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阳光》ppt课件_第1页
《七年级科学阳光》ppt课件_第2页
《七年级科学阳光》ppt课件_第3页
《七年级科学阳光》ppt课件_第4页
《七年级科学阳光》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第三章 阳光阳光1一、本章教材结构一、本章教材结构阳光阳光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阳光的传播阳光的传播阳光的组成阳光的组成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太阳的热辐射太阳的热辐射活动:探究表面活动:探究表面颜色不同的物体颜色不同的物体与吸热的关系与吸热的关系光源光源阳光的直阳光的直线传播线传播活动:地面上的圆活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形光斑是什么?活动:制作小孔成活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像观察仪光线光线光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速度色散现象色散现象活动:制作色陀螺活动:制作色陀螺活动:自制彩虹活动:自制彩虹可见光谱可见光谱 红外线与紫外线红外线与紫外线2二、本章教材分析二、本章教材分析

2、 本章是在第一册教材讲述太阳和地球的初步认识的本章是在第一册教材讲述太阳和地球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能量的角度讲述太阳的辐射能及阳光基础上,进一步从能量的角度讲述太阳的辐射能及阳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教材通过展现典型现象的图片和学沿直线传播的规律。教材通过展现典型现象的图片和学生亲自参与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太阳辐射的存在,认识生亲自参与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太阳辐射的存在,认识在均匀介质中阳光沿直线传播的事实以及了解阳光的组在均匀介质中阳光沿直线传播的事实以及了解阳光的组成。成。 本章重点是让学生从承认阳光沿直线传播的事实扩本章重点是让学生从承认阳光沿直线传播的事实扩展到认识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在均

3、匀介质中都遵循直线传展到认识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在均匀介质中都遵循直线传播的规律;介绍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值及阳光(白光)播的规律;介绍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值及阳光(白光)的色散现象;介绍可见光谱、红外线与紫外线及阳光的的色散现象;介绍可见光谱、红外线与紫外线及阳光的组成。组成。3三、本章教学目标三、本章教学目标1、知道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光和热是太阳辐射能的、知道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光和热是太阳辐射能的 主要形式。主要形式。2、知道阳光(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阳光(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m/s。4、会描述阳光的色散现

4、象,知道阳光的可见光谱中、会描述阳光的色散现象,知道阳光的可见光谱中 各色光的排列顺序。各色光的排列顺序。5、知道阳光主要由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组成。、知道阳光主要由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组成。6、知道红外线、紫外线及它们的主要应用。、知道红外线、紫外线及它们的主要应用。4四、学生分析四、学生分析(一)知识基础(一)知识基础(二)技能基础(二)技能基础(三)情感基础(三)情感基础 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科学有兴趣、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科学有兴趣、对观察和实验有兴趣,有积极参与和勇于表达的态度,对观察和实验有兴趣,有积极参与和勇于表达的态度,有实验安全意识,有小组合作意识等等

5、。有实验安全意识,有小组合作意识等等。 已经会初步使用基本的工具进行安全的实验操作,已经会初步使用基本的工具进行安全的实验操作,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等。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等。1、太阳的基本结构、太阳的基本结构, 太阳与地球的空间位置关系。太阳与地球的空间位置关系。2、生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等。、生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等。3、生活中的经验,如夏天在太阳下晒感到很热,头顶、生活中的经验,如夏天在太阳下晒感到很热,头顶 尤其热;夏天和冬天穿的衣服颜色深浅不同等等。尤其热;夏天和冬天穿的衣服颜色深浅不同等等。5五、教学实施五、教学实施第一节第一节 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第二

6、节第二节 阳光的传播阳光的传播第三节第三节 阳光的组成阳光的组成6第一节第一节 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以辐射形式不断释放能量,阳光给地球、知道太阳以辐射形式不断释放能量,阳光给地球 带来的光和热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阳光是地带来的光和热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阳光是地 球上所有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球上所有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2、知道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辐射几乎是平行的。、知道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辐射几乎是平行的。3、知道黑色表面的物体比白色表面的物体能吸收更、知道黑色表面的物体比白色表面的物体能吸收更多的太阳热辐射。多的太阳热辐射。(一)课时安排(一

7、)课时安排本节课堂教学安排本节课堂教学安排1课时,学生课外活动课时,学生课外活动1课时。课时。7(三)重点与难点(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重点: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2、难点:、难点:(1)射到地球表面的阳光几乎是平行的。)射到地球表面的阳光几乎是平行的。(2)黑色表面的物体比白色表面的物体能吸收更)黑色表面的物体比白色表面的物体能吸收更 多的太阳热辐射。多的太阳热辐射。(四)教学建议(四)教学建议8阳光是地球上万物生长之源阳光是地球上万物生长之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知道太阳以辐射形式不断释放能量,阳光:知道太阳以辐射形式不断释放能量,阳

8、光 给地球带来的光和热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给地球带来的光和热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 式,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式,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阳光唤醒了大地阳光唤醒了大地教学建议:给学生看图片,引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教学建议:给学生看图片,引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 活经验;组织学生学生讨论活经验;组织学生学生讨论“假如没有太假如没有太 阳,世界将变得怎样?阳,世界将变得怎样?” 9图1图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 2:知道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辐射几乎:知道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辐射几乎 是平行的。是平行的。 教学建议:让学生作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并用线教学建议:让学生作出大小不

9、同的两个圆,并用线 连接,如图连接,如图1 1所示;增大两圆的距离,再所示;增大两圆的距离,再 用线连接;教师说明;引伸;用线连接;教师说明;引伸; 10比较表面颜色不同的物体吸热的装置比较表面颜色不同的物体吸热的装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3 3:知道黑色表面的物体比白色表面的物体:知道黑色表面的物体比白色表面的物体 能吸收更多的太阳热辐射能吸收更多的太阳热辐射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教师课堂演示实验:教师课堂演示实验( (介绍多种实验方案介绍多种实验方案) )。 111、锥形瓶可用矿泉水瓶等代替。、锥形瓶可用矿泉水瓶等代替。2、温度计可用液柱代替。、温度计可用液柱代替。3、用直的吸管也行、用直的吸

10、管也行-将瓶横放即可。将瓶横放即可。12在阳光下,沙漠中在阳光下,沙漠中的黑色石头比周围的黑色石头比周围的沙子烫得多,为的沙子烫得多,为什么?什么?贮存天然气的球柜贮存天然气的球柜为什么要漆成白色?为什么要漆成白色?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课堂练习巩固。:课堂练习巩固。 13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联系生活经验。:联系生活经验。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夏天在太阳下晒感到很热,头顶尤夏天在太阳下晒感到很热,头顶尤其热;夏天和冬天穿的衣服颜色深其热;夏天和冬天穿的衣服颜色深浅不同等等。浅不同等等。 教学建议:学生课外活动,探究物体表面颜色教学建议:学生课外活动,探究物体表面颜

11、色 与吸收热辐射的本领关系。与吸收热辐射的本领关系。 14(四)典型例题(四)典型例题1 1、日全食是太阳圆面被月球遮掩的现象,发生时短时、日全食是太阳圆面被月球遮掩的现象,发生时短时间内气温就明显下降、群星显露间内气温就明显下降、群星显露请解释这两种现请解释这两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并猜想假如没有太阳我们可能面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并猜想假如没有太阳我们可能面临的问题。临的问题。 2 2、在一次极地考查中,某南极科考队一辆运输车的、在一次极地考查中,某南极科考队一辆运输车的轮子被冰冻而无法移动,队员们将一桶一桶的开水泼轮子被冰冻而无法移动,队员们将一桶一桶的开水泼到冰冻的轮子上,可泼上去的开水很

12、快结冰,后将煤到冰冻的轮子上,可泼上去的开水很快结冰,后将煤渣洒上去后,只用了一天时间,轮子上的冰就熔化了。渣洒上去后,只用了一天时间,轮子上的冰就熔化了。 这是什么原因?这是什么原因?153 3、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家探究、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家探究“物体吸热本领与表面颜色物体吸热本领与表面颜色的关系的关系”时的操作步骤:时的操作步骤:(1)(1)分别向分别向250ml250ml矿泉水瓶和矿泉水瓶和500ml500ml饮料瓶饮料瓶( (黑色黑色) )中注入中注入自来水;自来水;(2)(2)在两个瓶中分别插入一支温度计,并使温度计的玻在两个瓶中分别插入一支温度计,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水中,然后用橡

13、皮泥将其固定并将瓶口封住;璃泡浸没在水中,然后用橡皮泥将其固定并将瓶口封住;(3)(3)将两个瓶放到阳光下晒时,发现矿泉水瓶中的水较将两个瓶放到阳光下晒时,发现矿泉水瓶中的水较少,便将阳台上洒水壶中的水倒入,与黑色瓶中水位相少,便将阳台上洒水壶中的水倒入,与黑色瓶中水位相同后重复(同后重复(2 2)步骤;)步骤;(4)(4)将两个瓶放在阳光下晒将两个瓶放在阳光下晒6 6分钟后,发现黑色瓶中温分钟后,发现黑色瓶中温度计示数较低。度计示数较低。试问:根据小明所做实验及现象能否得出实验结论?试问:根据小明所做实验及现象能否得出实验结论?为什么?需要对上述哪些环节进行何种修改?为什么?需要对上述哪些环

14、节进行何种修改?16第二节第二节 阳光的传播阳光的传播(一)课时安排:(一)课时安排:本节课堂教学共安排本节课堂教学共安排2课时,学生课外活动课时,学生课外活动1课时。课时。第一课时内容:光源和阳光第一课时内容:光源和阳光 的直线传播。的直线传播。第二课时内容:光线和光的传播速度。第二课时内容:光线和光的传播速度。17(二)第一课时(二)第一课时(1)会鉴别哪些物体是光源,知道对地球来说)会鉴别哪些物体是光源,知道对地球来说 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2)知道阳光(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知道阳光(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 事实,并能提出有关的证据。事实,并能提出

15、有关的证据。2、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重点: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重点: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难点: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难点: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8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会鉴别哪些物体是光源,知道对地球来:会鉴别哪些物体是光源,知道对地球来 说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说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让学生写出生活中看起来很亮的物体;让学生写出生活中看起来很亮的物体; 让学生判断这些物体是否自己在发光让学生判断这些物体是否自己在发光, , 从而引出光源的定义;从而引出光源的定义; 通过练习来巩固;通过练习来巩固; 进行知识扩展,介绍冷光源与

16、热光源进行知识扩展,介绍冷光源与热光源 及其应用;及其应用; 深入提问:生活中见到的最强光源是深入提问:生活中见到的最强光源是 什么?自然界中见到的最强光源是什什么?自然界中见到的最强光源是什 么?么?3、教学建议、教学建议19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 2:知道阳光(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知道阳光(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 传播的事实,并能提出有关的证据。传播的事实,并能提出有关的证据。 教学建议:学生活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教学建议:学生活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纸片纸片手电筒手电筒20晨曦晨曦阳光穿过云层阳光穿过云层教学建议:学生小组讨论:还有哪些例子可说明教学建议:学生小组讨论

17、:还有哪些例子可说明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1一是观察地面上那些树叶的轮廓分明的影,如右下方。一是观察地面上那些树叶的轮廓分明的影,如右下方。二是观察地面上出现的若干圆形光斑,如左方。二是观察地面上出现的若干圆形光斑,如左方。教学建议:学生活动:观察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教学建议:学生活动:观察地面上的圆形光斑。 224、典型例题、典型例题(1 1)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A.A.氖光灯(霓虹灯)氖光灯(霓虹灯) B.B.生活在深海中的带鱼生活在深海中的带鱼C.C.城市夜晚天空中的射灯光柱城市夜晚天空中的射灯光柱 D.D.炽热的电炉丝炽热的电

18、炉丝(2 2)下列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性质无关)下列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性质无关的是的是 ( )( )A.A.将手对着灯光在墙壁上做出各种动物形象将手对着灯光在墙壁上做出各种动物形象B.B.排队排队“向右看齐向右看齐”时,要求只看到右边同学的时,要求只看到右边同学的左左 脸颊脸颊C.C.掉在地上的碎镜片光芒四射掉在地上的碎镜片光芒四射D.D.用激光瞄准仪进行瞄准用激光瞄准仪进行瞄准23 (3 3)一个五角形的光源垂直照射在一个三角形的小)一个五角形的光源垂直照射在一个三角形的小孔上,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的光斑可能是下列哪孔上,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的光斑可能是下列哪些形状?些形状

19、? 三角形三角形 五角形五角形 圆形圆形 方形方形24(2)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m/s。(1)知道光线的含义。)知道光线的含义。(三)第二课时(三)第二课时2、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重点: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值。重点: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值。难点:光线的含义。难点:光线的含义。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5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光线的含义。:知道光线的含义。教学建议:教师可先介绍有关内容,再示范光线画教学建议:教师可先介绍有关内容,再示范光线画 法,然后让学生作简单练习。法,然后让学生作简单练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记住光

20、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 3C = 310108 8m/sm/s。 教学建议:向学生介绍历史上关于光速的测定,教学建议:向学生介绍历史上关于光速的测定, 最后得出目前的光速值。最后得出目前的光速值。 3、教学建议、教学建议264、典型例题、典型例题(1 1)试计算阳光从太阳射出)试计算阳光从太阳射出1010分钟内能否到达分钟内能否到达地球?(已知日地平均距离为地球?(已知日地平均距离为1.51.510108 8kmkm) 27第三节第三节 阳光的组成阳光的组成(一)课时安排(一)课时安排本节课堂教学共安排本节课堂教学共安排2课时,学生课外活动课时,学生课外活动2课时。课时。第一课时内容:色散

21、现象和色散现象的研究。第一课时内容:色散现象和色散现象的研究。第二课时内容:可见光谱、红外线与紫外线和第二课时内容:可见光谱、红外线与紫外线和 红外线与紫外线的作用。红外线与紫外线的作用。 28(1)知道阳光的色散现象。)知道阳光的色散现象。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二)第一课时(二)第一课时2、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重点:阳光的色散现象。重点:阳光的色散现象。难点:红光与紫光偏折程度的大小。难点:红光与紫光偏折程度的大小。(2)会说出可见光谱中各色光的排列顺序依次是)会说出可见光谱中各色光的排列顺序依次是 红、橙、黄、绿、蓝、靛、紫。红、橙、黄、绿、蓝、靛、紫。 29阳光阳光 的色散的色散3

22、3、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学生活动,观察阳光的色散现象。教学建议:学生活动,观察阳光的色散现象。 30CD碟片上的色彩碟片上的色彩教学建议:学生小组讨论,还有哪些例子可教学建议:学生小组讨论,还有哪些例子可 说明白光能变成几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能变成几种颜色的光? 31彩彩 虹虹32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学生小组讨论,几种不同颜色的光:学生小组讨论,几种不同颜色的光 能否变成白光?并演示。能否变成白光?并演示。 教学建议:学生课外活动,制作彩虹或色陀螺教学建议:学生课外活动,制作彩虹或色陀螺 或圆环虹。或圆环虹。 33活动:自制彩虹。该活动要在晴天、室外进行,太活动:自制彩虹。该活动

23、要在晴天、室外进行,太阳高度角为阳高度角为300左右,学生背对太阳站立观察。左右,学生背对太阳站立观察。34活动:活动:自制圆环虹。自制圆环虹。 取一只直径约取一只直径约8厘米的无色透明薄壁圆底烧瓶,内厘米的无色透明薄壁圆底烧瓶,内盛满清水,将其固定。另取一块三夹板,中央钻一直径盛满清水,将其固定。另取一块三夹板,中央钻一直径约约4厘米小孔,将其置于球形烧瓶约数厘米处,圆孔对厘米小孔,将其置于球形烧瓶约数厘米处,圆孔对准瓶,靠瓶一面上糊以白纸。太阳光通过小孔射入烧准瓶,靠瓶一面上糊以白纸。太阳光通过小孔射入烧瓶,经反射、折射落在白纸上成圆环形彩虹。瓶,经反射、折射落在白纸上成圆环形彩虹。 35

24、活动:制作色陀螺。活动:制作色陀螺。 做三个硬纸圆盘,分别涂满红、绿、蓝三种颜色做三个硬纸圆盘,分别涂满红、绿、蓝三种颜色(或或分别贴三种色纸分别贴三种色纸)。沿半径切开一个槽,把三个圆盘沿槽。沿半径切开一个槽,把三个圆盘沿槽口交错地插在一起,套在陀螺上,露出红、绿、蓝三个口交错地插在一起,套在陀螺上,露出红、绿、蓝三个扇形面积。分别拨动圆盘,调节三个扇形面积大小,改扇形面积。分别拨动圆盘,调节三个扇形面积大小,改变三种颜色的比例,反复试验,便可看到多种颜色变三种颜色的比例,反复试验,便可看到多种颜色 。364、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1 1)白光经棱镜色散后,再经过相反放置的棱镜,)白光经棱镜色散后,再经过相反放置的棱镜,各种色光又能复合成白光,这一现象不能够说明的是各种色光又能复合成白光,这一现象不能够说明的是( ) A.A.白光由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白光由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 B.B.白光是一种复光色白光是一种复光色 C.C.复色光必须由两种以上的单色光组合而成复色光必须由两种以上的单色光组合而成 D.D.复色光经过梭镜后复色光经过梭镜后, ,组成它的各色光可组成它的各色光可“分离分离”出来出来(2 2)白光经梭镜等色散时)白光经梭镜等色散时, ,偏折角度最大的是偏折角度最大的是_色光,最小的是色光,最小的是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