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基本概念本章解读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的基础。高考对化学基本概念的考查涉及面较广,主要的热点有:化学用语、化学计量与化学基本定律、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 应、离子反应)及能量、分散系等知识。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主要内容,它是每年必考内容,并且解法的规律性较强,也有一定的技巧,同时因涉及的知 识面广,有可能推出新的题型、新的设问方式,特别是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实验等实际相结合的知识。离子方程 式、离子共存问题主要考查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此类考题还会保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新教材作为一主线编入其中,因此出现了反应热与能源结合的考题,由于能源
2、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 有关能源的试题也将成为今后命题的重点。化学计量中的热点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溶液的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的特点是: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的某微粒数目的多少;一些物理量之间的换算;结合一些化学概念或某些特定条件判断。溶液的计算的特点是:有关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常结合稀释、结晶等过程进行考查,题型变化较大,既有考查理解有关概念的 选择题,也有融合化学现象、推理与判断、新情景于一体的理论联系实际型的实验题、推断题。学法指点中学化学涉及到的概念近三百个,广泛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中。备考复习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记忆一定要准
3、、透,只有充分理解概念的内函和外延,以及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有 效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注意对相关基础知识的归纳,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织网一一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掌握和灵 活运用。3、注重化学基本概念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注意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以及新科技 的紧密结合。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人类健康、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使化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基本概念知识结构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 .物质的变化3 .物质的分散系4 .电解质溶液广 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原子团的定义 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
4、和非金属的概念)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I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r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概念与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配平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典型计算离子方程式书写以及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共存I 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书写,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胶体的概念、胶体的性质、制备、渗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J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离和电离平衡T 溶液的pH、盐类的水解、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等r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书写、原子核组成符号
5、等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5结构有关概念<化合价涵义,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三键两力四晶体,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元素周期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强弱的判断r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6-物质的量有关概念罗常数的涵义,以及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数目,一 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7.其它概念 盐析、变性、风化、潮解、燃烧、复盐、分储、结晶、萃取、质量守恒定律、电化学有关概念等本章内容第1部分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第2部分氧化还
6、原反应第3部分化学用语第4部分常用计量第5部分溶液与胶体第6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部分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简明知识网络一、物质的组成1 .物质的组成关系宏观组成微观构成人、2 .元素一一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一个抽象的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数量。它只能以游离态或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如:;H、2h、;H、H2、H+、H 都含H元素,但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3.构成物质的微粒微粒概念说明构成物质原子原子是化学变 化中的最小微 粒。化学变化中,只改变其电子层 的结构。具有自己的性质。稀有气体,如:He 原子晶体,如:金刚石 金属晶体,如:铝分子分子是保持物 质化学性质
7、的 一种微粒。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的作用 形成分子。分子可构成分子晶 体。稀有气体分子为单原子分 子。在原子晶体、金属晶体中 均不存在单个分子。稀有气体,如:Ne多数非金属,如 Cl2、S、C60多数共价化合物,如:H2O、H2SO4、CH3COOH、纤维素离了带电的原子或 原子团。带止电 荷的离子叫阳 离子。带负电荷 的离子叫阴离 子。主族兀素的简单离子的电子 层为稳定结构。离了的性质与 其对应原子的性质/、同。阴、 阳离子之间形成离子化合物, 其晶体为离子晶体。金属晶体 中只有阳离子没有阴离子。NaOH、Ba(OH)2、NaCl、CaCO3、NH4NO3、KAl( SO 4)2说明:分子在不
8、停地运动着,例如水的蒸发,物质的溶解、扩散现象等。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物质 间的三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改变。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 同。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 成的。4.原子团一一由几个原子结合而成的一个集团。它不能独立存在,但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整 体参加反应(即原子团内的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不断裂) 。其中带电荷的原子团叫根或离子,如:氢氧根(OH)、硝酸根(NO3 )俊根(NH4+);而另一类在化合物分子结构中,能决定化学特性的原子团或原子(不带电、化合价不饱和)叫官能团或基,如:甲
9、基(一CH3)、羟基(-OH)、醛基(一CHO)、氯原子(一Cl)。、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性质概念涵义内容程度表达物理 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 硬度、密度以及光泽、导电、导 热、塑性、溶解性等。常用局低、大小、难 易等。化学 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里表 现出来的性质。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 原性、化合价、酸性、碱性、稳 定性等。活泼、不活泼、惰性; 反应难易、不反应; 强弱、大小等2.物质的变化概念涵义本质伴随现象实例物理 变化没有新 物质生 成。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发 生变化,物质的组成、 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没 后新分子生成。物质
10、的形态艾化(分 子间距发生变化)碘升华;石油分储; 氨的液化;盐析;焰 色反应。化学 变化有新物 质生 成。物质的组成、结构发生 变化,分子中的原子重 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不但物质的形态变 化,常发生放热、发 光、变色、产生气体、 析出沉淀等现象。硫酸钠溶液导电;岩 石风化;铝和铁的钝 化;二氧化碳溶于水。三、物质的分类1 .物质的分类物质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氢化物氧化物有机化合物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一一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几种物质)。无固定的组成,无固定的物理性质。纯净物一一由同种物质组成(一种物质)。具有固定的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从微观角度看,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只有一种分子,而混合物
11、有多种分子。在判断是混合 物还是纯净物时,可以从有无固定熔沸点考虑,一般来说,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而混合物由于组成物质的成分和量的多少不固定,致使没有固定的熔沸点。不能用物理方法将组成纯净物的各元素分开,只能通过化学方法才能达到分离各元素的目的。可用物 理方法将混合物中各物质分离开来。例:HCl是纯净物,HCl溶于水形成的盐酸则是混合物;象CuSO4 5H2O含结晶水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玻璃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单质与化合物单质一一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呈游离态。化合物一一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呈化合态。金属与非金属金属一一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常温时,除汞是液态外,其它都是固
12、态。具有金属光泽,有优良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一般密度较大。易失电子而形成阳离子,一般能与非金属化合。非金属一一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常温时,除澳是液态外,有的是气态,有的是固态。具有得电 子的倾向,在一定条件下,一般能与氢气、氧气、金属化合。2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氢化物广成盐氧化物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I过氧化物r按是否含氧按电离H+数分按电离程度化酸按酸根氧化性按沸点分按溶解性按溶解性碱'按电离程度按溶解性盐合 物无 机了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t金属固态氢化物HCl、CH 4NaH、 CaH2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NO、CONa2O2、H2O2含氧酸无氧酸一兀酸多元酸Na2。
13、、CuOSO2、Mn2O7Al 2。3H2SO4H2sHCl、HNO3H2S、H3P04强酸 HBr、HC1O4弱酸H2S、H3P04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 挥发性酸不挥发性酸可溶性酸难溶性酸可溶性碱HN03H3P04HN03H2SO4H2SiO3NaOH难溶性碱Cu(OH)2强碱 KOH弱碱 NH3 - H2O、Cu(OH)2可溶性盐 CuSO4难溶性盐BaSO4正盐 Na3PO4酸式盐 Na2HPO4、NaH2PO4按组成分碱式盐 Cu(OH)2CO3复盐 KAl(SO 4)2范例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C.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
14、性质的一种粒子D 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不运动解析与答案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但不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的一种粒子,因此,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是错误的。应该是: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而这些粒子都在不断运动。选 B。解题指要对概念的理解除了它们的定义外,还要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范例 2( 2005 年上海题)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A 石墨制成金刚石B 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C 水变成汽油D 干冰转化成原子晶体解析与答案: 化学变化必须遵循守恒定律,
15、不仅物质守恒, 而且能量守恒; 不仅元素守恒, 而且原子守恒。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汽油是由氢、碳两种元素组成,因为水中没有碳元素,所以水不可能变成汽油。选 C。解题指要 化学变化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它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既不能“臆造”物质,更不能违背自然界规则。第三部分化学用语简明知识网络一、元素符号元素符号 表示元素的化学符号,通常还能表示其一个原子。二、元素的化合价概念: 以元素符号为基础, 用以表示各种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特性。 它与化学键概念相联系时, 又有正、负价之分。法则:L单质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原子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2.以氢为1价作标准,其
16、它元素的价数则以其1个原子所化合或所置换出的氢原子数目决定。应用:利用法则可由分子式计算元素的化合价,检查分子式正误,以及由化合价写出分子式。三表示物质的化学用语1 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从广义上讲分子式、实验式(最简式) 、结构式、结构简式等都是化学式。2 分子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例如:H2O、CH4、C6H6等(它们在固态时由分子构成分子晶体)。注意:分子式只适用于由分子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组成微粒均不能用分 子式来表示,因为它们不存在单个的分子。分子式一般由实验测得,它既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及组成分 子
17、的原子的种类或个数。3 实验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中各种原子个数比 的式子。又称最简式。 例如:SiO2 (二氧化硅,属原子晶体)、 NaCl (氯化钠,属离子晶体) 、苯(分子晶体)的最简式为CH。注意:实验式只表明组成物质的元素和各种原子(或离子)的最简单整数比。4 .结构式:用价键表示分子里各个直接相联原子的结合情况的式子。例如:HH、NN、H-O-Ho注意:在结构式中用短线”来表示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用“一”表示形成配位键的电子对。通常所写的结构式,能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结合方式和顺序,但并不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空间排列。由于同分异构现象的存在,用分子式不能区别的物质,则必须用结构式
18、表示。例如:化学式C4Hio可以有二种结构(互为同分异构体)HICIH-HCHHC-H-HJCIHH M E H-C - C -C-H Hh-C-hH I H5 .结构简式:它是结构式的一种简单的写法。即必须标出该分子的结构特征(官能团)等;例如:醋酸 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或CH3COOH。6 .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用" /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式子。回原子分子阳离子阴离子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名称硫原子氮分子1镁离子P氯离子氧化钠二氧化碳化学式SN2Mg +ClNa2OCO2电子式 -S: 1Mg +tcix'Na xOxf Na+:6:;c;诩7
19、 .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各电子层的电子排布的式子。例如:四、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注意: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化学反应实际上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所以其原子种类不变、原子 个数不变,即质量是守恒的;在运用过程中应牢记“参加反应”,没有参加反应的不能计算在内;在一个不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流的体系内。五、表示物质化学变化的用语(反应式)1.化学方程式一一用分子式(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原则:要遵循客观事实;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可表示反应前后物质的品种及微粒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或气体体积之比)、质量之比。如:2Na2O2 + 2
20、CO2 =二 2Na2CO3 + O22:2:2:12:2:2:12:2:2:1化学计量数之比 微粒数之比 物质的量之比气体体积差固体质量差气体体积之比物质质量之比2 "821 AV=1 (减小)2>44 : 2X106 : 32A m=28 (增大)应用:表示物质的变化,进行有关计算。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配平原则:反应本身的客观事实;质量守恒;离子反应式还要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还要 电子得失数相等。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观察法;氧化还原配平法;综合法一一质量守恒-代数法。注意:方程式的系数:应化简成最简单,也可用分数形式表示。注意标明反应所需的条件。一般化学反
21、应用“="表示。若是可逆反应则用“ 二"表示。若是有机物参加的反应则用“一”表示。2 .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意义:表示某一个离子反应;表示某一类离子反应,因此能深刻表示反应的本质。书写:写离子形式的物质 一一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包括:可溶性的强酸、强碱、盐(绝大多数) 其它物质则用分子式表示。配平一一方程式两边的原子和电荷必须守恒;若是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则得失电子总数也必相等;注意正确处理构成物质的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的关系。注意:对固态离子化合物参加的反应,如固态氯化俊与熟石灰共热等,不写离子方程式。对微溶物质,一般浓度大时当难溶(
22、如石灰乳),而澄清液多按可溶处理(如石灰水)。有酸式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满足反应物物质的量的比值,如:NaOH + Ca(HCO 3)2 :1 : 1 混合时 OH + Ca2+ + HCO3 = H2O + CaCO3j2 : 1 混合时 2OH + Ca2+ + 2HCO3 = 2H2O + CaCO3 卜 CO323 .电离方程式 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注意: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裳示,如:HCl=H+C/;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表示,如:NH3 H2。=NH4+OH 。(因此,必须记住常见的强弱电解质。)多元弱酸则分步电离,如:第一步H2CO3H+HCO3 ,第二步 HCO3 = H
23、+CO32。4 .热化学方程式 一一表示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放热反应, H为“”;吸热反应, H 为"+"。例如:C (s) +2。2 (g) =CO (g); H= 110.5kJ/mol。注意:要注明反应的压强和温度。通常H的数据为101kPa和25c时的数据,可不特别注明,但须注明上”或“+': 要标出物质的聚集状态。方程式的系数只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故可用分数表示。5 .电极反应式一一表示电极上反应(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的式子。包括:电解质溶液受电流的作用, 在导电的同时发生化学变化(或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式子。原电池负极或电解池阳极 一一发生
24、氧化反应(本质:失电子);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 一一发生还原反应(本质:得电子)。例如:Cu-Zn (稀硫酸)原电池电极反应负极(Zn片)Zn 2e = Zn2+(氧化反应)正极(Cu片)2H+ + 2e = H2 T(还原反应)6 .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 一一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的式子。本质:形成共价键或离子键的过程。例如:7©:2*£:*“口.”注意:用箭头表示形成过程;注意原子、分子和离子的电子式的区别。化学式的命名简单的命名格式一般是:阴电性名称+ (化学介词)+阳电性组分名称。类别实例(名称)命名方法物质组成单质Fe(铁卜C(碳卜Hg(汞卜Br2(漠)固、液态的
25、叫某同种元素的单原子,双原 子或多原子N2(氮气)、He(氯气)、D2(笊气)、O3臭氧气气态的叫某气氢化物HCl(氯化氢)、NH3(氨气)、H2O(水)气态的叫某化氢氢元素与另一非金属元 素NaH(氢化钠)、CaH2(氢化钙)固态的叫氢化某氢元素与金属元素氧化物Fe2O3(氧化铁)、FeO(氧化亚铁)氧化某、氧化(亚)某氧元素与另一非金属或 金属元素Na2O2(过氧化钠)过氧化某碱Fe(OH)3(氢氧化铁)、Fe(OH)2(氢氧化亚铁)氢氧(化、化亚)某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NH3 H2O(氨水)酸HBr(氢漠酸)、HCN(氢氟酸)氢某酸氢离子与酸根离子(命名 中的某”是指酸中的成 酸元素而言
26、)H2SO4(硫酸)某酸(正)HClO4(高氯酸)、HClO2(亚氯酸)、 HCIO(次氯酸)、H3PO4(正磷酸)、 HPO3(正磷酸)(高、亚、次、正、偏、焦)某酸H2s2O3(硫代硫酸)某代某酸正盐FeCl3(氯化铁卜FeCl2(氯化亚铁)某化某、某化亚某金属(或镂)离子与酸根 离子CuSO4(硫酸铜卜CU2SO4(硫酸亚铜)某酸某、某酸亚某酸式盐NaHCO3(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某酸氢某、酸式某酸某金属(或镂)离子、氢离子 与酸根离子NaHS(硫氢化钠、酸式硫化钠)某氢化某、酸式某化某碱式盐Cu2(OH) 2CO3(碱式碳酸铜)碱式某酸某金属(或镂)离子、氢氧根 离子与酸根离子Cu(
27、OH)Cl(碱式氯化铜)碱式某化某复盐KNaCO3(碳酸钠钾)、KAl(SO 4)2(硫酸铝钾)某酸某某、 某酸某某两种金属(或镂)离子与 一种酸根离子水合物CuSO4 5H2O(五水硫酸铜)几水某酸某盐与结晶水离子反应1、概念: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2、本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3、类型:非氧化还原反应 一一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溶液中进行)4、发生条件:生成难溶的物质 如Mg(OH)2、AgCl、CaCO3、BaSO4、Ag2SO4等。生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一一如H2O、CH3COOH、H2CO3、NH3H2。等。生成挥发性的物质 一一如CO2、SO2、N
28、H3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一遵循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无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A+B+C =ABC)类别举例附注单质+单质金属(M)+非金属卤化:M + X 2氧化:M +O2 硫化:M + S 氮化:M + N 2氢化;M + H2除Pt、Au外,其它金属都能卤化、氧 化等;金属越活泼越易反应;多数需加热或点 燃。非金属(R)+非金属H2+R(表示非金属单质)O2+R (除卤素外)S+ R (如:氧、碳、氢等)P+ R (如:氧、氯、氢等)N2+R (如:氧、氢等)卤素一般不直接氧化;两种非金属活泼性相差越大越易反应;一般需加热或点燃
29、或催化剂。单质+ 化合物低价卤化物的 卤化 FeCl2+Cl2、 PC13+C12低价氧化物的 氧化 SO2+O2、 NO+O2化合物+化合物碱性氧化物+水Na2O+H2O多数重金属氧化物不直接水化酸性氧化物+水 SO3+H2O P2O5+H2O二氧化硅不直接水化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MgO+SO3 CaO+SiO2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物间易直接化合氨+酸NH 3+HCl盐+水CUSO4+5H2O盐+酸Ca3(PO4)2+4H3PO4多种物质化合(A + B + C +-= ABC ) NH3+H2O+CO2 CaCO3+H2O+CO2 CU+O2+H2O+CO2(4) Fe(OH)2+O
30、+H2O2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物质的反应( ABC = A + B + C)类别举例附注有单质生 成的分解 反应氧化物分解 2SO3、 2HgOAg2O也易分解,其它较难。过氧化物分解H2O2酸分解 HNO3、 HC1O正盐分解KCIO2、硝酸盐生成化合 物的分解 反应含氧酸分解 H2SQ3、(2) H2SO3低价酸易分解碱分解 Al(OH) 3、 Cu(OH)2弱碱易分解正盐分解 MgCO3、 NH4CI酸式盐分解Ca(HCO3)2一般易分解碱式盐分解CU2(OH)2CO33 .置换反应一一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 + BC
31、 = AC + B )类别举例附注金属置换氢钠+水锌+盐酸铁+水蒸气不活泼金属不与水反应;金属活性表中氢前的金属才能置换非氧化性酸中 的氢氢置换金属氢气+氧化铜金属活性表中锌后的金属才能被氢置换金属置换金属铁+硫酸铜溶液铝+氧化铁按金属活性表规律(钾、钙、钠与盐溶液的反应例 外)金属置换非金属镁+二氧化碳非金属置换金属碳+氧化铁(某些过渡金属)非金属置换非金属氯气+漠化钠溶液碳+二氧化硅活泼非金属置换相对不活泼非金属4.复分解反应一一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D =AD+CB )类别举例附注酸+碱盐酸+氢氧化钠、磷酸+氢氧化钙强酸、强碱参加的反应 较快。盐与盐溶
32、液易起反应。当有难溶、难电离、易 挥发物质生成时,反应较 完全。复分解反应是离子反 应,但离子反应不一定是 复分解反应。盐的水解规律:遇弱水 解,显强性质。酸+碱性(或两性)氧化物盐酸+氧化钠、硫酸+氧化铝酸+盐强酸+弱酸盐盐酸+次氯酸钙稳定酸+不稳定酸盐硝酸+碳酸钠难挥发酸+挥发性酸盐硫酸+氯化钠可溶f酸+难性酸盐盐酸+硅酸钠碱+酸性(或两性)氧化物氢氧化钠+二氧化硫、氢氧化钠+氧化铝碱+盐氢氧化钠+硫酸铁、氨水+硫酸铝盐+盐硝酸银+氯化钠盐+水强酸强碱盐氯化钠不水解强酸弱碱盐+水氯化铁+水弱酸强碱盐+水碳酸钠+水弱酸弱碱盐+水醋酸镂+水热点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范例1(2000年全
33、国)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 2(OH)nClm yH2Ox ,式中m等于A. 3 nB. 6nC. 6+nD. 3+n解析与答案:在呈电中性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各元素或原子团的代数和为零。Al2(OH)nClm yH2Ox式中,Al的化合价为+3价,(OH)和Cl均为1价,则有(+3) X2+ (1) Xn+ (1) m=0,得 m=6 n。选 B。解题指要:熟悉化学用语,把握化合价规律与化学式的关系。范例2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 SO2+ H2O= 2HCO3 +S
34、O32B.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2H + =Al3+H2TC.硫化钠溶于水中: S2 +2H2O = H2ST + 2OHD,硫化亚铁固体放人稀硝酸溶液中:FeS+ 2H+=Fe2+H2ST解析与答案:A项中SO2+H2O可生成亚硫酸,亚硫酸酸性比碳酸强, A项正确。B项中,电荷不守 恒,错误。C项中,硫化钠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 ST+H2O= HS+ 2OH, C项错误。D项中,硫化亚 铁溶解后产生的Fe2+可被稀硝酸溶氧化成 Fe3+, D项错误。答案:选 A。解题指要 解答“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题的关键是:熟悉离子反应的规律,掌握离子 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注意总结历年高考中
35、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第五部分溶液与胶体简明知识网络一、分散系L分散系的有关概念分散系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分散剂分散系中的粒子分散在其中的物质。2.几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10 9 m10 9m 10 7 m>10 7 m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许多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巨大数目分子集合体实例氯化钠溶液、碘酒淀粉、氢氧化铁溶胶油水、石灰乳、泥浆水性 质外观均一、透明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能否通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通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鉴别无有
36、丁达尔现象静置分层二、溶液L溶液一一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特征: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浓度、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一一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 溶液。不饱和溶液 一一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不饱和溶液。应用时注意:要指明温度和溶剂的量;要指明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继续溶解NaCl,但也许能继续溶解KNO 3,对于NaCl来说是饱和的,而对于KNO 3来说就是
37、不饱和 的。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是该温度下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互相转化。般规律:升高温度或加入溶剂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或加入同种溶质(某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熟石灰则有所不同)溶解平衡: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在液态溶剂里当溶解速率和结晶速率相等形成饱和溶液的状态(动态平衡)。例如:Mg(0H)2(S) -Mg2+(ag)+2OH (ag)。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若不能再继续溶解剩余溶质,则这种溶液就达到饱和。3 .溶解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一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
38、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可表示为:溶解度溶质的质量(g)溶剂的质量(g)100g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决定着溶解度的大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受温度的影响。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反之减小,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不大,如 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反之增大,如Ca(OH)2。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一一该气体在压强为1.01 >105Pa,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一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 体积数。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升高而增大。4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
39、的量浓度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一一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的物质的量。也称为 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 ,单位是"mol L 1"。物质的量浓度可表示为:cB n溶质的质量分数一一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符号为COB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100%溶液的质量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溶液的密度为pg cm 3, 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_ _ _- 3CbMg mol 1L1000mL Bg cm b5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
40、贴标签)。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 ;溶解;转移;定容;装瓶(贴标签)。所用仪器:药匙、滤纸、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一定规格的容量瓶、胶头滴管。6 .其它概念:结晶方法:蒸发溶剂结晶;蒸发后冷却。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风化:在室温下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潮解:晶体在空气中吸收水蒸气,在其表面逐渐形成溶液的现象。三、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L概念一一分散质粒子在10 9 10 7 m之间的分散系7 .本质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 9 10 7 m之间。8 .特征一一分散质粒子表面积大(具有较强吸附能力)。9 .分
41、类 按分散剂的状态分:液溶胶,如:Fe(OH)3胶体、蛋白质胶体;气溶胶,如:雾、云、烟;固溶胶,如:烟水晶、有色玻璃。10 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定义: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本质:胶粒对光的散射而形成的。应用:鉴别胶体布朗运动一一胶粒在胶体中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电泳一一现象:在外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或阴极)作定向移动现象。原因:表面积大,吸附强,胶粒带电。胶体粒子的带电规律。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如Fe(OH)3、Al(OH) 3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如Al 2S3、H2SQ3胶体、土壤胶胶体的聚沉 一一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18 兴贤说课稿 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001
- 2025年度荒田开垦与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3篇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21 项羽之死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14 我要的是葫芦 第二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001
-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一课时《勿忘国耻》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物业服务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版国际贸易代理保密合同模板2篇
- 2024秋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Food and Restaurants Lesson 19 Time for Breakfast说课稿 (新版)冀教版
-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说课稿2 新人教版
- 2024年小升初语文入学分班测试卷四(统编版)
- 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方-2023年度商业健康保险经营数据分析报告-2024年3月
- 设计质量管理和保证措施及设计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
- 2024电力系统安全规定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篇(含答案)
- 科技论文图表等规范表达
- 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标准语段写作课件32张
-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英语统一考试模拟演练八省联考解析
- 华能火力发电机组节能降耗技术导则(2023年版)
- 基础知识3500个常用汉字附拼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