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会计研究与方法论考试内容及答案_第1页
北京交通大学会计研究与方法论考试内容及答案_第2页
北京交通大学会计研究与方法论考试内容及答案_第3页
北京交通大学会计研究与方法论考试内容及答案_第4页
北京交通大学会计研究与方法论考试内容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题1, 实证研究的论文写作结构?摘要和引言的主要构成要素和区别?案例研究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其研究价值,比如突出情形,展示过程、揭示关系含义分布是什么?相对大样本研究案例研究的特点是什么?规范研究的主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规范研究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可以举个例子,(提出一个命题-提出一个论证逻辑-得出一个分析思想)2, 文献回顾的原则和写作要求(最主要)?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引用的文献有什么区别?实证研究的一般步骤(四个)和各步骤要求?结合本学期一篇实证或案例研究论文简要还原一个假说或一个案例的具体问题的研究设计的步骤?琼斯模型1991测度应计项盈余管理的基本思想(包括三方面:基本假设 模型目的

2、 具体计算)?1991模型估计非操纵性应计项的原理(基本前提和假设是什么- ? -基本步骤)?写出测度模型公式?说明模型测度具体的实证步骤?解释修正的琼斯模型有什么改进?2006真是活动盈余管理通过过度生产和削减酌量费用来测度真是活动盈余管理的基本思想?写出通过过度生产或削减酌量性费用测度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模型?并解释相关变量的意义?3, 复制的那篇论文研究设计的模型功能(为了实现什么检验)和结构设计(即把模型写出来)?并说明实证分析的实施方案(描述性统计 各相关变量的分析 回归分析 显著和稳健性)?答案4, 实证研究的论文写作结构?a引言 b. 文献回顾 c. 研究假设 d. 研究设计 e.

3、 样本选择与结果 f. 结论 g. 参考文献(摘要:对全文宗旨作一简单描述3文献回顾,对和主题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文献做一个简单清楚有系统的回顾,和主题有直接关系但有不同结果的文献,更是要有比较完整的解释 ;4模型设定:模型有理论型和实证模型两类;模型设定:模型有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两类。5资料说明:对资料的种类,性质,来源出处,资料修订的方式资料中可能有的错误和缺失,都要有详细的说明,6计量方法的描述:对所用到的每一个符号都要有清楚的定义;7实证结果的报告:系数估计的主要结果均须以表列出,在表中每一系数对应之变量名称要写清楚,9. 结论:对所有重要结果做一个完整的总结,并经由

4、理论或资料中不尽完美处的讨论,指明未来研究的方向。10. 列举参考文献)2、摘要和引言的主要构成要素和区别?摘要主要有5要素即:研究动机、研究问题、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结论与发现、研究的学术价值-创新点提炼;引言的6要素:研究动机;研究问题;与已有研究的区别;创新点;文章价值(发现,贡献);本文接下来的行文结构安排区别:1、目的不同:摘要告诉做出来什么、研究什么,引言主要立论,是课题研究的必要说明,重点写选题的缘由和依据 2、构成要素不同,摘要的构成要素包括:研究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主要研究结论、是否具有创新性(研究价值);引言的构成要素包括:研究领域与研究背景、前人工作(研究现状

5、)、有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贡献;3、侧重点不同,引言:新的研究角度与已有的区别,预期得到的研究价值,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阐明了研究的理由。摘要是一篇文章的微缩版本,摘要侧重于介绍文章研究的结果向读者传递的信息有三,一是研究了什么问题,二是得出了什么主要研究结论,三是是否具有创新性。 3、案例研究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其研究价值,比如突出情形,展示过程、揭示关系含义分别是什么?相对大样本研究案例研究的特点是什么?1.回答的主要问题作为管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案例研究注重回答“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强调现象所处的现实情境并能够对其进行丰富描述。2.其研究价值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案例

6、研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突出情境、展示过程和揭示关系。首先,案例研究对情境的关注有助于解答“为什么” 的问题,有助于研究者深入聚焦于管理现象,进而 有助于理解并应用学术研究的成果。 其次,案例研 究对过程的展示突出了历史因素和时间因素的重 要性,有助于实践者进行过程设计。 此外,案例研究 有助于揭示深藏于演化的、复杂的现象之后的各种 关系,而截面式研究则难以挖掘这些关系。 (1)突出情景:研究者把自己的观察和相关的事实观点联系在一起,从而在更大的整体或者框架下理解所从事的研究,有助于研究者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并把研究发现更好地传达出来。(2)展现过程:关注了事件如何随着时间演变,以及为何以这样

7、的方式演变,对先后发生的时间提供解释,通过纵向事例展示现象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过程。 (3)揭示关系:能够传达出更有现实依据和说服力的解释来揭示关系逻辑和触发情景。3. 相对大样本研究案例研究的特点a. 实证研究主要揭示了相关关系,而案例研究主要是揭示因果关系b. 案例研究适用于大样本研究不适合的情况下使用,因为大样本研究只揭示了相关关系,没有办法解释因果关系c. 实证研究的问题成不成立可能需要一个案例来进行支撑另外在以下方面:1)突出情境方面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案例研究适用于“在现实生活情境下研究当前的现象”,这是其他研究方法难以实现的。2)展示过程方面案例研究尤其是单案例研究,适用的范围

8、之一就是通过纵向案例来展示现象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过程。与大样本的实证研究相比,案例研究可以更贴近理论构念,通过对现象的细节进行丰富的描述,可以告诉读者“黑匣子”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并发掘随着时间的演变,现象背后隐含的动态机制是如何起作用的。3)揭示关系方面相比大样本研究,案例研究在展示动态过程、关系网络、人际互动等现象时有先天优势,能深入揭示其中的关系逻辑和触发情境,有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和现象。同时,案例研究也不是单纯地讲故事,然后把结论塞给读者,而是采用了必要的理论视角和概念串起整个故事,做出独特的理论贡献。4规范研究的主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简要说明规范研究是如何进行论证的?规范

9、研究是基于逻辑演绎的论证过程,构建一个问题或者命题论证的逻辑框架,提出对该问题的命题应该是什么的理论思想或者理论模型,即“应该是什么”或者“应该怎么样” (论证思路:提出一个研究命题-提出一个论证逻辑框架-形成一个分析思想) 以“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理论框架、关键概念、运行机制”这篇论文为例,作者首先提出研究命题即致力于完善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理论框架并在框架下深入探讨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关键概念与运行机制。其次作者提出了财务质量评价的论证逻辑框架即首先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主要涉及三方面的主体:需求方、执行方和监管方。其次,财务报告质量评价需要站在需求者的角度,按照需求者的需求设定评价目标。再次依照评价

10、目标,应该分别针对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设定财务报告质量的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标准,分别找出相应指标即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此过程中,将采用一定的评价程序与方法,最终,生成评价指数。确定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标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评价程序和方法,以及生成评价指数等几个直接参与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部分组成了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运行机制。最后,在以上论证逻辑框架下,提出了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理论框架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5、文献回顾的原则(简单说)和写作要求(最主要)?文献回顾的原则有:1、相关性 内容与本文主题相关2、重要性 内容必须是具有代表性、创新性的重要文献3、有效性 从自身研究的论证逻辑需求出发,

11、在遵循相关性的基础上,选择支撑视角与逻辑关系相对应的学术文献,对自身研究的论证逻辑需要论证的点形成有力度的支撑,提高所引用参考文献的支撑效应。即选对文献,逐点支撑,借用已有的研究思想,支撑自身论证的逻辑表达4、递进性 自身研究思想与前人研究思想的的对比为出发点,按照自身研究问题的论证逻辑需求设计文献评述的回顾视角,逻辑主线、递进层次、评价落点,适当地组织以及引用前人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形成对文献述评的整体“面”有力度支撑,同时进行阶段性以及概括性评价。即借用已有的研究思想,讲述自身研究的故事。注意“你支配文献而不是文献支配你”写作要求:文献回顾写作要求:概括而言,文献回顾是对相关文献的“述”与“

12、评”1、以述为主。以评为辅。在述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得到评价。根据自身的论证逻辑的主线与层次对已有的研究文献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成果的现状进行客观性表述,再通过评论来说明在本文研究视角上存在哪些不足甚至是错误2、目的:要为自己研究问题提供研究空间3、文献回顾的述与评都是在前人研究的额角度出发,在梳理与提炼前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自身研究问题出发,与前人研究的问题的差异性、创新性等,起到对自身研究文献的佐证与支撑作用。同时,要避免单纯介绍、复述文献,避免堆砌、过度引用。6、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引用的文献有什么区别?1、引述目标不同,文献回顾是为了述评,研究假设是为了建立自己的逻辑找理论支撑。 2、达到要求

13、不同,文献回顾是从自己的创新点对已有研究评述,前人做了什么,没做什么,研究假设是对与自己研究假说相关的文献进行描述 3、写作导向不同,文献回顾写已有研究做了什么,帮助文章立论,文献回顾发现值得研究,有必要研究,研究假说:首先立论假说,将假说之间的内在逻辑以及假说的依据阐述清楚,其依据则来自于相关文献 4、凝练的思想不同,文献回顾借前人思想看研究到什么程度,研究假设主要是自己的思想、理论,只是参考他人。7、实证研究的研究设计一般步骤(四个)和各步骤要求?结合本学期一篇实证或案例研究论文简要还原一个假说或一个案例的具体问题的研究设计的步骤?(1)样本定义与描述性统计(2)建立模型关系:依据研究假说

14、提出的检验和实证检验的关系,模型考察是否体现了研究假说的基本思想(3)确认变量关系:代理变量的选择,用什么变量来度量研究的内容(4)计量效度的考虑:检验模型可能出现的计量问题是否充分考虑,比如内生性、异方差假说:对于不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纵向整合能正向促进经济的发展;对于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纵向整合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不显著 建立模型关系变量及模型含义:IACF代表有政治关联的公司;IAUF代表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Legal表示法律发展水平;Gover表示政府发展水平;Market代表市场发展水平;Captial代表实物资本;Education代表教育水平 将进行纵向整合的

15、公司分为有政治关联和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研究整合对经济发展的关系;2>0,1不显著,验证假设;稳健性检验:用中位数来代替政治关联的代理变量; 8、琼斯模型1991测度应计项盈余管理的基本思想(包括三方面:基本假设 模型目的 具体计算)?(1)琼斯模型假设总应计项目分为操控性应计项目和非操纵性应计项目。非操纵性应计项目与企业的销售收入的变化、应收账款的变化和企业的固定资产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这样可以通过方程回归估算出非操控性应计项目,这样从总应计项目中减去非操纵性应计项目就得出了操纵性应计项目的大小,即盈余管理的度量标准。1991模型估计非操纵性应计项的原理(基本前提和假设是什么- ?计

16、量估计的方法? -基本步骤)?由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会带来营运资本变动(如应收账款,存货)导致企业应计利润的变动,而固定资产会产生折旧从而带来应计利润的减少,因此,琼斯假设NDA受销售收入和固定资产规模的影响。因此他假设非操纵性应计项目与企业的销售收入的变化、应收账款的变化和企业的固定资产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并用滞后资产进行调整以降低异方差性。计算步骤: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非操纵性应计项目的变量的系数,然后代入当期数值,即求得当期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写出测度模型公式?说明模型测度具体的实证步骤?解释修正的琼斯模型有什么改进? REV销售收入的变化量 PPE固定资产原值模型测度的具体实证步骤

17、:DA=TA-NDA1) 总应计模型的系数:运用估计期的总应计项、销售收入增加量、固定资产原值等变量,通过分行业分年度回归,得到模型中各系数的估计值。2) 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计算:将各系数的估计值和事件期的销售收入增量、固定资产原值等带入方程,求得非操纵性应计项NDA的值。3) 操纵性应计利润的计算:用总的应计项TA减去非操纵性应计项NDA,即得到操纵性应计项DA。修正的琼斯模型的改进修正的Jones模型增加了一个变量(第t年应收账款的变动RECit),这主要是考虑当管理层操纵赊销以提高销货收入时,使用Jones模型就无法侦察。因此增加应收账款的调整项,以消除赊销对销货收入的影响。9、2006

18、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通过过度生产和削减酌量费用来测度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基本思想?写出通过过度生产或削减酌量性费用测度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模型?并解释相关变量的意义?基本思想本文意在为测度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提供一种直观的方法。过度生产:生产成本包括已销售产品的营业成本和存货的增加,当企业通过过度生产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时,通过扩大生产进行盈余管理会使得生产成本增加,非正常生产成本也会随之增加,也就是说非正常生产成本越高,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越高。非正常生产成本与企业本年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变化以及上年营业收入变化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这样可以通过方程回归估算出非正常的生产成本,衡量企业通过过度生产

19、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水平。削减酌量费用:酌量费用包括研发支出、广告支出以及销售费用、日常开支、管理费用,当企业通过酌量费用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时,非正常酌量费用与企业的收入存在这一定的线性关系,这样可以通过回归方程估算出非正常的酌量性费用,衡量企业通过削减酌量费用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水平。(2)写出通过过度价格折扣、过度生产和削减酌量性费用测度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模型?并解释相关变量的意义?1、 模型及相关变量的意义其中因变量Y在两次分析中表示非正常生产成本和非正常酌量费用,其中非正常生产成本是用总生产成本减去正常生产成本,而正常生产成本是通过DKW模型得出的,同理得到非正常酌量费用;核心变

20、量SUSPECT_NI代表怀疑样本公司,如果净利润/总资产介于0到0.005之间则取值1,否则取值0;控制变量有三个:SIZE用来控制公司规模,代理变量是ln_ASSET, 市盈率MTB用来控制公司发展潜力,净利润NETincome用来控制公司盈利能力,其代理变量为净利润/总资产。附DKW模型如下:(1)其中COGS代表主营业务成本(cost of good sold)(2)其中INV代表存货的变化(inventory)(3)其中PROD=COGS+INV ,代表正常生产成本,残差即为非正常生产成本(4)其中DISXP代表正常酌量性费用,残差即为非正常酌量费用10、复制的那篇论文研究设计的模型

21、功能(为了实现什么检验)和结构设计(即把模型写出来)?并说明实证分析的实施方案(描述性统计 各相关变量的分析 回归分析 显著和稳健性)?本文的计量模型共有7 个,其中模型(1)、(2)、(3)用于测度真实活动盈余水平,模型(4)用于测度应计项盈余管理水平,模型(5)、(6)为回归检验模型,其中(模型5)检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成本因素关系,(模型6)检验应计项盈余管理与成本因素的关系,模型(7)用于计算Zscore.本篇文章的主要思想研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应计项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时需要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和应计项盈余管理中选择合适的盈余管理方式,那么影响企业做出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22、、盈余管理的成本是否会影响其选择呢?本文就试图研究公司是如何在真实活动与应计项盈余管理之间进行权衡,找出盈余管理的成本因素,判断真实活动与应计项盈余管理之间是否有替代关系。研究动机:第一,单纯检验其中任意一种盈余管理手段并不能解释盈余管理活动的全部效果,因为如果经理层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应计项相互替代,那么单纯检验任意一种手段得出的结果都是片面的;第二,通过研究经理层如何权衡两种盈余管理手段可以揭示盈余管理的操作成本是否会影响其决定,进而影响到监督力度以及会计准则灵活度。各个模型的功能与结构设计: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通过过度生产和消减酌量性费用来进行的,模型1、2、3即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测度,

23、分为正常生产成本的估计、正常费用支出的估计以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的计算。模型1:估计正常生产成本具体模型如下其中,PRODt =第 t 年主营业务成本+第 t 年比上年存货增加额,At-1=第 t-1 年总资产,St =第 t年主营业务收入,S=相比于上一年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化额。因为第t年的正常生产成本是第 t 年营业成本与第 t 年比上年存货增加额之和;又因为第 t 年营业成本与第t年的营业收入呈线性关系,第 t 年比上年存货增加额与本年营业收入以及上年营业收入的变化线性相关。模型将正常生产成本看作是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和本年比上年主营业务收入增加额的线性函数,分年度和行业进行回归。通过模型

24、估计出的残差则代表非生产成本。模型2:估计正常费用支出具体模型如下其中,DISXt第 t 年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At-1为第 t-1 年总资产,St-1为第 t-1 年营业收入。模型目的是用来估为计正常费用支出,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有关费用披露项目情况,模型中费用支出定义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并将正常费用支出看作是上年营业收入的线性函数。之所以会选择上年的营业收入,因为如果当期只是扩大销售收入而没有降低费用也会得到一个较小的残差值。分年度和行业进行回归。通过模型估计出的残差如果偏低则代表企业有通过降低费用开支等方式以提高企业盈余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使得相同主

25、营业务收入所对应的费用支出偏低。 模型3:测度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RMt=AbPRODt+(-1)AbDISXt前面两个模型回归出的残差分别为非正常生产成本(AbPROD)和非正常费用(AbDISX),具有真实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具有较高水平的非正常生产成本(AbPROD)和较低水平的非正常费用支出水平(AbDISX),因此二个变量本身就可以作为真实盈余管理代理变量。过量生产虽然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但使得总成本和保管成本增加,则非正常生产成本越低,代表企业真实盈余水平较高。非正常费用支出会消减开发和日常费用支出,在两者相加之前乘以(-1),这样非正常费用支出增加就代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高。当企

26、业采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做大利润时,该指标为正值。则综合构造一个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综合变量RM。模型4:测度应计项盈余管理水平其中,Accruals t为第 t 年净利润(NI)减去第 t 年经营现金流(CFO),A t-1 等于第 t-1 年总资产,S=相比于上一年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化额, PPEt 等于第 t 年固定资产净额。 此模型回归得出的残差即为操纵性应计利润 DA,以此来衡量应计项盈余管理水平 AM(AM=DA)。Jones模型认为,应计利润分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企业可以通过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进行盈余管理,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与经营环境以及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有关

27、。模型5: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成本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中 RM 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Cost of RM 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成本因素;Cost ofAM 为应计项盈余管理成本因素;Control 为控制变量。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不仅受到对方成本的影响,还与其本身的成本因素相关,在模型5中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和应计项盈余管理成本作为解释变量,这两者是其中的核心变量,控制变量包括资产收益率(ROA)、公司规模(SIZE)以及市净率(MtoB);资产的收益率越大,说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因此我们预期资产收益率越高,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小

28、,即资产收益率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公司规模(SIZE)用当期总资产的对数表示;市净率 (MtoB), 控制企业增长速率以及每年的市场总经济环境和条件。模型6:应计项盈余管理与成本因素之间的关系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因素关系的模型相似,应计项盈余管理水平不仅受到自身的成本的影响还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成本相关,因此应计项盈余管理水平作为解释变量,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和应计项盈余管理成本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控制变量包括资产收益率(ROA)、公司规模(SIZE)以及市净率(MtoB),与模型5相同。但是不同的是在模型六中增加了一个解释变量,为未预期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因为应计项盈余管理在会计期末可以进

29、行调整,会受到已经实现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其中 AM 为应计项盈余管理水平;Cost of RM 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成本因素;Cost of AM为应计项盈余管理成本因素;Control 为控制变量;Unexpected RM 为未预期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等于方程(5)的残差。模型5与模型6之间的关系:模型5和模型6是为了检验假设1和假设2,根据假设1,真是活动、应计项盈余管理水平由他们的成本决定。所以在模型5、6中,RM、AM的成本是核心变量,RM、AM分别是因变量,对这两个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个成本代理变量的系数值,来检验假说1的各个分假说。在模型5中,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应该

30、和自身的成本因素呈负相关关系,与应计项盈余管理成本呈正相关关系;模型6同理;如果回归结果相同,那么就验证假说1,即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应计项盈余管理水平有两者的相对成本决定。另外在模型6中核心变量还包括未预期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根据假说2,未预期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应计项盈余管理有替代关系,企业会在会计期末根据未预期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来调整应计项盈余管理水平。当未预期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越高,应计项盈余管理水平越低,对模型6进行回归,如果未预期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系数显著为负。则假设2成立。实证过程的实施方案(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变量设计、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与稳健性检验)描述性统计:对文中各因变量、

31、自变量以及控制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将各变量的均值、中位数、方差进行描述。相关性检验:Pearson 和Spearman检验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回归分析:模型(1)回归残差得出非正常生产成本,模型(2)回归残差得出非正常费用,二者加总构成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模型(4)回归测度应计项盈余管理水平,模型(5)回归残差得出未预期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作为模型六的解释变量。稳健性检验:本文稳健性检验从代理变量角度出发,重点对盈余管理水平代理变量进一步处理或替换,以增强计量效度,具体进行如下扩展检验:(1) 对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用RM 的合成变量AbPROD 和AbDISX 替代RM,再次进行回归

32、检验。(2) 应计项盈余管理水平用Jones 模型测度,测度结果AM 符号有正有负,即在实际样本中既有公司操纵增加盈余水平,又有公司刻意操纵使盈余水平降低,两者均为盈余操纵,因此统一残差AM 符号以使得其代数意义与经济意义一致。 本文用AM 绝对值代替AM 再次进行回归检验。(帮助理解并非答案)模型内在逻辑关系模型(5)、模型(6)联合验证本文两个假说;模型(5)中预期证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与盈余管理成本因素相关,同理模型(6)中预期证明应计项盈余管理水平与盈余管理成本因素相关;如此证明了盈余管理成本因素确实制约了盈余管理水平程度,一种盈余管理成本相对较高时,另外一种盈余管理手段水平较高。如

33、此经理层会考虑这些一系列可变的因素,综合评定相对成本的高低,然后进行决策。同时模型(6)预期应计项盈余管理水平与未预期真实活动盈余呈显著负相关,假说二的结果与假说一的结果结合起来,表明关于这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决策是有时间先后顺序的,即管理层根据会计期间可观察到的成本因素决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水平,然后在会计期间结束以后根据已经实现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来调整应计项盈余管理的水平。经理层会考虑公司运用盈余管理的各种成本,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进行;在会计期末,根据已经进行的盈余管理程度与预期盈余的差别部分,再进行应计项盈余管理操纵。综合上述,模型(5)是模型(6)的基础,模型(6)是模型(5)的延伸,两个模型共同证明两种盈余管理的顺序性、替代性(1) 描述性统计。对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真实活动和应计项盈余管理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且把多元化企业和非多元化企业进行真实活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