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试方式改革试行方案_第1页
本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试方式改革试行方案_第2页
本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试方式改革试行方案_第3页
本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试方式改革试行方案_第4页
本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试方式改革试行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试方式改革试行方案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本身十分复杂深奥、微观、难以理解掌握等原因,长期以来,该课程的学习,特别是期末考试一直令生物医学类的本科大学生们十分紧张畏惧。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下用理解研究的方式学习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我们教研室决定打破传统,试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主要包括如下三部分:1)理论课基本概念考试,通过闭卷选择题和是非判断题的方式进行,根据不同层次分值分别占30或50;2)理论课基本原理与基础理论考试,通过开卷论述题的方式进行,分值占30;3)实验课基本操作考试,根据学生各次实验的

2、具体实验操作以及实验记录与实验报告的情况,由实验课任课教师给出实验课成绩,根据不同层次开设实验项目的数量,分值分别占40或20。理论课基本原理与基础理论开卷论述题考试具体操作说明:1)在理论课授课开始阶段,针对各章内容的不同预先选择30道论述题,并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网站上适时公布,同时给出答题提纲及其有关说明;2)在具体考试时,每人一题,在考试现场从上述论述题中由学生本人通过抽签决定自己的论述题题目;3)考试时不允许携带任何书籍,或学生的笔记本,或其它有上述论述题现成答案的各种形式的载体等。之所以把论述题的数量定为30道,主要理由是目前我们教研室所承担的本科生的各个层次的

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的课时均约为60个学时,即30次课。30道论述题就可以做到每次课一题,而且在授课之前就公布出来,便于学生及时知晓,在具体听课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并在课后及时总结,及时掌握。另外,根据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情况,论述题的题目可以改变,但是这种改变一定在授课前进行。一旦公布,通常情况下,论述题的题目不能更改。此次因为已近期末,故论述题数量给予适当减少。具体情况见后。既然是论述题,同时又预先公布题目,因此一定要求有相当的深度,而且全面,但绝不是照搬教科书上的东西。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上的相关信息,活学活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某些典型疾病的

4、发病机理、汕头大学医学院某些相关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以及曾经完成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等相联系。对于那些把上述所提出的各种联系论述得好的同学,将给予比较高的分数。理论课基本原理与基础理论开卷论述题考试判分标准(总分30分)(1) 27分以上:在基本原理与基础理论阐述正确的基础上,论述有相当的深度,而且全面,能够活学活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有较充分的个人观点的阐述,能够较好联系某些典型疾病的发病机理,或汕头大学医学院某些相关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或曾经完成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等。(2) 24-26分:在基本原理与基础理论阐述正确的基础上,论述有一定深度,而且较全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活学活

5、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个人观点的阐述,有一定程度的联系某些典型疾病的发病机理,或汕头大学医学院某些相关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或曾经完成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等。(3) 21-23分:在基本原理与基础理论阐述正确的基础上,论述深度一般,全面性一般,活学活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一般,联系某些典型疾病的发病机理,或汕头大学医学院某些相关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或曾经完成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等不强。(4) 18-20分:在基本原理与基础理论阐述正确的基础上,论述的深度与全面性均明显有待加强,个人观点的阐述不足,只在较少方面活学活用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联系某些典型疾病的发病

6、机理,或汕头大学医学院某些相关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或曾经完成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等较弱。(5) 18分以下:完全照搬教科书上的东西,是死记硬背的结果,丝毫看不出个人观点的阐述。下面是近期摸拟考试的三道论述题及参考论述提纲:一、简述糖酵解、有氧代谢和糖异生的生理意义,并以短期饥饿和长期饥饿状态进一步阐述。参考 一些观察证明,人体对氧饥饿最敏感,只能耐受几分钟;对水饥饿也较敏感,能耐受不过数日;只要有氧、水充分供给,在完全食物饥饿的条件下,仍可生存50日左右。短期饥饿或饥饿过程的早期,例如13日不进食,人体首先产生强烈的饥饿感,心窝部表现一种隐隐不适感与进食欲望,主要由胃肠排空后周期性蠕动收缩

7、的刺激和体液成分改变的刺激等引起,但长期饥饿和过度疲劳者,饥饿感受到抑制而显著减轻。由于肝糖原明显减少,血糖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糖素分泌增加,以致加强分解代谢,促进糖异生作用,以保证葡萄糖的供给,首先是大脑的需要。在整个饥饿进程中,人体的生理保护作用十分突出,即加强肌肉等次要部分的分解,保证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营养需要。饥饿过程在胰岛素减少、胰升糖素增加等激素调节下的代谢特点主要有:肌肉分解加强,释放出的大部分氨基酸转变为丙氨酸及谷氨酰胺。糖异生作用加强。丙氨酸在肝脏中受胰升糖素的调节,显著加速糖异生作用。肌肉形成的谷氨酰胺被肠粘膜摄取,转变成丙氨酸,经门静脉入肝,是

8、糖异生的又一来源。可见饥饿过程糖异生主要在肝内进行(约占异生糖的80,其余20在肾皮质进行)。脂肪分解加速,血浆中甘油与脂肪酸含量上升,结果仍是糖异生加强。因为甘油可直接生成糖,而脂肪酸既可提供糖异生的能量,又可生成乙酰辅酶 A而促进氨基酸、丙酮酸、乳酸等的糖异生作用。由脂肪分解的脂肪酸,约有1/4在肝中转变为酮体,因而饥饿时血浆酮体可增高几百倍。脂肪酸和酮体成为心肌、肾皮质和骨骼肌的能源,一部分酮体也可被大脑利用。组织利用葡萄糖减少,原因是组织氧化和利用脂肪酸及酮体加强,生理意义在于减少来源已受限制的葡葡糖,而转向动用脂库脂肪,因为人体储备的脂肪按等热价计,远比储备的糖原为多。由此可见,饥饿

9、时糖异生加强,利用葡萄糖减少,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这对维护大脑、中枢神经的功能极为有利。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心肌利用营养物质的适应性极强,所以在饥饿期心肌及时转向利用血中浓度很高的酮体,从而有效地进行自身生理性保护。在饥饿过程中,由于生化代谢的激烈变化,人体必然产生体脂消耗和肌肉分解而引起消瘦、乏力,生理上必需的热能主要来自脂肪(占80以上)和蛋白质分解,血中酮体上升,可能发生酮症及酸中毒。对饥饿病人补充葡萄糖是“雪中送炭”,不但能防止酮症及酸中毒,而且每100g葡萄糖即可节约肌肉蛋白质50g ,免遭作为燃料分解。 饥饿过程持续进行,进入长期饥饿状态,人体除具有上述生化代谢的某些特点之外,还产生下

10、列一些变化:脂肪动员和酮体生成与利用进一步加强,减少蛋白质分解,维持血糖水平。饥饿初期的负氮平衡有所缓解,尿氮量降至比较稳定的低水平。酮体利用增强,尤其是大脑。肾脏的糖异生作用显著加强,几乎与肝脏相等,肾摄取肌肉释出的谷氨酰胺增加,谷氨酰胺脱下的酰胺氮与氨基氮,以氨的形式促进氢离子排出,改善酮症和酸中毒。二、分别简述原核和真核生物转录起始复合物的组成,请举例转录因子(如:NF-B)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参考 NF-B是参与基因转录的蛋白质分子,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组织细胞中。当细胞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胞质内NF-B与抑制蛋白(IBs)分离并活化,进入细胞核内与DNA结合启动基因转录,调节包括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如IL-2、IL-2a、IL-6、IL-8,VCAM、ICAM、E-selectin、IFN-、MCP-1、RANTES等)在内的众多蛋白质表达,从而参与调节组织细胞的生理、病理反应。在抑制NF-B活化的药物,NF-B细胞因子与肾脏疾病关系方面研究也有一定的进展。 在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分子过程中,某种特定的转录可能受控于某种特定的转录调节蛋白质因子。一种转录调节因子在不同的细胞中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生物学效应。NF-B是一种具有多向性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因子,参与基因尤其是与机体防疫反应有关的基因表达调控。除免疫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