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解题常用结论_第1页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解题常用结论_第2页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解题常用结论_第3页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解题常用结论_第4页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解题常用结论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物理中的习题“定理”高中物理习题中,我们常会碰到象数学中的由某个定理推出一些在一定条件下或在某些范围内适用的推论的情况,这些推论称为物理中的习题“定理”。若能从基本的物理概念规律出发推导出这些“定理”,并加以使用,会极大地提高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质点运动学中的习题“定理1、若质点做无初速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在时间第1T内、第2T内、第3T内质点的位移之比是1:3:5:AA而在位移第1个L、第2个L、第3个L所用时间之比是1:(J21):(J3J2):AA2、若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它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且V中t=(V0+Vt)/2,式中V0、Vt为该

2、段时间的初速度、末速度。该段位移中点的速度是,且无论加速、减速总有3、在加速度为a的匀变速运动中,任意两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都相等,且SuaT2。4、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图象中,图象上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某段图线下的“面积”数值上与该段位移相等。(x/2,0)%(x,y).v图15、在初速度为V。的竖直上抛运动中,返回原地的时间T=2V0/g;抛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Vo2/2g。O6、平抛物体运动中,两分运动之间分位移、分速度存在下列关系:vy:vx=2y:x。即由原点(0,0)经平抛由(x,y)飞出的质点好象由(x/2,0)沿直线飞出一样,如图1所示。7、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

3、匀速运动的物体,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若这时仍未追上,则不会追上。8、质点做简谐运动时,靠近平衡位置时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增加;离开平衡位置时,加速度增加而速度减小。二、质点静力学中的习题“定理”10、若三个非平行的力作用在一个物体并使该物体保持平衡,3所示)01、02、图4图5图6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如图11、若F1、F2、F3的合力为零,且夹角分别为如图4所示。13、已知合力F、分力F1的大小,分力F2于F的夹角0,则F1>Fsin8时,F2有两个解:F2=Fcos-F12-F2sin2-L_一一图3;F

4、1=Fsin8时,有一个解,则这三个力必相交于一点。它们按93;贝U有F1/sin91=F2/sin92=F3/sin93,F2=Fcos9;Fi<Fsin。没有解,如图6所示。mi,再15、用不等臂天平复称法可求得物体的质量m,先将物体放在左盘,平衡时右盘祛码为将物体放在右盘平衡时右盘祛码质量为m2,则物体的质量m=mm2。16、如图7所示,在系于高低不同的两杆之间且长L大于两杆间隔d的绳上用光滑钩挂衣物时,衣物离低杆近,且AC、BC与杆的夹角相等,sin0=d/L,分别以A、B为圆心,以绳长为半径画圆且交对面杆上A'、B'两点,则AA'与BB'的交点C

5、为平衡悬点。三、质点动力学中的习题“定理”17、欲推动放在粗糙平面上的物体,物体与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科,推力方向与水平面成e角,tan0=科时最省力,Fmin="叫。若平面换成倾角为“的斜面后,推力与斜面夹角满min.12足关系tane时,Fmin=U。J口218、两个靠在一起的物体A和B,质量为m1、m2,放在同一光滑平面上,当A受到水平推力F作用后,A对B的作用力为m2Fo平面虽不光滑,但A、B与平面间存在相同的摩擦因数mm2时上述结论成立,斜面取代平面。只要推力F与斜面平行,F大于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分力之和时同样成立。19、若由质量为m1、m2、m3加速度分别是a1、a2、

6、a3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则合外力F=m1a1+m2a2+m3a3+20、支持面对支持物的支持力随系统的加速度而变化。若系统具有向上的加速度a,则支持力N为m(g+a);若系统具有向下的加速度a,则支持力N为m(ga)(要求a<g),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上述情况类似:系统有向上的加速度a时,浮力F为PV(g十a),系统有向下的加速度a时,浮力F为(g-a)(P为液体的密度)21、用长为L的绳拴一质点做圆锥摆运动时,则其周期同绳长L、摆角。、当地重力加速度gLcos1一一之间存在T=2n、关系。g22、系在绳上的物体在竖直面上做圆周运动的条件是:V高之标,绳改成杆后,则V最高之0均可,在

7、最高点v最高>Vgi时,杆拉物体;v最高<7gi时杆支持物体。23、地球的质量m,半径R与万有引力常量G之间存在下列常用关系Gm=gr2。24、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行星的半径为R,则环绕其表面的卫星最低速度v为JgR;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P,则卫星周期的最小值T同p、G之间存在PT2=3兀/G的关系式。25、卫星绕行星运转时,其线速度v角速度,周期T同轨道半径r存在下列关系v20c1/ra2cc1/r3t20cr3由于地球的半径R=6400Km,卫星的周期不低于84分钟。由于同步卫星的周期T一定,它只能在赤道上空运行,且发射的高度,线速度是固定的。26、太空中两个靠近的天体叫

8、“双星”。它们由于万有引力而绕连线上一点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与质量成反比、环绕速度与质量成反比。27、质点若先受力Fi作用,后受反方向F2作用,其前进位移S后恰好又停下来,则运动的时间t同质量m,作用力Fi、F2,位移S之间存在关系t=v2m(Fi+F2)s/FiF228、质点若先受力Fi作用一段时间后,后又在反方向的力F2作用相同时间后恰返回出发点,则F2=3Fi。29、由质量为m质点和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组成的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T=2兀Jm/k与弹簧振子平放,竖放没有关系。30、由质量为m的质点和摆长为L组成的单摆的周期T=2nJg,与摆角。和质量m无关。若单摆在加速度为a的系统中,式中g

9、应改为g和a的矢量和。若摆球带电荷q,置于匀强电场中,m比值代替;若单摆处于由位于单则T=2nJL中的g由重力和电场力的矢量和与摆球的质量g摆悬点处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或磁场中,周期不变。四、动量和机械能中的习题“定理”32、原来静止的系统,因其相互作用而分离,则misi+m2s2=0,(mi+m2)si+m2s2i=0,s2i是m2相对于mi的位移。33、重力、弹力、万有引力对物体做功仅与物体的初、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选地面为零势面,重力势能Ep=mgh;选弹簧原长的位置为零势面,则弹性势能Ep=kx2/2;选两物体相距无穷远势能为零,则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势能Ep=-GMMZ。r34

10、、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若其中一个力做正功,则另一个力做负功,且总功代数和为零,若相互作用力是一对滑动摩擦力,也可以对其中一个物体做正功,但总功代数和一定小于零,且W总=FS相对。A35、人造卫星的动能Ek,势能Ep,总机械能E之间存在E=-Ek,Ep=2Ek;当它由近地轨道到远地轨道时,总能量增加,但动能减?.B_'小。L图836、物体由斜面上高为h的位置滑下来,滑到平面上的另一点停下来,若L是释放点到停止点的水平总距离,则物体的与滑动面之间的摩擦因数科与L,h之间存在关系科=h/L,如图8所示。37、质量为m的物体的动量P和动能之间存在下列关系p=j2mEK或者EK=P2/2m。

11、38、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后,相对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Vi-Vi'=V2,-V2;也可以说两物体的速度之和保持不变,即v1+v2=v1'+v2'。39、两物体mi、m2以速度vi、V2发生弹性碰撞之后的速度分别变为:m1-m22m2V22mlm2-m1vi'-(2)Vi(二)V2=()Vi(1)V2mim2mim2mim2m1m2右mi=m2,则Vi'=V2,V2'=Vi,父换速度。mi>>m2,则v'=v,v2'=2Vl-v2。mi<<m2,则v=2V2v,v2'=v2若V2=0,mi=m2时,

12、v'=0,v2'=v1。mi>>m2时,V|'=vi,v2'=2V|omi<<m2时,vi'=-V|,v2'=0o40、两物体mi、m2碰撞之后,总动量必须和碰前大小方向都相同,总动能小于或等于碰前总动能,碰后在没有其他物体的情况下,保证不再发生碰撞。五、热学和分子物理学中的习题“定理”一a一cb4i、分子之间斥力和引力可用G=b/r,小=d/r来表木,则a>c,且r°=(一)时分子力d表现为零,r>r。时,分子力为引力,r<r。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42、分子之间也存在着势能Ep,当r<

13、r0时,Ep随r的增大而增大,r<r0时,Ep随r的减少而增大。45、理想气体在质量发生变化时,可由密度p,压强P,温度T来反映状态变化的规律:JL=2,特别地T=T2时,i,P1=P2时,PiTi=P2T2。2T2:'i:2六、静电学中的习题“定理”5i、若一条直线上有三个点电荷因相互作用均平衡,则这三个点电荷的放置规律:三点一线、正负相间、电小居中、近小远大。52、两同种带电小球分别用等长细绳系住,相互作用平衡后,摆角“与质慧然彳”量m存在misin%=m2sin%,如图9所示。甲/12入'.r.、q24图9飞53、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连线中点的电势等于这两点的电势的

14、平均值。在任意方向上电势差与距离成正比。54、电容器充电后和电源断开,仅改变板间的距离时,场强不变;若始终与电源相连,仅改变正对面积时,场强不变。55、电场强度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在等差等势面分布图中,等势面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七、电路问题中的习题“定理”一56、在闭合电路里,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或减小),一定会导致总电阻的增大(或减小),总电流的减小(或增大),路端电压的增大(或减小)。57、一个电阻串联(或并联)在干路里产生的作用大于串联(或并联)在支路中的作用。58、伏安法测电阻时,若Rx<<Rv,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Rx>>Ra时,用电流表

15、内接法,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待测电阻阻值范围未知时,可用试探法。电压表明显变化时,用电流表外接法误差小,电流表读数明显变化时,用电流表内接法误差小。59、闭合电路里,当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多,且Pmax=E2/4r。60、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r有甲、乙两种接法,如图11所示,甲法e叩叼|小中所测得e和r都比真实值小,&/测=测/真;乙法中,e测=e真,&|一f©且测=+口。61、电源电动势£也可用两阻值不同的电压表A、B测定,单独使用I干I-C甲加1口A表时,读数是Ua,单独使用B表时,t数是Ub,用A、B两表测量时,读数是U,贝曝

16、=UaUb/(UaU)。62、电流表、电压表可用连接电阻方法来扩大量程,电流表Ig扩大n倍的方法是串联阻值为r串=(n1)rg的电阻。63、不对称的方形波电流的有效值应当按:I计算,不对称的正弦波电流的有效值22m1m2按I=计算,如图12所不。入、磁场和电磁感应中的习题“定律”264、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同粒子的速率、半径无关,仅与粒子的质量、电荷和磁感应强度有关,即T=2兀m/Bq。B、V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E的方向使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65、在正交的电场和磁场区域,当电场力和磁场力方向相反,若动速度,且满足V=E/B时,带电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和磁场力方向相同时,将B、E

17、、v中任意一个方向反向既可,粒子仍做匀速直线运动,与粒子的带电正负、质量均无关。66、通电线圈线框平面与磁场的磁感线平行时,磁通量为零,但受到的磁力矩最大,M=BIS,且与转轴的位置、线框的形状均无关系。若通电线框平面与磁感线垂直,虽然磁通量最大,当但磁力矩为零。67、在各种电磁感应现象中,电磁感应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电磁感应的原因,若是由相对运动引起的,则阻碍相对运动;若是由电流变化引起的,则阻碍电流变化的趋势。568、长为L的导体棒,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以其中一端为圆心转动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2co/2,3为导体棒的角速度。69、闭合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时,产生

18、正弦交变电动势。£=NBS3Sin3t.线圈平面垂直于磁场时E=0,平行于磁场时e=NBScoo且与线圈形状,转轴位置无关。70、如图13所示,含电容C的金属导轨L,垂直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质量为m的金属棒跨在导轨上,在恒力F的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a=F/(m+B2L2C)。71、在LC振荡电路里发生的电磁振荡中,若振荡电流由电容器正极流出时表示放电;若振荡电流流入电容器正极板时,表示充电(如图14所示)。九、光学中的习题“定理”72、紧靠点光源向对面墙平抛的物体,在对面墙上的影子的运动是匀速运动。73、两相互正交的平面镜构成反射器,任何方向射入某一镜面的光线经两次反射后一定与原入射方向平行反向。74、光线由真空射入折射率为n的介质时,如果入射角e满足tge=n,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一定垂直。75、由水面上看水下光源时,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