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测试程序_第1页
钻井液测试程序_第2页
钻井液测试程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钻井液测试程序1表观粘度、塑性粘度、切力的测定1.1仪器a. 直读式粘度计:范(Fann)35型或同类产品;b. 秒表:灵敏度为0.1s;c. 样品杯:350500ml;d. 温度计:量程为0100C,分度值为1 Co1.2 试验步骤将待测定钻井液倒入样品杯后放置在仪器的样品杯托架上,调节高度使钻井液的液面正好在转筒的测量线处。在实验室,钻井液在测定前应用高速搅拌器搅拌5min,测定温度应在24± 3C (或所需温度范围之内);在井场,测定应在取样后尽可能短(如5min之内)的时间内进行,测定温度应与取样位置的钻井液温度接近(温度差值不应超过6C ),并在报告中注明取样位置,记录钻井

2、液温度。将粘度计的转速调至600r/min,待读值稳定后读取并记录。将转速调至300r/min,待读值稳定后读取并记录。如需要,按相同方法读取并记录200,100,6,3r/min的读值。在600r/min下搅拌10s,静止10s后在3r/min下读取并记录最大读值,再在600r/min搅拌 10S,并静止10min后读值并记录3r/min下的最大读值。计算:1AV = 2 600 (1)PV 二 600- 300 (2)1YP =2( 300- PV ) ( 3 )1G 10” =2 3,1 (4)亠 丄 = 2 3, F (5)式中:600 600r/min 下的读值;300300r/mi

3、n下的读值;3,i 静止10s后3r/min下的读值;3, f静止10min后3r/min 下的读值。2室温中压滤失量指在室温,压力为690 ± 35KPa条件下的滤失量。2.1 仪器a. 室温中压滤失仪:包括压滤器、支架、垫圈等,并带有压力源;压滤器容积为 300400 ml,直径76.2mm,高度大于 64.0 mm,过滤面积为 4580土 60 mm,用耐腐蚀材料制成;b. 滤纸:瓦特曼50型或相当的产品;c. 秒表:灵敏度为0.1s;d. 刻度量筒:容量为1025 mL,分度值为0.2 mL;e. 钢板尺:刻度值为1mm2.2 试验步骤不同厂家生产的滤失仪形状略有不同 , 试

4、验步骤大同小异 , 可参照本步骤执行。 在洁净、干燥的压滤器内放一张干燥的滤纸 , 将垫圈等按顺序装配好。将已用高速搅拌器搅拌1min后的钻井液倒入压滤器中,使钻井液液面距顶部为1cm,盖好盖并把刻度量筒放在滤失仪流出口下面。迅速加压并记时 , 所加压力 690±35Kpa(6.81 ±0.34atm )。 压力源可用氮气、二氧化 碳气体或压缩空气 , 禁用氧气 .当滤出时间到 30min 时, 将滤失仪流出口上的残流液滴收集到量筒中 , 移去量筒 , 读取 并记录所采集的滤液的体积(单位:mL),同时测定并记录钻井液的温度。关闭压力源,放掉压滤器中的压力 , 取下压滤器,

5、倾去其中的钻井液 , 小心取出带有泥饼的滤纸 , 用水冲去滤饼 表面上的浮泥 , 用钢板尺测量并记录滤饼厚度(单位: mm) , 观察并记录滤饼质量好坏 ( 硬、 软、韧、松等)。(注:如滤失量大于8 mL可测定7.5min的滤失量,其值可得到30min滤失量的近似值,但通常进行 30min 滤失量的测定) 。冲洗并擦净压滤器。3 高温高压滤失量目前是测定三种温度(150 C ,150200 C ,200250C )条件下,压差为3450 KPa时的滤 失量。3.1 仪器a. 高温高压滤失仪 :主要组成件是 ,一个可承受 709210132 KPa 压力的钻井液压滤器、一套加热系统、一个能承受

6、3546 KPa压力的滤液接收器,并备有压力源、调压器等 ;b. 过滤介质:当测试温度在200 C以下时,用瓦特曼50型滤纸或同类产品;当测试温度在200C以上,用戴纳劳依X-5型不锈钢多孔圆盘或同类产品;c. 秒表:灵敏度为 0.1S;d. 金属温度计:量程0250C ,两支;e. 量筒 :25 mL 或 50 mL;f. 高速搅拌器 : 在负载情况下转速为 11000±300r/min, 搅拌轴装有单个波形叶片 , 叶 片直径为2.5cm,质量为5.5g,带有样品杯,其高18 cm,上端直径9.7 cm,下端直径 7.0 cm, 用不锈钢或耐腐蚀材料制成 ;g. 钢板尺 : 刻度

7、值为 1mm。3.2 150 C滤失量的试验步骤把温度计插入钻井液压滤器外加热套的温度计插孔中 , 接通电源 , 预热至略高于所需温 度(高56C )。将待测钻井液高速搅拌1min后,倒入压滤器中,使钻井液液面距顶部约 13mm放好滤纸,盖好杯盖 , 用螺丝固定。将上下两个阀杆关紧 , 放进加热套中 , 把另一支温度计插入压滤器上部温度计的插孔 中。连接气源管线,把顶部和底部压力调节至690KPa,打开顶部阀杆,继续加热至所需温度(样品加热时间不要超过 1h)。待温度恒定后,将顶部压力调节至 4140Kpa.打开底部阀杆并记时,收集30min的滤出 液。在试验过程中温度应在所需温度的土3 C之

8、内。如滤液接收器内的压力超过690KPa,则小心放出一部分滤液以降低压力至 690Kpa。记录30min收集的滤液体积(单位: ml)、压力(Kpa)、温度和时间。滤液体积应被校正成过滤面积4580 mni时的滤液体积。如果所用滤失仪的过滤面积为2258 mm, 则将所得结果乘以 2 即得高温高压滤失量。试验结束后,关紧顶部和底部阀杆,关闭气源、电源、取下压滤器,并使之保持直立的状 态冷却至室温,放掉压滤器内的压力,小心取出滤纸,用水冲洗滤饼表面上的浮泥,测量并记录滤饼厚度(单位:mm)及质量好坏(硬、软、韧、松等)。洗净并擦干压滤器。4.吸蓝量的测定吸蓝量以MBC表示。4.1仪器和材料4.2

9、 亚甲蓝溶液:用标准亚甲蓝(Ci6Hi8N3SCI.3H2O)配制成浓度为 0.01mol/L的溶液。亚甲蓝试剂中的含水量随放置时间而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在每次配制溶液前要对其含水量进行测定。将I.OOOg亚甲蓝在93±3C下恒重,然后按下式对亚甲蓝取样量进行校正:0.855m=3.74X (9)式中:m 亚甲蓝取样量,gm恒重后的亚甲蓝量,g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3% m/ m).硫酸溶液c(H 2SO4)=2.5mol/L.注射器:2.5mL或3mL锥形瓶:250 mL滴定管:10mL移液管:0.5 mL或1mL带刻度移液管量筒:50mL搅拌棒电炉亚甲蓝试验纸或滤纸4.3试验步骤 a

10、把2mL(或相当于消耗210 mL亚甲蓝溶液的量)的钻井液加到盛有10 mL水的锥形瓶 中。b 加入15 mL过氧化氢溶液(8.2.2)和0.5 mL硫酸溶液(8.2.3),缓慢煮沸10 min,但不能蒸干 用水稀释至50 mL.c以每次0.5 mL的量把亚甲蓝溶液(8.2.1)加到锥形瓶中 拼旋摇30s。在固体悬浮的状态下 用搅拌棒取一滴液体在滤纸上,当染料在染色体周围显出蓝色环时,即已达到滴定终点。d当蓝色环从斑点向外扩展时 ,再旋摇锥形瓶 2 mi n,再取一滴滴在滤纸上,如果蓝色色环仍 然是明显的,则已达到终点.如果色环不出现,则继续试验,直至摇2 min后取一滴滴在滤 纸上而显出蓝色

11、环为止。4.4计算吸蓝量计算公式MBC= V (10)式中:V 钻井液体积,mLV1滴定时所用亚甲蓝溶液体积,mL.钻井液中膨润土含量计算公式1000MBCCb=矿(11)式中:Cb钻井液中膨润土含量,g/L.5氯离子的测定5.1用移液管移取1 mL滤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10 mL和酚酞指示液(5g/L ) 1滴(用 O.1mol/L氢氧化钠或O.1mol/L硝酸溶液调至粉红色刚刚消失),加入铬酸钾溶液(50 g/L)10滴(约0.5mL),用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刚刚有砖红色沉淀出现为终点,记录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5.2计算CV p (Cl-)=X 35450 (21

12、)Vo式中:p (Cl-)滤液中氯离子的含量,mg/L;c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 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V 所取滤液的体积,mL;6钙离子的测定6.1用移液管移取1mL滤液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和1 : 2三乙醇胺溶液2mL ,摇匀,再用2 mol/L氢氧化钠调节至 pH值为12-14,加入约0.1g钙指示剂(),用0.01 mol/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为终点,记录消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的体积。6.2 计算p (Ca2+)= CV X 40080 (19)V0式中:p (Ca2+)滤液中钙离子的含量,mg/L;c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消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0所取滤液的体积,mL;7.镁离子的测定7.1用移液管移取1mL滤液于锥形瓶中,加入 50ml蒸馏水和1 : 2三乙醇胺溶液10mL , 摇匀,再加入氨一氯化铵缓冲溶液 (pH沁10)5mL,加入铬黑T指示液(5g/L )6滴,用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