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种群的特征_第1页
第1节种群的特征_第2页
第1节种群的特征_第3页
第1节种群的特征_第4页
第1节种群的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章 种群和群落设计人:麦麦提江。麦提如则设计人:麦麦提江。麦提如则 1、怎样估算种群的密度?、怎样估算种群的密度? 2、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哪些?、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哪些?本节聚焦本节聚焦1.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概念的要点概念的要点:一定地域内,一定地域内, 同种生物构成同种生物构成 全部个体的总和。全部个体的总和。 一、种群一、种群2、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年龄组成性别比例性别比例种群

2、密度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种群密度很高种群密度很高种群密度一般种群密度一般种群密度较高种群密度较高(种群有而个体没有的特征)(种群有而个体没有的特征)二、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迁徙迁徙迁徙迁徙耕种耕种耕种耕种相关生物引起种群密度改变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l取样调查法取样调查法: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来估计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用来估计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1、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第一次,捕获并标志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只鼠第二次,捕获第二次,捕获34只鼠,有标志鼠只鼠

3、,有标志鼠15只。只。计算种群数量计算种群数量N=?N:39=34:15N=88只只动物动物l总数量调查总数量调查问题探讨10m10m 1、怎样估算这、怎样估算这块草地中蒲公英的数块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量? 可采用课本介绍可采用课本介绍的两种取样方法取样,的两种取样方法取样,用样方法进行估算。用样方法进行估算。也可以将模拟草地平也可以将模拟草地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求均分成若干等份,求得其中一份的数量后,得其中一份的数量后,再估算整体的数量。再估算整体的数量。 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量时,遇到的问题之一是边缘效应,即如何处理样方边缘上的个体。一般而言,样方顶边、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

4、统计在内,其他边缘 不作统计。 2、样方法样方法-植物植物(1)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对象 蒲公英蒲公英(2)选取样方)选取样方(3)计数)计数(4)计算种群密度)计算种群密度样方样方1 2 3 4 5 6 7 8 9 1011 13 12 14 12 10 13 17 11 15N=11+13+12+14+12+10+13+17+11+1510=12.8N=13株株m2(1m2)出生率和死亡率例1、1983年,我国平均每千人生出18.62人,我国人口在这一年的出生率是多少?1.862%例2、某个有200个个体的种群,在一年中有40个个体死亡,这个种群的年死亡率是多少?20%1998年人口出生

5、率和死亡率(单位:)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入率 指在指在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内迁入的个体数目内迁入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迁出率 指在指在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内迁出的个体数目内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增长型:特点是幼年个增长型:特点是幼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年产生后体大量成长为成年产生后代,老年个体死亡的少,代,老年个体死亡的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出生的比死

6、亡的多,增长型年龄组成增长型年龄组成老年老年成年成年幼年幼年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体数。稳定型年龄组成稳定型年龄组成老年老年成年成年幼年幼年衰退型:特点是老年衰退型:特点是老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幼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幼年期的个体数目偏少。新期的个体数目偏少。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老死亡的个体数。衰退型年龄组成衰退型年龄组成老年老年成年成年幼年幼年(3 3)年龄组成的意义:)年龄组成的意义:发展时期发展时期稳定时期稳定

7、时期衰退时期衰退时期时间种群数量意义: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变化趋势年龄组成年龄组成几种年龄型种群的特点 资资 料料雌雄相当型:特点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目大体相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动物。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这种类型常见于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动物体动物。 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

8、多于雌性个体。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3 3)性别比例的应用:)性别比例的应用:(4 4)性别比例的意义:)性别比例的意义: 2004年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况白皮书指出,我国男女(白皮书指出,我国男女(0至至4岁)性岁)性别比例接近别比例接近120 : 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107。 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问题。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婴儿性别比接近

9、我国男女比例失调婴儿性别比接近120 : 100v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核心问题,种群问题,种群 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v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 迁人和迁出等都可以迁人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变化。v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 量变化的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v年龄组成是年龄组成是预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

10、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分布和集群分布。均匀型均匀型随机型随机型集群型集群型 随机分布随机分布(random distribution)指的是指的是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的机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个体的分布。 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种

11、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均匀一致、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容易产生。时才容易产生。 例如,森林地被层中一些蜘蛛的分布与面例如,森林地被层中一些蜘蛛的分布与面粉中黄粉虫的分布,以种子繁殖的植物在自然粉中黄粉虫的分布,以种子繁殖的植物在自然散布于新的地区时也经常体现为随机分布。散布于新的地区时也经常体现为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均匀分布(uniform distribution)的特征是,的特征是,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个体间保持一定的均匀的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个体间保持一定的均匀的间距。均匀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种群内个体之间距。均匀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种群内个体之间的竞争

12、。间的竞争。 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冠)和土壤中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冠)和土壤中营养(根际),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营养(根际),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虫害或种内竞争发生时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分布。虫害或种内竞争发生时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地形或土壤物理性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匀分布。地形或土壤物理性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或人为的作用,都能导致种群的均匀分布。或人为的作用,都能导致种群的均匀分布。 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而人工栽培的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而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田、人工林),由于人为保持其株距和行种群(如农田、人工

13、林),由于人为保持其株距和行距一定则常呈均匀分布。距一定则常呈均匀分布。 集群分布集群分布(clumped distribution)的特征是,的特征是,种群个体的分布很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块或种群个体的分布很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块或成斑块地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的距离、群成斑块地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的距离、群内个体的密度等都不相等,但各群大都是随机分布。内个体的密度等都不相等,但各群大都是随机分布。其形成原因是:其形成原因是: 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丰富与贫乏镶嵌;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丰富与贫乏镶嵌;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

14、中心; 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集群分布是最广泛存在的一种分布格局,在大多集群分布是最广泛存在的一种分布格局,在大多数自然情况下,种群个体常是成群分布,如放牧中数自然情况下,种群个体常是成群分布,如放牧中的羊群,培养基上微生物菌落的分布,另外,人类的羊群,培养基上微生物菌落的分布,另外,人类的分布也符合这一特性。的分布也符合这一特性。种种群群小小结结概念:概念:特征特征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体的总和。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 个体数量。个体数量。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 所占比例。所占比例。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 性个体所占的比例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出生率:出生率: 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 (死亡率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出生(死亡)单位时间内出生(死亡) 的新个体数。的新个体数。 迁入率:迁入率: 种群在单位时间内迁入种群在单位时间内迁入(迁出率)(迁出)的个体,占该种(迁出率)(迁出)的个体,占该种 群个体总数的比率。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移率、迁入率迁移率、迁入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 决定密度大小决定密度大小种群数量种群数量直接影响直接影响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