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限时训练(带答案解析)_第1页
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限时训练(带答案解析)_第2页
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限时训练(带答案解析)_第3页
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限时训练(带答案解析)_第4页
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限时训练(带答案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限时训练(带答案解析)姓名:班级:一、单选题1 . “(进化论)是一种对人类的信仰,一种人类大团结的感觉,和一种对人类的忠诚。人类是数百万年的进化结果,我们最基本的伦理准则应该是竭尽所能改善人类的未来。所有其他的伦理标准都能够从这条底线推演而得。”赫胥黎这段话反映了他A.否定了达尔文的进化论B.认同了达尔文的进化论C.发展了达尔文的进化论D.证实了达尔文的进化论2 .如表说明生物进化论世界历史上有关进化论的部分1信息时间人物主要内容公元前4 |止纪亚里士多德自然界由无生物进展到动物是一个积微渐进的过程,在无 生物之后首先是植物类从这类事物变为动物

2、的过程是 连续的16世纪末李时珍按水、火、土、石、草、木、谷、菜、虫、鱼、商、兽、人 等顺序罗列物种。19世纪前期拉马克物种是可变的,在自然界的生物中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的 一系列等级;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生物会由此改 进其适应。19世纪中期达尔文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 力。A.是古希腊学者首先提出B.由中外科学家共同创立C.经历一个渐进发展过程D.在科学实验中得到完善3 .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表现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促进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潮的萌芽被引进到中国,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A.B. ®®C.D.4.拉马

3、克曾在演讲稿中指出:“我们难道没有因此而感受到借助有机体的法则大 自然有足够的时间、空间,以及环境让最初的生命形式不断地发展与改进大自然已 经逐渐地完成了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情况”在此,拉马克A.说明了环境对生命的改造作用B.强调了 “获得性遗传”进化原则C.指出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进化D.强调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则5.科学的旅程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 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 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 合该论述的是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从神创论到

4、生物进化论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A.B. ®®C.D.6 .有学者在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指出:它使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 一次类似牛顿力学定律出现时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这项成就应该是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C.普朗克的“量子假说”D.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7 . “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该名言表明了近代某科学理论 的核心思想,该科学理论A.科学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B.奠定现代物理学的坚实基础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D.有力地冲击了神学创世学说8 . 1889年上海格

5、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 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火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 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A.进化论B.相对论C.量子论D.经典力学9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论相继创立,这些学说问世的共 同意义是A.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B.挑战了封建神学世界观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10 . “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该名言表明了近代某科学理 论的核心“有能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该名言表明了近代恭科 学理论的核心思想,该科学理论A.科学精准描述

6、字由运行规律B.奠定现代物理学的坚实基础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D.有力地冲击了神学创世学说11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是A.生命的进化B.物种的人工选择C.自然造物理论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2.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写道: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一一生存 竞争和阶段斗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存竞争”学说取代了人类对宗教的信仰B. “阶级斗争”学说改变了全人类的政治制C.两个学说都产生于19世纪末期D.两个学说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13 .它的创立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人们把眼光从至高无上的、全智 全能的造物主上帝,勇敢地转向大自然,向自然本身去寻求自然界

7、的各种答案。该理论 A.开创了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B.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C.加速了人类工业化的历史进程D.阐明了生物物种演变发展规律二、论述题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中国西欧作者著作成书时间作者著作成书时间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 年簿伽丘十日谈1353 年3李贽焚书1590 年伊拉斯漠愚人颂15世纪末宋应星天工开物1637 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1543 年徐光启农政全书1639 年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602 年徐霞客徐霞客游记1642 年塞万提斯堂古诃德1615 年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663 年哈维血液循环论1628 年顾炎武日知录1670 年伽利略两大

8、体系的对话1632 年王夫之读通鉴论1692 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 年材料反映了 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与不同之处。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 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三、材料分析题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本草纲目所包含的科学知识极为丰富。书中所表达的初步的生物进化 论思想,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创造。李时珍在参阅800多种书籍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观察, 建立起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分类系统。他将1892种药物分为十六部,六十大类,以部为 纲,以类为目,依次排序。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低等动物、植物,到高级动物、植物, 反映了自然进化

9、的规律。这些向近代科学分类法前进了一大步,对生物分类学具有重要 参考价值。书中还记载了一些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注意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材料二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著作,书中系统阐述进 化论的观点。达尔文考察和对比各地的物种性状,将同一变种或亚变种中的个体进行比 较来研究变异的原因,得到了物种渐变的结论。在长期考察和大量事实论证的基础上, 得出了生物演化发生的机制:演化是生存竞争中自由淘汰的结果,食物与空间等资源有 限,只有最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而后又提出科学证据,证明所有生物物种是 由少数共同祖先,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过程后演化而成的。材料三 本草纲目问世后,被中国

10、医学界奉为至宝,一定程度上被神圣化了, 但它最大的作用,只在于中医领域的治病用药,中国的中医家、读书人,没有人对它分 析、验证、质提,没有人问,为什么此草药对病人有用?原理何在?也许本草纲目 犹如丰富的矿藏,可挖提的太多了,为后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经脸。而他初步的生物进 化论思想当时没有人意识到它有特别的意义。物种起源在百余年来的学术界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自1859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以来,受到学界及市民的热捧,被争相购 买。这本书的第一版印刷了 1250册,在出版之日就全部售罄。它发表传播后,生物普 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为学术界、思想界公认为19世纪 自

11、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在它的思想影响下,1865年奥她利植物学家孟德尔从碗豆 的杂交实脸中得出了颗粒遗传的正确结论,20世纪初遗传学建立,20世纪40年代“现 代进化论”创立。可以说,物种起源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里程碑。(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本草纲目和物种起源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差异。(2)依据材料三,分别指出当时人们对两部著作的关注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其原因。5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限时训练(带答案解析)1. c【解析】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关于自然界“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理论。从题干材料判断, 赫胥黎把这一理论应用于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因而只能是“发

12、展” 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所以 本题只有选C才是符合题意的。2. 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从亚里斯多德开始有已经出现了关于生物发展的研究,一直到 19世纪形成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由此反映出进化论经历一个渐进发展过程,故C项正确; 亚里斯多德只是有涉及到相关的内容,并不能说明其提出了进化论,排除A;李时珍没有参 与进化论的研究,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其形成过程,而没有涉及完善,排除D。3. C【解析】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严复在 近代将进化思想介绍到中国,“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思想警醒了国人,对维新变法运 动起到了推动作用。是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影响,故

13、答案为C项。达尔文进化论诞生 的时间是1859年,此时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欧洲人文主义思潮的萌芽是 在古希腊时期。说法错误,排除含有或的A、B、D项。4. A【解析】依据材料中“环境让最初的生命形式不断地发展与改进”信息可知,这突出了环境 对生命的改造作用,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获得性遗传”指生物在个体生活过程 中,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产生带有适应意义和一定方向的性状变化,并能够遗传给后代 的现象,材料并未体现: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指出生物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原则:D选项 错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的主张,不是拉马克的主张。结合所学可知,拉马 克主张“用进废退”

14、的学说。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5. C【解析】据所学可知,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是对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否定:相对论是对经典 力学绝对时空观的否定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生物进化论是对神创 说的否定:故符合题意。而中的理论,万有引力定律是对宏观世界物体运动规律的 描述,电磁感应理论是微观世界的,二者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G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理论内容;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内容6. B【解析】牛顿力学定律证明了自然界的规律,从物理学上否定上帝地位,”使人对自己的认 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划时代变化,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推动牛顿力学定律的形 成,但在对上帝的认识上并没有产生

15、划时代变化,A项错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生 物学上否定上帝造人说,对上帝的认识上产生划时代变化,B项正确: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是物理学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但在对上帝的认识上并没有产生划时代变化,C项错误: 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发展,不具有划时代影响,D项错误。7. D【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生物学的重大突破。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 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育后代,必须适应或 对付周边环境的挑战,还必须与其他种类的生物相互竞争,同时,生物个体之间还存在着本 种类内部的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凡是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而发

16、生变异的个体,将获得较多 生存和繁殖机会,而那些发生了有害变异的个体则将遭到淘汰。那些被自然选择了的微小的 有利变,通过世世代代的传递,逐步积累为显著的变异,从而形成生物新种。题干中的“有 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即体现了这一生物进化论思想,它有力地冲 击了神学创世学说,故D正确:A项是指牛顿经典力学,B项是指相对论和量子论,C是近 代自然科学的进步,均不符合。8. A【解析】本题考查了进化论。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相对论和量子论都产生于20世纪初,经 典力学产生于17世纪末,都和题意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B、C、D项:根据“论万物分种 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火之理”可知该“天道

17、自然之理”指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故选 A。9.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 理解的能力。这些科学理论没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理论,不选A。B是进化论的意义。相对 论和量子论出现于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开创之后,不选D。只有C项符合题意。进化论提供 了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观察世界,相对论从宏观宇宙的角度观察世界,量子论从微观粒子的角 度观察世界。【解析】依据题干“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住“可知这是一种“优胜劣汰” 观点的体现,因此这一科学理论是指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该理论有力地冲击了神学创世学 说,D正确:A指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排除:B

18、是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意义,排除;C是牛 顿经典力学的意义,排除。故选D。11.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提出了生物演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其核心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故D正确:“生命的进化”说法过于模糊,故A排除:生物进化论主 张物种的自然选择,故B排除:自然造物理论也不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故C排除。12.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生存竞争”即达尔文的进 化论,“阶级斗争”即马克思主义,两个学说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D项正确。A项错在 “取代”,B项错在“全人类”,马克思主义诞生在19世纪中期,C项错误。13. 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生

19、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推翻了 “神创论”,启发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 缚中解放出来,在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材料中的理论是进化论,进化论阐明了 生物物种演变发展规律,故选D: A是伽利略的成就,B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是牛顿经典 力学,三者都不符合题意,排除。14. 示例一: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都产生了顺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明末清初,随着封建制度衰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著书立说,批判 君主专制,提出了法治、民权、工商皆本等思想,经世致用思想不断发展,儒家思想更加务实。 与此同时,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并得到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以 薄伽丘、莎士比亚

20、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学者,通过文学作品批判基督教神学,揭露教会腐败, 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性、歌颂人性。由此可见,在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新的经济因素推动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的产生。 示例二: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科技发展差距拉大。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如天工开 物农政全书等,但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上理学统治文化上实行专制,政治上君 主专制强化,使得中国的科技仍在传统的道路上徘徊。而同时期的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并迅速 发展,新航路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开展,冲击了基督教神学的统治,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产生了牛顿经典力学等近代科技果。10. D7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欧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了科技发展的巨大差距,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 于西欧。【解析】根据题目要求,首先要在通读材料之后,对14-17世纪文化成就进行对比整合,从 中分析在此期间中西方历史发展的相似与不同之处。然后根据个人所学知识,酌情选取一个 角度,将个人观点当作命论题表出来,如“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都产生了顺应时代要求的 新思想”或者“14T7世纪,中国和西欧科技发展差距拉大”,接着汇总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