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南真相探析_第1页
小云南真相探析_第2页
小云南真相探析_第3页
小云南真相探析_第4页
小云南真相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云南真相探析小云南这个历史问题,要查找直接具体有效的资料证据不大可能,只能按现有得知情况结合当时历史背景进行分析论证,得由比较客观实际可靠合理的结论。就此笔者谈谈个人看法:小云南纯属军屯调防的产物。可以说没有调防就不会由现小云南人,就不会有小云南称谓的诞生;没有调防成为小云南人的这个群体就不会从云南来到山东。云南省是地多人少的少数民族地区,除军屯调防和个别人发配外,只有向内移民,不会向外移民。一般来说调防与移民是有本质区别的,似乎整建制调防拉家带口带有一定的移民性质,但绝不同于移民。调防是由于国家安全需要,而且有保密性质;移民简单说就是人口疏散,将人口密集地方的人移往人口稀薄的地区,以发展经

2、济改善民生为目的。云南省向外移民不可能,民户自发迁往山东更不可能,从西南到东北远隔万里,那时的交通是多么的艰难,再说那时的山东贫穷落后,中原好的地方多的是,汉人完全可以选择回去云南之前的祖籍地,也不会舍近求远去山东。明朝初洪武到永乐大规模移民有详细记载,可从朝廷到云南地方州县都没有云南省向外移民记录,而建文四年山东鳌山建卫确实从云南乌撒卫等调防军士及家眷戍边守卫。只是这次军事行动与当时大规模移民赶在同一时期而已,两者没有任何必然联系。鳌山地处无人居住的沿海荒郊,建卫后辖区内人口基本都是从云南来的,这里就自然成了云南人王国,为区别原居住地云南,就把他们这里的卫所环境自称为小云南。小云南就这样在这

3、里诞生了,这里的人也就成了小云南人了。所以说小云南是从云南调防来的官兵及家眷这个特殊群体在鳌山卫这个特定环境中的自我称谓,也完全可以说小云南是调防的产物。小云南人先祖都在小云南诞生地居住过。小云南人这个群体一定来源于云南,但在调防前绝对不叫小云南人。因为这些人在云南军屯戍边期间不是固定在奥一个卫所,是在多个军事要地驻守,没有哪一个卫所地名叫小云南。自明朝以来全国地名变化不大,个别地名变动也都有记载,云南省置设卫所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叫小云南的,就现在去云南省普查全省也不会有哪家人称自己是小云南人的。离开云南到了山东的人只能说自己是云南乌撒卫或其他原居住地地名,也不会把虚无缥缈根本就没有的小云南说成

4、是自己的老家。所以说所谓的小云南称呼就诞生在山东鳌山卫,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不管在山东的还是在东北的只要称自己是小云南人的,其先祖一定是明朝初从云南调防山东鳌山卫群体的一员,也就是所谓云南人王国自称小云南时,他们就是卫所区域内的住户。否则就不能成为小云南人,也就没有资格称自己是小云南人了。如果在卫所区域内居住但不是云南来的一般是不能称为小云南人的,时间长了由现误叫随传的也是有可能的,如本地户和山西等地移民混居于卫所区域内会由现这种情况。区域外的非本群体内的即使是云南人也不成为小云南人。小云南称谓是狭义的有范围的,这就决定了凡是称为小云南人的无一例外在小云南诞生地居住过。小云南人分散流落的大致过

5、程。明建文四年山东鳌山设卫,辖雄崖和浮山两个千户所。卫所守卫军士和区域内屯田家眷都来自云南,作为军屯守地开始很集中封闭,卫所对辖区管制也很严格,人口内外流动不大。世袭兵役制度是造成小云南人不断流散的主要原因。明朝军户世代服兵役,父死子继,兄终第及,不得从工经商,不能参加科举,军饷由军户自己种地解决,甚至还要征税。朝廷命官强占屯田,役使军士,造成军户生活不保,还得世代承担戍边守卫的重责。军户社会地位这样低下,不得不为后人着想,曲现以脱离军籍为幸,逃离卫所情况日趋严重。开始以个别情况发生,到永乐时小云南人人口增多,家族内部余丁及屯田家眷膨胀,显得地少人多,很多家族余丁及家眷偷着离开小云南,到胶莱一

6、带安家立户,组屯建村,过上普通农户生活。当到了明英宗特别到了嘉靖年间,小云南人很多人口都在胶莱平原,到清雍正裁撤卫所时,这里早已溃不成军名存实亡,所剩人员基本是驻守额军和部分军户。胶莱地带自称“小云南人”的有一个地缘特征,就是他们大多数人承认,他们是从胶东半岛即他们俗称的“海南”走由来的,这已经把小云南人从卫所到胶莱平原的迁移轮廓勾画了由来。可以说是胶莱平原这一沃土良田地带截住了更多小云南人的去路,不然的话小云南人会走得更远更分散,这也是小云南人绝大多数集中在胶东的重要原因。到清初胶东也已人满为患,开始走上闯关东的流亡之路,胶东人到东北基本都是走水路过去的,也就是从烟台乘船到达大连,这也是现在

7、东北的小云南人大多都居住吉林辽宁两省南部的主要原因。坐落在吉林通化境内的老把头坟墓,墓主人采参祖师孙良是不是小云南人无法考证,但来自胶莱平原八层是小云南人。孙良为寻找兄弟因饥饿死于山郊,生前咬破手指血书绝命诗:家住莱阳本姓孙,漂洋过海来挖参,路上丢了亲兄弟,不见兄弟不甘心,三天吃个蝴蝴蛀,你说寒心不寒心,要是家人来找我,沿着蜡河往上寻。孙良命丧异乡,尸骨不归,再凭原祖籍地能养家糊口维持生活的话,山东小云南人也不会选择这么一条艰辛的流亡之路。小云南文化逐步遗失也是难以认定小云南问题的重要原因。军户不能参加科举,这对军户来讲是不公平的。束缚军户家族学习奋进的积极性,影响军户子弟文化素质的提高,对整

8、个群体后人影响都很大。由于过去人文化有限,加之年代久远,缺少文字性资料记载,有些相传内容说法有误或漏传都属正常。比如户口、个人档案,以及家谱等虽然有些很详细具体,但也都不是原始资料。就小云南这个问题来说,这么多姓氏家族怎么就没有一家留下或延传当初最原始的文字资料,就是口传有头有尾比较清楚的也没有。现在能见到的家族谱书和地方志就算很不错的参考资料了,但基本都是后人根据前人传说记述下来的,有些记载都是猜测估摸整理而成,很难反映当时真实情况。就家族谱书来说,没有多少是自家子弟传记的,大多都是后人请当地有文化的先生执笔,家庭老人忆说而成,一旦落笔成文就是后人沿用的依据。比如小云南之说,山东小云南,都是

9、小云南人这个概念演化来的,当初只说是小云南人,并没有说是从小云南来的。因为表述不清楚,概念叫不准,到哪都要落个来处,既然是小云南人那就是从小云南来的,就把小云南三个字按地名格式化了,有的把小云南、小云南人、云南、山东、乌撒卫等概念传混淆,先在哪后到哪,哪是地名哪是称呼给弄粘连了。说小云南人祖籍在云南、乌沙卫、山东、小云南等等只要前人住过的地方都不错;或说先祖没当兵前的居住地也都对,因为对于我们后人来说,往前追溯不同时期先人可能有不同祖籍地,说是哪都不错,只是年代远近不同而已。如果说小云南人是云南省小云南来的就不对了,因云南省没有小云南,小云南概念产生于山东,说山东小云南人比较准确。就我们家来说

10、,我爷爷只是说我们是山东小云南人,顶多还能补上一句是当兵的,别的什么也说不清楚。也难怪经几十代人口传,能传下来是山东小云南人也就不错了。不排除有的小云南人早就失传了,不知道自己是小云南人的可能。小云南真相不明与当时兵役制度有关。个人家庭史关系到村史,村史影响到地方志。特别是在一些具体细节上,有些家庭历史是人为造成的说法不准确,虽然从村到地方志都有了文字记载,但总是让人感觉有些模糊不清。胶东绝大多数村屯都是明朝组建的,一般是从山西等地直接移民建村。可这里的云南人应该是从鳌山卫及其辖所由来在胶东建村立户的,说来与明朝兵役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明朝一人充军世代相承,军户永远也脱离不了军籍,冒着被抓回的危

11、险逃离卫所,一旦脱离军籍枷锁的束缚,找到可安家的地方回避前段从军历史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实属无奈。特别是在卫额军根本就不敢承认自己是军士,在卫军丁怎能离开卫所,怎么可以自行改为民户呢,是怕犯忌讳不敢说是卫所由来的,也不能提及小云南(鳌山卫及其辖所),忽略那段从军历史,直接说是从云南来的,或称是云南省小云南来的。村史只能按他们说的认定,地方市县在普查时发现很多村民是明朝从云南来的,就在史志中标有明朝时有一批云南移民到本市县落户的记载。可以说胶东所有云南人都不是从云南省直接移民来的,也不是流民自行来的,基本都是从军防卫所脱离由来的,大部分在家族内部相传是小云南人,有的害怕不敢承认,其实都来自小云南群体。由于明朝兵役制度等原因造成很多小云南人家史传说包括家族谱书与事实不符,真相难明。小云南富有传奇典故性质的内涵,而不应是指哪个地方或地名。小云南之所以被认为是个迷,主要与它不是地名有关,假如小云南是个地名,哪怕曾经叫过这个地名,小云南问题早已尘埃落定了。小云南人先祖明知道小云南不是地名,仅是一时自我称谓,为什么还要让后人铭记。这个问题不能简单从字面上看,要客观地历史地去分析,如果古人仅把小云南作为地方让后人口传牢记,那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小云南是称呼是概念更是一个典故,通过简单的概念向我们后人传说着小云南人鲜为人知的富有传奇性的典故内容,这才是我们今天破解小云南真正意义所在。小云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