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慎用_第1页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慎用_第2页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慎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慎用山东省曲阜市杏坛中学 郭向明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在创建动态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扩展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起到了传统教学方法不易取得的效果。但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工具,过分渲染和信赖它的效果,难免喧宾夺主,显然是不符合科学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基于学科的灵活性、复杂性,教学过程的不可预测性,对多媒体的运用更应该把握好尺度。语文是一门综合了工具和人文双重功能的学科,工具性决定其内容广泛,天文地理、历史风情无不涉及,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补充必要资料,创设相关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课件无疑是

2、个高效的教学手段。但语文教学的重点不在工具性,而在于人文熏染,在于心灵深处的触动。人文教育主要是通过思考,讨论,体验来收获的,它离不开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交流、相互启发和阅读体验。说到底语文是一种语言文字的教学,一是听说能力,二是读写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不是多媒体能够全权给予的,如果多媒体成了教学的主要或唯一手段,知识的理解就会抢占有限的课堂时间,不利于从更深层次上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也就从根本上转移了教学重点。所以从语文的教学内容重点上说,对多媒体的运用要慎重,不能喧宾夺主,让工具性抢夺了人文教育的制高点。多媒体在气氛和情境创造上确实有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无论课件的画面多么生动,声

3、效多么震撼,机器毕竟是没有生命的,而且是程序化的。从交流角度上讲,机器不能灵活回应几十个学生的不规则的思维过程,它预设的问题或答案往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被架空,难以应对课堂上的随机现象和学生鲜活的思维活动,有时它的预设内容反倒成了教学障碍。有的教师被预设的课堂流程牵着鼻子走,生拉硬套,不能和学生的思维有机的融合,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从思维特点上说,语文是一门讲究形象思维的学科,它需要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学生的想象,教师的任务则是引导学生去感受。有的教师在备课时就偏离了这一点,把课件制作得画面精美,动画纷繁,声效轰鸣,用不相关或是不甚相关的内容来来扰乱学生对文字背后复杂的情感、思想、美学

4、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不能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反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推离主题。语文教师是审美的指导者,应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热情,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如果老师被多媒体软、硬件所取代,师生的感情交流就无从谈起,教学实效可想而知。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但在有限的课时里不合适地扩大信息量,学生仰视画面欣赏的时间多了,阅读思考的时间就少了;朗朗书声越来越稀小,几乎被多媒体辅助教学冲击得已气息奄奄。相对来说,学生的主体性就没有得到

5、落实,他们大部分时间被好奇和新奇牵制着,只是个机器的面对者、回应者;而教师则成了机器的代理人,任务成了敲鼠标、固定程序,不能根据学生的情绪变化而掌控教学流程,也就没有起到教学主导者的作用。语文课堂一旦被工具所统治,就失去了活力和灵魂,这样的课堂实质究竟能给学生什么样的人文素质的熏染,我们不能想象。实际上问题就出在在注重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程序控制了教学密度,不能合理有效地安排进度,导致多媒体教学陷入华而不实的境地。从教学态度上说,多媒体的介入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因素。有些教师认为不使用多媒体,就是教学方式落后,更可能显得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从而把多媒体作为了自己的教学技能高档、教学观念先

6、进的标志,把教学改革单纯地理解为上课时有“多媒体”相伴左右;有的教师又把多媒体当做是个人心理素质低下的挡箭牌,备课不充分或业务水平不过关,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遗忘或衔接不上的现象,这时就依赖课件中设计的教学流程来提醒、弥补。甚至有的教师完全靠课件的花样,来掩盖教学内容的贫乏,偏离了教学本质。这一系列不正确的教学心态,必然影响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正确应用,影响着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语文教学承担着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和审美资源,但对于理解力不够深的学生来说,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使他们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内涵。多媒体教学技术将文字内容转换为可视画面,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图文并茂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演示等直观印象带动想象,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是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对任何一个新兴事物我们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