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8-2019学年初中化学走进化学世界中考真题题考试化学 2018.7本试卷共10页,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颜色 B 密度 C 挥发性 D 可燃性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
2、理性质的是A 用生石灰做干燥剂 B 用氢气制造燃料电池C 用铜丝制作导线 D 用稀盐酸除去铁锈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酒精燃烧 B 冰雪融化 C 玻璃破碎 D 汽油挥发6下列实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称量NaOH固体C 倾倒液体 D 稀释浓硫酸7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爆炸 B 铁生锈 C 固体变成气体 D 颜色改变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9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颜色 B 密度 C 挥发性 D 可燃性1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
3、 B 干冰升华 C 高粱酿酒 D 石蜡熔化二、填空题 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安全、正确的操作和良好的习惯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用所学知识填空;(1)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_(填化学式)溶液;(2)在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3)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里;(4)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在烧杯底部垫上_。12下列是实验室常见的化学仪器:(1)a的名称为_;(2)f的名称为_。13请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填字母序号)(2)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
4、填字母序号)(3)用加热的方法使氯化钠从其饱和溶液中晶析出时,应将氯化钠溶液放在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木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填仪器名称)。14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1)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于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2)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_;(3)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任写一种)。15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1) 1803年,近代
5、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 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_,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 _中的观点。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_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2)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
6、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_。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 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2-15题。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如图所示),四个圈层经过漫长演化,既相对稳定、动态平衡,又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各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不停循环,这些循环既跟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关,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现。16在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蔬菜、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分为碳酸钠)等用品。(1)携带过程中
7、,小滨不慎将装有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若要将它们重新区分,应选用_(填携带的用品名称)。(2)小崔生火后在“灶”上悬挂铁锅时,小心调节铁锅到合适的高度。这一做的原因可能是_(填字母序号)。A使用焰心加热 B使用内焰加热 C使用外焰加热(3)烹煮牛肉汤时,为了解汤的咸味,小秀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咸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_(填一条性质)。(4)野炊结束后,小俊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_。17配制 50g 质量分数 6% 的氯化钠溶液,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用托盘天平称量_g 氯化钠固体;(2)溶解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和玻璃棒;(3)下列操作中
8、,会引起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差的是_A 称量读数时天平指针偏左 B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 装瓶时洒出少量溶液18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细口瓶的塞子要_在桌面上(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填序号)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先对试管进行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
9、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_,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19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10%、5%的盐酸。选择下列仪器和药品,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辨别出三瓶盐酸实验仪器:温度计、量筒、秒表、烧杯、试管、剪刀、镊子药品:镁条提示:镁条和盐酸反应速度很快,通过观察放出气泡的速度很难准确判断盐酸浓度的大小。(1)写出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的关键是控制三个变量:在的环境温度下进行实验。取相同质量的镁条。取 。(3)你的方案是:方案一:测定 。方案:测定 。20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学习过程要关注物质的
10、性质以及能发生哪些变化和发生变化过程中的现象。现有A、B、C三种物质,它们可能是O2、Fe、H2O、H2O2、CaO、Fe2O3、HCl、NaOH、Ca(OH)2、Na2CO3中的种。(1)若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B分解能产生A和C。请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2)若A、B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并均可与C的溶液反应,生成金属元素化合价不同的两种盐溶液。则C的化学式是_;请写出能产生黄色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3)若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分别属于酸、碱和盐,将它们依次加入同一个烧杯中: 若均无明显现象,则A、B、C分别是_ (填化学式); 若能产生白色沉淀,请写出酸、碱中
11、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三、实验题 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21现有一小包白色固体,其中含有氧化钠和少量的氯化钙、硫酸钠。为了除去氯化钙、硫酸钠,得到纯净的氧化钠固体,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过程溶解将白色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A。玻璃棒的作用是_。除杂第一步: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加入过量的氧化钡溶液,目的是_第二步:充分反应后,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增多。第三步:待上述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填操作名称),得到澄清的溶液
12、B和白色沉淀。溶液B中的溶质是_。蒸发向溶液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液体倒入蒸发皿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时,停止加热,即可得到纯净的氧化钠晶体。(反思)有关物质除杂的问题,除了要选择正确的试剂,还要注意所加试剂的顺序。若将除杂操作中第一步和第: 步的顺序颠倒,后果是_。2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时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c_;g_ (2)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_;(3)遇到安全事故要及时、正确处理。比如:浓硫酸沾到皮肤上_(填序号);A用干布擦净 B涂抹氢氧化钠溶液C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 的碳酸氢
13、钠溶液(4)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你的选择是_(填序号)A放回原瓶,防止浪费 B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 C倒入水池,用水冲走23下列是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收集气体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指定序号的仪器名称:A _ D_(2)在溶解固体时,C的作用是_用B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 面的_处保持水平。(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用F装置收集氧气,这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法;不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2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1)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选用B、C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3)已知氨气
14、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可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该气体可选用的装置是_。25根据下列图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_,_。(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3)B装置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4)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填序号)。 CH4 NH3 CO2 H2(5)D装置中可以通过控制甲、乙开关分离CO、CO2的混合气体,分液漏斗中加入的试剂a最好是_。26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选填序号
15、),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选填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3)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选填序号),可用D装置收集CO2的理由是_。 (4)NH4Cl溶液与NaNO2溶液混合共热可制取氮气,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氨气。如图是实验室制氮气并模拟合成氨的装置。合成氨时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_。实验中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还可观察到_现象。2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28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熄灭酒精灯 B 闻药品气味 C 读出液体体积 D 稀释浓
16、硫酸29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A 横 B 平C 竖 D 直30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A_、B_(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填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熄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一个):_(4)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若用如图H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专心-专注-专业参考答案1A【解析】【详解】用手捂住试管,观察水中
17、是否产生气泡,可以检查装置气密性,A选项正确;过滤时应该使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应该紧贴烧杯内壁。B选项错误;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应该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C选项错误;闻气味时应该使用“扇闻”的方法,D选项错误;故选择A项。2D【解析】【详解】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形状、密度、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延展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稳定性、能与某种物质反应等。故选择D项。3A【解析】【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
18、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4C【解析】【详解】A、用生石灰做干燥剂,是因为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错误;B、用氢气制造燃料电池,是因为氢气燃烧能够生成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错误;C、用铜丝制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错误;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是因为稀盐酸能和铁锈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属于物质的化
19、学性质,故错误。故选C。5A【解析】【详解】A、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D、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A。6D【解析】【详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否则会引起火灾,故A错误;B、NaOH易潮解,具有腐蚀性,应在小烧杯中称量,故B错误;C、倾倒液体: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时必须口对口,标签对手心,试剂瓶的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故C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
20、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故D正确。故选D。7B【解析】【详解】A、爆炸有物理性爆炸:轮胎爆炸、气球涨破、锅炉爆炸等,这些属于物理变化,有化学性爆炸:火药爆炸、燃放鞭炮等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铁生锈生成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有可能属于化学变化,例如碳铵受热变为气态,也能是物理变化,例如干冰受热升华,故C错;D、颜色改变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氧气变为液态氧,由无色变为淡蓝色,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8A【解析】【详解】用手捂住试管,观察水中是否产生气泡,可以检查装置气密性,A选
21、项正确;过滤时应该使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应该紧贴烧杯内壁。B选项错误;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应该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C选项错误;闻气味时应该使用“扇闻”的方法,D选项错误;故选择A项。9D【解析】【详解】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形状、密度、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延展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稳定性、能与某种物质反应等。故选择D项。10C【解析】【详解】A、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变成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高粱酿酒产生的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22、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11NaHCO3较多固体广口瓶石棉网【解析】【详解】(1)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进行稀释,但溶液酸碱度不会被稀释到中性,故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弱碱性溶液,对人体无害,可将稀释后的硫酸反应掉,故其化学式为NaHCO3。(2)在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以防因传热不好而发生迸溅。(3)为了方便取用,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4)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为了使受热均匀,故在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12烧杯;量筒。【解析】【详解】由图示可知a为烧杯,f为量筒(标有刻度)13 D F 蒸发皿 坩埚钳【解析】(1)用于
23、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集气瓶;(2)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锥形瓶;(3)用加热的方法使氯化钠从其饱和溶液中晶析出时,应将氯化钠溶液放在蒸发皿中加热;(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木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坩埚钳。14 量筒; 1/3; 玻璃棒(或“烧杯、漏斗”等)。【解析】本题考查了初中化学常见仪器的使用。(1)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于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是量筒;(2)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3)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或“烧杯、漏斗”等)。15 电子 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推理 模型【解析】(1)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汤姆森主要是
24、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 中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卢瑟福通过实验,推测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推理。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模型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16 食醋 C 均一性 防止铁锅生锈【解析】(1) 区分食盐和去污粉,应选用食醋,与食盐不反应,与去污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 悬挂铁锅时,调节铁锅到合适的高度;原因可能是使用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3) 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咸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4) 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
25、的是防止铁锅生锈,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点睛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17 3 烧杯 AB【解析】(1)用托盘天平称量的氯化钠固体质量为:50g×6%=3g,故填:3(2)溶解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烧杯和玻璃棒。故填:烧杯。(3)A、称量读数时天平指针偏左,会导致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偏大,从而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从而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C、装瓶时洒出少量溶液,不能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发生变化。故填:AB。18向着手心,倒放C预热,洗涤,【解析】(1)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细口瓶的塞子要倒
26、放在桌面上。(2)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盖灭时轻提一下灯帽的原因防止温度降低压强变小,下次使用不易打开,同时也使生成水分蒸发掉,不是为了节约酒精,故选B。(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1/3,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必须先预热;(4)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19(1)Mg+2HCl=MgCl2+H2 (2)相同体积的盐酸(3)方案一:测定不同浓度盐酸和镁条反应所需时间方案二:测定不同浓度盐酸
27、和镁条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温度【解析】(1)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2)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反应物的量都影响反应速度。(3)取相同质量的三种酸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镁条,用秒表记录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的时间或将量筒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取相同质量的三种酸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镁条,将产生的氢气收集到量筒中,通过产生氢气的多少确定盐酸的浓度。点睛:作对比实验,必须控制变量,当只有一个条件不同时,才可对比出该条件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20(1)2H2O22H2O+O2;(2)HCl;Fe2O3+6HCl=2FeCl3+3H2O(3)HCl、N
28、aOH、Na2CO3;Ca(OH)2+2HCl=CaCl2+2H2O;【解析】(1)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B分解能产生A和C,则B是H2O2,A是H2O,C是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若A、B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并均可与C的溶液反应,生成金属元素化合价不同的两种盐溶液,则A、B是Fe、Fe2O3,两种物质都能与盐酸反应,。故C的化学式是HCl,Fe3+所形成的溶液是黄色,能产生黄色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3)HCl与NaOH反应无现象,NaOH与Na2CO3不反应,无现象,故A、B、C分别是HCl、NaOH
29、、Na2CO3若能产生白色沉淀,则是Na2CO3+ Ca(OH)2= CaCO3+ 2NaOH,故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21搅拌Na2SO4+BaCl2BaSO4+2NaCl氯化钡碳酸钠过滤碳酸钠和氯化钠较多的固体时【解析】【详解】(1)溶解过程中的玻璃棒起搅拌作用。(2)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后,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3)反应中为了除去溶液中的硫酸钠,需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4)第一步反应后溶液中的杂质有过量的氯化钡和原溶液中的氯化钙,钡离子和钙离子都可以
30、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故需要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钙和氯化钡;(5)该步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步骤,故是过滤。(6)B溶液中的溶质是过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7)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固体烘干。22坩埚钳;蒸发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B【解析】【分析】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浓硫酸的性质及不慎在皮肤上溅了一些浓硫酸的处理方法,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详解】(1)图中仪器的名称,c是坩埚钳,g 是蒸发皿;(2)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3)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
31、的热,并有强烈的腐蚀性,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迅速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选C;(4)化学实验剩余药品不可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故选B。【点睛】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是不能放回原瓶,防止药品的污染;不能随意丢弃,防止造成环境的污染;不拿出实验室,防止造成事故等。23 漏斗 胶头滴管 搅拌加速溶解 最低 排水集气 氧气的密度空气大【解析】【详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是漏斗,B是胶头滴管;(2)在溶解固体时,C是玻璃棒,C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用B量取液体,B是量筒,B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3)实验室制取氧
32、气时,用F装置收集氧气,这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叫排水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不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24 长颈漏斗 2H2O22H2OO2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A D【解析】【详解】(1)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B是反应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所以选择的实验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 ;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3)实验室制取氨气选择的实验药品都是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应该选择固固加热型的发生装置,
33、所以发生装置选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极易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向下排空气水进行收集。【点睛】本题考查常见气体的制取,收集等,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25 锥形瓶; 烧杯 2H2O2 2H2O+O2 燃烧需要氧气 稀硫酸【解析】【详解】(1)据图可以看出,仪器是锥形瓶,是烧杯;(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3)B装置中可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氧气;(4)用C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气体不能与浓硫酸反应,故该气体可
34、能是甲烷或是氢气;(5)D装置中可以通过控制甲、乙开关分离CO、CO2的混合气体,分液漏斗中加入的试剂a最好是稀硫酸,若是稀盐酸则会混入新的杂质。【点睛】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26 铁架台 分液漏斗(或滴液漏斗) A 2KMnO4K2MnO4 + MnO2 +O2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CaCO3+2HCl = CaCl2+H2O+CO2 C CO2密度比空气大 14:3 溶液变蓝【解析】【详解】(1)铁架台
35、是常用的夹持仪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是固体,且需要加热,应该选择固固加热型的发生装置,即A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 + MnO2 +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 = CaCl2+H2O+CO2;B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C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氨气,合成氨时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质量比N2:3H228:614:3;实验中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还可观察到:紫色变蓝色,反应生成的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溶于水之后溶液呈碱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物理C》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呼吸系统课件
- 金地物业控制手册
- 第03单元第7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原卷版)
- 监理员测试版题库388题(含答案)
-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
- 大学物理振动波动课件
- 2024至2030年中国竹木编织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电子天幕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铜装饰品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保温护理在手术室
- 肩痛诊断与治疗
- 工程设计管理岗面试问题
- 学术交流英语(学术写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光伏电站冬季安全生产培训
- MOOC 能源与气候变化应对法-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红光治疗应用于肿瘤治疗
- 小学生飞机知识科普
-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解读
- 腰椎间盘突出疑难病例讨论
- (2024年)院感知识培训内容(完整详细版)x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