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轼和辛弃疾词的意象差异对外汉语 论文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9/e2ecb797-cb94-458d-bf4d-a098e0bc68c0/e2ecb797-cb94-458d-bf4d-a098e0bc68c01.gif)
![浅析苏轼和辛弃疾词的意象差异对外汉语 论文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9/e2ecb797-cb94-458d-bf4d-a098e0bc68c0/e2ecb797-cb94-458d-bf4d-a098e0bc68c02.gif)
![浅析苏轼和辛弃疾词的意象差异对外汉语 论文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9/e2ecb797-cb94-458d-bf4d-a098e0bc68c0/e2ecb797-cb94-458d-bf4d-a098e0bc68c03.gif)
![浅析苏轼和辛弃疾词的意象差异对外汉语 论文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9/e2ecb797-cb94-458d-bf4d-a098e0bc68c0/e2ecb797-cb94-458d-bf4d-a098e0bc68c04.gif)
![浅析苏轼和辛弃疾词的意象差异对外汉语 论文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9/e2ecb797-cb94-458d-bf4d-a098e0bc68c0/e2ecb797-cb94-458d-bf4d-a098e0bc68c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装订线浅析苏轼和辛弃疾词的意象差异【摘要】词因意象的的存在而存在,也因意象的生发而升华到美的境界,从艺术的客观角度来看,意象是组成美感境界的重要艺术质素,鲜明独特的意象往往体现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者中,苏轼与辛弃疾都是承前启后的文学大家,二人的词中意象却有所不同,苏轼词中“月”“菊”“江河”等意象反映出文人的高雅和旷达,而辛弃疾词中的“金戈”“铁马”则彰显出英雄的豪迈,我就从意象的角度探本逐末,来探讨苏辛二人的词意象的差异【关键词】苏轼辛弃疾意象差异装订线前言宋代伟大的词人苏轼和辛弃疾,他们词的风格既有同,又存异。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唐五代的
2、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辛弃疾则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词风,又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他的词风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正是他们的这种豪情壮志,决定了苏、辛词的独特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展现了不同的意象,本文通过分析两人不同的性格和经历来探究苏辛词意象方面的差异。一苏轼的生平简介苏轼(1037-1101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
3、、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苏轼是一位承前启后的文学大家,“天下之至公也”,他以革新精神和丰富广泛的创作实践转变了从晚唐五代以迄宋初婉约绮靡的词风,打破了诗词界限而“以诗为词”。在用词描绘壮阔雄浑的形象和意象方面,苏轼在北宋词史上是开了先河。他在营造意象的同时,体现出在特殊时代背景中所透射出的创作者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人格神韵,从而形成了具有独特美感的意象组合体系,这正是苏词旷达的集中体现。二辛弃疾的生平简介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4、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原装订线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王国维曾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辛弃疾以其特有的眼光观物,任何普通的景物都能幻化、创造成军事意象。在他军人的意念中,静止的青山能变成奔腾飞驰的战马,林间的松树也幻
5、化成等待检阅的勇武士兵。抒情意象军事化,是辛弃疾词所独具的艺术特色。辛弃疾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变。三苏辛词意象的差异苏轼与辛弃疾有着不同的经历与性格,因此,他们在意象的运用上是有所差异的。苏轼年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年少成才,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思想,生性疏狂,与词作之中常流露出“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匡国济民的诚挚愿望。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是苏轼被贬密州时所作。词中描写词
6、人“为报倾城随太守”出外打猎的热闹场面,在浩荡的狩猎队伍中,刻画了一位“亲射虎”“射天狼”的英雄形象。此时的苏轼,虽然“鬓微霜”,但又何妨呢?词人还等着有一天,朝廷能够重新举用自己,到时就能够为朝廷、为黎民百姓挽开“如满月”的雕弓,“西北望,射天狼”,击退辽夏异族的侵扰,稳定北宋的边疆。世人常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来概括表现东坡词的风格。殊不知,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更能展现东坡的积极用事、驰骋边疆、以身许国的凌云壮志。是苏轼词之所以为后人评为“豪放”的诠释。苏轼词的创作高峰是在被贬黄州期间。苏轼被贬黄州后,失去俸禄,于是向当地知府申请东坡上一块地,自己下地耕作,以解日
7、常柴米油盐之需。也是在这段期间,苏轼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归林皋等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以辛弃疾为首的辛派词人受到苏轼词风的影响,继承和发展装订线了苏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宏壮气象和豪放风格。词人不同的人生旅历是造成作品意象不相一致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苏轼的出生经历不相同,辛弃疾出身行伍,曾经组织、参加过抗金的义军,后从北方回归南宋朝廷,寻求报国之门,与苏轼词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辛词里,多出现战争和军事活动的一系列意象。“吴钩”“旌旗”“马上琵琶”等意象群在辛词中频繁出现,创作出一幅幅宏伟壮阔的军事景象,浸透一股股昂奋
8、豪放的情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剑”、“吹角”、“连营”、“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弓”等军事意象密集组织在一起,构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急凑、跳跃的节奏唱跳出战争的激烈和残酷,洋溢男儿征战沙场、誓死不惧的豪迈。在这里,血性男儿的力度美和崇高美铸就了辛词惯有的阳刚之美、豪放词风。辛弃疾词豪放,意象多与战争有关,也表现为选用意象的宏伟壮阔,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汉家
9、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搂”“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等等。不论是写人还是物,总写的如此有气势,这是与苏轼词相似的。但更主要的是表现在思想内涵上,他“大声鞋鞘,小声铿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雄豪之气正是苏轼所不具备的,也是其独到之处。辛词往往是既描绘壮阔的意象,又袒露豪壮心志,在一首词中它们是统一的。其水调歌头·寿赵潜介庵“一筋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问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写饮酒借用的意象极有气势,但他不是借酒消愁,而是抒发收复山河的凌云壮志。辛弃疾是文武兼备的英雄,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其词也充分展现出他的英雄情怀和英雄个性。出身行伍的辛弃疾有横戈杀敌的战斗经验
10、,既熟悉军事生活,又时刻准备着重披战袍,跃马横枪,再建奇功。正由于如此,过去亲身经历的战斗场景,不能不时时激发他的诗情,涌上他的笔端。一首鹤鸽天仅仅用四句就生动的概括了战役的全过程:“壮岁族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处。燕饼夜捉银胡翰汉箭朝飞金仆姑。”充分反映了这次战役的激烈神速。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也是其代表作之一,词中“唤取红巾翠袖,摄英雄泪”表露作者的苦闷、失意、悲愤之情,然而词中亦透着豪气,“休说妒鱼堪绘,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借张季鹰和许祀的典故,说明自己不能像他们一样,不论个人多么失意,也不能忘怀国事,这种气概正是有别于苏轼的。苏轼在失意时想的是“
11、买田阳羡吾将老”(菩萨蛮。辛词豪放与苏词旷达之异,归根到底是入世与出世之别。辛弃疾的创作与现实政治、人民生活紧密结合,将其抗金报国、反对妥协的爱国激情与英雄气概,通过纵横自如、扫空万古的豪放词章倾吐出来,大量军事战争意象的出现正是他的卓具阳刚之美的豪放派恶词作能紧扣时代的装订线主旋律并尽显生活的力度。辛弃疾豪放的胸襟不逊于苏轼,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对于事故的通透达观,辛弃疾远逊于苏轼,苏轼年少除接受儒家学说的熏陶外,同时又广泛涉猎释、道两家学说,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游刃有余。苏轼早年思想里掺和老庄之道,这对他后来在仕途上屡遭贬斥、历尽坎坷,而仍然能坚定沉着、乐观旷达奠定思想
12、基础。词人的人生态度是旷达的,是在人生困境中力求自我超脱、以最平常的心态来欣赏人生的风雨阴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今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故较之苏轼的能进能退,辛弃疾则陷入欲进不能,欲退不忍的两难境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英雄无用的压抑感和壮怀豪情无人理解的孤独感成为辛弃疾心中无法排解的愁绪,“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只能将苦水往肚子里咽。在进退方面来说,苏轼之所以表现出与辛弃疾不一样的旷达
13、,这是因为苏轼思想兼备儒、释、道三教,深悟实相,对人间世故练就旷达的通透,“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沁园春·孤馆灯青所以在屡遭贬斥、身处逆境时能够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秉持开怀通彻的胸襟,不至于和辛弃疾一般无从释怀,这正是个人性格使然。总之,苏轼词的豪放主要表现为词中意象雄壮,他将意象之雄壮与心志之旷统一在一首词中;而辛弃疾的豪放,不仅表现在描写对象的雄伟上,更主要是表现在思想内涵的豪放,意象之雄与心志之壮和谐统一。* 大 学 装 订 线 学年设计(论文)纸 结论 苏轼改变了宋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创造出与文 士日常
14、生活、官场生活相关的意象和自然山水意象。辛弃疾对其进行了继承和发扬, 他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意象, 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变。 苏轼词中的 “明 月” “菊竹” “山水”意象体现出士大夫阶层文人的旷达情怀,而辛弃疾因其特殊的身 份和军旅经历,意象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文人的情怀,还有“金戈” “铁马”等意象 作为英雄人物的雄豪壮阔的个性特色。由此可见,词人的不同经历和性格,对其词中 意象有深远影响。 共 9 页 第 6 页 * 大 学 装 订 线 学年设计(论文)纸 致谢 本篇学位论文是在我的老师*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许老师多次 询问论文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在此, 谨向许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共 9 页 第 7 页 * 大 学 装 订 线 学年设计(论文)纸 参考文献: 1刘乃昌 辛弃疾论丛 齐鲁书社, 1979年6月 2贺新辉主编 宋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管理中的客户服务优化
- 现代医疗办公环境的电气化改造
- 国庆节包厢套餐活动方案
- 2024年五年级品社下册《祖国不会忘记他们》说课稿 山东版
- 2023二年级数学上册 6 表内乘法(二)综合与实践 量一量比一比说课稿 新人教版
- 1 北京的春节 说课稿-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9《生活离不开他们》 感谢他们的劳动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 Unit 2 Weather Lesson 1(说课稿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二年级下册001
- 2024年高中英语 Unit 3 Welcome to the unit and reading I说课稿 牛津译林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教学说课稿 岳麓版必修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解读PPT
- 《陈列展览项目支出预算方案编制规范和预算编制标准试行办法》的通知(财办预〔2017〕56号)
- 《质量手册》培训教材课件
- 公司战略和绩效管理doc资料
- 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模板
- 人大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企业管理历年卷
- 2023质量月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2课病残旅客服务沟通
- 直埋电缆沟工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 第五章北方杂剧创作
- GB/T 4214.1-2017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测试方法通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