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2014中文版实用教程8_第1页
Auto-CAD-2014中文版实用教程8_第2页
Auto-CAD-2014中文版实用教程8_第3页
Auto-CAD-2014中文版实用教程8_第4页
Auto-CAD-2014中文版实用教程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运用第2章中讲述的一些基本的二维绘图命令,可以完成一些简单二维图形的绘制。但是,有些二维图形的绘制,利用第7章知识很难完成。为此,AutoCAD推出了一些高级二维绘图命令来方便有效地完成这些复杂二维图形的绘制。本章主要讲解多段线、多线、样条曲线和面域等内容。多段线是一种由线段和圆弧组合而成、不同线宽的多线,这种线由于其组合形式多样,线宽变化,弥补了直线或圆弧功能的不足,适合绘制各种复杂的图形轮廓,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8.1.1 8.1.1 绘制多段线绘制多段线1 1执行方式执行方式命令行:PLINE(缩写名:PL)菜单:绘图多段线工具栏:绘图多段线 2 2操作操作格式格式命令:PLINE指定

2、起点:(指定多段线的起点)当前线宽为0.0000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指定多段线的下一点)3 3选项说明选项说明多段线主要由连续的不同宽度的线段或圆弧组成,如果在上述提示中选“圆弧”,则命令行提示如下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 /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绘制圆弧的方法与“圆弧”命令相似。1 1执行方式执行方式命令行:PEDIT(缩写名:PE)菜单:修改对象多段线工具栏:修改II编辑多段线 快捷菜单:选择要编辑的多段线,在绘图区域用鼠标键单击,从打开的快捷菜单上选择

3、“多段线编辑”。2 2操作格式操作格式命令:PEDIT选择多段线或多条(M):(选择一条要编辑的多段线)输入选项闭合(C)/合并(J)/宽度(W)/编辑顶点(E)/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线型生成(L)/反转(R)/放弃(U):3 3选项说明选项说明(1)合并(J)(2)宽度(W)(3)编辑顶点(E)(4)拟合(F)(5)样条曲线(S)(6)非曲线化(D)(7)线型生成(L)(8)反转(R)合并前 合并后图8-1 合并多段线修改前 修改后图8-2 修改整条多段线的线宽修改前 修改后图8-3 生成圆弧拟合曲线修改前 修改后图8-4 生成B样条曲线关 开图8-5 控制多段线的线

4、型(线型为点画线时)绘制如图8-6所示的锅。 操作步骤 1绘制轮廓线 2绘制直线3绘制扶手 4绘制圆弧5绘制矩形 6绘制锅盖7绘制直线 8镜向对象图8-6 锅 图8-7 绘制轮廓线图8-8 绘制扶手 图8-9 绘制锅盖样条曲线可用于创建形状不规则的曲线,例如,为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或汽车设计绘制轮廓线。 AutoCAD使用一种称为非一致有理B样条 (NURBS) 曲线的特殊样条曲线类型。NURBS曲线在控制点之间产生一条光滑的曲线,如图8-10所示。图8-10 样条曲线1 1执行方式执行方式命令行:SPLINE菜单:绘图样条曲线工具栏:绘图样条曲线 2 2操作操作格式格式命令:SPLIN

5、E指定第一个点或方式(M)/节点(K)/对象(O):(指定一点或选择“对象(O)”选项)输入下一个点或起点切向(T)/公差(L):输入下一个点或端点相切(T)/公差(L)/放弃(U)/闭合(C):c3 3选项说明选项说明(1)对象(O) (2)闭合(C) (3)拟合公差(F) (4)1 1执行方式执行方式命令行:SPLINEDIT菜单:修改对象样条曲线快捷菜单:选择要编辑的样条曲线,在绘图区域单击鼠标右键,从打开的快捷菜单上选择“编辑样条曲线”工具栏:修改II编辑样条曲线 2 2操作格式操作格式命令:SPLINEDIT选择样条曲线:(选择要编辑的样条曲线。若选择的样条曲线是用SPLINE命令创

6、建的,其近似点以夹点的颜色显示出来;若选择的样条曲线是用PLINE命令创建的,其控制点以夹点的颜色显示出来)输入选项闭合(C)/合并(J)/拟合数据(F)/编辑顶点(E)/转换为多段线(P)/反转(R)/放弃(U)/退出(X) :3 3选项选项说明说明(1)闭合(C)(2)合并(J) (3)拟合数据(F)(4)编辑顶点(E) (5)转换为多段线(P)(6)反转(R) (7)放弃(U)绘制如图8-11所示的泵轴。图8-11 泵轴操作步骤 图8-12 捕捉自直线端点1 图8-13 绘制轴线 图8-14 偏移直线 图8-15 修改特性后的直线 图8-16 倒角操作 图8-17 绘制直线 图8-18

7、修剪直线 图8-19 镜像操作后的图形图8-20 绘制中心线图8-21 绘制圆及直线 图8-22 修剪直线图8-23 绘制圆弧图8-24 绘制直线 图8-25 键槽图8-26 绘制波浪线图8-27 填充剖面线 图8-28 对象捕捉图8-29 绘制构造线 图8-30圆孔剖面图图8-31 键槽剖面图 图8-32泵轴多线是一种复合线,由连续的直线段复合组成。这种线的一个突出的优点是能够提高绘图效率,保证图线之间的统一性。8.3.1 8.3.1 绘制多线绘制多线1 1执行方式执行方式命令行:MLINE菜单:绘图多线2 2操作操作格式格式命令:MLINE当前设置:对正 = 上,比例 = 20.00,样式

8、 = STANDARD指定起点或对正(J)/比例(S)/样式(ST):(指定起点)指定下一点:(给定下一点)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继续给定下一点绘制线段。输入“U”,则放弃前一段的绘制;单击鼠标右键或按回车键,结束命令)指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继续给定下一点绘制线段。输入“C”,则闭合线段,结束命令)3 3选项说明选项说明(1)对正(J)(2)比例(S)(3)样式(ST)1 1执行方式执行方式命令行:MLSTYLE2 2操作操作格式格式 命令: MLSTYLE系统自动执行该命令,打开如图8-33所示的“多线样式”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用户可以对多线样式进行定义、保存和加载等操

9、作。下面通过定义一个新的多线样式来讲解该对话框的使用方法。欲定义的多线样式由3条平行线组成,中心轴线为紫色的中心线,其余两条平行线为黑色实线,相对于中心轴线上、下各偏移0.5mm。图8-33 “多线样式”对话框 1 1执行方式执行方式命令行:MLEDIT菜单:修改对象多线2 2操作格式操作格式调用该命令后,打开“多线编辑工具”对话框,如图8-37所示。图8-37 “多线编辑工具”对话框利用该对话框,可以创建或修改多线的模式。单击“多线编辑工具”对话框中的某个示例图形,就可以调用该项编辑功能。下面以“十字打开”为例讲解多线编辑方法:把选择的两条多线进行打开交叉,选择该选项后,将出现如下提示。选择

10、第一条多线:(选择第一条多线)选择第二条多线:(选择第二条多线)选择完毕后,第二条多线被第一条多线横断交叉。系统继续提示。选择第一条多线:可以继续选择多线进行操作。选择“放弃(U)”功能会撤消前次操作。操作过程和执行结果如图8-38所示。图8-38 十字打开绘制如图8-39所示的平面墙线。本实例外墙厚200mm,内墙厚100mm。图8-39 平面墙线操作步骤 1 1图层图层设置设置2 2绘制定位轴线绘制定位轴线在“轴线”图层为当前层状态绘制。(1)水平轴线(2)竖向轴线图8-40 轴线图层参数图8-41 墙线图层参数 图8-42 第一条水平轴线 图8-43 全部水平轴线3 3绘制墙线绘制墙线

11、图8-44 选取起点 图8-45 选取终点 图8-46 完成轴线 图8-47 图层控制 图8-48 “墙线”置为当前层 图8-49 200厚周边墙线 图8-50 100厚内部墙线图8-51 由轴线“偏移”出门洞边界线图8-52 置换到“墙线”层中 图8-53 完成门洞 图8-54 完成墙线面域是具有边界的平面区域,内部可以包含孔。在AutoCAD中,用户可以将由某些对象围成的封闭区域转变为面域,这些封闭区域可以是圆、椭圆、封闭二维多段线和封闭的样条曲线等对象,也可以是由圆弧、直线、二维多段线和样条曲线等对象构成的封闭区域。8.4.1 8.4.1 创建面域创建面域1 1执行方式执行方式命令行:R

12、EGION菜单:绘图面域工具栏:绘图面域 2 2操作格式操作格式命令:REGION选择对象:选择对象后,系统自动将所选择的对象转换成面域。布尔运算是数学上的一种逻辑运算,用在AutoCAD绘图中能够极大地提高绘图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布尔运算的对象只包括实体和共面的面域,对于普通的线条图形对象无法使用布尔运算。通常的布尔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和差集3种,操作方法类似,下面一并进行讲解。1 1执行方式执行方式命令行:UNION(并集)或INTERSECT(交集)或SUBTRACT(差集)菜单:修改实体编辑并集(交集、差集)工具栏:实体编辑并集 (“交集” 、“差集” )2 2操作操作格式格式命令:UNION(INTERSECT)选择对象:选择对象后,系统对所选择的面域做并集(交集)计算。命令:SUBTRACT选择对象:(选择差集运算的主体对象)选择对象:(用鼠标右键单击结束)选择对象:(用鼠标选择差集运算的参照体对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