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理论)教案系 部: 基础部 任课教师: 蔡高明 教师职称: 讲师 授课对象: 动漫142 课程学时: 60 学年学期: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第 1 次课 学时 2 上课时间2014.9.25(第四周星期四)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1 函数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定义域、值域的求解方法;2、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会求解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师生互动,板书,课件展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定义域的求解;函数的几种特性;难点、定义域的求解;奇
2、偶性的判断。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新教程序言为什么要重视数学学习(1)文化基础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准确性、严格性、应用广泛性,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思维特征,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2)开发大脑数学是思维训练的体操,对于训练和开发我们的大脑(左脑)有全面的作用;(3)知识技术数学知识是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一种能力和技术;(4)智慧开发数学学习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为人的一生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二、讲授新课先介绍变量、区间以及领域的概念,然后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实例(匀速运动),引起学生的兴趣,进一步使学生想了解什么是函数
3、,好奇心吸引学生们认真听课。顺利引出函数。1、函数的定义(课件展示(或板书)说明:函数是变量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单值对应),函数的表达式如下:(1)定义域:自变量的取值集合(D)。 (2)值域:函数值的集合,即。2、函数的二要素(板书)构成函数的两个重要因素: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如果两个函数定义域相同,对应法则也相同,那么这两个函数是相同的。(熟记)注意:为了使定义域在数学上有意义,要求,()分母不能为。如时 ()偶次根号下非负。如时()对数的真数大于。如()正切符号下的式子不等于。()余切符号下的式子不等于。()反正弦、反余弦符号下的式子绝对值小于等于1。例1求函数的定义域。例2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4、。说明:根据学生们做题的情况,老师仔细深刻地讲解,加深学生对定义域求解的理解和掌握。3、函数的表示方法通过板书结合实例,简述函数的表示方法,并且给出函数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该函数,加强学生对函数的表示方法的理解。4、分段函数分段函数:对自变量的不同取值范围,函数用不同的表达式。例如:符号函数、狄立克莱函数、取整函数等。分段函数的定义域:不同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并集。注意: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时,应先确定自变量取值的所在范围,再按照其对应的式子进行计算。点评:通过例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于分段函数的认识5、 函数常见的几种基本特性(课件展示,板书辅助)函数常见的四种基本特性: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有
5、界性。讲解思路:(1)给出奇偶函数的图形,对比性地进行讲解;(2)通过例题讲解,示范最小正周期的求解方法(3)给出一些函数,提问学生函数是否有界。三、例题分析例1 的定义域为,值域为。例2 的定义域为,值域为。 例3 设,求,和。解 ,。注意: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时,应先确定自变量取值的所在范围,再按照其对应的式子进行计算。四、课堂小结1. 函数的定义及函数的二要素:定义域,对应法则;2. 函数的特性: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 周期性; 师生互动,提问学生本次课程相关的知识点问题。 (5分钟)(15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5分钟)(5分钟)思考题、作
6、业题、讨论题:思考题:1、确定一个函数需要考虑哪几个基本要素? 定义域、对应法则2、两个函数相同的条件有那些?定义域、对应法则都相同时两函数相同2、思考函数的几种特性的几何意义? 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有界性作业题:P10:习题1.1(3)(4)课后总结分析:第 2 次课 学时 2 上课时间7(第四周星期六)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函数与极限§2初等函数、数列的极限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1、了解几种基本初等函数,掌握复合函数的概念,会判断函数是否为复合函数;2、掌握数列的概念,会求解数列的极限以及判断数列极限的收敛性和发散性。教学方法、手段
7、: 以讲授为主,师生互动、习题训练为辅,板书、课件展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复合函数;数列的极限;难点:复合函数的判断;数列极限的求解;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知识回顾(板书)采用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复习上次课的主要内容。二、讲授新课1.基本初等函数(课件展示,板书辅助)熟记:六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图像、性质。板书:结合图形,讲解六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及性质。2.复合函数(板书给出)说 明:(1)并非任意几个函数都能构成复合函数。如:y = ln u,u = - 就不能构成复合函数。(2)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各个复合体定义域的交集。(3)复合函数的分解从外到内进
8、行;复合时,则直接代入消去中间变量即可。强调:在求两个函数的复合时,注意中间变量的取舍。板书:给出例题,让学生们做练习,加深学生对复合函数的理解和掌握。复合函数反映了事物联系的复杂性。3.初等函数由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四则运算和有限次复合步骤所构成的,并且能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的函数,叫做初等函数;否则,不是初等函数。说 明:(1)一般分段函数都不是初等函数,但y = x 是初等函数;(2)初等函数的一般形成方式:复合运算、四则运算4. 数列的概念 (课件展示)板书:举出例子,配合讲解数列的概念,引起学生对于数列的极限的意识。 5.数列的极限(课件展示)根据下面的一个例子引出数列极限的概念。半
9、径的圆内接正多边形面积,为正多边形的边数,当越来越大时,就越来越接近圆的面积,当无限增大时,就无限接近圆的面积。这时,我们说以圆的面积为极限。 通过对以下例子的讲解,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并且会运用数列极限的概念去解题。例如:当时,收敛于0;当时,收敛于1;当时,无极限,发散;当时,时而取0,时而取1,震荡无极限,因而也是发散的。注意:数列极限的收敛性。三、课堂演练例1、分解下列复合函数; (1) (2) 例2、求下列数列的极限并说明其收敛性; 其通项分别为。四、课堂小结1、初等函数的结构:由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四则预算和复合步骤所构成;2、数列极限: 直观描述,精确定义,几何意
10、义3、数列的收敛性:如果一个数列有极限,则称该数列是收敛的,否则称为发散的(10分钟)(15分钟)(15分钟)(10分钟)(10分钟)(15分钟)(10分钟)(5分钟)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思考题: 举例说明两个任意的函数能够复合成一个函数吗?作业题:P10:习题1.1(5)(6)课后总结分析:第 3 次课 学时 2 上课时间2014.9.29(第五周星期一)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3 数列的左右极限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1、掌握函数极限的概念,运用函数极限的概念求函数的极限;2、理解函数左右极限的的概念,会利用函数左右极限判
11、断函数的极限是否存在。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课件展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函数的极限及函数极限的求法;难点:左极限与右极限。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复习基本知识数列极限1、数列的概念;2、数列极限的概念;二、讲授新课引例:函数的图形。老师通过对引例的讲解,使学生们对函数的极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最后给出极限的定义。1、当时,函数的极限(课件展示)(1)函数当趋向于无穷(记为)时的极限,记为 或 当时,。(熟记)(2)函数当趋向于正无穷(记为)时的极限,记为 或 当时,。(熟记)(3)函数当趋向于负无穷(记为)时的极限,记为 或 当时,。(熟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且。(结
12、论)注:无限增大时,函数值无限接近于;无限减小时,函数值无限接近于。2、当时,函数的极限函数当趋向于时的极限,记作或(熟记)3、函数左右极限的概念函数当时的左极限,记为;函数当时的右极限,记为;注:左右极限统称为函数的单侧极限。函数的极限与左、右极限有以下关系: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注:我们主要利用此充要条件来验证某些函数主要是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的极限情况。三、课堂演练例1:求下列函数的极限(1); (2);(3); (4);例2:试求函数 在和处的极限。四、课堂小结(师生互动)1、函数的概念:趋于无穷时的极限概念,趋于正无穷、负无穷时的极限概念,趋于某一点的极限概念;2、函数的左右极限。3、极限
13、是函数的一个局部性质。(10分钟)(5分钟)(20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10分钟)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思考题:1、函数在趋于无穷和某一点时,函数的极限在定义上有什么区别?作业题:P19: 习题1.2(1)(2)(3)课后总结分析: 第 4 次课 学时 2 上课时间2014.10.9(第六周星期四)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4 极限的性质极限的运算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1、理解极限的惟一性、有界性、局部保号性、夹逼准则,以及极限性质的推论;2、熟练掌握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并且会用极限的运算法则求函数的极限。
14、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课件展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利用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求函数的极限;难点: 函数的极限的运算法则。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复习基础知识函数的极限(课件展示)1、函数在不同情况下的极限的概念;(熟记)2、函数的左右极限。(理解)二、讲授新课1、极限的性质在讲极限的性质之前,给出两个新的概念:邻域和去心邻域。(了解)开区间称为点的邻域;开区间称为点的去心邻域,其中。极限的性质:(了解)(1)惟一性;(2)有界性;(3)局部保号性;局部保号性的推论;(4)夹逼准则。根据函数的图形,一一讲解极限的性质,使学生们对函数的极限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2、极
15、限的运算(熟记)(1)极限的可加(减)性;(2)极限的可乘性;(3)极限的可除性。老师根据例题对上面极限的运算一一进行了讲解,通过对极限运算法则的讲解给出如下折推论。推论1 常数可以提到极限号前,即。推论2 若为正整数,则。注意:在不能直接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时,可先考虑 将函数适当变形,再考虑能否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常用的变形方法有:通分,约去非零因子,用非零因子同乘或同除分子分母,分子或分母有理化。三、课堂演练例1:求下列函数的极限(1); (2);(3); (4);例2:求下列函数的极限(1) 。(2) 。四、课堂小结(提问的方式)1、极限的性质:惟一性、有界性、局部保号性、夹逼准则;
16、2、极限的运算法则:可加(减)性,可乘性,可除性。(10分钟)(20分钟)(20分钟)5分钟学生消化以上所讲的知识。(25分钟)(10分钟)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思考题:在某个过程中,若 f(x) 有极限、g(x)无极限,那么 f(x)+g(x) 是否有极限?为什么? f(x) -g(x) 是否有极限?作业题(补充):求下列各极限:(1);(2);(3);(4);(5)。课后总结分析: 第 5 次课 学时 2 上课时间2014.10.11(第六周星期六)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5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1、正
17、确理解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概念,了解无穷小量的性质;2、掌握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它们的关系;难点: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复习基础知识极限的性质及运算1、极限的性质2、极限的运算二、新课引入给出一个函数的图形,生动形象地讲解此函数的极限是趋向于0的,通过讲解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引出无穷小量。三、讲授新课1、无穷小量为无穷小量;(理解)例如:因为,所以,均是当时的无穷小。因为所以均为当时的无穷小。因为,所以均为当时的无穷小。注意:(1)确定是无穷小,需指出的变化趋势; (
18、2)绝对值很小的常数,不是无穷小,因为这个常数的极限是常数本身并不是零。 (3)常数中只有零是无穷小,因为它的极限为零。例如 是当是的无穷小;而当趋于常数时,不再是无穷小。2、无穷小量的性质(理解)(1)无穷小的可加性;(2)无穷小的可积性;(3)有界函数与无穷小的可积性;(4)常数与无穷小的可积性。老师利用板书通过例题以上面的性质一一进行讲解。3、无穷大量(课件展示)。(无穷大量)例如,是当时的无穷大,记作;是当时的无穷大,记作;是当时的无穷大,记作;是当时的无穷大,记作。老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对以上的例子进行了讲解,并得出以下注意项。注意:(1)无穷大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它是一个绝对值无限增大的
19、变量。(2)确定函数是无穷大,需指出自变量的变化趋势,例如函数当时是无穷大;当时,是无穷小。(3)无穷大必为无界函数;反之无界函数不一定为无穷大。例如:当时,是无界函数,但不是无穷大量。(4)无穷大是极限不存在的一种情形,这里借用极限的符号,但并不表示极限存在。四、课堂小结(师生互动)1、无穷小的概念;2、无穷小的性质;3、无穷大量的概念。(10分钟)(25分钟)(15分钟)(25分钟)5分钟学生消化以上所讲的知识。(10分钟)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思考题:怎样利用无穷小进行等价替换?作业题:P23:习题1.3(3)(任选3小题)课后总结分析: 第 6 次课 学时 2 上课时间2014.10
20、.13(第七周星期一)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6两个重要极限、常见未定式极限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1、了解无论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掌握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比较方法;2、正确理解函数的两个重要极限,并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函数的极限。3、会利用无穷小(大)量、重要极限求未定式极限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课件展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比较方法,函数的两个重要极限,常见未定式极限。难点: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比较方法,运用函数的两个重要极限,常见未定式极限;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复习基本知识
21、无穷小与无穷大(课件展示)1、无穷小量的概念;2、无穷小量的性质;3、无穷大量的概念。二、讲授新课1、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作图说明)结论:在自变量的同一变化过程中(注意:在极限符号中省略了自变量的变化趋势),设,若,则,反之,若,则。老师利用板书通过例题对上述结论做进一步的讲解,使学生对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有进一步的理解。2、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比较结论:(1)高阶无穷小;(2)低阶无穷小;(3)同阶无穷小; 通过给出的例题对无穷小与无穷大的比较仔细讲解,使学生正确理解并会利用。定理:如果当时,且存在,则也存在,且。说明:求两个无穷小之比时,分子、分母均可用等价无穷小替代。注意:常见的等
22、价无穷小,当时,有,等。强调:等价无穷小中的,可用含有的表达式代替。3、 两个重要极限(列表说明) (熟记)(1)(2)4、未定式极限(略)三、课堂演练例1 求。例2 利用等价无穷小代换定理求下列函数的极限:(1);(2)。例3 计算 。 例4 计算 。例5 计算 。 例6 计算。四、课堂小结(提问回答)1、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2、无穷小与无穷大的比较;3、两个重要极限。(10分钟)(15分钟)(15分钟)5分钟学生消化以上所讲的知识。(25分钟)(15分钟)(5分钟)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作业题(补充):1、 求下列函数的极限。(1);(2);(3)。2、计算下列函数的极限。(1) ;(
23、2);(3)。课后总结分析:第 7次课 学时 2 上课时间2014.10.16(第七周星期四)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7函数的连续性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1、了解增量的概念,熟练掌握函数的连续性;2、正确理解函数的左右连续性,会利用函数的左右连续性判断函数在某一点是否连续。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课件展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函数的连续性以及它的左右连续性;难点:函数的连续性以及函数的左右连续性。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复习基础知识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及比较1、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2、无穷小量与无穷大
24、量的比较;3、两个重要极限。二、导入新课 通过对给出的两个函数的图象(一个是间断的,一个是不间断的)进行的讲解,引出函数增量的概念,从而也引出了函数的连续性。三、讲授新课1、增量的概念(课件展示)注意:增量可正可负。当时,说明变量从数值变到数值是增加的;当时,说明变量从数值变到数值是减少的。称为函数的增量。2、函数连续性的概念(课件展示,板书辅助)定义1:若,则称函数在点处连续,并且称点为函数的连续点。定义2:若,则称函数在处连续。根据定义2的内容,函数在点连续,需满足如下条件:(重点且熟记)在点及附近有定义;存在;在。 利用板书给出例题,老师通过例题讲解函数的连续性,使学生们正确掌握函数的连
25、续性,并且会利用函数连续性的定义求解函数的连续性。3、函数的左右连续性 若(或),则称函数在点处左连续(或右连续)。即。说明:如果函数在某一区间上每一点都连续,则称在该区间上连续,或者说是该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注:连续函数的图像是一条连续而不间断的曲线。关于函数的连续性有下面三点结论:(1)基本初等函数在它们的定义区间内,都是连续的;(2)连续函数的和、差、积、商(分母不能为0)在它的定义区间内,是连续函数;(3)由连续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在它的定义区间内是连续函数。三、课堂演练例1 讨论函数 在的连续性。例2 求;例3 求;例4 求。四、课堂小结(师生互动)1、函数增量的概念;2、函数连续性的
26、概念;3、函数的左右连续性,会利用函数的左右连续性函数在某一点是否连续。(10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15分钟)5分钟学生消化以上所讲的知识。(20分钟)(10分钟)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思考题:1、 满足函数连续的条件?作业题:;习题1.5 P37:(1)任选2小题 (2)课后总结分析: 第 8 次课 学时 2 上课时间0(第八周星期一)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8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及本章小结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 1、掌握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及应用2、带领学生复习本章所学的知识中,巩固学生对本章知识的
27、理解和运用。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课件展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以及本章所学的知识点;难点: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以及会运用本章所学的知识点。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1、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定理:1.13,1.14,1.15例题:课堂练习:P39:习题1.6(1)(2)(3)二、基本概念1、函数的定义;2、基本初等函数;3、复合函数;4、初等函数;5、数列的极限;6、函数的极限;7、函数的左右极限;8、函数的连续性;9、函数的左右连续性。三、基本性质和方法1、函数的二要素:定义域,对应法则;(判断两个函数的相等性)2、函数的四种特性
28、3、函数极限的性质;4、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5、无穷小的比较;6、函数极限的运算;7、两个重要极限。四、例题讲解例1求函数的定义域。 例2、将下列复合函数进行分解。(1);(2)。例3 试求函数 在和处的极限。例4 求。例5 求。例6 计算 。例7 计算。五、课堂演练例1 确定函数的定义域。例2 求函数与的复合函数。例3 设,求,和。例4 求下列各极限:(1);(2);(3)。(4);(5)。(6) 。 (7)。(25分钟)(10分钟)(15分钟)(25分钟)(15分钟)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作业题:课后总结分析: 第 9 次课 学时 2 上课时间2014.10.23(第八周星期四)授
29、课题目(章,节)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1导数的概念(1)授课类型(请打)理论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1、正确理解导数、左右导数的概念;2、掌握通过左右导数的方法求函数的导数。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导数的概念;难点:会利用左右导数求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引入新课引入匀变速运动的例子(课件展示)。提问: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数学中该如何描述。小结:实质上就是路程在某一时刻的变化率,即函数增量与自变量增量比值的极限,这种特殊的极限就是函数的导数。总结解决此例题的步骤如下:(1)求增量: (2)定比值
30、:(3)取极限: 强调:上述步骤是函数求导的基本方法,需要学生掌握。二、讲授新课1、导数的概念通过以上对讲解,给出导数的概念。注意:(1)导数的常见形式还有:; ; ; (h即自变量的增量) (2)反映的是曲线在上的平均变化率,而是在点的变化率,它反映了函数随而变化的快慢程度。 (3) 这里与中的与是一个整体记号,而不能视为分子或与分母。 (4)若极限即不存在,就称在点不可导。特别地, 如果函数在开区间内的每一点处都可导,就称函数在开区间内可导,其导数一般是的函数,这个函数称为原来函数的导函数,简称导数,记为、或。 如果将上面式子中的换成,即得到导函数的定义式为或说明:(1)上式中,虽然可以取
31、开区间内的任何数值,但在求极限的过程中,被当作常量,或是变量。(2)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导数指的是导函数。如果给出了具体的点,导数指的是该点的导数值。显然,函数在点处的导数就是导函数在点处的函数值,即。以后,如果求函数在点处的导数,就用先求导函数,再将点代入。2、左右导数的概念(单侧导数)从导数的定义中可知,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一个极限。提问:函数的连续有左连续和右连续,那么函数的导数的左导数和右导数吗?结论:把相应的左、右极限分别称为函数在点处的左导数和右导数,记做及,即 (2-6) (2-7)说明:函数在点处可导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点处的左导数和右导数都存在且相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函数的左
32、右导数是用来判断函数在某一点是否可导的。三、课堂演练练习题:1、 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常值函数(是常数)的导数。2、 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在处的导数。3、 讨论函数在处的可导性。四、课堂小结 本次课程的内容有:导数的定义;导数的几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左、右导数; (15分钟)(20分钟)(10分钟)(20分钟)(15分钟)(10分钟)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作业题:必做题:P50 (3)、(4)课后总结分析: 第 10 次课 学时 2 上课时间2014.10.27(第九周星期一)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1导数的概念(2)§2 函数求导法则(1)授课类型(请打)理论
33、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1、掌握通过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函数在某一点的切线法线方程;2、掌握导数的定义求导法则,熟练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课件展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导数的定义求导,导数的四则运算;难点: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函数在某一点的切线法线方程。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课前复习由于本次所讲的内容是上次课程内容的延伸,上次内容的掌握程度影响到本次课程的讲授,以提问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于导数概念的理解以及导数定义公式的掌握。二、讲授新课1、导数的几何意义 引入实例,切线问题的求解,侧面讲解导数的几何意义。(课件展示)由切线问题的
34、讨论和导数的定义知,函数在点处的导数在几何上表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叫做曲线在点处的法线。如果存在,则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为;曲线在点处的法线方程为 ,。注意:当=0时,切线方程为平行于轴的直线,法线方程为垂直于轴的直线;当时,切线为垂直于轴的直线,法线为平行于轴的直线。2、按定义求导数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导数的概念,那么谁知道按照定义怎样求函数的导数呀?学生们相互讨论,老师启发学生们思考,最后给出正确的结论。求的导数的一般步骤如下:(1)求增量:;(2)算比值;(3)取极限。说明:按定义求导数是这节课的重点,需要学生们会运用“三步骤”。3、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1)设
35、和都在点处可导,则也在处可导,且。(2)设和 都在点处可导,则也在处可导,且。 推论:(为常数)。 注意:以上两个法则可推广到有限个函数的情形。(3)设和 都在点处可导,则也在点处可导,且。注:;。三、课堂演练 练习题:1、 求抛物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2、 求函数且的导数。3、 求的导数。4、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 (2);(3) ; (4); (5)。点评: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本次课程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解题应用。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有:导数的几何意义;按定义求导数;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10分钟)(20分钟)(15分钟)(15分钟)(20分钟)(1
36、0分钟)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作业布置: P55: (1)任选2小题、(2)任选2小题 课后总结分析:第 11 次课 学时 2 上课时间2014.10.30(第九周星期四)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2 函数求导法则(2) §3 特殊函数求导法则及高阶导数(1)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1、掌握利用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求函数的导数;2、正确理解隐函数的定义,掌握隐函数的求导法则。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课件展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难点:利用隐函数的求导法则求函数的导数。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
37、时间分配一、课前复习提问的形式复习复合函数的概念及复合函数的分解方法,以此考察学生对复合函数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设计意图:看学生对复合函数的理解程度,加以总结分析,为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做铺垫。二、讲授新课1、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设在可导,函数在相应的点可导,则复合函数在处也可导,且或。说明:应用复合函数求导时,首先要分析由哪些函数复合而成,如果所给函数能分解成比较简单的函数,而这些函数的导数易求,那么应用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就可以求出所给函数的导数。注意:区别复合函数的求导与函数乘积的求导。设计意图:通过讲练结合,让同学们有一个理解求导法则的过程。2、隐函数的定义课件展示:隐
38、函数的定义。板书:给出几个函数,让学生们判断哪些函数是显函数哪些是隐函数。说明:有些隐函数可以变换为显函数,例如,可化为;但有些隐函数则很难化为显函数,如。说明:要想直接计算隐函数的导数,需要找出隐函数求导的方法。下面就讲解隐患函数的求导法则。3、隐函数的求导法则 通过以上学生们对显函数及隐函数定义的学习,对它们的形式已经基本上掌握了,但是要想计算隐函数的导数,还是需要找出隐函数的求导法则。如下:求方程确定的隐函数的导数,只要将方程中的看作是的函数,利用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在方程两边同时对求导,就可得到一个关于的方程,然后从中解出即可。设计思路:讲解教材例题,加强同学们对隐函数求导法则的理解。
39、三、课堂演练练习题:1、设,求。2、设,求。3、求由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的导数。4、求由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在处的导数。点评:练习题考察的是隐函数的求导法则,以及符合函数的求导。四、课堂小结 本次课程的内容有: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隐函数;隐函数求导法则。(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0分钟)(20分钟)(5分钟)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作业题: P55(3)任选2小题、(4)任选2小题 P61(1)任选1题课后总结分析:第 12 次课 学时 2 上课时间2014.11.3(第十周星期一)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3 特殊函数求导法则及高阶导数(2)授课类型(请打)理
40、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1、正确理解对数函数的求导法则,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2、掌握函数的二阶导数以及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教学方法、手段: 讲练结合,板书,课件展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难点:求函数的二阶以及二阶以上的导数。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课前复习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复习上次课程学习的知识点,重点之处加以讲解。二、讲授新课 提问:如何求解对数函数的导数呢? 利用此问题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学习的的兴趣。1、对数函数求导思路:有这样两类函数,一是幂指函数,二是有一系列函数的乘、除、乘方、开方所构成的函数。对这
41、两类函数求导时,先取对数,再利用隐函数的求导方法即可得到结果。点评:讲练结合,让学生利用隐函数的求导方法练习求对数的导数。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课件展示: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熟记)。说明: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是我们用来求函数导数的关键,因此,求导公式不但熟记,而且要求会运用它来求函数的导数。思路:为同学们仔细分析每一个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加强学生对求导公式的理解和运用。3、高阶导数 提问:在前面我们所学的都是求函数的一阶导数,二阶导数怎么求呢? 设计思路:通过提问,引出高阶导数的概念,以此为源头逐步进行讲解,给出高阶导数的定义。一般地,的导数仍然是的函数,我们把的导数称为的二阶导数,
42、记作或或。类似地,二阶导数的导数叫做三阶导数,三阶导数的导数叫做四阶导数,。一般地,阶导数的导数叫做阶导数,分别记作。二阶及二阶以上的导数,统称高阶导数。说明:求高阶导数是一个逐次向上求导的过程,无须其它新方法,只用前面的求导方法就可以了。三、课堂演练练习题:1、设,求。2、求函数的导数。3、,求。4、指数函数的阶导数。演练意图:通过习题练习,考察学生对于本次课程知识点的初步掌握情况。三、课堂小结 对数求导,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高阶导数。(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0分钟)(20分钟)(5分钟)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作业题: P61(2)(3)(4)(5)每题中各任选1小题
43、课后总结分析:第 13 次课 学时 2 上课时间2014.11.6(第十周星期四)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4 函数的微分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教学目的:1、正确理解微分的概念;了解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2、了解微分的几何意义,会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求函数的微分。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板书,课件展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微分的概念及微分公式;难点: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求函数的微分、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引入新课给出一个实例“一块正方形均质金属薄片因为受热膨胀(课件展示),其边长由变到”
44、通过图形,分析此问题。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函数关系为:。据此,薄片面积的增加量可以看成当自变量自取得增量时,函数相应的增量,即。的几何意义很明显,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的线性代数,是图2-2中画斜线的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第二部分是,是图2-2中画交叉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一般情况下,当很小,更小。当时,是的高阶无穷小,即。所以,当很小时,是的很好的近似,即设计意图:通过对此实例的讲解,引出微分的概念。二、讲授新课1、微分的定义如果函数在点处的改变量可以表示为,其中,是与无关的量,则称函数在点处可微,称为函数在点处的微分,记作,即。 注1:由微分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导数看成微分的商。例如求对的
45、导数时就可以看成微分与微分的商,即。注2:函数在一点处的微分是函数增量的近似值,它与函数增量仅相差的高阶无穷小。因此要会应用下面两个公式:,。典型例题:例题1.(教材36页例2.19) 讲解:略点评:通过例题加深学生对于微分定义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微分的定义。2、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强调: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需要学生们熟记,这是求函数微分的关键。探索:给出一些函数,让学生利用微分公式求函数的微分。设计思路:由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可以直接得到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要求学生对比导数公式记忆。3、微分的运算法则说明:因为微分和导数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它们有相似的运算法则。微分的运算法则(课件展示)。设计思路:讲解例题,让学生们利用微分的运算法则求函数的微分。4、复合函数的微分法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合规管理制度实施监督
- 酒店餐饮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再论心肺复苏培训课件
- 母婴安全主题培训高危孕产妇管理课件
- 【大学课件】基于傅立叶变换的数字水印嵌入技术
-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物理-自然科学-专业资料
- 【大学课件】物流设备与应用技术
- 山南市2025届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
- 2025届长沙市K郡双语实验中学高考临考冲刺英语试卷含解析
- 风电场场内集电线路建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数据库原理与MySQL应用-5 存储函数与存储过程
- 仓库安全检查记录表
- DBJ04-T 434-2022 隐式框架钢结构工程技术标准
- 玉米区域试验技术规程与田间调查标准
- 上海市崇明区2021届一模作文《走出“撕裂感”》等5篇
- 履带吊安装、拆除安全交底
- (完整版)地质制图一般规定
- 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全书ppt课件汇总(完整版)
- After-Effects影视特效设计教程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