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_第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第六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壮丽的祖国山河”为主题,安排了四篇精读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课文,有的介绍奔腾的江河,有的描绘茂密的森林,还有的展示海滨小城的独有风光每一篇课文都是在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祖国的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单元教学目标1 .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巧妙。3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望天门山,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4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5 .能用一段话写自己

2、的家乡。能围绕一个意思写一篇习作。三、单元重难点:重点1 .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2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四、单元课时安排:古诗三首3课时富饶的西沙群岛2课时海滨小城2课时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习作:这儿真美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17古诗三首一、教材分析:本文三首诗,都描绘了祖国的山川景色。但第一首诗写所见,抒发赞美之情,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第二首诗重在写景,抓住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西湖的风采神韵,借景抒情。第三首诗选择了不同于前两首诗的时间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写景物。二、教学目标:1 .会认5个

3、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2 .背诵三首诗,默写望天门山。3 .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 .会认5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2 .背诵三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难点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四、教学准备:教师:古诗的课件。学生: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五、课时安排:3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初读三首诗,学习望天门山中的生字、词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2 .背诵并默写古诗,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一、导入新课,由示目标:

4、1 .导入:用课件展示古诗中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诗中描写的的景物。同学们,可以给插图配上用几句古诗吗?2 .板书课题:古诗三首-望天门山3 .课件由示:教学目标。二、合作交流,理解诗意1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释题。望:看,往远处看。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2 .生读古诗,理解诗意。(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2)指导学生书写:断、楚、至、孤、帆。(3)在熟读诗句的基础上,利用工具书或书中的注释,简要说说诗句的意思。2.合作交流,理解诗句的意思。(1)课件由示课文插图,生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

5、解。(2)说由自己不懂的词语、诗句,相互讨论。三、强化诵读,感悟诗情1.指名个别朗读,小组诵读。2.教师示范读,课件播放并配上诗句的图象注意指导学生读生诗的节奏和重音。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4 .教师小结:全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长江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体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乐观豪迈的情感。四、背诵默写,强化积累1 .生背诵。指名背、齐背。2 .默写望天门山。(1)小组内互改。(2)更正错误。五、达标检测,布置作业。1 .课件展示检测题。2 .背诵古诗三首板书设计:望天门山天门断、楚江开气碧水回势青山一一由磅孤帆一一来礴第

6、二课时课时目标:1 .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I寸息。2 .背诵古诗。3 .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悟古诗的语言美、韵律美。一、复习导入,由示目标:1 .默写古诗望天门山。2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3 课件由示教学目标。二、简介作者,理解题意1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简介作者,课件由示饮湖上初晴后雨2 .先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再说说题目的意思。3 .指导学生写“饮、初”这两个字。三、自学古诗,体会诗意1 .自由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读通诗句。2 .检查读诗效果,课件由示,生字“亦、抹、宜”,着重指由“抹”是多音字,在诗中读

7、“mb”。3 .生借助注释,简要说说诗句的意思。感受意境四、诵读古诗1 .说说西湖晴天与雨天不同的美。晴天:水光澈潮,波光含情。雨天:山色空蒙,细雨如丝。2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配乐读。五、背诵古诗,比较异同1 .指名背诵,小组背、齐背。2 .由示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学生自读这两首诗,和同桌说一说同是写景,两首诗有什么不同。学生相互交流感受,教师点拨引导:望天门山描绘的是长江的雄壮,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是西湖的柔美,这两种景色美得各具特色!板书设计: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激溺空蒙己西子淡妆浓抹总相且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 .学会望洞庭一诗中由现的生字,2 .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说由

8、诗句的意思言美、韵律美。3.通过品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词的语一、导入新课,由示目标。1 .复习背诵两首古诗。今天这节课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另一处山水。2 .板书望洞庭3 .课件由示教学目标。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1 .自学古诗,小组交流。要求:(1)读准字音,读生节奏。(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来理解古诗大意。(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三、诵读古诗,理解诗意1 .指名读诗。2 .指导写字,课件展示。未:两横长短不一,上横短,下横长。磨:半包围结构。遥:注意走之底的写法。3 .指名讲古诗的大意。四、品读古诗,感悟诗境1.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1)品读

9、前两句诗,抓住“和”字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色的画面美,感悟“和”。你从前两句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读好诗句。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我们把诗的“眼睛”称作诗眼。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2)品读后两句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洞庭湖有着怎样的山,怎样的水?想象“白银盘里一青螺”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从哪里能突生“和”。指名读。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小组交流,教师小结。五、背诵古诗,比较异同1 .指名背诵,小组背、齐背。2 .与

10、前两首诗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这首诗描写的是洞庭湖的夜景。六、达标检测,布置作业1 .课件由示检测题。2 .请课后搜集一些李白、杜甫、孟浩然写在摘抄本上。板书设计:望洞庭光、色和(柔)教后反思:教学开始课件展示三首诗,给学生留下整体的印象,初步领悟三首诗的共同点。在三首诗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到三首诗的复习巩固、对比,将三首诗的学习变成不可分割的整体。18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写景名篇,作者按照“海水”“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瑰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教学目标:1 .会认11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

11、读写重点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 .看图,完成小练笔。4 .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 .会认11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2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难点看图,完成小练笔。四、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11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2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 .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一、导入新课,由示目标。1 .导入:同学们见过大海吗?如果

12、在大海中由现一小块四面环海的陆地,这叫什么?大的叫岛,小的叫屿,总称叫岛屿。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国的一个著名的群岛一一西沙群岛。2 .板书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3 .课件由示教学目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 .学生自由读课文。(1)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边读边想刚才提由的问题。(2)学生自由读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课件由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认读,教师帮助纠正读音。提醒读准“瑰、参、戈,其中“参”是个多音字,在“海参”一词中读“sheno(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3)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来描

13、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小组交流,达标汇报。(4)由示句子: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5)这样的句子叫?引导学生懂得这样的句子叫中心句。中心句可以概括整篇课文的内容。三、质疑拓展,探究学习。1 .我们先看看西沙群岛的海底是什么样的,都写了海底的什么?(课件展示)小组讨论,代表汇报。2 .课文是怎样写这些物产的呢?谁来读写珊瑚的句子呢?(课件展示)小组讨论,代表汇报。3 .读写海参的句子。“蠕动”是什么样子?大龙虾是什么样的?想想哪个词能概括它的特点?(课件展示)4 .想象大龙虾那威武的样子,轻声读好写大龙虾的这句话。6 .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7 .学习第4自然段。(1)海底真是

14、个大宝库,数量最多的还要数什么呀?对是鱼。指名读第4自然段。你觉得海底的鱼怎么样?课件展示,学生观察。(2)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真的一半水一半鱼吗?(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4)再默读这个自然段,看看哪句话可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意思。(第一句话)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1 .课件由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让学生观察。2 .师范写“浅、挺”,强调写法。3 .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4 .课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珊瑚美丽、尸海参懒洋洋海底大龙虾样子威武鱼数不清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

15、富饶的地方。2 .看图练笔。一、复习导入,由示目标。1 .上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底,下面请几位同学当一次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介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 .板书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3 .课件由示教学目标二、尝试自学第5和第2自然段1 .尝试自学第5自然段。同学们小声读第5自然段,尝试着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学习这一自然段,看看海岛上有哪些物产。思考:课件展示。(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下?(3)谁来读这个自然段?我们体会一下海岛上物产的丰曷。小组讨论,代表汇报,教师小结。2.自学第2自然段,看看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什么样的。(1)学生自学。(2)引导学生感受“

16、五光十色”。课件由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能把海水的美读生来吗?海水真美呀!说说看,为什么这么美?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小组讨论,代表汇报,教师小结。三、达标检测,布置作业1 .课件展示检测题。2 .写一写,有关大海的景物板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岛:鸟的天下海水:五光十色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教后反思:我从课文的内容由发,紧扣课题,向学生介绍了什么叫岛、屿、群岛,交代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写的环境

17、中去。在第二课时,我尝试着让学生半独立自学第5自然段,独立学习第2自然段,这都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读懂自然段的方法,学会运用这两种方法去阅读类似的自然段。这一训练过程是艰苦的过程,也是知识和能力内化为学生语文素质的过程。19海滨小城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座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文中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抓住海滨和小城的特点,描绘了这座海滨小城的景色,按不同的方面连段成篇。二、教学目标:1 .会认11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2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3 .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积累语言。4 .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

18、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 .会认11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2 .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积累语言。难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字词。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11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2 .读熟课文,提炼主要问题,理解课文内容。一、导入新课,由示目标。1 .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具有南国风光的美丽的海滨小城。2 .板书课题:海滨小城3 .课件由示教学目标。二、检查预习

19、情况1 .在预习中,哪一自然段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就读哪一段。自由读,指名读。2 .课件由示生字,指名学生读。教师正音,强调多音字“臂”在本课中的读音。3 .学生交流快速记忆字形的方法。4 .教师指导易写错的字。夏:上面是“不要写成“百”。洁:右部上边是“士”,不是“土”。5 .学生在田宇格中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 .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2 .学生交流自学情况。3 .教师小结。课件展示,第7自然段总结全文。四、理清文章思路1 .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是写海滨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城的?2 .讨论分析:(13)海滨的景色,(46)小城的景

20、色3 .教师小结。五、讲读“海滨”部分的课文1 .这部分课文,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是怎么写的?景物:大海、天、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沙滩、贝壳及船上的鱼、虾、蟹、海螺等。大海是蓝色的、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有许多机帆船和军舰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云朵。2 .大海什么时候景色最美?美在哪儿?大海在早晨的时候景色最美。因为海面上的各种景物和人们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3 .海滩有什么特点?遍地是美丽的贝壳,孩子们都不去理睬,贝克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满载而归的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板书设计:海滨小城蓝棕银白海滨大海白灰金黄(1-3)沙滩贝壳寂寞船队喧闹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21、1 .学习文中写小城的部分。2 .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一、复习导入,由示目标。1 .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写“海滨”部分,写了哪两个地方?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这篇课文。2 .课件由示教学目标。二、学习写“小城”部分的课文1 .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小城的哪些地方?从文中我由一句能概括小城的特点的句子来。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展示。2 .小城的庭院有什么特点?请从第4自然段中我生一句能概括庭院特点的句子来。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展示3 .课件展示“小城公园”和“小城街道”的内容。指导学生朗读,比较异同点。三、质疑拓展,总结全文1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在

22、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点拨(总结全文)2 .课文写的是一座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的?是抓住了每个地方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小结(由远及近,先写海滨的美,在写小城的美。)四、达标检测,布置作业:1 .课件由示检测题。2 .在课文中画由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抄在积累本上和同学交流。板书设计:海滨小城小城(4 6)庭院 公园 街道树多 榕树 干净热爱 赞美 赞叹教后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理清课文思路,分两部分学习课文,意在给他们提示,为后面总结写法奠定基础。而在总结写法这一环节,我直接总结,教给学生方法,为学生

23、以后学习课文、习作指明道路。20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教学目标:1 .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会正确读写重点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长句子。3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三、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资料、图片。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词语。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3 .品悟第1、2自然段,体

24、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一、导入新课,由示目标。1 .导入:同学们,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小兴安岭。在那儿,你可以尽情地堆雪人,打雪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小兴安岭吧。2 .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3 .课件展示教学目标: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 .课件由示自学要求。(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2)画由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 .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 .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读音。(2)指导记忆需注意的字:侧、孚L、舍、临。4 .全班齐读课文。三、归纳段意,整体感知1.小组讨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的是

25、什么?2学生概括自然段段意。3.教师课件展示段意。四、质疑拓展,教师小结:1 .学习第1自然段。(1)默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指导。2 .学习第2自然段一一感受春天活力之美。(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由新的枝条,长由嫩绿的叶子”一句中,“抽生”用得准确、生动,形象地展示由树木的活力。“雪水汇成小溪”,重点感悟“汇”字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写小鹿的句子。课件由示:“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教师指导朗读要点:加入动作演示,想象、体会小鹿愉快的心情。五、回归

26、整体,指导写字1 .请学生轻轻地合上书,看着黑板,试着用一两句话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要求会写的字,提醒学生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3 .教师在田宇格中示范书写。4 .学生书写,教师要提醒并纠正书写姿势。5 .展评书写情况。六、课堂检测,布置作业。1 .课件由示检测题。2 .课下熟读课文,体会小兴安岭的美。板书设计:美丽的小兴安岭绿色的海洋春、夏、秋、冬大花园、宝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了解小兴安岭夏秋冬三个季节景色的美丽,物产的丰富,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2 .学习作者按四季顺序,尝试仿照本文学写家乡最美的季节。一、复习导入,由示目标。1 .认读本课学过的生字词。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美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