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版七下历史填空(共5页)_第1页
新人教版版七下历史填空(共5页)_第2页
新人教版版七下历史填空(共5页)_第3页
新人教版版七下历史填空(共5页)_第4页
新人教版版七下历史填空(共5页)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知识要点A:隋的统一1. _年,_夺取北周政权,建立_,以_为都城,杨坚就是_。2. _年,隋文帝灭掉_,统一全国,结束了_,顺应了_。B:开通大运河1. 目的:为了_,巩固_。2. 大运河以_为中心,北抵_,南至_,连接了_、_、_、_和_五大水系,全长_多千米。3. 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_。4. 地位:是古代世界_的运河。C: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 _即位后,初步建立起_的制度。2. _时,_科的创立,标志着_。3. 意义:D:隋朝的灭亡1. 原因:_的暴政导致了大规模的_。2. 表现:营建_,开凿_,修筑_和_,还多次_。隋炀帝还

2、_。_年,_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时间        年,建立者是        ( 唐高祖),都城在       。 2.626年,唐高祖传位于        即唐太宗,年号   &#

3、160;    。 3. 贞观之治: (1)原因: 吸取         的教训;   勤于政事; 虚心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         )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任命         和     

4、    做宰相)。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_;制定法律, _ ; 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            政治

5、上:增加_科目,鼓励士人报考;严格考查_。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_,鼓励发展_。                 

6、0;       军事上:先后击败_,加强了对_的统治。 (2) 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 (3) 二、女皇帝武则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称帝后将国号改为        。 2.统治措施:打击敌对的 

7、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制度,选拔人才;              重视_。 3.结果: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_,人口_,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_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     1.原因:稳定政局;_;重用贤能(_和_);     

8、                            整顿整治,_;          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_,改革税制;     &

9、#160;                           _,编修经籍。    2.结果:当时政治_,经济_,国库_,民众_,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_,进入_,历史上称为_。第三课 盛唐气象1、 经济的繁荣1、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    

10、;   。筒车是当时的       工具。重视兴修   2、唐朝时,       、        、         的瓷器最为有名。其中        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3、长安城城内分为&#

11、160;   和     ,     是        区。     是       区。2、 民族交往与交融唐与吐蕃:(1)吐蕃概况:唐太宗时,吐蕃赞普 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2)友好交往:唐太宗把 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_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2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_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

12、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开放的社会风气1 风貌:昂扬进取、积极向上。2 风气:兼容并蓄,刚健豪迈的 盛行一时。四、多彩的文学艺术1唐诗:(1)地位:_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2)代表。李白被称为 ;杜甫被称为 ,他的诗被称为 ;白居易诗的特点是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1背景:_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2目的:学习中国的 3影响:把唐朝先进的 、天文历法、文字、典籍、 、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鉴真东渡1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2贡献:(1)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

13、、绘画等。(2)主持修建的 ,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玄奘西行1时期:_年间玄奘西行天竺取经。2贡献:(1)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2) 记载了他所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 一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1.原因:(1)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        ,长官称        ,兼管      

14、,成为集政治、经济、军事权力于一身的地方最高长官。 (2)天宝初年,形成内轻外重之势。 (3)其中胡人出身的边将       因向杨贵妃行贿,受到玄宗信任,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埋下隐患。 (4)唐玄宗统治后期,       和      把持朝政,排斥异己,贿赂公行,政治腐败黑暗。 2.经过:755年,      以讨伐杨国忠为名

15、于      起兵。      仓皇逃往成都。 3.结果:        持续8年之久,从此唐朝元气大伤,有盛转衰;        的局面延续了一百五十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国力,给人们带来沉重的苦难。 二、黄巢起义: 1、黄巢起义的原因:       

16、0;                   2、874年,王仙芝聚众起义,其兵败被杀后,      成为义军首领,一度攻入洛阳、占领长安,建立政权 。884年,农民起义最终失败。 3、 黄巢起义的意义:           

17、0;              三五代十国: 1、907年,       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此后中原地区相继经历     、        、        、   &#

18、160;   、       五朝,史称         。与此同时,南方分别存在九个政权,加上山西的北汉,合成十国。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

19、160;                                                 &#

20、160;                                 。1、宋朝的建立陈桥兵变 时间:       年, 建立者:    

21、0;   (在     兵变)他就是         都城:          2、北宋统一中原及南方         年除华北幽云地区及周边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外,       和  

22、0;   重归统一,结束了        的分裂局面。 2、 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1、措施: (1)控制军权: 宋太祖削弱大将的兵权,将         和         分离。         定期换防,将

23、领不随军调动,防止武将专权。选精干入禁军,强干弱枝,拱卫京师。 (2)强化君权:(中央)削弱相权,将相权分为        、        和        三个不统属的平行机构,强化中央集权,(地方)各州设置         监督知州,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4、0;(3)集中财权:北宋在地方设          ,各地赋税收入除少数部分作地方开支外,全部转运中央。 2、作用: 积极方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遏制割据分裂因素的举措,有利于维护          ,促进           。   消极方面

25、60;:政府机构      ,效率     ,财政开支     ,军队指挥     ,战斗力     等弊端 ,最终造成          的后果。 三、重文轻武的国策 1.表现 (1)专派     担任知州,管理地方。 

26、;(2)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增加       ,     成为宋代官吏的主要来源。 (3)宋代    受到社会普遍尊重,俸禄丰厚,生活优裕。 (4)宋朝还以不杀大臣、士人,谏官为“祖宗家法”,形成     、      、       的政治氛围。 2

27、.影响:宋代的文官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           ,对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 (1) 北宋与辽关系:先战后和,兄弟之国。先有“            ”(1004年),后有“&

28、#160;       ”(1005年)。此后,宋辽间出现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 (2) 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先战后和,1044年订立和约,      向       称臣,宋给西夏“       ”,重新开放西夏和北宋的边境贸易,促进了边境地区发展。第八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一:金的兴起 金是_族建立的政权。1115年, 

29、60;       称帝,国号金;_就是金太祖。         年,金灭辽。 二:“靖康之变” 1 由于钦宗和一些官员一心求和,_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虏了北宋皇帝        、         父子和后妃、宗室、官员等3000人,以及大批工匠、艺人等,北宋灭亡。1127年是宋钦宗靖康二年,因此史称这次事变为“              ”。 三: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1.          年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