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第2章 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_第1页
z第2章 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_第2页
z第2章 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_第3页
z第2章 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_第4页
z第2章 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 引引 言言2.2 交换单元交换单元2.3 交换网络交换网络 实现任意入线与出线之间的互连是交换的基实现任意入线与出线之间的互连是交换的基本功能。按照交换方式要求,节点内互连网本功能。按照交换方式要求,节点内互连网络可以提供实连接或虚连接。络可以提供实连接或虚连接。 节点内互连网络又称为交换网络(交换机节点内互连网络又称为交换网络(交换机构)。构)。 交换网络交换网络是由若干个交换单元按照一定的是由若干个交换单元按照一定的拓拓扑结构扑结构和和控制方式控制方式构成的。构成的。2.1 2.1 引引 言言交换网络有:空分、时分交换网络有:空分、时分 数字、模拟数字、模拟 节点交换网络具有一定的

2、拓扑结构。(节点交换网络具有一定的拓扑结构。(选择选择在满足交换方式、容量和服务质量要求的情在满足交换方式、容量和服务质量要求的情况下,获得高性能、低成本、便于扩充与控况下,获得高性能、低成本、便于扩充与控制的拓扑结构。制的拓扑结构。)2.1 2.1 引引 言言2.2.1 2.2.1 交换单元及其数学描述交换单元及其数学描述交换单元是构成交换网络的基本部件。按照交换单元是构成交换网络的基本部件。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由多个交换单元一定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由多个交换单元即可构成交换网络。即可构成交换网络。 对称交换单元(对称交换单元(M=NM=N) 全连接交换单元全连接交换单元 部分连

3、接交换单元部分连接交换单元 (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MN交换单元交换单元 入入线线出出线线控制端控制端 状态端状态端12M12N交换单元如何建立信息传送通道(连接)。交换单元如何建立信息传送通道(连接)。 对于同步时分复用信号(实连接)对于同步时分复用信号(实连接) 对于统计复用信号对于统计复用信号 (虚连接)(虚连接) (二)内部通道(二)内部通道 入入线线出出线线12M12N(a)同步时分复用信号)同步时分复用信号入入线线出出线线12M12N2NN1121122NN(b)统计复用信号)统计复用信号2.1 2.1 交交 换换 单单 元元 集中型:集中型:M MN N,也称为集中器。,也

4、称为集中器。 扩散型:扩散型:M MN N,也称为扩展器。,也称为扩展器。 分配型:分配型:M M = = N N,也称为分配器。,也称为分配器。(三)交换单元的分类(三)交换单元的分类 12M1N入入线线出出线线(a)集中型集中型1M1N入入线线出出线线(b)扩散型扩散型入入线线1M1N出出线线(c)分配型分配型2.2.1 交换单元及其数学描述交换单元及其数学描述(三)交换单元的分类(三)交换单元的分类 2.2.1 交换单元及其数学描述交换单元及其数学描述q有向交换单元有向交换单元:当信息经过交换单元时只能:当信息经过交换单元时只能从入线进出线出,具有唯一确定的方向。从入线进出线出,具有唯一

5、确定的方向。q无向交换单元无向交换单元:交换单元的每条线既可入也:交换单元的每条线既可入也可出,其入线数必等于出线数。可出,其入线数必等于出线数。出线0 N-1入线0M-1M X N有向交换单元.入线/出线0N-1N无向交换单元2.2.1 交换单元及其数学描述交换单元及其数学描述连接特性是交换单元的基本特性,它反映了交连接特性是交换单元的基本特性,它反映了交换单元入线到出线的连接能力,通常我们用换单元入线到出线的连接能力,通常我们用连连接集合接集合和和连接函数连接函数来描述交换单元的连接特性来描述交换单元的连接特性q 连接集合连接集合: 入线集合:入线集合:T=0,1,2,T=0,1,2,M-

6、1,M-1 出线集合:出线集合:R=0,1,2,R=0,1,2,N-1,N-1 定义:定义:tTtT,即,即t t是是T T的一个元的一个元 rRrRt t,R Rt t是是R R的一个子集,的一个子集,r r是是R Rt t的的一个元。则集合一个元。则集合 c=t,Rc=t,Rt t 为一个连接。为一个连接。若若rRrRt t,R Rt t中只含有一个元,则称该连接为中只含有一个元,则称该连接为点到点点到点连接。连接。若若rRrRt t,R Rt t中含有多个元,则称该连接为中含有多个元,则称该连接为一一点到多点点到多点连接。连接。若一个交换单元可以提供点到多点的功能,但若一个交换单元可以提

7、供点到多点的功能,但R Rt tRR,则称其具有,则称其具有同发同发功能;若功能;若R Rt t=R=R,则该交,则该交换单元具有换单元具有广播广播功能。功能。(四)连接与连接函数(四)连接与连接函数 一个交换单元的连接同时可有多个,这就一个交换单元的连接同时可有多个,这就构成了交换单元的连接集合:构成了交换单元的连接集合: C=cC=c0 0, c, c1 1, c, c2 2, , 其中:起点集其中:起点集 Tc=t;tcTc=t;tci i,c,ci i CC 终点集终点集 Rc=r;rRRc=r;rRt t,R,Rt t c ci i,c,ci i CC 连接和连接集合是对应于连接和连

8、接集合是对应于某一时刻某一时刻的的! ! 连接集合的数目越多,连接能力就越强连接集合的数目越多,连接能力就越强! !(四)连接与连接函数(四)连接与连接函数(四)连接与连接函数(四)连接与连接函数q 连接函数连接函数一个连接函数对应一种连接,连接函数表示相一个连接函数对应一种连接,连接函数表示相互连接的互连接的入线编号和出线编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入线编号和出线编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关系,即存在连接函数,即存在连接函数f f,入线,入线x x与出线与出线f(x)f(x)相相连接,连接,0 xM-10 xM-1,0f(x)N-10f(x)N-1。连接函数实际上也反映了连接函数实际上也反映了入线编号构成

9、的数组入线编号构成的数组和出线编号构成的数组之间的置换关系或排列和出线编号构成的数组之间的置换关系或排列关系关系,故,故连接连接函数也被称作函数也被称作置换置换函数或函数或排列排列函函数。数。q 函数表示形式函数表示形式x x表示入线编号(二进制表示),表示入线编号(二进制表示),f(x)f(x)表示连接函数。表示连接函数。q 排列表示形式排列表示形式 即输入输出对应表示形式即输入输出对应表示形式 t t0 0,t t1 1,t tn-1n-1 r r0 0,r r1 1,r rn-1n-1q 图形表示形式图形表示形式(四)连接与连接函数(四)连接与连接函数直线连接:直线连接: 函数表示:函数

10、表示:I(xI(xn-1n-1x xn-2n-2x x1 1x x0 0)= x)= xn-1n-1x xn-2n-2x x1 1x x0 0 排列表示(排列表示(N=4N=4):): 0 0,1 1,2 2,3 3 0 0,1 1,2 2,3 3 图形表示(图形表示(N=4N=4):): 1 12 23 31 12 23 30 00 0(四)连接与连接函数(四)连接与连接函数交叉连接:交叉连接: 排列表示排列表示(N=4N=4):):0 0,1 1,2 2,3 3 1 1,0 0,3 3,2 2 图形表示图形表示(N=4N=4):): 0 00 01 12 23 31 12 23 3(四)连

11、接与连接函数(四)连接与连接函数函数表示函数表示:E(xE(xn-1n-1x xn-2n-2x x1 1x x0 0)= x)= xn -1n -1x xn-2n-2x x1 1x x0 0间隔交叉连接间隔交叉连接: C Ck k(x(xn-1n-1x xn-2n-2x xk kx x1 1x x0 0)=x)=xn-1n-1x xn-2n-2x xk kx x1 1x x0 00 00 01 12 23 31 12 23 30 00 01 12 23 31 12 23 3N=4 k=1N=4 k=1N=4 k=0N=4 k=0(四)连接与连接函数(四)连接与连接函数均匀洗牌连接均匀洗牌连接:

12、 (x(xn-1n-1x xn-2n-2x xk kx x1 1x x0 0)= x)= xn-2n-2x xk kx x1 1x x0 0 x xn-1 n-1 0 01 12 23 3N=8N=84 45 56 67 70 01 12 23 34 45 56 67 7(四)连接与连接函数(四)连接与连接函数(四)连接与连接函数(四)连接与连接函数蝶式连接蝶式连接: (x(xn-1n-1x xn-2n-2x xk kx x1 1x x0 0)=x)=x0 0 x xn-2n-2x xk kx x1 1x xn-1n-1 0 01 12 23 3N=8N=84 45 56 67 70 01 1

13、2 23 34 45 56 67 7 容量容量:所有入线同时传送的总信息量。:所有入线同时传送的总信息量。 接口接口:接口标准的规定。:接口标准的规定。 功能:功能:点到点、同发或广播;点到点、同发或广播; 质量质量:连接建立情况(成功率、速率),信息传输:连接建立情况(成功率、速率),信息传输损伤(时延、衰减、噪声)。损伤(时延、衰减、噪声)。 MN交换单元交换单元 入入线线出出线线控制端控制端状态端状态端12M12N(五)交换单元的性能(五)交换单元的性能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控制开关的闭控制开关的闭合就能建立任意入线和合就能建立任意入线和任意出线之间的连接。任意出线之间的连接。性能性能:取

14、决于开关类型:取决于开关类型信号信号:模拟:模拟/ /数字数字/ /光波光波入入线线出线出线2.2.2 开开 关关 阵阵 列列空分交换单元空分交换单元 空分交换单元的空分交换单元的特点特点(1 1)控制简单,时延均匀。)控制简单,时延均匀。(2 2)交叉点数是入线数和)交叉点数是入线数和出线数的乘积。适合构成出线数的乘积。适合构成较小的交换单元。较小的交换单元。(3 3)容易实现)容易实现多多播和播和广广播。播。入入线线出线出线2.2.2 开开 关关 阵阵 列列(4 4)交换单元的性能依赖于所使用的开关。)交换单元的性能依赖于所使用的开关。(5 5)开关具有控制端和状态端。)开关具有控制端和状

15、态端。2.2.2 开开 关关 阵阵 列列继电器继电器:其构成的交换单元是无向的,可交换模拟:其构成的交换单元是无向的,可交换模拟和数字信息,干扰和噪声大、动作慢(和数字信息,干扰和噪声大、动作慢(msms级)、体级)、体积大(积大(cmcm级)。级)。实际的开关阵列实际的开关阵列2.2.2 开开 关关 阵阵 列列模拟电子开关模拟电子开关:一般利用半导体材料:一般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只能单向传送,且衰耗和时延制成。只能单向传送,且衰耗和时延较大。较大。实际的开关阵列实际的开关阵列数字电子开关数字电子开关:由简单的逻辑门构成,:由简单的逻辑门构成,用于数字信号的交换,开关动作极快用于数字信号的交换

16、,开关动作极快且无信号损失。且无信号损失。空空 间间 接接 线线 器器空间交换单元也称为空间交换单元也称为空间接线器空间接线器(Space SwitchSpace Switch),),简称简称S S单元单元或或S S接线器接线器,用来实现多个输入复用线与多,用来实现多个输入复用线与多个输出复用线之间的空间交换,而不改变其个输出复用线之间的空间交换,而不改变其时隙时隙位置。位置。完成不同时分复用线之间同一时隙的信息交换。完成不同时分复用线之间同一时隙的信息交换。交叉矩阵:由按时隙通断的开关组成。交叉矩阵:由按时隙通断的开关组成。控制存储器:对交叉接点矩阵开关进行控制。控制存储器:对交叉接点矩阵开

17、关进行控制。基本组成基本组成输入线输入线1输入线输入线2输入线输入线3输入线输入线n输出线输出线1输出线输出线n空空 间间 接接 线线 器器工作方式工作方式空间交换单元的交叉点按时隙高速接通与断开。如空间交换单元的交叉点按时隙高速接通与断开。如一帧中有不同时隙的信码要交换到同一条输出线上,则一帧中有不同时隙的信码要交换到同一条输出线上,则在在CM控制下的交叉接点在一帧内就要开、关若干次。控制下的交叉接点在一帧内就要开、关若干次。即即:空间交换单元的交叉点是以时分方式工作的。空间交换单元的交叉点是以时分方式工作的。所以又所以又叫叫“时分复用的空间接线器时分复用的空间接线器”。空空 间间 接接 线

18、线 器器空空 间间 接接 线线 器器S S接线器的构成:接线器的构成:交叉点矩阵交叉点矩阵、控制存储器控制存储器交叉点矩阵交叉点矩阵:开关阵列:开关阵列控制存储器控制存储器(CM-Control MemoryCM-Control Memory):):q S S接线器所含接线器所含CMCM数量数量等于等于入(出)线数入(出)线数q 每个每个CMCM所含有的存储单元所含有的存储单元个数个数等于入(出)线上的等于入(出)线上的复用复用时隙数时隙数q 每个存储单元为每个存储单元为n n位位bit,bit,且满足且满足N2N2n n, ,其中其中N N为入为入(出)线上数(出)线上数 空间交换单元的基本

19、结构空间交换单元的基本结构输入控制方式输入控制方式空空 间间 接接 线线 器器1 2 31 2 31 2 3TS12 TS8TS12 TS808123TS8TS8输入控制方式输入控制方式2TS12TS1231空间交换单元的控制方式空间交换单元的控制方式CM输入控制方式工作原理输入控制方式工作原理TS1012141531TS1412TS14TS11201100011 1 221CM 输出控制方式输出控制方式输出控制方式输出控制方式 1 2 31 2 3 3 2 1TS8TS12 TS808123TS8TS8输出控制方式输出控制方式3TS12TS1221127TS12CM输出控制方式工作原理输出控

20、制方式工作原理TS1012141531TS14 1 2TS14TS11210010011 2 112MMS接线器接线器01M-101M-1kkkkkk空空 间间 接接 线线 器器 共享存储器型交换单元共享存储器型交换单元 1213N存储器存储器2N输入信号输入信号输出信号输出信号213N 工作方式:输入缓冲、输出缓冲。工作方式:输入缓冲、输出缓冲。 适用范围:电路交换、分组交换。适用范围:电路交换、分组交换。2.2.3 时分复用交换单元时分复用交换单元 话音存储器话音存储器(SMSM): :暂存话音编码信息。暂存话音编码信息。SMSM单元单元数由输入复用线上每帧的时隙数决定。数由输入复用线上每

21、帧的时隙数决定。 控制存储器控制存储器(CMCM):存储输入或输出话音信息):存储输入或输出话音信息的时隙地址。的时隙地址。CMCM单元数与单元数与SMSM单元数相同,每个存单元数相同,每个存储单元存放储单元存放SMSM的地址码。的地址码。完成同一条时分复用线上时隙之间的信息交换。完成同一条时分复用线上时隙之间的信息交换。基本组成:基本组成:时时 间间 接接 线线 器器(1 1)顺序写入,控制读出)顺序写入,控制读出(2 2)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控制写入,顺序读出工作方式工作方式时时 间间 接接 线线 器器时时 间间 接接 线线 器器032731273032731RWWR时时 间间 接接 线线

22、 器器时时 间间 接接 线线 器器0331273032731RWWR2727时时 间间 接接 线线 器器Tkk时时 间间 接接 线线 器器对于时间交换单元,不论采用哪种工作方式,每对于时间交换单元,不论采用哪种工作方式,每个输入时隙的信息都将占用一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个输入时隙的信息都将占用一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从这点看,单元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从这点看,时间交换单时间交换单元元虽是时隙交换,但却是以虽是时隙交换,但却是以“空间空间”位置的分配来实位置的分配来实现交换的,所以,现交换的,所以,时间交换单元实质上是按时间交换单元实质上是按“空分空分”方式工作的。方式工

23、作的。时时 间间 接接 线线 器器T= +NW在存储器中的时延在存储器中的时延=Bt N2时时 间间 接接 线线 器器TST网络网络 对对TDM信号,用户信息固定在某个时隙传送,一个信号,用户信息固定在某个时隙传送,一个时隙对应一条话路。时隙对应一条话路。 对用户信息的交换就是对时隙内容的交换,即时隙对用户信息的交换就是对时隙内容的交换,即时隙交换。交换。 在电路交换中,对在电路交换中,对TDM信号进行时隙交换的网络称信号进行时隙交换的网络称为为同步时分交换网络同步时分交换网络。 同步时分交换网络由时间交换单元、空间交换单元同步时分交换网络由时间交换单元、空间交换单元组成。组成。 TST网络网

24、络 T-S-T交换网工作原理交换网工作原理 工作方式:两侧时间接线器工作方式必须相反。工作方式:两侧时间接线器工作方式必须相反。 中间时隙的确定:反相法。中间时隙的确定:反相法。 如选定一个方向的时隙为如选定一个方向的时隙为X, 则另一个方向中间时隙为则另一个方向中间时隙为 +n/2。 双向通路的建立双向通路的建立 主叫主叫被叫:正向通路被叫:正向通路 被叫被叫主叫:反向通路主叫:反向通路TST网络网络复用度复用度T-S-T交换网工作原理交换网工作原理 输入线输入线0、TS2的的A用户用户 输出线输出线2、TS20的用户的用户BTST交换过程举例:交换过程举例:正向通路正向通路:A B 中间时

25、隙:中间时隙:7反向通路反向通路 B A 中间时隙:中间时隙:23TST网络网络AA20AAA20A001231031731700031203170CMC-2SMA-0CMA-0CMA-2CMB-2SMB-2TS20TS7TS23TS7TS2TSTAB031230SMB-0CMC-02BBB2003131230SMA-2TS202BB2B31231230CMB-0TS2TS230202A B22BBBB2BB200312312303123031023131CMC-0SMA-2CMA-2CMB-2CMB-0SMB-0TS2TS23TS7TS23TS20TSTAB0200CMA-0SMA-0AA2

26、A0012310317TS7TS203170CMC-2AA20A0312070SMB-2TS2022230B ATS70731TS23TS23TS7020CMC-2CMC- 00233101231073102031023310231023310310731TS2TS20TS20TS20222020SMA-0CMA-0CMA-2SMA-2SMB-0CMB-0SMB-2CMB-22TST交换过程示意图交换过程示意图2数字交换过程示意图数字交换过程示意图分路分路(发发)分路分路(收收)分路分路(发发)分路分路(收收)PCM群发群发PCM群收群收.1530.1530数数字字交交换换网网络络TS0TS5

27、TS1 总线型交换单元总线型交换单元总总线线入线控制入线控制入线控制入线控制入线控制入线控制总线控总线控制逻辑制逻辑12N线入线入出线控制出线控制出线控制出线控制出线控制出线控制12N线出线出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输入缓冲,总线控制,输出检测,输出缓冲。输入缓冲,总线控制,输出检测,输出缓冲。信息吞吐量信息吞吐量 取决于总线带宽,入线与出线的控制速率。取决于总线带宽,入线与出线的控制速率。 适用范围:电路交换、分组交换。适用范围:电路交换、分组交换。2.2.2 开开 关关 阵阵 列列 数字交换单元数字交换单元2.2.2 开开 关关 阵阵 列列.数字交换单元的工作原理数字交换单元的工作原理STS1

28、8STS12端口RAM话路RAM数据RAM00031D3131P C12121818SRX4TX72.3 交换网络交换网络2.3.1 CLOS网络网络2.3.2 TST网络网络2.3.3 DSN网络网络2.3.4 BANYAN网络网络2.3 交换网络交换网络 构成要素:交换单元、拓扑连接和控制方式构成要素:交换单元、拓扑连接和控制方式 。交换交换单元单元交换交换单元单元交换交换单元单元交换交换单元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入线入线出线出线2.3 交换网络交换网络 由一个交换单元或若干个位于同一级的交换单元构成。由一个交换单元或若干个位于同一级的交换单元构成。(一)单级交换网络(一)单级交换网络 交换

29、交换单元单元线入线入线出线出(a)一个交换单元一个交换单元交换交换单元单元交换交换单元单元交换交换单元单元线入线入线出线出(b)同级多个交换单元同级多个交换单元2.3 交换网络交换网络单级交换网络单级交换网络 交换交换单元单元入线入线出线出线单级网络交叉接点数:单级网络交叉接点数:1616 = 256。两级网络交叉接点数:两级网络交叉接点数:448=128。16161142143144141142143144141414141414141414入线入线出线出线1616多级交换网络多级交换网络 多级交换网络拓扑结构可以用三个参数表示:多级交换网络拓扑结构可以用三个参数表示:交换单元容量,级数,连

30、接通路数(链路数)。交换单元容量,级数,连接通路数(链路数)。 1142143144141142143144141414141414141414线入线入线出线出所有入线都只与第所有入线都只与第1级交换单元连接;级交换单元连接;所有第所有第N级交换单元都只与第级交换单元都只与第N-1级和出线连接;级和出线连接;多级交换网络多级交换网络 交叉接点数减少交叉接点数减少 复杂度降低复杂度降低 级间选路和控制复杂级间选路和控制复杂 带来了内部阻塞带来了内部阻塞多级交换网络特点:多级交换网络特点:1142143144141142143144141414141414141414入线入线出线出线2.3.1 C

31、LOS网络网络 由于内部链路忙而导致呼叫损失掉的情况称为由于内部链路忙而导致呼叫损失掉的情况称为节点节点内部阻塞。内部阻塞。 按照数据通信的观点,内部阻塞也可称为按照数据通信的观点,内部阻塞也可称为冲突冲突。 (一)内部阻塞(一)内部阻塞 11n21nm1n11m21mn1m1n1n1n1n1n1n入线入线出线出线1严格无阻塞网络严格无阻塞网络:只要这个连接的起点、终点是空闲的,不管网络处于只要这个连接的起点、终点是空闲的,不管网络处于何种状态,任何时刻都可以在交换网络中建立一个连何种状态,任何时刻都可以在交换网络中建立一个连接,而不会影响网络中已建立起来的连接。接,而不会影响网络中已建立起来

32、的连接。2.3.1 CLOS网络网络2.3.1 CLOS网络网络 单级无阻塞网单级无阻塞网(二)无阻塞网络(二)无阻塞网络 交换交换单元单元入线入线出线出线NN N增大,交叉点数(增大,交叉点数(N 2 )增加很快,应用受限。)增加很快,应用受限。 2.3.1 CLOS网络网络 CLOS网络网络 无阻塞的条件为:无阻塞的条件为: 中间接线器数中间接线器数m(n-1)2+1=2n 1 或或m n入入 + n出出 1 (二)无阻塞网络(二)无阻塞网络 1n1m1n1m1rr111r1r11m1m1n1m1n1r容量记为:容量记为:C(m, n, r) 2.3.1 CLOS网络网络(二)无阻塞网络(

33、二)无阻塞网络 1n1m1n1m1rr111r1r11m1m1n1m1n1r 多级多级CLOS网络网络 采用子网嵌套法,可由采用子网嵌套法,可由三级构造三级构造多级多级CLOS网网络,如络,如5、7、9级等。级等。 2.3.1 CLOS网络网络当出现内部阻塞时,通过对现有连接通路的调整(重当出现内部阻塞时,通过对现有连接通路的调整(重排路由),实现无阻塞连接,称为可重排(再配置)排路由),实现无阻塞连接,称为可重排(再配置)无阻塞网络。无阻塞网络。 (三)可重排无阻塞网络(三)可重排无阻塞网络 12341234C1C212341234C11C2三级可重排无阻塞网络三级可重排无阻塞网络(a)(b

34、)入线入线2至出线至出线4,入线,入线3与出线与出线1阻塞?阻塞?2.3.3 DSN网络网络由多个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连接而成。由多个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连接而成。结构结构采用单侧折叠式网络结构,所有出入线处于同采用单侧折叠式网络结构,所有出入线处于同一侧,并使任何一个网络终端具有惟一的地址。一侧,并使任何一个网络终端具有惟一的地址。由入口级和选组级两部分组成。由入口级和选组级两部分组成。2.3.3 DSN网络网络2.3.3 BANYAN 网络网络由由2 X 2的交换单元构成的单通路网络称为的交换单元构成的单通路网络称为banyan网络。网络。树型结构特性树型结构特性单通路特性单通路特性自选路由特性自选路由特性内部竟争性内部竟争性01234567012(010)3(011)4(100)5(101)6710110(011)(010)(100)(101)8 x 8的的3级级banyan网络网络2.3.3 BANYAN 网络网络16X16BANYAN交换网络的构成内部竞争内部竞争在某一时刻,信息要从入线在某一时刻,信息要从入线0交换到出线交换到出线3,同,同时还有信息要从入线时还有信息要从入线2交换到出线交换到出线2,因而在这,因而在这一时刻会在第一时刻会在第2级与第级与第3级的公共链路上产生竞级的公共链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