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四校合编课后模拟题答案_第1页
土力学四校合编课后模拟题答案_第2页
土力学四校合编课后模拟题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 72.49 -32.54 21.7 二 1.84g / cm3 ms 21.7 = 1.32g/cm3 = 1.069 2-8单元 i- i 、砂类土和粘性土各有那些典型的形成作用? 【答】 土在其形成过程中有各种风化作用共同参与, 它们同时进行。砂类土主要是由于温 度变化、波浪冲击、地震引起的物理力使岩体崩解、破碎形成。粘性土主要是岩体 与空气、水和各种水溶液相互作用形成。 2- 2、 有一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 21.7cm3的环刀内, 称得总质量为 72.49g , 经105C 烘干至恒重为 61.28g,已知环刀质量为 32.54g,土粒比重为 2.74,试求 该土样的湿密度

2、、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汇出土的三相比例示意图,按三 相比例指标的定义求解)。 ,匹 J2.49 -61.28 ,?% mS 61.28 32.54 VV 11.21 e 二 Vs 10.49 2- 3、某原状土样的密度为 1.85g/cm3,含水量为 34% 土粒相对密度为 2.71,试求 该土样的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推导公式然后求解) 。 解:(1)?sat mu VV =m 设 mS = 1 ms P P .有 dS m =ms mw P 1-丄 I ds J1 1 dS 归込1 1=1.87g/cm3 1 0.34 2.71 F _ ms _ VS W _ mS _V

3、S ;,W 、V W _VV W (2)V 二 V 二sat 一 5 =1.87 -1 = 0.87g/cm3 sat Vs VV ?W 整理上式得 dS *十1 O.。98 2.67 1 1.77 一1 (2) emax e Dr emax Onin 0.943 = 0.595 (中密) 解: VV % e 二 VS Pw d sVs w Vs % ds =0.30 2.73=0.819 ?d ms dsw 2.73 1 1 0.819 地曲 1 0.819 -0.81 查表,确定为软塑状态 3 (3) =卜 g =0.87 10 =8.7kN /cm 十 ?sat=Psat g=1.87x

4、10 = 18.7kN/cm3 y =YSat-% =18.7 10 = 8.7kN/cm3 2- 4、某砂土土样的密度为 1.77g/cm3,含水量 9.8%, 土粒相对密度为 2.67,烘干 后测定最小孔隙比为 0.461,最大孔隙比为 0.943,试求孔隙比 e 和相对密实度 Dr, 并评定该砂土的密实度。 解:(1)设 VS =1 m _ ms mw ms ms 1 ds 5 V 1e 一 1e 一 1 e 2- 5、某一完全饱和黏性土试样的含水量为 30% 土粒相对密度为 2.73,液限为 33% 塑限为 17%试求孔隙比、干密度和饱和密度,并按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分别定出 该黏性土的

5、分类名称和软硬状态。 二 ds;w - ds -w 1ds = 1.95g/cm3 Ip =汽 一P =33-17=16 查表,定名为粉质粘土 3- 1.试解释起始水力梯度产生的原因。 【答】起始水力梯度产生的原因是 T 0(或者说为了 克服吸着水的粘滞阻力) 只哽冇水力披度璋巫水就会发牛运动只是为实际的水力坡度小于起始水力 IL 30 -17 16 V 非常小匚 I0 是指薄膜水发生明显渗流时用以克服其抗剪强度 T 0 的水 力梯度。 3- 2.简述影响土的渗透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 1 大小、形状及级配 彭峋上屮 孔隙大小及其形状 因 nil影响土的渗透性 c 土颗粒越粗赴浑圆、越均

6、匀时渗逾性就从砂十屮仑冇较劳粉七股粘七瓠粒旳 2 / 18透系数k2 =1 10em/s,砂样断面积 A=200cm2,试问: (1) 若在砂 I与砂U 分界面出安装一测压管, 则测压管中水 面将升至右端水面以上多高? 解:(1)人型也 A 二 k2理 A L1 L2 整理得 h2 = k1 (60 - h2) = k2h2 60k1 k1 k2 60 2 10 _4 _1 2 10 1 10 =40cm 其滲透系数就大大降低。 2 低土的渗透性。 3 如黄十 JL 冇愿也方向的人孔隙所以竖 K 方向的滲透系数夏比水平方|uj A:得多.层 状粘十一常夬冇薄的粉砂层 它在水平方向的滲透系数耍比

7、竖方向人得多。 4 粘滞度。水在土中的渗流速度与水的容重及粘滞度有关 的渗透性。 3- 4.拉普拉斯方程适应于什么条件的渗流场 【答】当渗流场中水头及流速等渗流要素不随时间改变时 宼种渗流称为稳定渗 流血拉淬拉斯方和是指适用平面稳定滲流的基本方;Eh 3- 5.为什么流线与等势线总是正交的 【答】在稳定渗流场中 原理 单位时间内流入利流出微兀体的水竝应相筹 即 dqe=dq0b 从而得到 即 为二维滲流连续方杓 从屮由数学知识 i:J 知流线 和等势线正交。 3- 6.流砂与管涌现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在向上的渗流力作用下 现象称为流砂(土)现象。这种现象多发生在颗粒级配均匀的饱和细、粉砂

8、和粉土层 中 _ 在水流渗透作用下 土的孔缄不断扩大 渗流速度不断增加 佼粗的颗粒也和鋼被水逐渐带走 最终 导致十-体内丿沒成贯逋的渗流管道 造成七体堤陷 这种现彖称为管涌。它务发牛一在 砂性土屮且颗粒人小差別大 3- 7.渗透力都会引起哪些破坏 【答】渗流引起的渗透破坏问题主要有两大类 粒流失或删部十体产牛移动导致土体变形甚牵失稳二是由滲流作用使水 压力或浮力发牛变化导致土-体和结构物先稳。前者上耍表现为流砂和管浦后者 主要则表现为岸坡滑动或挡土墙等构造物整体失稳。 3- 8、某渗透试验装置如图 3-23 所示。砂 I的渗透系数k 2 10_1cm/s;砂 U 的渗 所以,测压管中水面将升至

9、右端水面以上: 60-40=20cm解: QL 71.6 20 一 7.52 8.3 60 = 6.5 10-cm/s 4 3-10、设做变水头渗透试验的黏土试样的截面积为 30cm2,厚度为 4cm,渗透仪细 玻璃管的内径为 0.4cm,试验开始时的水位差 145cm,经时段 7 分 25 秒观察水位 差为100cm,试验时的水温为 20T,试求试样的渗透系数。 兀 2 0.42 4 解: aL h-i 4 145 _5 k In 1 = 4 In 1.4 10 cm/s A(t2 -切 h2 30 445 100 3-11、图 3-24 为一板桩打入透水土层后形成的流网。已知透水土层深 1

10、8.0m,渗 透系数k =3 10mm/s,板桩打入土层表面以下 9.0m,板桩前后水深如图中所示。 试求: (1) 图中所示 a、b、c、d、e 各点的孔隙水压力; (2) 地基的单位渗水量。 解:(1) Ua =0 W = 0kPa Ub -9.0 W -88.2kPa Uc 18-4 口 w=137.2kPa 8 ! Ud = 1.0 W = 9.8kPa 3- 9、定水头渗透试验中,已知渗透仪直径 D=75mm,在 L=200mm 渗流途径上的 水头损失 h=83mm,在 60s 时间内的渗水量 Q=71.6cm3,求土的渗透系数。 Ue =0 W -0kPa (2) q=k i A=

11、3 10 18-9=12 10m3/s 9 7 4- 1 【答】土体在自重、建筑物荷载及其它因素的作用下均可产生土中应力。一般来 说土中应力是指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土中应力按其起因可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 力两种。自重应力是指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尚未完成的压缩变形 将产牛十体威此基的变形,附.加应力它是地基产牛.变形的的上要底囚也是导致地 基土的强度破坏和失稳的重要原因。 土中应力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分担作用可 分为有效应力和孔隙应力两种。土中有效应力是指土粒所传递的粒间应力。它是控 制土的体积 : 气所传递的应力。 4- 2 【答】我们把天然土体简化为线性弹性体。即假设地基土是均匀、连续

12、、各向同性 的半无限空间弹性体而采用弹性理论来求解土中应力。 当建筑物荷载应力变化范 围比较大 土体的非 线性问题了。 4- 3 分考虑其影响 【答】地下水下降 如产生了一个由于降水引起的应力增量 表大面积沉降。 地下水位长期上升 力。(1)、若地下水位上升至基础底面以上 下降。(2)、地下水位上升 黄土造成不良后果 (3)、地下水 位上升 4- 4 【答】基底压力的大小和分布状况与荷载的大小和分布、基础的刚度、基础的埋置 深度以及地基土的性质等多种因素。 假设条件 依据弹性理论中的圣维南原理。 4- 5 和基底附加压力 【答】基地压力 P 计算 (中心荷载作用下)(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地压力

13、计算 基地压力 P 为接触压力。这里的“接触” 这接他面上的压力称为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压力 为作用在基础底面的净压力。 是基底压力与基底处建造前土中自重应力之差 要原因。 4- 6 【答】由外荷载引起的发加压力为主要原因。需要考虑实际引起的地基变形破坏、 强度破坏、稳定性破坏。 4- 7 ? 【答】由于附加应力扩散分布 积相当大的范围之下。所以工程中 (1)、考虑相邻建筑物时 ; 一 础底面高差的 1-2 倍 (2)、同样道理 = 十坡的下滑力增丿口要考虑和分析边坡的稳定性。要求基础离歼边坡冇一个授小的 控制距离 a. (3)、应力和应变时联系在一起的 地基变丿沒就小甚至町以忽賂不计。因此我们

14、在计算邑基按终沉降竝时“沉降 计算深度”用应力比法确定 4- 8、某建筑场地的地层分布均匀,第一层杂填土厚 1.5m, =17kN/m3;第二层 粉质黏土厚 4m,咐=19kN/m3,G2.73,- =31%,地下水位在地面下 2m 深 处;第三层淤泥质黏土厚 8m,吋-18.2kN/m3,G2.74,- =41% ;第四层粉 土厚 3m, =19.5kN/m3,G 2.72, =27% ;第五层砂岩未钻穿。试计算各 层交界处的竖向自重应力 二c,并绘出匚c沿深度分布图。 解:(1)求 _ WS VS W WS VS W Gs . w _ W . w Gs T Gs _ 1 V 一 W - W

15、S +WW 一 GS?W PGs% 一 Gs(1P ) (2)求自重应力分布(2) F G e = F 1.31 1.3仆 680 680 4 2 2 20 二 Pmax min 设计地血 V 故需改用公式Pmax 301kPa F G 1000 A 8 = 125k P a(理论上) 1000 3 1.09 2 503kPa 或字 叮卡品(实际上) 二 1h1 =1.5 17 =25.5kPa ;二水= 山::;讪 =25.5 19 0.5 =35.0kPa :3 = ;c水j 2 4 - h = 35.0 9.19 3.5 = 67.17kPa 二c3 = ;c2 3h3 = 67.17

16、8.20 8 =132.77kPa 二c4 -; C3 4h4 =132.77 9.71 3 =161.90kPa 二4不透水层二:c4 %(3.5 +8.0 十3.0 )=306.9kPa 4-9、某构筑物基础如图 4-30 所示,在设计地面标高处作用有偏心荷载 680kN,偏 心距1.31m,基础埋深为 2m,底面尺寸为 4mK 2m。试求基底平均压力 p 和边缘最 大压力pmax,并绘出沿偏心方向的基底压力分布图。 解:(1)全力的偏心距 e 1聖=1 6 X 0.891 =(1 1.337 )出现拉应力 I I八 4丿 2 680 4 2 20 (4 5 3 汽 2 -0.891 I

17、2 丿 (3)平均基底压力 4-10、某矩形基础的底面尺寸为 4mX2.4m,设计地面下埋深为 1.2m (高于天然地 面0.2m) ,设计地面以上的荷载为 1200kN,基底标高处原有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 18kN/m3。试求基底水平面 1 点及 2 点下各 3.6m 深度 M1点及 M2点处的地基附加 应力二Z值。 F G A * I .31m |&8()kN 4m 堆础底廁 VZ 2 F G 1000 解:(1)基底压力(2)基底附加压力 Po=P_ md =149-18 1=131kPa (3)附加应力 Mi点 分成大小相等的两块 l =2.4m,b =2m, 1.2 b z 3.6 1

18、.8 b 2 L2,4m 3.6m 7 查表得:.C =0.108 贝U ;zM1 = 2 0.108 131 = 28.31k Pa M2点 作延长线后分成 2 大块、2 小块 大块 I = 6m,b = 2m, = 3 b z 3.6 = 1.8 g 1200kN 判 1 WriH HMV MH 查表得:C =0.143 小块 l 二 3.6m,b 二 2m, b 1.8 2 = 1.8 查表 得:C =0.129 贝U z M 2 二 2%M 2 P0 = 2(-:、大 二小)p。= 2 0.143 - 0.129 131 = 3.7k P a 4-11、某条形基础的宽度为 2m,在梯形

19、分布的条形荷载(基底附加压力)下,边 缘(P0)max=200kPa, (P0)min=100kPa,试求基底宽度中点下和边缘两点下各 3m 及 6m 深度处的 二z值。 解:P。均二 200 100 =150kPa 2 , x z 中点下 3m 处 x=0m,z=3m, 0,- 1.5,查表得:c = 0.396 b b 6=0.396 1559.4k Pa X z r - 6m 处 x=0m,z=6m, 0,- 3,查表得 :0.208 b b 二 z = 0.208 150 = 31.2kPa 边缘,梯形分布的条形荷载看作矩形和三角形的叠加荷载 3m 处:矩形分布的条形荷载 -=0.5,

20、- =-=1 . 5查表口 c矩形=0.334 b b 2 z 矩形二 0.334 100 二 33.4 k P a 三角形分布的条形荷载 丄=10,兰=1.5,查表廿=0.0734,冷2 = 0.0938 b b 2 :二 z 三角形 1 = 0.0734 * 100 = 7.34kPa 二 z 三角形 2 - 0.0938 * 100 =9.38kPa 所以,边缘左右两侧的二z为 -z1 =33.4 7.34 = 40.74kPa 二2 =33.4 9.38 =42.78kPa 6m 处: 矩形分布的条形荷载 =0.5,兰=3,查表-:c矩形=0.198 b b 2 -z矩形=0.198

21、100 = 19.8k P a 三角形分布的条形荷载 丄=10二=6=3,查表:山=0.0476,.2=0.0511 b b 2 -z三角形 1 = 0.0476* 100 = 4.76kPa cz 三角形 2 = 0.0511* 100 =5.11kPa 所以,边缘左右两侧的匚z为 ;z1 =19.8 4.76 =24.56kPa J2 =19.8 5.11 二 24.91kPa 5- 1 ? 【答】 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压缩系数, 压缩指数,压缩模量 5- 2 【答】 可以同时测定地基承载力和土的变形模量。 【答】土的弹性模量是指土 体在侧限条件下瞬时压缩的应力应变模量。他的变形

22、包括了可恢复的弹性变形和不 可恢复的残余变形两部分。而室内固结实验和现场载荷试验都不能提供瞬时荷载, 它们得到的压缩模量和变形模量时包含残余变形在内的。和弹性模量由根本区别。 5- 4 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等方面比较压缩模量、变形模量与弹 性模量I 【答】土的压缩模量 的定义是土在侧限条件下的竖向附加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值。 土的压缩模量是通过土的室内压缩试验得到的。土的变形模量 的定义是土体在无 侧限条件下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土的变形模量时现场原位试验得到的土的压缩模 量和变形模量理论上是可以换算的 。但影响因素较多不能准确反映他们之间的 实际关系。土的弹性模量的定义是土体在无侧限条件

23、下瞬时压缩的应力应变模 8 / 18量。土的弹性模量由室内三轴压缩试验确定。 5- 5 【答】正常固结土层:在历史上所经受的先期固结压力等于现有覆盖土重。超固 结土层:历史上曾经受过大于现有覆盖土重的先期固结压力。 欠固结土层:先 期固结压力小于现有覆盖土重。 5- 6 【答】天然土层在历史上受过最大固结压力(指土体在固结过程中所受的最大竖 向有效应力)称为先期固结压力,或称前期固结压力。先进行高压固结试验得到 e IgP 曲线,用卡萨格兰德经验作图法求得。 5- 7 【答】在研究沉积土层的应力历史时 通常样先郞同結E力与別冇覆需十币上匕 值定义为超固结比。 5- 8 何谓现场原始压缩曲线?三

24、类土的原始压缩曲线和压缩性指标由实验室的测定 方法有河不同 1 【答】现场原始压缩曲线是指现场土层在其沉积过程中由上覆盖土重原本存在的压 缩曲线 历了卸荷的过和血冃试件在取样、运输、试件制作以及试验过杆屮不川避免地要 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 丨 5- 3 【答】样的室内压缩曲线不能完全代表现场原位处土样的孔隙比与有效应力的关 系。施黙特曼提出了根据土的室内压缩试验曲线进行修正得到土现场原始压缩曲 线。 6- 11、某矩形基础的底面尺寸为 4mx 2m 天然地面下基础埋深为 1m 设计地面高 出天然地面 0.4m,计算资料见图 6-33 (压缩曲线用例题 6-1 的)。试绘出土中竖向 应力分布图(计

25、算精度;重度(kN/卅)和应力(kPa)均至一位小数),并分别按 分层总和法的单向压缩基本公式和规范修正公式计算基础底面中点沉降量 (Po : 0.75 fak ) o 解:1、分层总和法单向压缩基本公式 (1)求 WS-VSW WS-VSW Gs W-W WGS-1 GS-1 V 一 W - WS 一 GS?W PGs% 一 GS1 w ) 又已知,粉质黏土的咐-19.1kN /m3 , Gs =2.72 , =31%和淤泥质黏土的 = 18.2kN /m3,Gs =2.71, - =40% 所以 分别为9.2kN/m3和8.2kN/m3 (2) 地基分层 基底面下第一层粉质黏土厚 4m,第

26、二层淤泥质黏土未钻穿,均处于地下水位以下, 分层厚度取 1m。 (3) 地基竖向自重应力二C的计算 0 点:二C -18 1 0.41=25.2kPa基底平均压力 920 280 =120k P a 基底处的土中附加应力 1 点:二 C =25.2 9.2 1 =34.4kPa 2 点:二C =34.4 9.2 1 =43.6kPa 3 点:;C =43.6 9.2 1 =52.8kPa 4 点:;C =52.8 8.2 1 =61.0kPa 5 点:二C =61.0 8.2 1 = 69.2kPa 6 点:二C =69.2 8.2 1 =77.4kPa (4) 地基竖向附加应力二z的计算 基

27、础及其上回填土的总重 G= GAd = 20 4 2.5 1.4 = 280kN p0 二 p ;co = 120 -25.2 二 94.8k P a 计算基础中心点下由基础何载引起的附加应力 z,基础中心点可看作是四个相等 小矩形荷载的公共角点,其长宽比 l/b =2/1.25 = 1.6 ,取深度 z=0、1、2、3、4、5、 6m 各计算点的二z。 占 八、 l/b z/m z/b 6 0 1.6 0 0 0.250 94.8 1 1.6 1 0.8 0.215 81.5 2 1.6 2 1.6 0.140 53.1 3 1.6 3 2.4 0.088 33.4 4 1.6 4 3.2

28、0.058 22.0 5 1.6 5 4.0 0.040 15.2 6 1.6 6 4.8 0.029 11.0 (5) 地基分层自重应力平均值和附加应力平均值的计算,见表 1 (6) 地基各分层土的孔隙比变化值的确定,见表 1。 (7) 地基压缩层深度的确定 按-z =0.C确定深度下限:5m 深处02飞= 0.2 69.2 = 13.84k P a, ;z =15.2 13.84kPa,不够 ; 6m 深处 02 二=0.2 77.4 = 15.48k P , ;z =1115.48kPa,可以。 表 1 分层总和法单向压缩公式计算的沉降量 占 八、 、 深度 自重应力附加应力自重平均 附

29、加平均 自重+附加 曲线 压前e1 压后e2 沉降量 0 0 25.2 94.8 1 1.0 34.4 81.5 29.8 88.2 118.0 土样 0.821 0.761 33 2 2.0 43.6 53.1 39.0 67.3 106.3 4-1 0.818 0.769 27 3 3.0 52.8 33.4 48.2 43.3 91.5 0.808 0.774 19 4 4.0 61.0 22.0 56.9 27.7 84.6 土样 4-2 0.800 0.782 10 5 5.0 69.2 15.2 65.1 18.6 83.7 0.796 0.783 7 6 6.0 77.4 11.

30、0 73.3 13.1 86.4 0.791 0.781 6 (8)基础的最终沉降量如下: n s 八:$ = 33 27 19 10 7 6 = 102mm i 4 2、规范修正公式计算(分层厚度取 1m) (1) 计算Po 同分层总和法一样, Po 二 p - ;上0 =120 -25.2 = 94.8kPa (2) 分层压缩模量的计算 分层深度 0 1.0 自重平均 附加平均 自重+附加 曲线 压前e1 压后e2 压缩模量 29.8 88.2 118.0 土样 0.821 0.761 2.68 2.0 39.0 67.3 106.3 4-1 0.818 0.769 2.50 3.0 48

31、.2 43.3 91.5 0.808 0.774 2.30 4.0 56.9 27.7 84.6 土样 4-2 0.800 0.782 2.77 5.0 65.1 18.6 83.7 0.796 0.783 2.57 6.0 73.3 13.1 86.4 0.791 0.781 2.35 (3)计算竖向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当 z=0 时,z =0 计算 z=1m 时,基底面积划分为 四个小矩形,即 4 25 = 2 1.25 *4 I/b =2/1.25=1.6, z/b =1/1.25 =0.8,查表 6-5 有:=0.2395 基底下 1m 范围内=4* 0.2395 =0.958 详见下表

32、。 Z(m) l/b z/b a z (Z )-( Za )-1 Esi 也S i 送心 Si 1 1.6 0.8 0.958 0.958 0.958 2.68 34 34 2 1.6 1.6 0.8316 1.6632 0.705 2.50 27 61 3 1.6 2.4 0.7028 2.1084 0.445 2.30 18 79 4 1.6 3.2 0.5988 2.3952 0.287 2.77 10 89 : 5 1.6 4.0 0.5176 2.588 0.193 2.57 7 96 n n E? h】A/A/Esi = i i P0 Z c(1 _0江口0 P0 z2 a 2 乙

33、江 a 1 P0 Znan-Zn/Otn 丿 + 丿 u 二二280 -140 A 0.93 g也b3 ) (700 350 ) (400 200 ) = 7-11、某饱和黏性土在三轴仪中进行固结不排水试验, 得c = 0, 280,如果这个 试件受到二1 =200kPa 和二3 =150kPa的作用,测得孔隙水压力 u=100kPa,问该试 件是否会破坏?为什么? 二 150100tg2 450 詈 解军:二1极限 = 138.49kPa -160 解: 法向应力(kPa) 解: 2 6 =3tg 450 + + 2c Mg 450 + 2丿 4g 45 = 510.76kPa “-I实际-

34、200 -10 =100kPa 二1实际极限, 所以,不会破坏。 7-12、某正常固结饱和黏性土试样进行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得 =0,q =20kPa,对 同样的土进行固结不排水试验,得有效抗剪强度指标 c =0,=30。,如果试样在 不排水条件下破坏,试求剪切破坏时的有效大主应力和小主应力 抗剪强度 (kPa) 解得:二 1 二 60kPa,;3 =20kPa 7-13、在 7-12 题中的黏土层,如果某一面上的法向应力 匚突然增加到 200kPa,法 向应力刚增加时沿这个面的抗剪强度是多少?经很长时间后这个面抗剪强度又是 多少? 解:当二 200kPa 时,瞬间相当于不排水条件 这时=0,任何

35、面的抗剪强度均为5 =20kPa 当 t ::时,匚 i= 200kPa,相当于排水条件 该面 f 必然满足 f 二;丁 tg = 200 tg30 = 115.47kPa 7-14、某黏性土试样由固结不排水试验得出有效抗剪强度指标 c二24kPa, 220, 如果该试件在周围压力 6 =200kPa下进行固结排水试验至破坏,试求破坏时的大 主应力匚1 8- 5、 某挡土墙高5m,墙背直立、光滑、墙后填土面水平,填土重度 =19kN/m3, -=300,c=10kPa,试确定:(1)主动土压力强度沿墙高的分布;(2)主动土压20 40 60 I I ;-; 3 二 2 二 H tan 0申 0

36、 45 - 1 - 2c ta 45 2 J J 2 2 =19 5 tan (0 30八 0 30 45 - 2 汇 10 x ta 45 2丿 2丿 =20.12kPa 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 解:在墙底处的主动土压力强度按郎肯土压力理论为 主动土压力为 2 Ea hl、H 2 tan2 45辽-2cH tan 45 - ? 2 二 1219 52 ta n2 45 -3 2 -2 10 5ta n45 -3 2 2 J = 31.97 32kN/m 临界深度 z0 =2c/ . Ka =2 10/ 主动土压力 Ea作用在离墙底的距离为: H -z0 /3 = 5 -1.82 /3 =1.06m 8- 6、某挡土墙高 4m,墙背倾斜角=20,填土面倾角一:=10,填土重度 = 20kN/m3, = 300,c=0,填土与墙背的摩擦角:=15,如图 8-25 所示,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