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说课稿_第1页
高三数学说课稿_第2页
高三数学说课稿_第3页
高三数学说课稿_第4页
高三数学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数学说课稿高三数学说课稿1 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及包含的知识点 (1)本课内容是高中数学第二册第七章第三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 (2)包含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两平行线的距离公式 1-2教材所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本节课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此之前,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刻画:平行、垂直,以及对相交两线的定量刻画:夹角、交点。在此之后,有圆锥曲线方程,因而本节既是对前面两线垂直、两线交点的复习,又是为后面计算点线距离(在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中)提供一套工具。 可见,本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1-3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4高

2、考大纲要求及在高考中的显示形式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近年的高考中,通常以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为背景,判断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或构成三角形求高,涉及绝对值,直线垂直,最小值等。 1-5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教学目标 (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 (2)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法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能力。 (3)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 (4)渗透人文精神,既注重学生的智慧获得,又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 确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xxxx年4月第一

3、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高考考试说明(xxxx年) 1-6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确定依据:由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 (2)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确定依据:根据定义进行推导,思路自然,但运算繁琐;用等积法推导,运算较简单,但思路不自然,学生易被动,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分析“尝试性题组”解题思路可突破难点 (3)关键:实现两个转化。一是将点线距离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是利用等积法将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顶点的距离。 2.教法 2-1发现法:本节课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

4、自觉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练习“尝试性题组”,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发现、比较、论证等,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 确定依据: (1)美国教育学家波利亚的教与学三原则: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渐进性原则。 (2)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 2-2教具:多媒体和黑板等传统教具 3.学法 3-1发现法: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学生经过练习、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一句话: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3-2学情: (1)知识能力状况,本节为两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

5、系统的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认识和对两线相交的定量认识,为本节推证公式涉及到直线方程、两线垂直、两线交点作好了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实质中,用坐标系沟通直线与方程的研究办法,有了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正逐渐趋于成熟。 (2)心理特点:又见“点到直线的距离”(初中已学习定义),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既困惑又好奇,探询动机由此而生。 (3)生活经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线距随处可见,怎样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是每个追求成长、追求发展的学生所渴求的一种研究能力。丰富的课堂数学活动能够让他们真正参与,体验过程,锤炼意志,培养能力。 3-3学具:直尺、三角板 3.教学程序

6、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三分钟)唤醒旧知师:“距离产生美”。昨天我与*同学相隔遥远,彼此毫无感觉,今天的零距离荡漾着亲切,却少了想象的空间,看来把握恰当的距离才能感知美好。 (1)你有什么办法能得到我(A点)和*同学(B点)之间的距离? 生:思考,回答。 (2)“形缺数时难入微”。(1)中的各种办法中哪个较好?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生:比较,回答。 教学机智:针对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引导。老师进行铺垫、递进,或深入、拓展。 师:由此看来,两点间距离公式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首选。让我们一鼓作气,继续努力。提问一:还原学生的数学现实,诱发动机,乐于参与。 提问二:既可点燃数形结合的思想,

7、又可唤醒两点间距离公式。 根据认识发展理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其认识的过程中伴随同化和顺应的认知结构不断再建构的过程,达到以旧悟新的目的。(1)(2)两问的解决为后继知识作好了铺垫。 4.教学评价 学生完成反思性学习报告,书写要求: (1)整理知识结构 (2)总结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 (3)总结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发明发现,学习障碍等,说明产生障碍的原因 (4)谈谈你对老师教法的建议和要求。 作用: (1)通过反思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维内化,知识深化和认知牢固化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 (2)报告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3)及时了解学生学习

8、过程中的知识缺陷,思维障碍,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法的满意度和效果,以便作出及时调整,及时进行补偿性教学。 5.板书设计 (略) 6.教学的反思总结 心理历练,得意之处,困惑之处,知识的传承发展,如何修正完善等。 高三数学说课稿2 目的要求 1、能从数、形两方面深刻理解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会用方程法讨论直线与两类(封闭与非封闭)曲线的位置关系。 2、弦长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 3、通过曲线焦点的弦的弦长问题的处理,能运用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以求简化运算,使解题过程得到优化。 本节重点: 1、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 2、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本节难点: 1、非封闭曲线,尤其是双曲线与直线

9、位置关系的讨论。 2、充分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从数与形两方面深刻理解相关结论,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在掌握共性的(方程法)基础上,注意个性(距离法),防止负迁移,做到特殊问题能特殊处理。 教学过程 一、要点归纳: 如何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方程法是通用的方法, 相应方程组的解的个数就是二者交点的个数,若有两个交点,则交点连线的长度就是相应的弦长。基本内容包括: (一)、位置关系的分类讨论: 1、直线与封闭曲线(圆与椭圆): 以直线与椭圆为例: 因为,所以可以直接讨论判别式: 直线与曲线相离(0个交点)。 直线与曲线相切(1个交点)。 直线与曲线相交(2个交点)。 注意:对于直线

10、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讨论,除此之外,我们常 通过圆心和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来判定。 2、直线与非封闭曲线(双曲线与抛物线): 以直线与双曲线为例: (1)、即时,方程有唯一解,直线与渐近线平行,位置关系是相交,且只有一个交点。 (2)、时,讨论判别式: 直线与曲线相离(0个交点)。 直线与曲线相切(1个交点)。 直线与曲线相交(2个交点)。 归纳指出:对于非封闭曲线,直线与其仅有一个交点,只是二者相切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二)、直线与曲线相交弦长问题: 设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两交点坐标的唯一来源 是方程组,下面的弦长公式很显然: (消元后是关于x的方程) 或(消元后是关于y的方程)

11、 结合图象,弄清楚公式的导出方法,是为至要! 特别指出:抛物线的焦点弦性质丰富多彩,以为例,若直线过焦点,关键是注意两点: (1)、巧设直线方程: (2)、根据定义求弦长: 高三数学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两种循环语句。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的框图,学习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和条件语句,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基础。 本节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把框图转化为语言,将循环结构在计算机上实现,另一方面为学习较复杂的流程图打下基础。本节课对学生算法语言能力、有条理的思考与清晰地表达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12、。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for语句与while语句的结构与含义,并会应用 难点:应用两种循环语句将具体问题程序化,搞清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三种不同的循环语句的形式、执行过程和比较对循环语句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过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用基本算法语句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的作用及应用,增进对算法的了解,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充分发

13、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有利于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逐步形成概念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计算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复习引入 复习循环结构,目的是承上启下,以旧引新,一方面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另一方面为引入循环语句作铺垫。 操作方法:师生共同在黑板上画出框图,并对重点适当强调。 例1.设计一个计算 的算法并写出相应的框图。 直到型当型 复习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强调重点,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差异。 2.探索新知 通过上面的两种循

14、环结构程序框图,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两种循环语句,他们分别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两种循环结构,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也有当型(wHILE型)和直到型(UNTIL型)两种语句结构。即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 下面就向学生们介绍这两种语句的一般格式,并在相应位置作出对应的程序框图。之后提问:通过对照,大家觉得wHILE型语句与UNTIL型语句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教师予以提示,点拨指导。由特殊到一般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 3.例题精析 例2把例1的直到型循环框图转化为程序。 教师将直到型语句写在直到型结构旁边,并连线,告诉学生,这就是直到型循环语句。通过这样的训练,使

15、学生意识到程序和框图是一一对应的,写程序只需把框图翻译成相应的语句即可。并且对循环语句有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比能力 例3.求平方值小于1000的最大整数 .(wHILE型)语句的理解 4.课堂小结 循环语句的两种不同形式: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另补充了for语句),掌握它们的一般格式。 在用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编写程序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格式及条件的表述方法。 循环语句主要用来实现算法中的循环结构,在处理一些需要反复执行的运算任务。如累加求和,累乘求积等问题中常用到。 (通过师生合作总结,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抓住本节

16、的重点。) 5.布置作业 必做:设计一个计算 的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写出相应程序。 选做:设计一个计算 的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写出相应程序。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对作业实施分层设置,分必做和选做,利于拓展学生的自主发展的空间。 6.板书设计 总结: 高三数学说课稿4 一、关于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曲线和方程”是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介绍了“直线的方程”之后,对一般曲线(也包括直线)与二元方程的关系作进一步的研究。这部分内容从理论上揭示了几何中的“形

17、”与代数中的“数”相统一的关系,为“形”与“数”的相互转化开辟了途径,同时也体现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为解析几何的教学奠定了一个理论基础。 2.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本节教材主要讲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坐标法、解析几何等概念,讨论怎样求曲线的方程以及曲线的交点等问题。共分四课时完成,这是第一课时。此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建立“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这两个概念,并对概念进行初步运用。我在处理教材时,不拘泥于教材,敢于大胆进行调整。主要体现在对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定义进行归纳上,通过构造反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分析、正反对比,逐步揭示其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归纳定义;再一点就是在得出定

18、义之后,引导学生用集合观点来理解概念。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认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使学生理解曲线和方程的概念;会用定义来判断点是否在方程的曲线上、证明曲线的方程;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借用曲线与方程的关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对问题的不断探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4.关于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由于曲线和方程的概念体现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学生只有透彻理解了这个概念,才能用解析法去研究几何图形,才算是踏上解析几何的入门之径。因此,我把曲线和方程的概念确定为本节课的

19、教学重点。另外,由于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比较抽象,加之刚刚进入高二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他们对曲线和方程关系的“纯粹性”与“完备性”不易理解,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易产生“为什么要规定这样两个关系”的疑问。所以,对概念的理解,尤其是对“两个关系”的认识是本节课的难点。 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由于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经有了用方程表示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比如用方程表示直线、抛物线、双曲线等)。因此,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利用学生积累的这些感性认识,通过分析反例,来揭示“两个关系”中缺少任何一个都将破坏曲线与方程的统一性(即扩大概念的外延)。 二、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用 根据本

20、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的是引导发现法和CAI辅助教学。 (1)引导发现法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疑问,创造出思维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在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借助CAI辅助教学,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符合教学论中的直观性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 (3)教具:三角板、多媒体。 三、关于学法指导 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教人以渔,终身受用。”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

21、的同时,必须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仔细看、动脑想、多交流、细比较、勤练习”的研讨式学习,加大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参与意识,让他们体验获取知识的历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渐培养他们“会观察”、“会类比”、“会分析”、“会归纳”的能力。 四、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首先是“复习引入”。我先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第二节中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并让学生指出二者能互相表示时满足的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般曲线和二元方程之间要建立这样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能互相完整地表示时,需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从而引出将要学习的课题曲线和方

22、程。这样引入课题显得比较自然,也符合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同时,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也为下面研究一般曲线与二元方程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实际模型。(本环节用时约分钟。) 第二个环节“设疑导思”。在课题引出之后,我把刚才引入课题时的问题(即: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解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般的曲线C上的点需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就可以用方程f(x,y)=0来表示曲线C,同时曲线C也可以来表示这个方程f(x,y)=0?)再次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思考、讨论,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表意见,我适当地集中学生的观点,并逐步将其归结为两点:曲线上点的坐标满足方程f(x,y)=0,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

23、标点在曲线上(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和积累的用方程表示曲线的感性认识,是可以猜想出这一条件的),但我对学生的观点不作评判(这样就留下了悬念)。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此思考题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在这里提出来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是为了通过问题给学生营造出思维情境,调动起他们的思维。给学生留下悬念,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从而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中来。(本环节用时约分钟。) 接下来我就引导他们进行“实例探究”。首先用电脑投影例题1,让学生对例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动手画图,然后口答二者的关系。最后,由我给予订正,同时用电脑显示相关结果。设计此例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正面认识

24、曲线和方程互相完整表示时所具有的两个关系,即“(1)如果点M(x0,y0)是C1上的点,那么(x0,y0)一定是方程的解;反过来,(2)如果(x0,y0)方程的解,那么以(x0,y0)为坐标的点必在C1上。”显然,它满足刚才学生自己所提出的两个条件。(也就是抛物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 尽管学生知道了曲线和方程互相完整表示时所具有的这样两个关系,但学生此时可能还会存有这样的疑问:“曲线与方程互相完整表示时一定要满足这样两个关系吗?缺少一个会怎样呢?”学生的这一疑问也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例1的基础上分别构造出两个反例,一个是在原有抛物线上“长出”一部

25、分,即“曲线多了”的情形,另一个是将原来的抛物线“剪去”一段,即“曲线少了”的情形。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别对两个反例进行充分地观察、分析、讨论(当然,这里要给学生留足时间)。通过这些认知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发现:问题1中(反例1),虽然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2上,但曲线C2上的点的坐标不全满足方程(可举例验证),也就是C2上“混进”了其坐标不是方程解的点,从而导致曲线C2上的点和方程解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不能互相完整地表示,即“曲线多了”。此时,它满足同学自己提出的“两个关系”中不满足。问题2(反例2)中,曲线C3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但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不全在曲线C3

26、上(也可举例说明),也就是曲线上“缺漏”其坐标是方程解的点,同样导致曲线C3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显然曲线C3与方程不能互相完整 地表示,即“曲线少了”。此时,它满足“两个关系”中的不满足。由此,学生可以得出结论:“两个关系”中缺少任何一个,曲线和方程都不能互相完整地表示。这样就使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被突破了。这里对反例的设置是在例1的基础上进行演化的,没有另外构造反例,目的是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正反对比,从而易于发现问题,形成深刻的印象。这一环节的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研讨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处理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环节

27、用时约分钟) 通过上一环节的实例探究和反例分析,实际上已经揭示了曲线和方程对应关系的本质属性,但学生对此还缺乏一种逻辑上的准确表述。因此,接下来就是引导学生在刚才的探讨基础上“归纳定义”。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将例1中能完整表示曲线的这个方程称为“曲线的方程”,那么我们该如何定义“曲线的方程”?这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了避免两个反例中曲线与方程关系的“不完整性”,我们应该作出怎样的限制?随着这一问题的解答,自然也就得出了定义。事实上,这一环节是在暴露定义产生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从中学到处理数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另外,在归纳出定义后,又引导学生用集合对定义进行重新表述,

28、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曲线与方程的关系进行再认识,从而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本环节用时约分钟) 接下来,我给学生准备了一道练习题,通过练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旨在了解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以便调节后面的教学节奏。同时,通过两个引申提问(一个是怎样修改图形,可使曲线是方程的曲线,另一个是如何修改方程可使方程是曲线的方程。),对题目作进一步的探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练习用时约分钟) 处理完练习以后,又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初步运用(目的还是为了加强对概念的理解)。首先我将例2、例3分别投影在屏幕上,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并根据学生的分析进行补充讲

29、解,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解答。对例3的证明在理清思路后,由我将证明过程板书出来,目的是给学生起一个示范作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严谨推理的习惯。另外,在解完例题之后,又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并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这样既有利于解题技能的形成,又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本环节用时约分钟) 课堂小结我是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和思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小结的。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小结时不仅概括所学知识,而且还对所用到的数学方法和涉及的数学思想也进行归纳,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又可以培养其能力。(用时约分钟) 最后布置作业。所布置的作业都是紧紧围绕

30、着“曲线和方程”的概念及运用。通过作业来反馈知识掌握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另外,设计选作题是为了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出自由发展的空间。(用时约分钟) 五、关于板书设计 我将板书设计为“提纲式”。这样设计主要是力求重点突出,能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便于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六、关于评价 在授课过程中,我根据学生对课堂提问及例习题的解答情况,及时调节课堂节奏,“易”则可加快,“难”则应放慢速度,并借用富有启发性的、阶梯性的提问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 课后,我将通过统计课堂练习反馈表、批改作业以及与学生谈话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曲线与方程”概

31、念的掌握情况,检查教学目的的实现程度。同时,根据收集的这些教学反馈信息来对下一步教学工作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另外,通过对作业的评判和统计课堂练习完成情况,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以上,我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对“曲线和方程”这一节内容的有关分析和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指正。谢谢大家! 高三数学说课稿5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1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向量出现在高中数学第一册(下)第五章第1节。本节内容是传统意义上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部分,因此,在数学这门学科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2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1)

32、 从“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所反映出的“数”与“形”之间的转化,就可以看到数学本身的“量化”与“物化”。 (2)从建构手段角度分析,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中,可以看到“数形结合”思想。 二、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掌握“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能利用它们解决相关的问题。 2 能力训练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类比能力,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路和观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 3 创新素质目标: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整合能力;向量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重

33、组”意识和“数形结合”能力。 4 个性品质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独立意识以及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品质。 三、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向量概念的引入。 难点:“数”与“形”完美结合。 关键:本节课通过“数形结合”,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和变通能力。 四、 教材处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就是认知结构的组建,其过程一般是先把知识点按照逻辑线索和内在联系,串成知识线,再由若干条知识线形成知识面,最后由知识面按照其内容、性质、作用、因果等关系组成综合的知识体。本课时为何提出“数形结合”呢,应该说,这一处理方法正是基于此理论的体现。其次,本节课处理过程力求达到解决如下问题:知识是如

34、何产生的?如何发展?又如何从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并赋予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表达式,如何反映生活中客观事物之间简单的和谐关系。 五、 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十分复杂的动态性总体,是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下,进行集体认识的过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启动学生自主性学习,启发引导学生实践数学思维的过程,自得知识,自觅规律,自悟原理,主动发展思维和能力。 六、 学习方法 1、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着重掌握元认知过程。 2、使学生把独立思考与多向交流相结合。 七、 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设置问题,创设情景。 1、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会遇到大小不等的量,还经常会接触

35、到一些带有方向的量,这些量应该如何表示呢? 2、(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引导)通过“力的图示”的回忆,分析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者之间的关系,着重考虑力的作用点对运动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影响。 设计意图: 1、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惊讶、困惑、感到棘手,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论证的过程。 2、我们知道,学习总是与一定知识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提供实际背景材料,形成假说。 1

36、、小船以0.5m/s的速度航行,已知一条河长20xxm,宽150m,问小船需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对岸? 2、到达对岸?这句话的实质意义是什么?(学生讨论,期望回答:指代不明。) 3、由此实际问题如何抽象为数学问题呢?(学生交流讨论,期望回答:要确定某些量,有时除了知道其大小外,还需要了解其方向。) 设计意图: 1、教师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思维的最邻近发展)通过问题引领,来促成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形成。 2.通过学生交流讨论,把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并赋予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表达方式。 (三)引导探索,寻找解决方案。 1、如何补充上面的题目呢?从已学过知识可知,必须增加“方位”

37、要求。 2.方位的实质是什么呢?即位移的本质是什么?期望回答:大小与方向的统一。 3、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系列化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明确要领。) 设计意图: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积累了已有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共同完成了“数形结合”思想上的建构。 2、这一问题设计,试图让学生不“唯书”,敢于和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书本和教师,这是创新素质的突出表现,让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执着地追求。 3、尽可能地揭示出认知思想方法的全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经过引导,学生归纳出“数形结合”的思想“数”与“形”是一个问题的

38、两个方面,“形”的外表里,蕴含着“数”的本质。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引导学生确实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五)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教师引导:在此我们已经知道,欲解决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可以借助于图形来解决,这就是向量的理论基础。 下面继续研究,与向量有关的一些概念,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演示进行观察。 概念1: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 概念2:长度等于一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概念3: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或共线)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概念4: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设计意图: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积累了已有探索

39、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共同完成了有向线段与向量两者关系的建构。 2.这些概念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加强对“向量”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数形结合”。 3.让学生对教学思想方法,及其应情境达到较为纯熟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思维地贮存在大脑中,随时提取和应用。 (六)总结回授调整。 1.知识性内容: 例 设O是正六边形A B C D E F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O A、O B、O C相等的向量。 2.对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新素质培养的小结: a.要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发现作为一种意识,可以解释为“探察问题的意识”;发现作为一种能力,可以解释为“找到新东西”

40、的能力,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本途径。 b.问题的解决,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现了数 学思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c.问题的变式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创新思维活动过程中一种多维整合过程。重组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多维整合的过程,是一个高层次的知识综合过程,是对教材知识在更高水平上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形成一个自我再生力强的开放的动态的知识系统,从而使得思维具有整体功能和创新能力。 2.设计意图: 1、知识性内容的总结,可以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2、运用数学方法创新素质的小结,能让学生更系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41、这是每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七)布置作业。 反馈“数形结合”的探究过程,整理知识体系,并完成习题5.1的内容。 高三数学说课稿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 2、体会数学实验的直观性、有效性,提高几何画板的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创新能力。 2、体会感性到理性、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3、强化类比、联想的方法,领会方程、数形结合等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动点轨迹的动态美、和谐美、对称美。 2、树立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感受合作交流带来的成功感,树立自信心,激发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勇

42、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探究不同条件下的轨迹。 教学难点:图形、文字、符号三种语言之间的过渡。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观察发现、启发引导、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控,帮助学生优化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提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组织和澄清,并能清楚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维。 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教室,四人一机,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上述教学手段,一方面:再现知识产生的过程,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突破学生在旧知和新知形成过程中的障碍(静态到动态);另一方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了学

43、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模式:重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模式“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生活中我们四处可见轨迹曲线的影子。 演示:这是美丽的城市夜景图。 演示:许多人认为天体运行的轨迹都是圆锥曲线,研究表明,天体数目越多,轨迹种类也越多。 演示建筑中也有许多美丽的轨迹曲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轨迹,曲线的动态美、和谐美、对称美,激发学习兴趣。 2、激发情感,引导探索 靠在墙角的梯子滑落了,如果梯子上站着一个人,我们不禁会想,这个人是直直的摔下去呢?还是划了一条优美的曲线飞出去呢?我们把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就是新教材高

44、二上册88页20题,也就是这里的例题1。 高三数学说课稿7 一、本课时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采用北师大版(数学)必修1,函数作为初等数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本章节9个课时,函数这一章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对初中函数概念的承接与深化。在初中,只停留在具体的几个简单类型的函数上,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而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更是从“变量说”到“对应说”,这是对函数本质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也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一章内容渗透了函数的思想,集合的思想以及数学建模的思想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无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深刻的影响。 本节

45、课函数的概念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只有对概念做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从集合间的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起到了上承集合,下引函数的作用。也为进一步学习函数这一章的其它内容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二、教学目标 理解函数的概念,会用函数的定义判断函数,会求一些最基本的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通过对实际问题分析、抽象与概括,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归纳知识以及逻辑思维、建模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函数概念形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超越的创新品质。 三、重难点分析确定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函数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应该是本章的难点。 四

46、、教学基本思路及过程 本节课函数的概念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只有对概念做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借助小黑板)从集合间的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起到了上承集合,下引函数的作用,也为进一步学习函数这一章的其它内容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变量观点下的函数定义,并具体研究了几类最简单的函数,对函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在本书第一章学生已经学习了集合的概念,这为学习函数的现代定义打下了基础。 函数在初中虽已讲过,不过较为肤浅,本课主要是从两个集合间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是一个抽象过程,要求学生的抽象、分析、概括的能力比较高,学生学起

47、来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运算能力等参差不齐等。 教法、学法 1、本节课采用的方法有: 直观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课堂讨论法。 2、采用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我一方面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另一方面,依据本节为概念学习的特点,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心灵愉悦的主动认知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学法方面,学生通过对新旧两种函数定义的对比,在集合论的观点下初步建构出函数的概念。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建构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并初步掌

48、握它们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情景1:提供一张表格,把本班中考得分前10名的情况填入表格, 我报名次,学生提供分数。 情景2:西康高速汽车的行驶速度为8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的距离 y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关系式为:y=80x 情景3:安康市一天24小时内的气温随时间变化图:(图略) 提问(1):这三个例子中都涉及到了几个变化的量?(两个) 提问(2):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值确定后,另一个变量将如何?(它的 值也随之唯一确定) 提问(3):这样的关系在初中称之为什么?(函数)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在创设本课开头情境1、2的时候,我并没有运用书中的前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我改成提供给学生

49、一张中考成绩统计单。是为了创设和学生生活相近的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引人入胜,第二个例子我改成一道简单的速度与时间问题,是因为学生对重力加速度的问题还不是很熟悉。同时这两个例子并没有改变课本用三个实例分别代表三种表示函数方法的意图。 这样学生可以从熟悉的情景引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探索新知,形成概念 1、引导分析,探求特征 思考:如何用集合的语言来阐述上述三个问题的共同特征? 设计意图并不急着让学生回答此问,为引导学生改变思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进入本节课的重点。这里也是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的体现,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引。 提问(4):观察上述三问题

50、,它们分别涉及到了哪些集合?(每个问题都涉及到了两个集合,具体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问(5):两个集合的元素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对应) 及时给出单值对应的定义,并尝试用输入值,输出值的概念来表达这种对应。 2、抽象归纳,引出概念 提问(6):现在你能从集合角度说说这三个问题的共同点吗? 设计意图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引出函数的概念。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 板书:函数的概念 上述一系列问题,始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学生心情愉悦的氛围中,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3、探求定义,提出注意 提问(7):你觉得这个定义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两个非空数集,唯一对应等)? 设计意图剖析概念,使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便于理解记忆。 2、例题剖析,强化概念 例1、判断下列对应是否为函数: (1) (2) 设计意图通过例1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