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龙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曲龙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曲龙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曲龙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曲龙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目 录录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2(一)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一)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 .2 2(二)隧道施工基础资料(二)隧道施工基础资料 .3 3二、隧道概述二、隧道概述.3三、风险评估三、风险评估.3(一)评估对象及目标确定(一)评估对象及目标确定 .3 3(二)评估方法及人员(二)评估方法及人员 .3 3(三)风险等级的确定及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接收准则和处理措施(三)风险等级的确定及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接收准则和处理措施 . .3 3(四)曲龙隧道概况(四)曲龙隧道概况 .5 5(五)曲龙隧道风险分析及评价(五)曲龙隧道风险分析及评价 .7 7四、评估结论四、评估

2、结论.112一、编制依据(一)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1、 铁路基本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铁建设2007152 号)2、 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 (铁建设200788 号)3、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7200 号)4、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B10204-2002)5、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 204-2008)6、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111-2006)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8、 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 (TZ221-2009)9、 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

3、(TBJ1010995)10、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TB10121-2007)1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50476-2008)12、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5】157 号)13、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7】140 号)14、 铁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暂行配合比用料 (铁建设函【2007】1212 号)1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16、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317、 铁路隧道施工抢险救援指导意见 (铁建设【2010】88 号)13、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401.1-2003)14、

4、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 (TB10503-2005)15、铁建设【2007】102 号文关于印发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6、铁建设函【2007】1007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安全工作的通知17、铁建设2010120 号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二)隧道施工基础资料1、 新建铁路拉萨至日喀则线曲龙隧道设计图图号:拉日施隧042、 新建铁路拉萨至日喀则线单线电化铁路隧道复合式衬砌设计图图号:拉日施隧 1013、图号:拉日施隧 102二、隧道概述 曲龙隧道全长 416m,为单线线隧道,隧道位于直线上,纵坡为4的上坡。三、风

5、险评估(一)评估对象及目标确定风险评估对象主要为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投资、工期及环境,并侧重于安全风险。通过风险评估工作,识别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等级,提出风险处理措施,将各类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以4达到确保安全、投资合理、保障工期、环境保护、提高效益的目的。不同的目标风险会造成相同或不同的后果,对应关系如下表:表格 1 隧道风险评估目标与后果或损失对应表评估目标后果或损失安全风险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第三方人员伤亡、第三方经济损失、工期延误工期风险工期延误、经济损失投资风险经济损失、第三方经济损失环境风险环境破坏、经济损失、第三方经济损失(二)评估方法及人员本段施工图隧道风险评估流程

6、见风险评估与管理基本流程图:为确保风险评估的顺利进行,由项目部组织具备隧道、地质、工程经济等专业工作经验的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对工程风险有足够认识程度的人员参与完成本次风险识别的评价工作。组织机构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风险等级的确定及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接收准则和处理措施5 1、初始风险等级根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7】200号)将风险等级指数分为极高(级) 、高度(级) 、中度(级) 、低度(级)四个等级,该等级是结合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来确定的,如下表: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确定隧道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准则识别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概率估计损失或不利后果分析

7、风险等级风险接受准则风险接受 风险减轻 风险转移 风险规避风险检测和检查判断风险是否在 可接受范围内风险处理措施否是结束风险计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处理风险检测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管理风险评估与管理基本流程6表格 2 隧道风险等级标准轻微的较大的严重的很严重灾难性的 后果等级概率等级 12345很可能5高度高度极高极高极高可能4中度高度高度极高极高偶然3中度中度高度高度极高不可能2低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很不可能1低度低度中度中度高度极高高度中度低度2、接受准则和处理措施根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推荐,对于不同的风险等级的接受准则和处理措施如下表:表格 3 隧道风险等级

8、标准风险等级接受准则处理措施低度可忽略此类风险较小、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中度可接受此类风险次之、一般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高度不期望此类风险较大、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极高不可接受此类风险最大、必须高度重视并规避,否则要不惜代价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四)曲龙隧道概况1、地理位置曲龙隧道进口里程为DK14+710,出口里程为DK15+126,全长7416m,为单线隧道。曲龙隧道位于白德站位东侧,洞身穿越一高低山山体,地势上隧道进、出口两端低而洞身部位高,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 140m。该隧道附近有乡村道路绕上

9、通过,交通较为便利。本隧道起讫里程DK14+710DK15+126,全长 416m,为单线隧道。隧道位于直线上坡度为 4上坡。2、地层岩性隧道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风积砂、洪积细砂,坡积粗角砾土,基岩为喜山期闪长岩。隧道进出口地表为粉砂(Q4eol4),厚度在 0.5-7.5m,灰黄色,成份以云母、石英、长石为主,砂质较纯,稍湿,松散为主;细砂(Q4pl4),主要分布在隧道进口,厚 1-5.4m,灰黄色,成份以云母、石英、长石为主,砂质较纯,稍湿,松散为主;粗角砾土(Q4dl6),主要分布于隧道出口,厚 1-5m,灰黄色,主要成份以闪长岩为主,粒径大于 20mm 的颗粒占全重的 60%,其余

10、为杂砂图充填,稍湿,稍密-中密;闪长岩 6,为隧道洞身穿越主要地层,青灰色,灰褐色,风化面多成浅黄色,矿物成份主要以角闪石、黑云母及长石等为主,层状、块状构造,中、粗粒结构岩石致密坚硬,节理发育,岩体被切割呈碎石状、块状。3、地质构造线路走形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南部前缘,主题为巨大的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复合型花岗岩,以及同源喷发相的上白垩始新世火山建造岩,少量石炭系及侏罗系白垩系呈花岗岩岩基的围岩及残留体产出,或不整合于陆缘火山建造之下。所在地区新构造运动较活跃。印度板块在新生代早期完成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拼合后,仍在向北运动,使得本区仍存在整体抬升、斜掀和差异性的上升运动。8根据区域地质报告

11、及对隧道的地质调绘,隧道通过区域无断裂发育。4、围岩分级分布里程表格 4 隧道正线施工分级表地层岩性施工分级闪长岩、粗角砾土细砂粉砂表格 5 隧道围岩分级划分表起点里程终止里程围岩级别长度DK14+728DK14+74113DK14+741DK14+75615DK14+756DK14+78630DK14+786DK14+831DK14+831DK14+941DK15+065DK15+09530DK15+095DK15+1049表格 6 隧道围岩统计表围岩级别项目名称长度长度百分比(%)长度百分比(%)长度百分比(%)长度百分比(%)长度百分比(%)曲龙隧道4、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本隧道工点区域未

12、分布特殊岩土,隧道进口处发育半固定沙丘,影响到线路量测 100200m,砂层厚 513m。隧道出口附近,由于山体顶部及坡面基岩裸露,出露基岩主要为喜山期闪长岩,山势陡峻,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块状,块石状,形成危岩落石,落9石粒径一般在 0.21.5m 之间。5、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根据 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结合实地调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20g,相当于基本烈度八度)。6、水文地质特征公尺区域内较大的河流为拉萨河,为一常年流水,流量较大,水质清澈,水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以浅部风化裂隙网状水与深部构造裂隙脉状水的形

13、式存在,地下水存量较少。环境水对圬工无侵蚀性。(五)曲龙隧道风险分析及评价依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隧道施工中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低度、中度、高度、极高。风险事件主要有:塌方、环境,存在安全风险的地段其风险因素主要有不良地质、洞口边仰坡失稳等不利因素。通过对工程地质报告和隧道施工方法进行分析,曲龙隧道重点注意的段落为洞口浅埋地段。所以本隧道风险因素主要为地形、地质因素,典型风险事件为塌方和洞口段失稳。通过风险分析,对曲龙隧道各段落中存在的初始风险评价结果见表格710表格 7 曲龙隧道初始风险评价表经评估,本隧道中的主要典型风险事件类型为洞口浅埋段的塌方

14、。(六)风险控制措施及评价1、地质风险分析(1)塌方风险控制措施1)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并增设临时仰拱。对于初始风险较高的段落,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判释分析掌子面前方的围岩情况,及时加强支护措施。2)加强超前支护,洞口段采用大管棚+超前小导管;洞身段级及以上衬砌采用超前小导管,必要时采用密排小导管。A(安全)B(投资)C(工期)D(环境)E(地表水-第三方)序号风险因素风险事件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1洞口段(浅埋)塌方33高度33高度33高度2洞口段危岩落石塌方32中度32中度32高度3第

15、四系全新统风积粉砂塌方32中度32中度32高度4第四系全新统洪积粉砂塌方32中度32中度32高度5喜山期闪长岩塌方32中度32中度32高度6第四系全新统坡积粗角砾土塌方32中度32中度32高度7弃砟环境51高度113) 隧道洞口应严格执行“早进晚出”原则。加强洞口段超前支护和边仰坡支护。隧道洞口边仰坡工程应自上而下逐级开挖支护,及时完成洞口边仰坡加固、防护及防排水工程。隧道洞口应按设计完成超前支护后,方可开始正洞的施工。洞口段应及时形成封闭结构,严禁采用长台阶施工。4)严格控制开挖进尺。严格遵循“管超前、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及时衬砌”的施工原则。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级

16、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m,确保不出现塌方。5)施工中加强系统支护监控量测,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时调整初期支护及施作二次衬砌。(2)地面塌陷风险控制措施施工中加强对地表的监控量测,针对洞口地表粉砂,施工前应加以调查确认,采用钢管桩注浆预加固。(3)大变形风险控制措施1)根据监测情况适当加大预留变形量;2)初期支护采用早强喷射混凝土,混凝土标号采用C25以上;3)适当加长系统锚杆;4)严格控制工序和工艺,尽早闭合成环;5)加强施工用水、排水的管理。在采取了风险控制措施以后,对本隧道中残留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残留风险评估结果如表格8所示:12表格 8 曲龙隧道残留风险分析表由表格8可以看

17、出,正洞残留风险中已不存在高度风险,正洞中的地面风险均能降至中度及以下,其余风险等级均控制在中度以下。2、其他风险(1)基底为砂层产生沉陷风险控制措施隧道进出口段处于砂层中,基底承载力小于200kPa时,基底采用76钢管桩注浆预加固,使细砂与钢管桩形成复合地基,提高承载力。(2)加强施工风险管理,加强风险培训,提高风险意识。A(安全)B(投资)C(工期)D(环境)E(地表水-第三方)序号风险因素风险事件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1洞口段(浅埋)塌方22中度22中度22中度2洞口段危岩落石塌方21低度21低度21低度3第四系全新统风积粉砂塌方21低度21低度21低度4第四系全新统洪积粉砂塌方21低度21低度21低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