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知识1 .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0°以东,180°以西,为东经度;0°以 西,180。以东,为西经度。2 .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0° -30°为低纬,30° -60°为中纬,60° -90°为高纬。3 .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 .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 .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6 .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
2、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7 .东西半球的划分:20° 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 E为西半球。8 .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 °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 .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 表示的范围愈大。10 .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第二单元行星地球(地球概论)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极点投影图可通过自转确定方向。11.等值线的判读方
3、法:大大小小两条平行等值线间的闭合区域,若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则闭 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较大值高低低高向高值凸出的气温(或水温、气压等)低,相反则高高高低低某等值线向高纬(或高空)方向凸出,则此处气温(或气压)比同纬度或同一高度其 他地区偏高;反之亦成立河流向凹等高线凸出的方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河流的流向是等高线数值变小的方向洋流向凸海洋上受洋流影响而发生弯曲的等温线,其凸出方向与洋流的流向相同凸高凹低若某地等压面上凸,则该地气压比同一高度上两侧的气压高;相反则气压较低陆南无论南北半球,1月份陆上等温线都向南凸出,海洋上向北凸出;7月份相反12.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
4、,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3.等高线图中海拔与高差的计算方法:悬崖顶部绝对高度a W顶部绝对高度(海拔)Va+h最大值a,最小值b,悬崖底部绝对高度b-h V底部绝对高度(海拔)Wb断层处相汇等高线X相对高度(X-1) XhW相对高度v(x+1) Xh条,等高距1 .天体的类别:星云' 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陨石、回收(返回) 的飞行器不属于天体)2 .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一地月系3 .宇宙的两大特性:物质性、 运动性(其运动是有规律、有层次的,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
5、成天体 系统)。4 .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5 .八大行星的公转特征:共面性, 同向性, 近圆性。6 .地球生命存有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三点共性)、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7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对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8 .太阳活动一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具有周期性(11年)、同步性、整体性。9 .太阳主要成分为氢和氮,表面温度6000K,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10 .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一影响气候,耀斑-一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带电粒子流一一磁场一一磁 暴
6、、 极光。11 .太阳辐射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动地球上水、大气' 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12 .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 晨昏线为过地心的大圆。13 .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0°);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一一夏至、冬至(23° 26,)14.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小意图旋转中心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 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 上空看呈
7、顺时针。周期自转360° , 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太阳日)(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时9分10 秒。(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 天5时48分46秒。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 15°/h(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位于近日点(1月初)速度快,远日点(7月 初)时速度慢。意义昼夜更替 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水 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15 .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土区时差(东加西减)两地相差1 °经度,地方
8、时相差4分钟16 .时区=经度/15° (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17 .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 )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18 .日期分割:零时(24时)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 )为地球上的“新一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旧一天”。19 .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加一天。20 .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地形平坦开阔);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太原:技术力量强,靠近京津唐;酒泉: 大陆性气候,晴天
9、多;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 便利。21 .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黄赤交角存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黄赤交角存有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一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太阳直射)、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与极点之间为 寒带(有极昼夜)。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交角为0° ,则热带只有赤道一条线,寒带只 有极点两个点,其余均为温带;若黄赤交角为45° ,则温带只有45°两条线,该线的高纬均为寒
10、带, 该线的低纬均为热带。助於日粉丸日明发日明疑时幻日 出同日II以温|回阳蹴能却殖良厢太阳富俐瓶|正¥太阳商度的峰度分布22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北回归线 以北地区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南回归线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夏至日有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以南地区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南北回归线回归线上一年一次直射冬至日f-111-1r11TTn/Klil (747 irT之间地区其他地区一年两次直射有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正午大JB有屋的学节变化23 .北温带太阳视运动:春秋分日正东方日出,正西方日落;夏半年东北方日出,西北方日
11、落;冬半年东 南方日出,西南方日落24 .昼长二日落时间一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一夜长昼长;上午(下午)时长X2日出时间= 12: 00一昼长/2 (或0: 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永远是6: 00日落时间= 12: 00+昼长/2 (或24: 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永远是18: 0025 .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一一昼夜现象出现地球自转的球体一一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一一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一四季五带26 .昼夜长短的分布: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
12、昼就渐长。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北半球夏半年春分世界昼夜等长1昼长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白昼越来越长极昼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夏至白昼最长,北极圈内全为极昼1昼长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白昼逐渐变短极昼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秋分世界昼夜平分冬半年1夜长昼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白昼越来越短极夜范围从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冬至白昼最短,:匕极圈内全部为极夜1夜长昼d反,纬度越高,白昼越短白昼逐渐变长极昼范围从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春分世界昼夜等长赤追.上全年昼夜等长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29.典型的季节现象物象1月7月季节变化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夏季,南半
13、球冬季地球公转近日点附近,速度快远日点附近,速度慢太阳直射点直射点在南半球,向赤道移动直射点在北半球,向赤道移动昼夜长短变化12. 22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6. 22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12. 22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一年中的最大 值,物影最短6. 22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一年中的最大值,物影最短气压分布北半球大陆-高压,海洋-低压北半球大陆T氐压,海洋-高压等温线弯曲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风压带移动南移北移气压中心分布蒙古高压,阿留申、冰岛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亚速尔高压季风风向东亚西北季风,南亚东北季风东
14、亚东南季风,南亚西南季风锋面移动昆明准静止锋、寒潮(快行冷锋)4-5月华南、6-7月江淮、7-8月华北气候类型地中海北半球温和多雨北半球炎热干燥热带草原暖热干燥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寒冷干燥高温干燥动物迁徙驯鹿:苔原带T亚寒带针叶林带驯鹿:亚寒带针叶林带T苔原带北印度洋 季风洋流亚洲沿岸向西流,呈逆时针亚洲沿岸向东流,呈顺时针河流径流东部河流枯水期,西部河流断流,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出现结冰期东西部各河均进入汛期河流入海口盐度江河径流少,盐度大江河径流多,盐度小渔牧业带鱼汛天山山麓牧场(针叶林)墨鱼汛天山山腰牧场(高山草甸)农事冬小麦越冬生长期,兴修水利澳大利亚耕作闲期、牧羊忙季, 江南农忙夏收夏
15、种极地南极浮冰最少,南极科考佳期南极浮冰最多,北极科考佳期东北地区河流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 江南茶农采茶正忙(雨前茶最好)黄河在一年中第一次出现凌讯;华北平原出现春旱,长城以北种春小麦;北半球春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长芦盐场忙于晒盐(雨季未到,气温高,蒸发大)我国北方出现大风或沙暴天气 北半球秋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居中华北平原种冬小麦,棉花收摘一场秋雨一场寒我国秋高气爽,北雁南飞香山红叶,北半球温带森林(东岸35° N、西岸40° N以北)开始落叶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02-红外线)、
16、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 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2 .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3 .大气的保温效应:阴天的昼夜温差小,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 (大气逆辐射强)。4 .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5 .气温的水平分布: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6 .气温年较差
17、: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 > 阴天。7 .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因为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一垂直气流上升一一低气压(气旋)阴雨(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一垂直气流下沉一一高气压(反气旋)一晴朗(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4)来自低纬的气流一暖湿(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6)来自海洋的气流一湿(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岸风)干(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一阴雨、风8
18、.水平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 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9 .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10、风向:(1)风向风来的方向;(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是曲线垂直于切线;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无偏转;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11 .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两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向右,南 半球向左);近地面的风,
19、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三力的共同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12 .三种局地热力环流:白天(郊区t城市、海风、谷风)夜晚(城市T郊区、陆风' 山风)13 .气压、气温, 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同一高度(近地面)T气温高、气压低;气压低、气温高;不同高度T越往高,气压越低;近地面气压的高低与高空相反。14 .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平运动并相遇)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暴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15 .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夏季的暴雨
20、、冬半年我国的寒 潮(初春、秋末对农业的影响最大)。16 .要求你自己绘制出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热力环流图(要求绘制等温线与等压线)17 .北半球锋面气旋:气旋中心一定是低压,锋面只会发育在低压槽内,左侧槽部发育冷锋,右侧槽部发 育暖锋。北部为冷气团,南部为暖气团控制。18 .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气旋抵气压)垂直上升,北半球近地面逆时针辐合,天气阴雨台风。反气旋僭气压)垂直下沉,北半球近地面顺时针辐散,天气晴朗伏旱(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7月中 旬到8月中旬)。19.气压中心名称: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7月副热带高气压被大 陆的热低压切断大陆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北美低压海洋
21、夏威夷高压(北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北大西洋)1月副极地低气压被大 陆的冷高压切断大陆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北美高压海洋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冰岛低压(北大西洋)20.风压带成因与特性:风向候响 气影风压带名称(个数)成因特征气候 影响北半球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2热力原因冷高压冷干东北东南冷干极地东风带2副极地低气压带2动力原因冷低压温湿西南西北/皿/业中纬西风带2副热带高气压带2动力原因热高压干热东北东南干燥低纬信风带2赤道低气压带1热力原因热低压湿热21.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2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成因海陆
22、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案楚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季风夏季风冬季风夏季风冬季风源地副热带太平洋西伯利亚-蒙古印度洋赤道附近海域西伯利亚-蒙古风向东南西北西南东北性质温暖湿润寒冷干燥温暖湿润低温干燥强弱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耳二冬季风林邂我国东部、朝日我国大部、朝日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2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雨带的移动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C隹静止锋);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9月,副高南退,
23、北方雨季结束,华南再一次经历短暂的雨期。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 旱南涝。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24 .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下垫面、人类活动25 .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7月,最低气温1月,年降水量少,且各月不平均;海 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8月、最冷月2月,年降水量多,且各月较为平均。26.几种气候类型的大气状况和成因、特点:气候类型大气环流状况特征降水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年雨型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温带大陆西海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全年降水均匀地中海气候位于亚热带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雨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旻雨型热带季风气候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河中游国土空间冲突识别及模拟研究
- 便携式紧急救援药品包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浴衣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一次性纸浆模餐具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乳清蛋白粉运动后恢复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仿制麻醉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下地幔条件下原碳酸盐Ca2CO4的物理性质研究
- 非定型密封材料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中药现代化制剂工艺研究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醋酸富镧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美发店承包合同范本(2篇)
- 《大学俄语》教学大纲
- 清淤工程施工记录表
- TCITSA 24-2022 基于ETC的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技术规范
- 2022年涉农领域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工作总结
-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8年版)
- 叉车装卸区域安全风险告知牌
-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2课 新街古韵丨赣美版
- 秦荻辉科技英语写作教程练习答案(共42页)
- GB∕T 41168-2021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绘本阅读课-优质课件.pptx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