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颐和园 (2)_第1页
18颐和园 (2)_第2页
18颐和园 (2)_第3页
18颐和园 (2)_第4页
18颐和园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 颐和园 梁秀玲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语文 第七册 第五单元 18、颐和园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一座依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长于鉴赏的乾隆皇帝有诗云:“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课颐和园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旅游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以游览的路线为线索,把各个景点的不同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学情分析:1、四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抓重点词句而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2、在第一单元的“自然景观”的教学

2、中,学会了边读边展开想象的方法,能够把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3、具备了对资料进行搜集的能力,但对搜集到的资料整理能力还有待培养4、在写游记类的文章,能够按照游览的顺序进行描写,但是在具体观察某一具体景物的方法上层次性还不够,对于这一方法的指导还应加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内容的优美。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细读、精读、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3情感目标: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颐和园中景物的特点。学习本课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本课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准备:颐和园中景物图片,课

3、件。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内容 ,导入新课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板书: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2看图片,说景物(课件出示)二、学习“长廊”特点1、自由读第2自然段,用笔画出能够体现长廊特点的词语或句子。 2、交流:出示幻灯 能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长廊的特点吗?指名读,师范读,齐读绿漆的柱子 ,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长”:你抓住了数字,读出了长廊的长。(一眼望不到头)(齐读),用你的朗

4、读告诉我,它到底有多长,好吗?小结:通过你们的朗读,长廊仿佛真的来到了我们的眼前 ,看来列数字的方法很有用。 体会廊内的“艺术美” “人物、花草、风景”画的内容“五彩的画”颜色多,漂亮“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作者通过比较说明画的不仅多,而且内容丰富,齐读。体会廊外的“风景美”: 生自读句子体会鲜花不败, 微风送爽的怡人风景。 你喜欢花香吗?让我们吸一口气,读一读这句描写廊外的风景的语句吧。三、学习35自然段1、默读读3-5自然段,想一想:每一节主要写了什么景物?2交流:相机板书:佛香阁 排云殿 十七孔桥 湖心岛3、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景物,把描写景物特点的

5、语句从文中找出来,画上波浪线。有感情地把找出的语句读几遍。想想景物有什么特点。4、出示汇报要求:说说最喜欢什么景物 。把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读一遍。讲一讲景物有什么特点。5、学生汇报交流:佛香阁出示图片与句子: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耸立”一词很准确,说明了高从“闪闪发光”一词体会佛香阁的壮丽 ,光彩夺目。男生齐读这句话。排云殿出示图片与句子:下面那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从“金碧辉煌”一词体会排云殿的壮丽、宏伟。 女生读这句话。 昆明湖出示图片与句子: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

6、痕迹。交流: 这是什么句子?把昆明湖比作?这样一写,你觉得把昆明湖写得怎样了? 体会“滑”: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就像在冰上滑动,像在镜子上滑过,更说明水面的“静”就像镜子一样啊。如果用“划”呢?读句子,发现问题,辨别“滑”和“划”。(指名读)要求读出昆明湖的静美。齐读。十七孔桥出示图片与句子:·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交流:“十七孔桥”狮子多,作者又在做比较,“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十七孔桥的石栏杆的128根望柱上,都雕刻着姿态各异的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闹,有的你追

7、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齐读。四、带着自己的体会齐读课文五、总结板书设计:18 颐和园 佛香阁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十七孔桥 湖心岛) 排云殿颐和园说课稿梁秀玲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颐和园,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是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组编的,颐和园作为一座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颐和园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游览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把各个景点的不同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

8、,感受课文内容的优美。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细读、精读、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难点是学习本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四、说教法根据教材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优美的特点,本课选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细读,精读,品读,再现这一幅美丽的画卷,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语言感受力。五、说教学流程本节课我讲的为颐和园第二课时内容,以下是我的教学流程。1、复习导入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教师在这里适时板

9、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以景点竞猜的形式出示文中景物图片,直观地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2、学习“长廊”特点通过自由朗读的形式,用笔画出能够体现长廊特点的词语或句子,交流感悟长廊的长,廊内画美,廊外风景美等特点,并且适时播放图片,让学生可以形象感知。3、学习35自然段这一环节,我分两步设计:(一)默读读3-5自然段,想一想:每一节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把握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这一部分内容。(二)再读3到5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景物,把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从文中找出来,画上波浪线。有感情地把找出的语句读几遍。想想景物有什么特点。通过学生汇报交流,感受

10、排云殿和佛香阁,感受佛香阁高,金光闪闪的特点以及排云殿金碧辉煌的样子,品味出昆明湖的静和绿,十七孔桥的美。还特别讲解“滑”字,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六、品读句子,以读促情。通过品读,使学生能够从文字中读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整堂课我采用了图片背景为工具,引导学生细读、精读、品读,再现一幅美丽的画卷,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语言感受力,攻破教学重难点。七、说板书设计我以作者的浏览顺序为板书,让学生把握课文的叙述主线,学习这种写作方法。以上是我的说课,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小摄影师评课稿梁秀玲听了何敏老师讲的小摄影师,心头不由得生出了许多感慨。首先,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教学过

11、程思路清晰。本册阅读是教学重要,何敏李老师在课堂设计中通过引导学生情景读文,感悟体验这几步骤, 以读为主,由读质疑,读中有悟,悟中释疑,“读思结合”贯彻始终,来达成教学目标的落实即:重在通过感情朗读课文及分角色表演体会高尔基热爱青少年的思想感情。 其次,本节课构思新颖,特点鲜明。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课的一项任务。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本体目标,因此,教师创设语言运用的情景,引导学生质疑训练,概括训练,表演训练,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切入课题后,教师顺藤摸瓜,让学生区分文中“摄影师”和“小摄影师”,并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最后的两个“他”分别指代谁,学生思维训练环环相扣,疑点迎刃而解。 课堂

12、上,何敏老师引导学生解疑读懂了前几自然段后,又激发学生心中的疑“为什么高尔基不想见杂志社记者,而想见小男孩?”这也正是全文理解的难点。为此,教师顺势抛出“小男孩是个怎样的人,高尔基是个怎样的人”,此问题的设计提纲挈领,成为学习文章的主线,教学重点突出。教师旨在引导、点拨学生从文中找出根据,抓住人物动作、语言进行理解感悟,最后又回归疑点总结释疑。整个课堂思路清晰,给“长文短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达成了预期教学目标。 再次,本节课重视朗读,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 本节课何敏教师舍得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自主读书,学生的速度、默读、带着问题读,分角色表演读都是自己以读感悟为主,体现读的层次。由于学

13、生的认识水平差异,他们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会出现一些困难,也会产生许多疑惑,这时急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引导点拨,我认为教师适时点拨提示,“导”在疑处、难处、点在了关键处,点拨奏效,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处,最终达到预期学习目的。如:“转告他,我很忙”两个“他”分别指谁,为什么高尔基不愿见杂志社记者,而要见小摄影师,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逐步呈现了学生理解、感悟过程。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效果较好。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较活跃,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质疑、解疑和感悟的独特性。信息量适中,学生负担合理。桂花雨评课稿梁秀玲听了秦老师上的桂花雨一课,我仿佛跟随着秦老师一起沐浴了一场又美又

14、香的“桂花雨”,那感觉真是舒服极了,美妙极了。在她的课堂上,我发现了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现将我的感受总结如下: 1.读为主线,体会文章感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语言技能的训练,那么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周老师较好地把握了本篇文章的特点,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她给予学生大量朗读的时间,并在读中进行感受、体会,用充满激情的、饱满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在指导朗读上周老师花了较多的时间,可谓下了一番工夫,在朗读的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学生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把握都很好,回答得也非常精彩。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次情感

15、经历的过程,是学生心灵成长的过程。 2.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秦老师能适时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放飞想象的翅膀,对学生进行言语训练。如教学我缠着妈妈去摇桂花这一段时,让学生来表演,以此让学生深刻地体会“缠”字用得妙处。这样坚持训练,会使学生想象更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善用表扬,鼓励学生勇敢表达 秦老师这堂课另一个很大的亮点在于秦老师真实、恰到好处的点评,充满激励性的亲切语言,简洁有效的引导,就像一股清泉缓缓流入学生的心田。课堂上,学生乐于表达,勇于展示自己,同时又懂得倾听。课堂上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那一双双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双眼,那一个个折射出智慧光芒的回答,让我倍受感动。 复习二评课稿梁秀玲今天我听了吴老师一年级的拼音复习课,感触很多。拼音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上好拼音课很不容易。在其他一些学校听课,特别是老教师上课,是万万不会选择这样的内容来执教公开课的,因为他们很清楚,这样的课会暴露很多问题:小孩子们年龄太小,有没有什么积累,组织教学就是很费心的一项内容;汉语拼音是阅读写作的工具,学习这个工具本身就是十分枯燥、十分辛苦的一件事情;幼儿园的学习以儿歌和舞蹈为主,拼音的学习不利于低幼衔接等等。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