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_第1页
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_第2页
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_第3页
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_第4页
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练习题(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命题人:)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燃料燃烧 C.苹果榨汁 D.品红扩散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水”的是 A蒸馏水 B河水 C矿泉水 D自来水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味 B.振荡试管 C.加热液体 D.加入固体4.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分别加入蒸馏水 B.观察三种气体的颜色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D.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5. 空气与呼出气体中

2、所含气体含量的比较,正确的是氧气:空气呼出气体 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 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A B C D6.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先装好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先插入被吸液体,再按住胶头C. 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D. 用排水法集满气体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气管 7.下列物质中不含氧分子的是A液氧 B海水 C空气 D氯酸钾 8.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是不停地运动 B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9.下列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a、b两物质的选

3、择正确的是A. a是汞 b是红磷 B. a是铁丝 b是硫粉 C. a是汞 b是硫粉 D. a是红磷 b是蜡烛10.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出热量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下表是盐城2019年10月1日、2日两天的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其中a、b、c、d是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a、b、c、d不可能是盐城10月份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 数值单位:g/m3(CO为mg/m3)日期质量等级AQI指数当天AQI排名PM2.5abcd2019-10-01优4089

4、2010210.93472019-10-02优441751810150.7775A臭氧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12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B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一定不变 D所有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一定变化13学习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后,甲、乙两同学就教材P42“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与“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展开探究。甲同学的方案是“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乙同学的方案是“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则下列关

5、于甲、乙两同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A. 两同学方案中的实验现象完全相同B. 甲同学的方案中能得到质量更多的氧气C. 乙同学的实验方案中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D. 甲同学的方案中收集的氧气更纯14.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6mL,倒出一部分液体,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8.6mL。这位同学实际取出液体的体积 A等于10mL B.大于10mL C小于10mL D无法判断15. 已知氧化铜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二、非选择题(本

6、题共4小题。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16.(8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部分仪器。A.燃烧匙 B滴管 C试管 D烧杯 E量筒 F广口瓶 G细口瓶 H酒精灯(1)请用所提供仪器的字母序号进行填空用于保存高锰酸钾的容器是 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是 用于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盛放硫粉的仪器是 (2)仪器的使用讲究规范,请按照仪器使用的规范填空将G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倾倒时,试剂瓶盖要 放。向量筒中滴加液体时,滴管的下端应悬垂于量筒口 (填“里面”或“上方”)。 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给物质加热时,用酒精灯火焰的 部分。 洗涮试管干净的标志

7、是 。17(11分)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H2O2),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在化学实验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1)指出下列实验容器中水的主要作用A: B: C: (2)鉴别水和过氧化氢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 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MnO2 AB2. 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_ _; 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以上鉴别体现水和过氧化氢有不同化学性质,他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

8、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以下实验中使用的溶液都是过氧化氢溶液)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现 象1取一支试管加入5g克5%的溶液,然后加入1g二氧化锰。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2另取一支试管加入 克 15%的溶液,再加入1g二氧化锰。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为保证探究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步骤2的横线上的数字是 ,通过实验发现: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的浓度越高,分解的速率 。 探究实验二:序号溶液浓度溶液质量/g温度/收集的氧气体积/ml反应时间/S130%1240125148230%129012582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18(12分) 为进一步认识氧气

9、,老师邀请你一起参加实践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的研究。请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l)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_ b_。(2) 某同学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在连接玻璃管和带孔橡皮塞时,玻璃管不容易插入橡皮塞,应采取的措施是: 。在试管中装入暗紫色的固体物质,则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3)实践证明用B装置制氧气比A装置具有很多优点,主要优点有 。A安全 B气密性好 C节约能源 D产生氧气多(4)某同学选用C装置制取氧气,仪器b的下端没有伸到液面以下,其后果是 。(5)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发现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 。(答一点)(6)用E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检验是否收集满的

10、方法是 。 (7)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根据以上信息,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应选择上图中的 装置。(填字母编号)(8)实验结束,同学们就P46的“问题与交流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展开讨论,甲同学的方法得到一致认同:如右图,连接好装置后,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玻璃管浸入烧杯内的水中,水进入玻璃管一段高度后,不再进入。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进入玻璃管内的液面 烧杯中液面。(填字母符号) A.高于 B.低于 C. 相平 D.三种情况都可以19.(10

1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1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请你参与探究:图1 图2(1)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2)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白磷的着火点是40/(着火点是指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铜在空气中加热,能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3)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来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       。(4)交

12、流与讨论: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你认为他的猜想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上图2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a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_。b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这利用了金属的         性。c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优点是_。(写一点) (5)探究与反思:为了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放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色,证明乙同学的猜想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