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世纪高丽僧人惠勤行迹考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1/430d29a3-8ce7-424d-953b-3ffd82d5ec93/430d29a3-8ce7-424d-953b-3ffd82d5ec931.gif)
![十四世纪高丽僧人惠勤行迹考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1/430d29a3-8ce7-424d-953b-3ffd82d5ec93/430d29a3-8ce7-424d-953b-3ffd82d5ec932.gif)
![十四世纪高丽僧人惠勤行迹考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1/430d29a3-8ce7-424d-953b-3ffd82d5ec93/430d29a3-8ce7-424d-953b-3ffd82d5ec933.gif)
![十四世纪高丽僧人惠勤行迹考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1/430d29a3-8ce7-424d-953b-3ffd82d5ec93/430d29a3-8ce7-424d-953b-3ffd82d5ec934.gif)
![十四世纪高丽僧人惠勤行迹考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1/430d29a3-8ce7-424d-953b-3ffd82d5ec93/430d29a3-8ce7-424d-953b-3ffd82d5ec9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四世纪高丽僧人惠勤行迹考 提要:近年来,来自印度的胡僧指空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排比,转将其主要弟子“懒翁”亦慧勤作为考察对象。重要的结论如下:慧勤的佛门主旨,以西来的印度高僧、大都路法源寺指空和杭州路净慈寺“平山”二师传授为主,从而形成强烈的个性。这种个性的体现,一言以蔽之,也就是以“恶言”、“毒语”来表述真、善,表率佛旨、释义。其之成为丽末“巨僧”,无论“觉悟”还是成名,与另一位“巨僧”普愚亦“太古”一样,均在于旅居中国的时段。而“游学”异域和“从学”异师的“传统”,当王、李二姓“革命”之际,仍为慧勤的不少徒子甚至
2、徒孙所继承,从而展示了半岛佛教史的灿烂一页。 一 王氏高丽一朝,常以崇奉释教为“国尚”。当其末叶,又有禅僧慧勤亦惠勤出世,名动一时。慧勤,以自号“懒翁”、加号“普济尊者”、谥号“禅觉”著称。懒翁和尚集卷首觉宏慧勤行状:“师讳慧勤,号懒翁,旧名元慧,所居室曰江月轩,俗姓牙氏,宁海府人。延祐庚申(七年)正月十九日生”。“宣光丙辰(六年)师适疾作,舆出三门。五月七日,方到骊兴,寓神勒寺。到辰时,寂然而逝,十五日也。师寿五十七,腊三十七,谥曰禅觉”1。李穑牧隐稿卷文14惠勤塔铭:“师讳惠勤,号懒翁,初名元惠,享年五十七,法腊三十八,宁海府人,俗姓牙氏”2。
3、其剃度初期,懒翁和尚集卷首慧勤行状:“既长,机神英迈,即求出家。年至二十,见邻友亡,中心痛悼,遂授功德山妙寂庵了然禅师所祝发”。“至正四年,到桧岩寺,时日本石翁和尚寓兹焉。一日下僧堂,击禅府云:大众还闻么?大众无语,师呈偈云:选佛场中坐,惺惺着眼看。且闻非他物,元是旧主人。勤修四载,一旦忽开悟,欲往中国寻师访道”3。“石翁”,后回国,而较慧勤大十九岁的普愚和尚,与之有着“心灵相通”的神交。太古和尚集卷下寄日本石翁长老:“吾以恁么寄,师亦恁么通。吾诚无得失,师岂有无功?海东山岳香,扶桑一点红。可怜云雪子,几乎表家风”4。 慧勤在中国的求学,以参拜指空、“平山”、“千岩”三师为要。白文宝淡庵集卷2
4、懒翁语录序:“懒翁往游燕都,又入江南,得参指空、平山,授以法衣、麈尾。于佛法既积力久,帝优加褒奖,令驻锡广济禅寺,赐以金襕佛字,大敭其法。而又平居,示人句偈多矣”5。权近阳村集卷15赠玗野云上人后序:“且以吾(玗野云)师(慧勤)之德,犹不惮走数千里,抵燕谒指空,抵江之南谒平山,以质其得然后归于正。于是,与其友权仲英约将之中国,历名山访求尊宿如向所谓指空、平山者以就正焉”6。牧隐稿卷文14惠勤塔铭:“至正八年戊子三月,至燕都,参指空,答问契合。十年庚寅正月,空集众下语无能对者,师出众吐数语,三拜而出。空西天八代祖也。是春,南游江浙。秋八月,参平山。辛卯春,抵宝陀洛迦山拜观音。壬辰,至伏龙山参千岩
5、。是岁,北还,再参指空,空授以法衣、拂子、梵书。于是,放涉燕代山川,萧然一闲道人也,名闻于内。十五年乙未秋,奉圣旨住大都广济寺。丙申十月望,设开堂法会,帝遣院使也先帖木儿赐金襕袈裟、币帛,皇太子以金襕袈裟、象牙拂子来锡。十八年戊戌春,辞指空,得投记,东还,且行且止,随机说法”7。 慧勤在江南的活动,懒翁和尚集卷首慧勤行状所及更为详细:“是年(至正十年)三月,离大都,到通州上船。四月八日,到平江府路休休庵结夏。七月十九日,将行,长者请留,师题一领赠之。八月,到净慈禅寺,蒙堂老宿问,师以偈答。老宿无语,师即参见平山处林禅师。十一年辛卯二月初二日,辞退山,师礼辞,诣明州(庆元路)补陀洛迦山,亲见观音
6、,廻来育王寺瞻礼释迦像,是寺长老悟光以颂赞。又见雪宿和尚,到明州,见无相和尚,又见枯荣和尚,对座良久。壬辰四月初二日,到婺州路伏龙山参见千岩长和尚。是日,适集江湖千馀人,试选入室。师作颂呈似。岩问云:大德从甚处来?师云:净慈来。岩云:父母未生前从甚处来?师云:今朝四月初二日。岩云:明眼人难瞒。即许入室,因留同饭。过夏至夏末,辞去。到松江府,见了堂和尚、泊庵和尚,不敢罗笼”8。参拜平山法师的“净慈禅寺”,盖在杭州路。周密武林旧事卷5湖山胜概:“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宋孝宗尝临幸。山曰南屏,有慧日峰,旧名慧日永明。太宗赐寿宁院额。孝宗御书慧日阁。有千佛阁、五百罗汉堂。画壁作五十三参等。理宗御书华严法界
7、正徧知阁等额。寺后庵宇甚幽。大抵规模与灵隐相若,故二寺号南北山之最”9。 其后,慧勤北返,再行参拜指空,并游历燕南、山西各地,又曾“奉圣旨”主持广济寺。懒翁和尚集卷首慧勤行状:“是岁(至正十三年)三月,还到大都法源寺,再参指空,迎入方丈,请茶,遂以法衣一领,拂子一枚并梵草信书一纸付嘱。因留一月,辞退,游历燕、代山川,数载道行。闻于帝,乙未(十五年)秋,奉圣旨住大都广济禅寺。丙申十月十五日,设开堂法会。帝遣院使也先帖木儿赐金襕袈裟并布帛,皇太子亦以金襴袈裟、象牙、拂子赐之。是日,千岩僚佐约与士庶、诸山长老、江湖衲子俱会。师受袈裟,拈起问中使云:山河大地,草木丛林,尽是一个法王身。未市这个,向甚么
8、处披?中使云:不会。师指左肩云:向这里披。又问大众云:湛然空寂,本无一物。灿兮烂兮,从何而出?大众无对。师云:九重宫,金口中。乃披拈香祝圣罢,又拈香云;此一辨香,举为西天一百八祖指空大和尚、平山和尚用酬法乳之恩,升座普说。十七年丁酉,退院,游燕、蓟名山。还过法源寺,问指空曰:弟子当往何处?空云:汝还本国,择三山、两水间居之,则佛法兴矣”10。正是在这段时间,成就了其在宗教界中的非常声望。景闲白云和尚集卷首李穑白云和尚语录序:“余(李穑)之游燕也,懒翁方以道举,动天子开堂说法,乡人尤皈仰焉”11。 注释: 1汉城,文集编篡委员会、景仁文化社韩国历代文集丛书影印本,页249、263、264。 2汉
9、城,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标点影印本,页121上。 3页250。 4汉城,文集编篡委员会、景仁文化社韩国历代文集丛书影印本,页564。 5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标点影印本,页312上。 6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标点影印本,页165上。 7页121下、122上。 8页252、253、254、255。 9中国商业出版社中国烹饪古籍丛刊本,1982年,页79。 10页255、256、257。 11文集编篡委员会、景仁文化社韩国历代文集丛书影印本,页4、5。 二 经过一年多的路途辛苦,慧勤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高丽。懒翁和尚集卷首觉宏
10、慧勤行状:“戊戌(至正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礼辞指空,还于辽阳、平壤、东海等处随机说法。至庚子(二十年)秋,入台山象头庵居焉”12。其所住名“那迦寮”,直到数年后,仍为人所提起。朴彭年朴先生稿送雪玄游方序:“见此山(五台)懒翁所居那迦寮,今犹在焉,尔何畀惟彼之从,而不此顾欤”13?不久,因恭愍王的礼遇而停止“晦迹”。淡庵集卷2懒翁语录序:“及东还,晦迹山水间。至正二十一年冬,王闻其名,遣使延致,接见既敬,俾住神光寺”14。不过,他仍常常“伺机”躲避。懒翁和尚集卷首觉宏慧勤行状:“癸卯(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师自抽身而出,到九月山金刚庵。上遣内侍金仲孙特降内香,师不获已。十月,还山。乙巳三月,游龙
11、门、圆寂诸山,随缘任运。丙午三月,图金刚山,住正阳庵。丁未秋,上命交州道按察使郑良生请住清干寺。是年冬,普庵长老亲受指空遗嘱,袈裟一领、手书一纸到寺授之。乙酉九月,又入台山,住灵感庵。洪武庚戌(三年)秋,元朝司徒达睿举指空灵骨舍利到桧岩。三月,师因礼骨出山,入城,结夏于广明寺。八月初三日赴内斋,斋毕普说。十七日,上遣近臣安益祥为辅行,请住桧岩寺”15。 自那以后,慧勤经历了其一生中极为辉煌而又嘎然中止的时段。懒翁和尚集卷首慧勤行状:“辛亥(洪武四年)八月二十六日,遣工部尚书张子温赍书印,并赐金襴袈裟内外法服钵盂,封为王师、大曹溪宗师禅教都总摄、勤修本智重兴祖讯福国祐世普济尊者。太后亦献金襴袈裟
12、,诣松广寺为东方第一道场,乃命居之。二十八日,发桧岩。九月二十七日,到松广。壬子秋,师偶念指空三山两水之记,请移锡桧岩,上又遣李士渭迎来桧岩。九月二十日,将指空灵骨舍利安塔于东之北峰。癸丑正月,游于瑞云、吉祥、复兴诸山。八月,还松广。九月,又遣近臣尹东明仍请住持桧岩寺。师曰:此地是吾初入道处,亦先师安骨之地,况又先师曾授记于我,乌得无心哉?即令众重搆殿阁。今上(禑王)即位,遣内臣周彦邦降内香并送印宝再封为师。至丙辰(九年)春,修营已毕。四月十五日,大设落成会。上遣具官柳之璘为行香使,京外四众,云臻辐辏,莫知其数。令台评以谓桧岩密迩京邑,四众往还,昼夜洛泽,或至废业。于是,有旨移住莹原寺,通延上
13、道。师适疾作,舆出三门。五月初二日,到汉江,即与门徒一十馀人溯流七日方到骊兴,寓神勒寺。到辰时,寂然而逝,五月十五日也”16。当其主持桧岩寺之时,还曾惊退了意欲轻薄的“儒者”17。 身为禅僧的慧勤,善诗能画。东文选卷17、卷21载有多首旨在劝导世人的警世诗;这些诗曾经脍炙人口,广泛流播。其一:“金乌东上月沉西,生死人间事不齐。口里吐将三寸气,山头添得一堆泥。尘缘扰扰谁先觉?业识茫茫路转迷。要脱轮回又别法,祖师公案好提撕”。其二:“寒暑催人日月流,几多欢喜几多愁?终成白骨惟青草,难把黄金换黑头。死后空怀千古恨,生前谁肯一时休?圣贤都是凡夫做,何不依他样子修”?其三:“终朝役役走红尘,头白焉知老此
14、身?名利祸门为猛火,古今烧杀几千人”18?用字造语虽然通俗易懂,含锋藏机却也深邃堪味。而见于懒翁和尚集中的题江南十里松一绝,同时包涵“诗”、“禅”:“十里荷花九里松,在山在水且非同。中间风月非山水,照地掀天到劫空”19。至于他的画,见有即兴而作的云山图,曾经博得了不止一个士人的由衷赞美。郑枢圆斋集卷中嬾翁在清州菩萨寺,见子往谒。翁手写云山图赠之,挂以示予,即题一绝:“明窗点笔写云山,料得嬾翁意颇闲。要识尽中离相处,层峦古刹白云间”20。元天锡耘谷录卷1题懒翁和尚云山图:“青山隐映白云中,远近奇观一一穷。半幅华牋心万里,方知妙笔即神通”21。 慧勤平时所说的“禅诲”,由其弟子觉琏辑传于世。遣词率
15、直,不以张扬夸大。懒翁和尚集语录:“示睦相国仁吉:此事不在在家出家,亦不在初参后学,又不在多坐熏炼。忽得开发,只在当人一念。真实的信高生,所以佛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界一切诸香法。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22?主旨和气,使人有“儒”、“佛”道同的感觉。东文选卷102李达衷懒翁和尚语录跋:“余(李达衷)曰:但尝闻之佛之为言先觉,觉后以仁恕为教。其有同乎不乎?吾夫子尝曰:西方有大圣人者,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在而自行,荡荡乎人无能名焉,道则一也。世之言曰:儒佛相非。吾不知其相非之为非也,非儒非佛,但其徒未至其至者相售而相非耳。仲尼、牟尼只是一团和气,今观此录益信其为,然常以去妄修真、寿
16、君福国为定规”23。而于其师的“赞辞”,令人味到十足的幽默。懒翁和尚集语录:“师擎骨入塔云:西天一百八代祖指空大和尚三千威仪,不顾八万细行那权。身上常穿浑金,口里痛骂佛祖。平生气压诸方,鹘眼难能插嘴。元朝默坐多年,感得人天打供。一朝传语还乡去,八部龙天叹不远。故我今朝成之塔,三韩境内镇常安。法身徧法界,且道还收入这塔中也来,若收不入,这个骨头向甚么处安着”24。 注释: 12页257。 13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标点影印本,页471下。 14页312上。 15页259。 16页261、262、263。 17慵斋丛话卷6,庆熙出版社景印大东野乘缩本,页38上:“懒翁住桧岩寺,士女奔波。
17、有儒者三人相谓曰:彼髡有何幻术?而使人惊骇如此!吾辈往见厌之。遂到方丈,翁踞榻而坐,容貌雄伟,眼波明莹,望之俨然。忽大声喝云:三人同行,必有一智。智不到处,道将一句耳。三人魂遁,顶礼而还”。 18汉城,太学社缩小影印本,1975年,页310下、373上。 19页395。 20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标点影印本,页201上。 21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标点影印本,页139上。 22页307、308。 23页64上。 24页314。 三 令人深味的是,释子以“善”、“良”为本,而慧勤对于本人的“评价”,却重点突出“恶”、“毒”。懒翁和
18、尚集自赞:“咄,这村僧一无可取。细细看来,行无本分。面似慈悲,心中最毒。谤佛谤法,过犯谩天。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奉汝者,堕三恶道”。“当胸措手像如人,肚里无无一点真。骂佛谤僧心最毒,至今不得露全身”25。心为禅,心为佛,禅本空,佛本空。为表达禅义、普度众生,何妨谤?何妨骂?在“恶言”、“毒语”中体现真、善,体现佛旨、释义,乃慧勤参禅、说禅的“风格”。这一“特点”,恰与“平山”、指空二师的“禅义”表达一脉相承。耘谷录卷3赞懒翁真:“毒心雄胆入于燕,强被胡僧赤口宣。毒口毒心相契处,东韩日月照西乾。胡僧,指空也”26。懒翁和尚集上复请赞平山和尚、赞指空、语录:“胸中极毒气冲天,佛祖无能敢向前。临济
19、狂风吹海外,三韩御室万年传”。“摩羯陀中看般若,忽然三处顿忘形。当时若负冲天志,何必南天见普明?咦!大元默坐无人识,骂动皇天振地声”。“指空和尚诞生之晨,师至真前云:蓦面相逢亲见彻,机锋嶮峻骨毛寒。诸嗯欲识西天面,一片香烟起处看。掐香良久云:且道西天面目,与东土面目是同是别。虽然黑白东西异,鼻孔堂堂却一般”27。 值得注意,当年慧勤在“平山”处的际遇极具“戏剧”性。懒翁和尚集卷首觉宏慧勤行状:“山适在僧堂,师直入堂内,东西信步。山云:大德从何方来?答云:大都来。山云:曾见老么人来?答云:曾见西天指空来。山曰:指空日用何事?答云:指空日用千剑。山云:指空千剑且置,将汝一剑来。师以座具打山,山倒在
20、禅座大叫云:这贼杀我。师便扶起云:吾剑能杀人,亦能活人。山呵呵大笑,即把手归方丈,请茶留数月。一日,手书嘱云:三韩慧首座来见老僧,看其出言吐气,便与佛祖相合。宗昭明白,见处高峻,言处有响,句句藏锋,兹以雪庵所传及庵先师法衣一领、拂子一枝付嘱表信。作偈曰:佛子法衣今付嘱,石中取出无瑕玉。戒根永净得尝提,禅定慧光背具足。辞退,山又书一纸送行云:三韩慧首座,远来湖上相依。复欲遍参,需语勇进。拈起兔角杖,向千岩大圆镜里,一击列祖机关,必然于分付处有所分付矣。颂曰:桧岩板首驾云门,百万人无一口吞。更向明师参透了,廻家说法怒雷奔”28。从中,可以窥知彼此相知的程度。正因如此,耘谷录卷5鹧鸪天送竹溪轩信迥禅
21、师者游江南特别提到:“今信迥欲远游江浙,飞锡而去,其意无他,切欲参访明师,亦归敬懒翁旧游之地也”。“要看普济曾游处,须向平山古迹寻”29。 不过,比较起来,慧勤与指空这个来自西天竺的高僧似乎有着更多的共鸣30。这种共鸣,来自于通过无所顾忌语言的表达所体现出来的强烈个性。懒翁和尚集卷首慧勤行状:“空云:汝从甚处来?答云:高丽来。空又问:汝从高丽来,东海那边都见来也?答云:若不见,争得到这里?空云:十二个房子将来否?答云:将得来。空云:为何事来?答云:为后人来”。“师一日作偈呈似云:山河大地眼前花,万缘森罗亦复然。昳生方知元清净,尘尘刹刹法王身。空云:西天二十等人,东土七十二等人,这一等人指空这里
22、都无,前无人后无将,指空出世,法王也再那里有?师答云:法王身,法王身,三天为主利群民。千釰单提斩佛祖,百阳普遍照诸天。吾今识得这消息,犹是侬家弄精魂。也大奇,也大奇,扶桑日月照西天。空云:爷也是狗,娘也是狗,你亦是狗”。“空即会侍者,问云:善财历参五十三善知识,末后参弥勒。弥勒一弹指下阁门遂开,善财即入,你为甚么道无内外?答云:善财其时未到这里。侍者举似指空,空云:这僧高丽奴婢”。“后一日,师作偈呈似云:迷则山河为所境,悟来尘尘是全身。迷悟两头俱打了,朝朝鸡向五更啼。空答云:我亦朝朝听铮声。空知是法器,即俾居板首”31。 除外,慧勤还曾从指空受过戒堞,懒翁和尚集附录菩萨戒牒:“若有善男信女,欲
23、受戒者,不得爱身舍身,有心无心。此戒治者本乎无一,无凡无圣,亦无善无恶。一、受净信四归依:归依佛无形,归依法无生,归依僧无净,归戒最生无生戒。二、忏除诸三业罪:本来清净道,为迷无所知。造罪无边量,受此烦恼身。我今求哀忏,早证佛菩提。三、发弘誓六大愿:一切众生未成佛,我亦不登正觉。一切众生所有诸烦恼,我皆代受。一切众生所有诸昏愚,令得明智。一切众生所有诸灾难,令得安隐。一切众生诸贪嗔痴,今作戒定慧。一切众生悉皆与我,同登等正觉。四、最上乘无上道:众善不修,诸恶不造。牒付弟子懒翁慧勤,如来遣教弟子、传授一乘戒法西天禅师指空”32。凡此种种,表明:尽管,慧勤于平山、指空门下无多时日;然而,其所“觉悟
24、”并在“东国”得以弘扬的,正是这二位高僧的一脉延续。难怪慧勤门下,每以“平山”、指空奉作“宗师”之“宗师”。卞季良春亭集卷续1自超塔铭:“师(自超)从先师指空、嬾翁二塔,名曰挂嬾翁真事,奉塔名为桧岩,大设挂真佛事于广明寺。自制真赞云:指空千剑平山喝,造择工夫对御前。最后神立留舍利,三韩祖室万年传”33。 注释: 25页400、401。 26页174上。 27页351、399、282。 28页253、254。 29页207下。 30牧隐稿卷文14指空浮屠铭,页116上、下:“迦叶百八传提纳薄陀尊者,禅贤号指空。泰定间,见天子于难水之上,论佛法称旨,命有司岁给衣粮。师曰:吾不为是也。去而东游高句丽
25、,礼金刚山法起道场,有旨趣还燕。至正皇后、皇太子迎入延华阁问法,师曰:佛法自有学者,专心御天下,幸甚。天历以后,不食不言者十馀年。既言,时时自称我是天下主。久而闻于上,上曰:渠是法中王,宜其自负如此,何与我家事耶?师所居寺皆高丽僧,一日忽语之曰:汝何故叛耶?欲鸣鼓攻之而止。数日,辽阳省驰奏:高丽兵犯界。京师者,众之聚也,每语其人曰:速去之。既而,天子北狩,中原兵入城之,立府曰北平。师岂偶然者哉”!“师自言:吾曾祖讳师子胁,吾祖讳斛饭,皆王伽毗罗国。吾父讳满,王摩竭提国,吾母,香至国公主,吾二兄悉利伽罗婆、悉利摩尼”。 31页250、251、252。 32页406、407、408。 33汉城,民
26、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标点影印本,页176下、177上。四 入门于懒翁名下的传法弟子,懒翁和尚集附录门生名目:“比丘:国师、大曹溪宗师、禅教都总摄、开天寺住持智雄尊者幻庵混修,前桧岩寺住持、国大禅师果庵日升,前清溪寺住持广济大禅师无学自超,前谷亭寺住持、大禅师古镜释希,前清溪寺住持铁虎祖禅,前法华寺住持慧宁,禅师谷泉尚谦。比丘尼:三韩国大夫人廉氏妙哲,顺城翁主妙玲”34。其中,混修,阳村集卷37混修碑:“字天作,号幻庵。本姓赵氏,广州丰壤县人”。“又入五台山,居神圣庵。时嬾翁和尚亦住孤云庵,数与相见,咨质道要。翁后以金襕袈裟、象牙拂、山形杖遗师为信”。“洪武三年七月,上设功夫道场,大集禅教山
27、门衲子,命嬾翁试之,上亲临观。翁下一语,诸衲无一能对者,上不懌,将罢。师后至,具威仪,立堂门阶下。翁问:如何是当门句?师即上阶答曰:不落左右,中中而立。问:入门句?师入门曰:入已还同未入时。问:门内句?曰:内外本空,中云何立!翁又以三关问曰:山何岳边止?答曰:逢高即下,遇下即止。问:水何到成渠?曰:大海潜流,到处成渠。问:饭何白未做?曰:如蒸沙石,岂成嘉餐!翁乃颔之。五年壬子,压于上命,住佛护寺”。“春秋七十三,腊六十”35。成俔慵斋丛话卷6:“辛禑遂以为国师。师(混修)闻之不怿然,作偈云:三十年来不入坐,水边林下养情真。谁将扰扰人间事?系缚逍遥自在身”36。 自超,春亭集卷续1自超塔铭:“乙
28、酉(永乐三年)九月十一日示寂。师讳自超,号无学,所居曰:溪月轩。寿七十九,法腊六十一。俗姓朴氏,三屿郡人。年十八,依慧鉴国师上足弟小止禅师剃发具戒。至龙门山,咨法于慧明国师、法藏师,遂令居浮屠庵。壬辰(至正十二年)夏,住妙香山金刚窟。癸巳秋,挺身走燕都,参西天指空。空云:高丽人都杀了,盖许之也。众乃大惊。次年甲午正月,到法泉寺考嬾翁,嬾翁一见而深器之。游雾灵,历五台,再见嬾翁于西山灵岩寺。留数载,其在定也,至是有当食而不知者。将游江浙,适南方有变路梗乃止。丙辰(洪武九年)夏,东还,住天圣山元晓庵。己亥夏,师往见,翁以拂子与之。翁在神光寺,师亦往焉。师入高达山卓庵自守。辛亥(四年)冬,前朝恭愍王
29、封嬾翁为王师,翁住松广,以衣钵付师。师以偈谢。癸酉(二十六年),太祖欲相士建都,命师随驾。九月,师从先师指空、嬾翁二塔名曰挂嬾翁真事,奉塔名为桧岩,大设挂真佛事于广明寺。十月,国设转藏佛事于演福寺,命师主席。师自戊寅辞退之后倦于侍众,虽以上命复住桧岩,旋入金刚山真佛庵。乙酉四月,移于金藏庵”37。根据流传的说法,他还曾与慧勤师徒一起为尚未“发达”的朝鲜太祖相过葬地的风水38。 达空、造石钟以处置业师骸骨的“无及”和与自超“同年”参拜指空并“同年”投入门下的智泉,都是慧勤弟子中的皎皎者。耘谷录卷5鹧鸪天送竹溪轩信迥禅师者游江南:“三韩无学、本寂(达空)二师,皆懒翁门之秀者也;翁信而传之异于众”3
30、9。金九容惕若斋集卷上题卷:“无及,懒翁和尚高第。去年夏,懒翁示寂于此,无及与其徒烧之,拾舍利头骨安于北冈,造石钟压之,因以居焉。无及可谓不背其道,而无负其师者矣”40。阳村集卷38智泉碑:“智泉,俗姓金,载宁人。至正癸亥,与今王师无学俱入燕京,谒指空于法泉寺。时嬾翁先入燕,受指空印可,道誉既著。二师皆投师之,同游参访,所造益高。又往五台山谒碧峰和尚,有名士赵氏仲穆为书丛源古篆二大字以赠,师之号也。丙申,还国,入香山,历五台、小白、智异、弥智等诸山,所至必独屏一室,不随从会。春秋七十二,腊五十四”。“洪武二十八年七月初七日,示寂于天屠山之寂灭庵。荼毗既有日,梦于其徒海旵曰:尔何弃设利不收?旵即
31、惊起,告其徒,奔往荼毗之所,得舍利无算,光甚明莹。山中诸衲竟集来礼,顶戴感慕,叹未曾有。上闻而异之,追谥曰正智国师”41。 觉宏和玗野云“上人”、云雪岳“上人”等,也是慧勤的“侍者”、“嗣人”。而中者,还是收拾其师“舍利”并筑藏塔的亲近弟子。耘谷录卷2送云游子觉宏游江浙:“幽谷宏师,明信人也。自齠齕染削学道,游诸名山。业既就,参预江月轩懒翁之门为弟子职,每次丛林间为徒众所推。再经藏主之任,视经得般若之义,谈论悦三观之理。一日辞众人于金刚山,木食涧饮,昼夜服习,有佛处急回头,无佛处不着脚,歌咏道趣,修而行之者十有馀年矣”42。阳村集卷15赠玗野云上人后序、送云雪岳上人序:“今有玗野云者,嬾翁侍者
32、也。其侍翁久而谨,翁甚爱之。及翁示寂,荼毗得舍利,置浮图,勒碑以记。凡翁之后事,无不为之”。“嬾翁之嗣云雪岳自山来京师,示予曰:吾事吾师二十年之久,犹不得其道之仿佛。今也失吾师,内而求之心,外而求之名,将以质之四方之先觉。欲待缙绅之言以为行远之资,自吾祝髪,足迹未尝入城市,何从知缙绅哉”43!除外,尚有一位拟将长期“从游”、而缘慧勤辞世未能如愿者。李崇仁陶隐集卷4送思庵游方序:“思庵,鸡林士族也。年十二,投神印宗剃发。学既进,中僧选,历住诸伽蓝。一旦去而从懒翁游,久之似有得也。将有以质之翁,而翁逝矣”44。 注释: 34页422、423。 35页328上、下、329上、330下。 36页38下
33、。 37页175下、176上、下、177上。 38车天辂五山说林草稿,汉城,庆熙大学校出版社大东野乘缩小影印本,页164下、165上:“太祖(李成桂)生于永兴外祖家,即今濬源殿是也。桓祖之丧,太祖在咸兴,欲得福地而葬之,未遇卜兆之人。二僧者驻锡于道左。太祖下马跪请之甚诚。二人遂许,与俱归。太祖舍之静处,礼接之款情留。二人遂与太祖如其山,植杖而语之曰:第一穴王侯之兆,第二穴将相之宅,择于二者。太祖曰:愿就其第一。长者曰:无乃过乎?太祖曰:凡人问事欲卜上,反得其下,是以云耳。二人者笑曰:惟息。遂不顾而去。长者懒翁(慧勤)长老,少者无学(自超)上人也”。 39页207下。又,阳村集卷17达空首坐问答
34、法语序,页183上、下:“山门之老有曰达空,号本寂。初事指空,后参诸方。道行高峻,操止益坚。自独栖山中,人迹罕至,潜光匿影,不使外物乱其志。积十馀载,恍若有得,就质于龙门藏公。又积十载,始谒嬾翁于洪川,举一转话,翁乃可之。又积十馀载,所造益深”。 40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标点影印本,页8下、9上。 41页335上、334下。 42页150上。 43页165上、166上。 44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标点影印本,页601下。 五 金煐泰韩国佛教史概说3高丽时代的佛教:“太古(普愚)和懒翁是世上少有的巨僧;但国运下滑,政教混乱,他们
35、的法化亦未能左右时代的趋势。继他们之后,高德禅匠辈出,但不久国运已到尽头,所以他们中很多人已过渡到朝鲜时代”45。不知为什么,作者没有继续探讨之所以在高丽末年出现象普愚、慧勤这样禅宗“巨僧”的原因。无独有偶,与慧勤一样,普愚也是一位在中国留学拜师、并得到传授承认的高僧。太古和尚集卷下维昌普愚行状:“国师利雄尊者讳普愚,始名普虚,号太古,姓洪,洪州人”。“年甫十三,投桧岩广智禅师剃发”。“己卯(后至元五年)春,往逍遥山白云庵。有唐僧无极航海而至,一日与师傅话,肃然心服,曰:南朝有临济宗正脉不断,可往印正。师闻而悦之。丙戌春,入燕都,寓大观寺,道答闻于天子”。“丁亥(至正七年)四月,闻三源盛禅师在
36、南巢,往则逝矣。时方七月,师拂衣向湖州霞雾山,到天湖庵,果见所谓石屋和尚,烟霞道貌峻峻如也。明日,诣方丈,通所证,且献太古庵歌。屋微关云:佛法东矣。遂以袈裟表信之”。“丙申三月初六日,敕请开堂于奉恩寺。先是,闻于天子,赐杂色段疋袈裟三百事”。“寿八十二,腊六十九。癸亥(洪武十六年)正月十二日也。上益敬重,谥曰圆证”46。 说来蹊跷,慧勤、普愚二个同时代的“巨僧”,也由于另一禅僧的“游学”中国,从而形成了彼此“传授”的联结。慧勤曾从对于指空,普愚则尝就听于石屋。韩国金石全文中世上544郑道传杨根舍那寺圆证国师石钟铭:“高丽国师利雄尊者(普愚)生杨根郡大元里,游学中国,嗣临济十八代孙石屋清珙禅师之
37、法,则师于临济为十九代之孙也。石屋赠法衣、禅杖以表相契,东还,玄陵礼以为王师,寻加国师”47。而景闲,则既从教于指空,也入闻于石屋。正是这一层关系,他与慧勤、普愚同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白云和尚集卷下寄懒翁和尚入金刚山、寄太古和尚书:“奉别尊颜又一年,喜闻山里且安禅。三家村汉疏庸甚,饥即加冷困即眠”。“往者岁在壬辰(至正十二年),于普法寺辞违已来,星霜屡换,路隔东西,久阻音问。时复遥心望风,悒怏即辰,季春盛暄,缅惟大和尚(普愚)尊体起居万福,少病少恼。弟子宿重种胜,且与大和尚同参,俱是石屋之子。在今天下,除足指空一人,如是师和尚者甚为希有。先师虽入灭,公案遗在。伏望和尚枉与弟子于公案上各出,只乎苦一月半商量个事,则如亲见先师,报恩是矣,未审尊意如何如何?昨闻和尚诏入天庭,日对龙颜,举扬宗乘,中事以助文明之花,弟子喜溢胸襟,感荷和尚,好生命快命快”48。 当王氏、李氏因替的改朝换代之际,“游学”异域和“从学”异师的“传统”,仍为慧勤的徒子、甚至徒孙们所继承。而在所向的目标拣定上,当然以中国为首选。阳村集卷15赠玗野云上人后序:“既乃叹曰:吾(玗野云)师(慧勤)在世,发吾盲开吾聋者至矣,吾尚不能祛其蒙蔽。今吾师已矣,吾东方又无吾师比。吾之蒙蔽将日深,而卒之盲聋之归乎?于是,与其友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听课评课记录1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3.1.2 《等式的性质》听评课记录
-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听评课记录: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
- 三年级语文上听评课记录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二元一次方程组》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听课评课记录1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3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听评课记录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听评课记录2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听课评课记录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 2023年MRI技术操作规范
- 办公用品、易耗品供货服务方案
- 病史采集评分标准-纯图版
- 自行联系单位实习申请表
-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
- 冲动式与反动式汽轮机的优劣比较
-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3篇)
- 媒介社会学备课
- 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手册(依据2023年版评审准则编制)
- 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三相分离器原理及操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