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3 囚绿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3 囚绿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3 囚绿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3 囚绿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3 囚绿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囚绿记课标要求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囚绿的经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

2、题;品味本文淳朴清丽的语言。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达到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的目的。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思想和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爱国情感。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学习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由“爱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感的变化。了解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学习难点让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达到思想上的升华。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本学案的内容共一课时。在学案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学

3、生自读课文,独立学习,完成预习自测及自主学习的内容,然后合作探究,理解情感及文中重要的句子。课前预习教材助读1、作者简介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4、;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在艺术上,那乡野泥土的气息,忧郁动人的故事情调,优美清丽的文笔,严谨的构思,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文笔缜密、漂亮、醇厚,感情深沉、诚挚、朴实。 2、背景资料 囚绿记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作者当时正在沦为孤岛的上

5、海,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的一树长春藤。这长春藤被自己牵进迎窗的案头,然而“囚进”的绿藤,尖端仍朝着窗外的阳光,颜色一天天变得萎黄,枝条也细瘦起来。直至抗战爆发,作者被迫南归,才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释放,并祝福它繁茂苍绿。这篇散文写的是“囚绿”的故事,实际上含不尽之意自在言外。囚绿记所表现的坚贞不屈的精神,其实正是他的心灵的写照。字词知识1、字音字形猗郁(  y ) 蕈菌(Xùn    jùn )      揠苗助长(  

6、;yà )              淅沥(  x ) (  l )   移徙( x  )     涸辙(  hé ) ( zhé)    瞥见(pi 

7、0;)       陆蠡(  l )2、词语解释涸辙:  干涸了的车揠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淅沥: 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预习自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8、0; ) A、涸辙gù    淅沥x    揠苗助长yàB、婆娑sha     流连lián    急不暇择xiá C、珍重zhn    猗郁q     毫不犹豫yùD、蕈菌xùn  囚系jì     永不屈服yng 2、下列词语

9、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葱笼  淅沥  攀缘  怜悯  B、莫生  脉络  纤细  繁茂C、公寓  喜悦  常春藤  诚心诚意  D、猗郁  琼浆玉液 直接了当 简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年

10、华。 B、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  C、我不得不变更的计划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D、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的疑问请将你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课内探究学始于疑  学生整体阅读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11、60;   4、归纳线索: 质疑探究1、 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极言对绿之爱用意是什么?文章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说说对这句话深刻含义的理解? 4、“芦沟桥事件发生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何重要作用? 5、 作者在文章结尾中写道;“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这句运用 什么修辞手法?采用什么句式?你觉得这句话仅仅表达了作者对绿藤的思念吗?你认为还有别的什么含义? 6、理解下列句子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内容     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

12、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     7、关于文章主题的理解    当堂检测1、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瞥见(pi) 涸辙(ù) 炎热(yán) 公寓(yù)  B.纤细(qin) 嫩芽(nèn) 婆娑(pó) 蕈

13、菌(xùn)  C.幽囚(ú)固执(zhì) 葱茏(ln) 猗郁(y)  D.娇弱(jio) 触动(zhù) 攀缘(pn) 烽烟(f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墙壁 嵌着 瞥见 视同至宝  B.心焦 爽直 安慰 争不暇择  C.留恋 浆液 剪除 揠苗助长 D.猗郁 婆娑 悬垂 了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

14、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B.今年春天,中国北方出现了多少沙尘天气,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雨绸缪,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 C.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D.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株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的新协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B.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

15、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都被挂在走廊两边的墙壁上。  D.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体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  课后反思拓展训练菊有黄花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一大丛一大丛的。 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 )代陶渊明随口吟出那句“采菊东篱下, ”,几乎成了菊的名片

16、。以至后来的人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陶渊明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菊不朽,他不朽。 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 乡人们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与乡人各不相扰

17、。蓝天白云,天地绵亘。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般的心,天真烂漫。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 那时,家里土墙上贴着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后来,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们围观。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啧啧叹着。 现在思想,那样放纵地挥霍美,也只在那样的年纪,最有资格。 人家的屋檐下,也长菊。盛开时,一丛鹅黄另一丛还是鹅黄。老人们心细,摘了它们晒干,做菊花枕。我家里曾有过一只这样的枕头,父亲枕着。父亲有偏头痛,枕了它能安睡。我在暗地里羡慕过,曾决

18、心给自己也做一只那样的枕头。然而来年菊花开时,却贪玩,忘掉了这事。 年少时,总是少有耐性的。于不知不觉中,遗失掉许多好光阴。 周日逛衔,秋风已凉,街道上落满梧桐叶,路边却一片绚烂。是菊花,摆在那里卖。泥盆子装着,一只盆子里只开两朵花,花开得肥肥的,一副丰衣足食的模样;颜色也多,姹紫嫣红,千娇百媚。我还是喜欢黄色的。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可见,菊花最地道的颜色还是黄色。 (11)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焐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 (选自读者2009第5期,有删改)1、整体感知全文,概述作者围绕“菊”写了“我”的哪些活动?2、文章第段的括号里应填( )代的陶渊明,

19、他是( )诗派的代表人物,“采菊东篱下”后面应接的诗句是“ ”。3、文中第段划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进行具体赏析。(2分)4、文章的结尾含义深刻,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全文简答。(3分)3、囚绿记预习自测1. D  A 中“涸”应读“hé”;B 中“娑”应读“su”;C 中“猗”应读“y”。2.C  A 中“葱笼”的“笼”应为“茏”;B中“莫生”的“莫”应为“陌”;D中“简漏”的“漏”应为“陋”。 3.    应是“葱茏的爱和幸福”、“

20、猗郁的年华”学始于疑 1、因为他爱绿2、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3、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学生归纳线索: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质疑探究1、 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也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2、为下文“囚绿”做铺垫, 表达作者对光明 自由的追求。3、我临行时开释常春藤,表现出我对具有抗争精神的常春藤的敬重,对光明 自由的向往 珍惜。4、这句话是“放绿”部分精彩一笔,既点明了文章写作背景,使全文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又如炬照亮了全篇,突出了文章的主题。5、 拟人 。疑问 。 这句话不仅仅是对绿藤

21、的思念,还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蹄下同胞的惦念和牵挂。6、     表现作者和绿的心灵的相通这里主要是表达作者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个安宁、平和的环境的追求从下文“囚绿”以后我的一些心理活动看,这时“我”对“绿”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入的 。       作者认为,人是不能脱离自然环境的,而绿就是自然环境最好的代表,因此人是不能生活在缺少绿的环境之中的当然,这里的绿是一种象征或双关         表达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