地质基础! !通过各种可靠的动静态资料,运用已掌握的经验方法和理论,通过各种可靠的动静态资料,运用已掌握的经验方法和理论,得出油藏动态参数变化规律,在油藏静态描述的基础上完成油得出油藏动态参数变化规律,在油藏静态描述的基础上完成油藏的动态描述,使开发决策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地质基础上。藏的动态描述,使开发决策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地质基础上。不断修正对油藏的认识,对油田开发的物质基础心中有数不断修正
8、对油藏的认识,对油田开发的物质基础心中有数! !通过开发实践,不断深化对油藏地质特征、开采特征、资源利通过开发实践,不断深化对油藏地质特征、开采特征、资源利用状况、开发系统适应性的认识,使开发的物质基础上逐步清用状况、开发系统适应性的认识,使开发的物质基础上逐步清晰。晰。油田开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任何一项油田开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任何一项调整措施无论是开发调整还是单井措施都必须有明确的目调整措施无论是开发调整还是单井措施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很强的针对性和科学的预见性。目的性、针对性、预见的性、很强的针对性和科学的预见性。目的性、针对性、预见性只能产生于
9、从单井到井组,再到区块直至全油田的认真、深性只能产生于从单井到井组,再到区块直至全油田的认真、深入的动态分析!入的动态分析!为开发决策提供依据!为开发决策提供依据!同精细油藏描述和科学规划预测一起,为油田开发决策者当好同精细油藏描述和科学规划预测一起,为油田开发决策者当好参谋,确定开发调整的主攻方向,安排战略部署。参谋,确定开发调整的主攻方向,安排战略部署。对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对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分析分析过程过程人员人员素质素质要求要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发现规律、解决问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发现规律、解决问
10、题!分析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把多种现象有机地联系起来,反分析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把多种现象有机地联系起来,反映出油藏内部的全面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映出油藏内部的全面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措施,提高采收率,达到科学开发油田的目的。性,采取措施,提高采收率,达到科学开发油田的目的。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认真细致、吃苦耐劳的精神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认真细致、吃苦耐劳的精神理论水平高理论水平高-基础理论水平扎实,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补充、基础理论水平扎实,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补充、进步进步知识面宽知识面宽-石油地质、油藏工程、钻采工程
11、、开发地震、测井测试石油地质、油藏工程、钻采工程、开发地震、测井测试等等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判断力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判断力-具有正确的思想方法,能够从错具有正确的思想方法,能够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很快理清头绪,找出规律,得出结论综复杂的现象中很快理清头绪,找出规律,得出结论综合能力强综合能力强-高度归纳概括,以清晰、流畅的文笔写出高水平的动高度归纳概括,以清晰、流畅的文笔写出高水平的动态分析报告,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谈出有指导性、建设性的调整意见建态分析报告,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谈出有指导性、建设性的调整意见建议议生产动态分析与开发动态分析生产动态分析与开发动态分析生产生产动态动态分析分析开发开发
12、动态动态分析分析主要是对油藏当前生产参数的宏观分析和评价主要是对油藏当前生产参数的宏观分析和评价! !注水量、产油量、含水、压力的变化,注采平衡状况注水量、产油量、含水、压力的变化,注采平衡状况对生产的影响,递减分析、开发方案执行情况和技术对生产的影响,递减分析、开发方案执行情况和技术措施效果分析。措施效果分析。重点:在开发调整方案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新重点:在开发调整方案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从生产上找原因,及时对局部工作制情况、新问题,从生产上找原因,及时对局部工作制度进行调整,采取一些井下作业措施,调整配产、配度进行调整,采取一些井下作业措施,调整配产、配注计划,及时改善油
13、藏生产状况。注计划,及时改善油藏生产状况。是对影响油藏开发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是对影响油藏开发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根据生产中暴露出的问题、大量动态监测资料和先导根据生产中暴露出的问题、大量动态监测资料和先导性试验,深入到油层内部流体渗流特征的综合研究,性试验,深入到油层内部流体渗流特征的综合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重点:对油层非均质性和水动力系统的再认识,注采重点:对油层非均质性和水动力系统的再认识,注采压力系统的合理性,油水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储量动压力系统的合理性,油水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储量动用程度、剩余油分布及潜力分析,开发层系、井
14、网及用程度、剩余油分布及潜力分析,开发层系、井网及工艺技术适应性分析,油藏动态变化趋势预测等。工艺技术适应性分析,油藏动态变化趋势预测等。不同开发阶段动态分析的重点不同开发阶段动态分析的重点开开发发初初期、期、上上产产阶阶段段u根据钻井资料,搞好油藏开发地质综合研究,与开发方根据钻井资料,搞好油藏开发地质综合研究,与开发方案对比,核实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案对比,核实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u分析油水井能否达到方案要求,注采系统是否适应,能分析油水井能否达到方案要求,注采系统是否适应,能否达到较高的水驱控制程度。否达到较高的水驱控制程度。u分析油井见效情况,油井产能和压力恢复情况,确定合分析油井见效
15、情况,油井产能和压力恢复情况,确定合理注采比。理注采比。u油井见水后要分析层间差异情况、是否存在单层突进和油井见水后要分析层间差异情况、是否存在单层突进和平面舌进现象,分析储量动用程度、含水上升的变化规律等。平面舌进现象,分析储量动用程度、含水上升的变化规律等。u对开发层系、井网、注水方式的初步适应性分析评价。对开发层系、井网、注水方式的初步适应性分析评价。不同开发阶段动态分析的重点不同开发阶段动态分析的重点u在开发实践中不断对构造、储层、储量进行分析研究,在开发实践中不断对构造、储层、储量进行分析研究,核实或复算地质储量,确定最终采收率、计算采储量。核实或复算地质储量,确定最终采收率、计算采
16、储量。u分析各类油层水淹状况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加深对油分析各类油层水淹状况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加深对油藏生产规律的认识,分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力,编藏生产规律的认识,分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力,编制调整治理方案,并分析效果。制调整治理方案,并分析效果。u预测油藏开发趋势,编制规划方案。预测油藏开发趋势,编制规划方案。开开发发中中期、期、稳稳产产阶阶段段不同开发阶段动态分析的重点不同开发阶段动态分析的重点u分析产量递减规律,制定控制产量大幅度递减的措施分析产量递减规律,制定控制产量大幅度递减的措施u分析剩余储量的类型和有效挖潜方法,尽量做到少投分析剩余储量的类型和有效挖潜方法,尽量做到少投入、多
17、产出。入、多产出。u预测产量、含水的变化趋势,进行经济效益测算,提预测产量、含水的变化趋势,进行经济效益测算,提出油井废弃的极限产量和含水率标准。出油井废弃的极限产量和含水率标准。开开发发后后期、期、递递减减阶阶段段动态分析的评价标准动态分析的评价标准1 1、基础资料齐全、准确、实用、基础资料齐全、准确、实用 如:油藏动态分析应具备如:油藏动态分析应具备“6 6图、图、1010表、表、8 8曲线曲线”,注采井组分析应具备注采井组分析应具备“5 5图、图、5 5表、表、5 5曲线曲线”。2 2、分析方法科学、分析方法科学 遵循遵循“从油藏着眼、从单井入手、以井组为单元、从油藏着眼、从单井入手、以
18、井组为单元、深入到小层的程序,依照深入到小层的程序,依照“四个到层的要求,综合四个到层的要求,综合应用多种分析方法,搞清油藏动态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应用多种分析方法,搞清油藏动态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 从分析表面现象向把握开发规律转变从分析表面现象向把握开发规律转变 从生产动、态分析向开发动态分析转变从生产动、态分析向开发动态分析转变 从单井、井组分析向油藏动态分析转变从单井、井组分析向油藏动态分析转变 从解释动态、预测动态向科学调控开发趋势转变从解释动态、预测动态向科学调控开发趋势转变动态分析的评价标准动态分析的评价标准3 3、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析结果达
19、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析结果达到“五个清楚五个清楚” ” 开采的动态变化趋势清开采的动态变化趋势清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清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清 现阶段调整挖潜的基本做法和效果清现阶段调整挖潜的基本做法和效果清 进一步调整挖潜的对象和目标清进一步调整挖潜的对象和目标清 开发调整控的工作部署清开发调整控的工作部署清 动态分析量化评价标准动态分析量化评价标准(自选项目)(自选项目)类别类别评价项目评价项目序号序号具体内容及评价标准具体内容及评价标准分值分值基础资料基础资料1 1基础资料齐、全、准、实用。基础资料齐、全、准、实用。1010分析方法分析方法2 2从分析表面现象向把握开发规律转变从分
20、析表面现象向把握开发规律转变10103 3从解释、预测向科学调控开发趋势转变从解释、预测向科学调控开发趋势转变10104 4遵循遵循“从油藏着眼、从单井入手、以井组为单元、深入到小层从油藏着眼、从单井入手、以井组为单元、深入到小层”的开发分析程序,的开发分析程序,按照按照“四个到层四个到层”的要求,综合应用多种分析方法,搞清油藏动态变化的特点和的要求,综合应用多种分析方法,搞清油藏动态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规律、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1010分析结果分析结果5 5油藏开采的动态变化趋势清油藏开采的动态变化趋势清10106 6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清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清10107
21、7现阶段调整挖潜的基本做法和效果清现阶段调整挖潜的基本做法和效果清10108 8进一步调整挖潜的对象和目标清进一步调整挖潜的对象和目标清10109 9开发调整(控)的工作部署清开发调整(控)的工作部署清1010汇报质量汇报质量1010文字精练、多媒体效果好、汇报清楚文字精练、多媒体效果好、汇报清楚1010动态分析量化评价标准动态分析量化评价标准(规定项目)(规定项目)类别类别评价项目评价项目序号序号内容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分值分值油藏属性油藏属性1 1油藏类型油藏类型依据充分,判断准确依据充分,判断准确1010开采历史开采历史2 2开发阶段开发阶段依据充分,划分正确依据充分,划分正确10103
22、 3开发动态特点开发动态特点油藏开采的动态特点及变化趋势清油藏开采的动态特点及变化趋势清1010开发现状开发现状4 4开发效果评价开发效果评价依据充分,判断准确依据充分,判断准确10105 5剩余油分布特点剩余油分布特点宏观规律描述准确宏观规律描述准确10106 6存在问题存在问题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清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清1010发展趋势发展趋势7 7开发调整原则开发调整原则针对性强,与开发阶段相匹配针对性强,与开发阶段相匹配10108 8开发调控目的开发调控目的清楚,准确清楚,准确10109 9开发调整重点开发调整重点进一步调整挖潜的对象和目标清进一步调整挖潜的对象和目标清1010综合能力
23、综合能力1010汇报质量汇报质量思路清楚,汇报清楚思路清楚,汇报清楚1010推荐参考书推荐参考书油井产状和油藏动态分析童宪章)油井产状和油藏动态分析童宪章)采油地质工程金毓荪等)采油地质工程金毓荪等)砂岩油藏注水开发动态分析方凌云等)砂岩油藏注水开发动态分析方凌云等)实用油藏工程方法秦同洛等)实用油藏工程方法秦同洛等)实用油藏工程与动态分析方法黄炳光等)实用油藏工程与动态分析方法黄炳光等)中国油藏开发模式中国油藏开发模式 总论总论 (王乃举等)(王乃举等)多油层砂岩油田开发刘丁增)多油层砂岩油田开发刘丁增)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李道品)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李道品)复杂断块油田详探与开发王平)复杂断块
24、油田详探与开发王平)油田非均质对策论陈永生)油田非均质对策论陈永生)关于工程师职责关于工程师职责工程师、教授、研究员工程师、教授、研究员 工程师工程师(Engineer)(Engineer):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他们的功能包括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他们的功能包括设计designdesign)、规划)、规划planplan)、谋划)、谋划mastermindmastermind)、指)、指挥挥directdirect等。我比较接近现代思想的是这样一条等。我比较接近现代思想的是这样一条“工程师定义:工程师是把数学与自然科学知用于实
25、工程师定义:工程师是把数学与自然科学知用于实际目的人际目的人(Someone who applies a knowledge of math (Someone who applies a knowledge of math and natural science to practical ends, such as and natural science to practical ends, such as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structures
26、)structures)。 教授教授(Professor)(Professor):解释:解释1 1:是一种职业,多指在大学:是一种职业,多指在大学中执教的资深教师。解释中执教的资深教师。解释2 2: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中文的教授两字则源于业,后成为学官名。中文的教授两字则源于传教授业传教授业的字义,是中国古代就已使用的学官名称,在中国汉代、的字义,是中国古代就已使用的学官名称,在中国汉代、唐代的大学中都设有此职。唐代的大学中都设有此职。 研究员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Research Associate):高等教育中研究员
27、:高等教育中研究员资格拥有者的通用称谓。资格拥有者的通用称谓。 (1)(1)科学研究机关中的高级研科学研究机关中的高级研究人员。究人员。(2) (2) 被基金会授予金钱从事研究工作的人。被基金会授予金钱从事研究工作的人。技术创新概念模型 应用理论(自然科学奖)创新创新程度程度S经济经济效益效益E应用技术研究(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应用技术开发(科技进步奖)技术创新概念模型技术创新概念模型 技术有两个重要属性,即技术本身的创新程度及由该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关于企业管理关于企业管理关于注水管理关于注水管理 第二章第二章 注水技术政策注水技术政策 第七条 注水技术政策是指导油田注水工作的重要依据,主
28、要包括油田开发层系划分与注采井网部署、注水时机、细分注水、注水压力确定、水质要求等。 主要是:主要是:六个方面六个方面第二章第二章 注水技术政策注水技术政策 第八条 开发层系划分和注采井网部署。将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成一套层系,采用一套独立井网进行开发,使每套井网的开采对象渗透率级差控制在5以内,各小层间吸水相对均匀。开发井网要具有较高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中高渗透油藏一般要达到 80以上,低渗透油藏达到70以上,断块油藏达到60以上。 要充分考虑储层砂体形状及断层发育状况、断块大小及形态、裂缝发育状况等,确定井网几何形态、油水井井别、注采井排方向和井排距,井网部署要有利于后期调整。第二章第二章
29、注水技术政策注水技术政策 第九条第九条 注水时机。中高渗透砂岩油藏,要适时注水,保持能量开注水时机。中高渗透砂岩油藏,要适时注水,保持能量开采;低渗透砂岩油藏,应实现同步注水,保持较高的压力水平开采,低采;低渗透砂岩油藏,应实现同步注水,保持较高的压力水平开采,低压油藏要开展超前注水。需要注水开发的其它类型油藏应根据具体特点压油藏要开展超前注水。需要注水开发的其它类型油藏应根据具体特点确定最佳注水时机。新油田投入注水开发,要开展试注试验。确定最佳注水时机。新油田投入注水开发,要开展试注试验。第二章第二章 注水技术政策注水技术政策 一是:采出和注入的小层数不完全相同的。 二是:采出和注入过程中每
30、个小层的贡献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例如:采出1000方,10个小层中可能有3个产液。 注入1000方,10个小层中可能有5个吸水。第二章第二章 注水技术政策注水技术政策 同一口井的各小层之间的注入和采出之间是不可逆的。 第二章第二章 注水技术政策注水技术政策 第十条 注水压力界限。井底注水压力严格控制在油层破裂压力以下。确定合理的注采比,注水开发油田应保持注采平衡,中高渗透油田年注采比要控制在1.0左右,低渗透油田年注采比要控制在11.5,天然能量较为充足的边底水油藏要根据压力保持水平确定合理的注采比。达不到配注要求的层段要采取油层改造等增注措施,超注层段要采取控制注水措施。 第二章第二章 注水
31、技术政策注水技术政策 第十一条 细分注水。主力油层要单卡单注,不能单注的主力油层要尽可能细分。各分注段的油层数应控制在5个小层以内,层间渗透率级差小于3,总层段数控制在5段以内。 第二章第二章 注水技术政策注水技术政策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注水水质要求。在参考注水水质要求。在参考 的基础上,应开展注水水的基础上,应开展注水水质的配伍性研究,通过岩心伤害实验、现场实际油层质的配伍性研究,通过岩心伤害实验、现场实际油层回注验证试验,制定和完善适合本油田不同类型油藏回注验证试验,制定和完善适合本油田不同类型油藏的科学、规范、经济、可行的注水水质控制指标,严的科学、规范、经济、可行的注水水质控制指标,严
32、控二次污染,减少储层损害。控二次污染,减少储层损害。 第四章 注水调控对策 第二十条 注水开发油田要针对不同开发阶段暴露出来的矛盾,采取有针对性的注水调控对策,不断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和水驱采收率。 第二十一条 低含水期含水率小于20%):是注水受效、主力油层发挥作用、油田上产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注够水,保持油层能量开采。要根据油层发育状况,开展早期分层注水。分析平面上的注水状况和压力分布状况,采取各种调控措施,做好平面上的注水强度调整,保持压力分布均衡,确保注入水均匀推进,防止单层突进和局部舌进,提高无水和低含水期采收率。第四章 注水调控对策 第四章 注水调控对策 第二十二条 中含水期含水率20%
33、60%):主力油层普遍见水,层间和平面矛盾加剧,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大。在这一阶段要注好水,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做好平面调整和层间产量接替工作。加大注入剖面、产出剖面、分层压力等的监测力度,深入开展精细油藏描述,搞清储层纵向上的吸水、产液、产水、压力分布状况和剩余油饱和度分布。 第四章 注水调控对策 研究层系、注采井网和注水方式的适应性,分析平面和层间矛盾。对于注采井网不适应和非主力油层动用状况差的区块,要开展注采系统调整和井网加密调整,提高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平面上要调整注采结构,纵向上要细分层系和注水层段,提高非主力油层的动用程度,努力实现油田稳产。 第二十三条 高含水期含水率60%90%):
34、该阶段是重要的开发阶段,要实施精细注水。油藏描述要精细到小层、单砂体和流动单元,搞清平面上剩余油分布和层间、层内剩余油分布。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注采井数比,实施平面和剖面结构调整,不断改变固有的水驱通道,降低单向受效和与注水井不对应油井的比例。第四章 注水调控对策 提高注水井的分注率和层段细分级数、注水合格率;采取油层改造、调堵等措施改善储层的吸水状况、产液状况;精细层间纵向上的注采强度调整,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和产量递减率,努力延长油田稳产期。第四章 注水调控对策 第二十四条 特高含水期含水率大于90%):该阶段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
35、实施有效注水。精细油藏描述重点是研究储层的渗流规律、油水分布规律、优势渗流通道的分布,搞清主要矛盾。第四章 注水调控对策 积极开展精细挖潜调整,进一步提高注采井数比,采取层段细分注水、细分层压裂、细分层堵水、深部调剖、深部液流转向和周期注水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储层吸水状况,控制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提高注入水利用率和油田采收率。努力控制成本上升,争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四章 注水调控对策 第五章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注水过程管理 第二十五条 加强注水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实现“注好水、注够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的必要保障。要从注水的源头抓起,精心编制配注方案、优化注采工艺、控制
36、注入水水质、强化注水井生产管理。从地下、井筒到地面全方位抓好单井、井组、区块和油田的全过程注水管理和注水效果分析评价,实时进行注水措施跟踪调控。 第二十六条 按照简捷、高效、可控的原则,各油田公司要建立和完善注水管理制度,明确油田公司、采油厂、采油矿作业区)、采油队等各级管理责任。鼓励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促进油田注水工作的有序推进和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五章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注水过程管理 第二十七条 年度配注方案。每年十二月份编制完成下一年度油田区块配注方案,油田公司审查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一季度要完成全部配注方案的实施。对存在高渗透条带的注入井,要及时进行深部调剖;根据注入剖面资料,
37、对层间吸水差异大的井及时采取分层注入;对注采能力低的井层),及时采取油层改造措施,提高注采能力。要严格控制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提高注水效率。单井配注跟踪调整方案每季度普查一次,分析分层吸水量及吸水指数变化情况。第五章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注水过程管理 第二十八条 注水过程分析与评价。定期对油田的注水开发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评价油田注水开发状况是否正常,注水技术政策是否合理,预测水驱开发趋势,制定下一步的注水调控对策。要做好油田、区块、井组、单井年度配注方案实施效果的分析与评价工作,搞清油藏注水开发动态变化,针对油田不同开发阶段暴露出来的具体矛盾,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注水调控措施,为下一年度配注
38、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第五章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注水过程管理 第二十九条 注水井资料录取管理。注水井资料录取现场检查,必须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采取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努力提高注水井资料全准率。注水井资料全准系指日注水量、油压、套压、泵压、静压、测试、洗井、水质化验八项资料全准。注水井开井当日要求录取注水量、油压、套压资料,开井注水达24小时必须参加当月全准率检查。笼统注水井要求每年测指示曲线一次,否则为不全不准。正常注水井必须按照注水井资料录取管理规定取全、取准各项资料。第五章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注水过程管理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水质管理。各油田公司应建立和完善注水水质监测管理体系,
39、水质管理。各油田公司应建立和完善注水水质监测管理体系,加强水处理系统加药、排泥、更换和补充滤料等各环节的运行管理,加强水质加强水处理系统加药、排泥、更换和补充滤料等各环节的运行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监督和检查工作。油田公司每年、采油厂每月、矿每天对注水水源站、监测、监督和检查工作。油田公司每年、采油厂每月、矿每天对注水水源站、注水站进行水质检测,井口选开井数的注水站进行水质检测,井口选开井数的5%作为水质监测井,每季度分析一次,作为水质监测井,每季度分析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第五章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注水过程管理 第三十一条 油藏动态监
40、测。根据油藏特点、开发阶段及井网部署情况,建立油藏动态监测系统,依照取全取准各项动态监测资料。低含水期重点监测油藏压力、分层段注水量、生产井见水时间及分层含水率;中含水期重点监测分层含水及变化、分层压力、分层吸水、产液及变化等;高含水期和特高含水期重点是含油饱和度监测,寻找剩余油相对富集区。 第五章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注水过程管理 第三十二条 注水井要定期检查套管、油管状况和井下封隔器密封状况等,检查井总数不低于油水井总数的5%。油田开发过程中要开展套损规律研究,每年应安排12口井,进行套管技术状况时间推移测井。注水井检管周期不超过3年,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和上报。注水井作业推荐不压井作业技术。管
41、柱和工具下井施工前要经过地面检验合格后方可下井。除作业井、异常井的封隔器层层验封外,每年要选取5%以上的正常分层注水井进行封隔器验封。第五章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注水过程管理 第三十三条 注水井洗井管理。正常生产的注水井每季度洗井一次,注水井洗井要严格执行注水井洗井管理规定。当正常注水井在相同压力下,日注水量与测试水量相比下降超过15时必须洗井;注水井停注24小时以上、作业施工或吸水指数明显下降时必须洗井。为防止套管受压突变,洗井前应关井降压30分钟以上再洗井,当返出水水质与入口水质一致后方可恢复注水。第五章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注水过程管理 第三十四条 注水井分层测试调配。测试前要对井下流量计、
42、压力表、地面水表进行校对,误差不超过规定要求方可进行测试。分层测试可采取降压法或降流量法,至少测试三个压力点。采用降压法测试时,相邻两点间隔压力差值不大于0.5MPa。采用降流量法测试时,相邻两点间隔全井流量差值不超过全井配注水量的30%,待流量稳定后,录取稳定的压力值,降压间隔可以不等。第五章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注水过程管理 流量计下井测试的全井水量与地面水表流量对比,以流量计资料为基准,误差小于8%,否则要查明原因,整改后方可外报资料,或向采油队提供整改意见。可调层调试全部合格,欠注层水嘴已放大,方允许资料外报。 第五章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注水过程管理 第三十五条 针对老油田存在的系统管网
43、、设备腐蚀老化严重、水质不达标、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年度安排好整改工作。在满足注水半径的条件下,优化简化工艺和布局,实现注水站的“关、停、并、减”,注水站的负荷率应提升至70%以上。加强注水系统储罐及管线除垢、清淤等工作,减少水质的二次污染,储罐每年清淤12次。第五章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注水过程管理 第三十六条 根据油田实际,因地制宜推行取消配水间,采用井口恒流配水工艺的配水方式,提高注水系统效率和降低投资。积极推广非金属管道,降低摩阻,减少管道腐蚀。 第三十七条 各油田公司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采出水回注率,减少清水用量,采出水应尽量全部回注。第五章第五章 注水过程
44、管理注水过程管理 第三十八条 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是贯穿油田注水开发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实时跟踪分析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注水状况,评价注水调控方案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之有效的注水调控对策。第六章第六章 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注水效果分析重点内容。注水效果分析重点内容。 1.1.能量保持利用状况分析。分析注采比的变化和地层压能量保持利用状况分析。分析注采比的变化和地层压力水平的关系,能量保持利用水平和注采井数比的合理性。力水平的关系,能量保持利用水平和注采井数比的合理性。提出调整配产、配注方案和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措施。提出调整配产、配注方案和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措施。第六章第六章 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 2. 2.注水效果分析。分析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救用血保障协议书
- 赠予管家别墅协议书
- 盟约婚姻协议书模板
- 遗赠抚养协议书效果
- 领养狗狗捐款协议书
- 借款执行代理协议书
- 婚姻彩礼保管协议书
- 家人欠款承担协议书
- 兄弟房子协议书范本
- 水果种植管理协议书
- 江西省鹰潭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食品药品检验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化粪池清掏协议书范本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科书解读
-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标准
-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 化工原理完整(天大版)课件
- 2025年元明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艺术色彩解读
- 冲压生产管理流程
- DB32∕T 1670-2010 小麦纹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