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易错题精选(word)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7/ee74fc40-f055-4392-8657-e9f5b98dc917/ee74fc40-f055-4392-8657-e9f5b98dc9171.gif)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易错题精选(word)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7/ee74fc40-f055-4392-8657-e9f5b98dc917/ee74fc40-f055-4392-8657-e9f5b98dc9172.gif)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易错题精选(word)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7/ee74fc40-f055-4392-8657-e9f5b98dc917/ee74fc40-f055-4392-8657-e9f5b98dc9173.gif)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易错题精选(word)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7/ee74fc40-f055-4392-8657-e9f5b98dc917/ee74fc40-f055-4392-8657-e9f5b98dc9174.gif)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易错题精选(word)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7/ee74fc40-f055-4392-8657-e9f5b98dc917/ee74fc40-f055-4392-8657-e9f5b98dc91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易错题精选(word)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1 .对下图所示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C.对比说明物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质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燃烧需要氧气持燃烧A. AB. BC. CD. D【答案】C 【解析】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打开止水夹,水倒流进广口瓶且约占广口瓶容积的五分之一,说 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A正确;B.铁丝能在氧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产一种黑色固体,说明铁能在氧气中燃烧,故B正确;G铜片上的红磷和氧气接触,不燃烧,水中白磷不和氧气接触,不燃烧,因此对比不能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故C错误;D.下方的蜡烛先熄灭,后面的蜡烛后熄
2、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 烧也不支持燃烧,故 D正确;故选Co2 .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烧杯中水的温度应与中相同B.图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和对比可以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D.和对比可以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答案】C【解析】A、本实验中为对照组,要形成对照,所以 烧杯中水的温度应与中相同,缺少 了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氧气,不能燃烧,故正确 ;B、中白磷在热水中,试管内有氧气,既有氧气的参与,也达到了着火点,会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正确;G中水为热水,但无氧气,不能燃
3、烧,中白磷有氧气,但冷水温度低,达不到着火 点,不能燃烧,和对比不能得出燃烧的条件,故错误 ;D、中白磷在热水中,试管内有氧气,既有氧气的参与,也达到了着火点,会燃烧; 中白磷有氧气,但冷水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故和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 条件之一: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故正确。点睛: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3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B.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C.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
4、着火点D.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详解】A、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故不符合题意;B、汽油是可燃物,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汽油的着火点,故不符合题C、可燃物着火点是可燃物自身的性质,是一个固定的值,不会发生变化;消防员用水扑灭 火,是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目的,故不符合题意;D、开挖隔离带可隔离可燃物,从而有效防止森林大火蔓延,故符合题意。【点睛】1、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与空气(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2、灭火的原理:除去或隔离可燃物、隔绝空气
5、(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4 .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液体,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作消毒剂。下列有关乙醇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与溶剂的氢原子个数相等时,溶质与溶剂分子的个数比为B.乙醇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乙醇分子中质子与电子的数目不相等D.乙醇溶液溶质的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共九个原子组成的【答案】 A【解析】【详解】乙醇溶液中的溶质是乙醇,溶剂是水。A.乙醇的化学式为 C2H6O,每个乙醇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水的化学式为H2O,每个水分子中含有2 个氢原子,所以溶质与溶剂的氢原子个数相等时,溶质与溶剂分子的个数比为 1:
6、 3 ,故正确;8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是微观概念,元素是宏观概念,元素组成物质,不能说乙醇分子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分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 等,故错误;D.由乙醇的化学式可知,每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共9 个原子,故错误。故选 A。5 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大气中氢气含量高达90%科幻片流浪地球中为了防止地球被木星吸引而导致解体,小伙伴们利用点燃木星上的气体混合物后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反推地球脱离木星引力。下列关于“木星爆炸”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
7、火点B.被木星吸引的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为燃烧提供了可燃物C.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D.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水【答案】 B【解析】【详解】A、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A正确;B、氧气不是可燃物。B错误;C、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正确;D、氢气燃烧生成水,D正确。故选: B。6 通常所说的“瘦肉精”( 化学式为C12H18Cl2N2O) 曾经作为药物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后由于其副作用太大而遭禁用 “瘦肉精 ”属于 ()A.混合物B.单质C.氧化物D.有机物【答案】 D【解析】A、根据题意,通常所说的 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8C12N2O,属于
8、纯净物;故选项错误.B、由瘦肉精的化学式为 Ci2H18C2N2O,可知该物质是由 C、H、Cl、N、。五种元素组成 的,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G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瘦肉精化学式可知该物质 是由C H、Cl、N、。五种元素组成的,故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D、由瘦肉精的化学式为 Ci2H18C2N2O可知,该物质是由 C H、Cl、N、O五种元素组成 的,是含C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有机物;故选项正确.7 .如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工曹鬻| X Y IZW Y 表示碳原子A. X、Z、W是有机物B. X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0%
9、点燃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D.点燃X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此分析有关的问题。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X、分另是Y是甲点燃烷和氧气,生成物 Z、W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Q+2H2O.【详解】A、X是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物质Z是二氧化碳,虽然为含 C化合物,但因结构、组成、性质都与无机物相似,故列为无机物;W是水,属于无机物。故 A说法错误。1 12B、X是甲烷,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75%.故
10、B说法正确。12 1 4点燃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Q+2H2O.故C说法正确。D、X是甲烷,甲烷是可燃性的气体,在点燃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故D说法正确。 故选Ao【点睛】有机物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的有机化合物的简称,而无机物与有机化合物对应,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8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8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C.碱溶液能使酚酬:变红,则能使酚酬: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答案】 B【解
11、析】【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详解】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QH5OH,故A不正确;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故 B 正确。G碱溶液能使酚酬:变红,则能使酚酬: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 C 不正确;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水汽化吸热,故D 不正确。故选B。【点睛】灭火方法: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
12、燃物着火点以下。9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B.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就可能发生爆炸D.镁条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进行灭火,可用沙子灭火【答案】 B【解析】A、 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这是正确的逃生方法,故A 正确;B、 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环境的温度,使其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B 错误;C、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就可能发生爆炸,应禁止烟火,故C 正确;D
13、、 镁条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进行灭火,可用沙子灭火,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生成氧化镁和碳,故D 正确。点睛:灭火原理之一是降低的是可燃物周围环境的温度,而不可能是物质的着火点。10 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B.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气体之一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画经久不褪色,这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使动物死亡,所以都具有毒性【答案】 C【解析】【详解】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此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此选项错误;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画经久不褪色,这是应为常温
14、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此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使动物死亡,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此选项错误。故选C。11 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D 汽车油箱着火 用水浇灭【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利用隔绝空气的原理,正确;B、酒精灯着火 用湿抹布盖灭,利用隔绝空气的原理,正确;C、森林起火 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使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绝,正确;D、汽油、酒精着火不能用水灭火,错误。故选 D。12 2019 年 3 月 28
15、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2019 年 3 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截至27 日 10 时,事故点下风向 1 公里出现苯超标现象, 2 公里和 3.5公里处各项污染物浓度均低于标准限值。下列有关苯(C6H6)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苯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C.苯中各元素白质量比为1:1D.每个苯分子里含有3个氢分子和3个氧分子【答案】 B【解析】【分析】苯的化学式为C6H6 ,属于有机物。【详解】A、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6):(1 6) 12:1 ,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 A 不正确;B、苯的化学式为 C6H 6 ,则苯是由碳、氢两
16、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G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6):(1 6) 12:1,故C不正确;D. 每个苯分子里含有6 个氢原子和6 个碳原子,故D 不正确。故选 B。13 下列关于保护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环境污染C.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答案】 A【解析】()B.化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D.用土填埋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A. 汞是有毒的金属,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环境污染,此选项正确;B. 化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只是将废气排向高空,并不能除去废气,此选项错误;C. 乙醇中含有碳元素,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17、较高引起的,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并不能防止温室效应,此选项错误;D. 用土填埋废弃塑料,并不能除去废弃塑料,不能防止白色污染,此选项错误。 故选 A。14 下列灭火方法中,与 “熄灭酒精灯 ” 的灭火原理完全相同的是( )A.纺织物着火时用水喷淋B.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C.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古籍着火D.森林着火时砍掉旁边的树木形成隔离带【答案】 B【解析】【分析】“熄灭酒精灯”是用灯帽盖灭,即隔绝氧气或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详解】A、纺织物着火时用水喷淋,是利用的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方法,不符合题意;B、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是隔绝氧气或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符合题意;G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古籍
18、着火,是隔绝空气和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不符合题意;D、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利用的是移走可燃物的方法,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利用的是移走可燃物的方法;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是隔绝氧气或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15 2017 年 4 月 15 日万州某中学对全校师生开展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宣传活动。生活中的下列措施不安全的是( )A.家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迅速用水扑灭B.禁止乘客将汽油、鞭炮等带上高铁C.突遇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答案】 A【解析】A、 家内电器着火,应先
19、切断电源,再迅速用水扑灭,以防触电事故发生,故 A 错误;B、汽油、鞭炮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为安全起见,禁止乘客将汽油、鞭炮等带上高铁,故B 正确;C、 突遇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使人窒息,故C 正确;D、 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面粉的粉尘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为安全起见,严禁烟火,故 D正确。点睛:电器着火,必须先切断电源,再迅速用水扑灭。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带上高铁,火车,公共汽车。16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A.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B.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就可发生燃烧C.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D.为扑灭森林火灾而设置隔离带,是为了
20、隔绝氧气【答案】 A【解析】【详解】A、工业上将煤块粉碎能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正确;B、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不一定就能燃烧,还需要与氧气接触,错误;C、 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错误;D、为扑灭森林火灾而设置隔离带,是为了移除可燃物,错误。故选 A。【点睛】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17 .下列混合气体,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氢气和空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氨气和氧气 天然气和氧气()A.B.C.D.【答案】D【解析】【详解】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到
21、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氧气能支持燃烧,氨气不具有可燃性,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天然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故选Do18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7年我国环境保护部确立环境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大力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B.使用填埋法处理不能降解的生活垃圾C.不断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D.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答案】B【解析】【详解】A.大力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能够防治环境污染.故 A正确;B.填埋法对不能降解的生活垃圾进行掩埋,不能减小生活垃圾的污染,故B不正确;C.不断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能防止空气污染.故 C正确;D.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空气污染,故 D正确。故选Bo19 .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白磷4一铜片一热水 %M一白磷 安脸1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 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18 兴贤说课稿 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001
- 2025年度荒田开垦与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3篇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21 项羽之死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14 我要的是葫芦 第二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001
-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一课时《勿忘国耻》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物业服务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版国际贸易代理保密合同模板2篇
- 2024秋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Food and Restaurants Lesson 19 Time for Breakfast说课稿 (新版)冀教版
-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说课稿2 新人教版
- 2024年小升初语文入学分班测试卷四(统编版)
- 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方-2023年度商业健康保险经营数据分析报告-2024年3月
- 设计质量管理和保证措施及设计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
- 2024电力系统安全规定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篇(含答案)
- 科技论文图表等规范表达
- 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标准语段写作课件32张
-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英语统一考试模拟演练八省联考解析
- 华能火力发电机组节能降耗技术导则(2023年版)
- 基础知识3500个常用汉字附拼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