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流通效率 促进国内消费_第1页
提高流通效率 促进国内消费_第2页
提高流通效率 促进国内消费_第3页
提高流通效率 促进国内消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提高流通效率 促进国内消费         摘要:当前金融危机导致外围市场需求减少,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已经严重受挫,此时扩大内需对我国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研究扩大内需最主要的是研究如何扩大内需,即扩大内需的途径。本文首先对我国关于扩大消费需求的研究做了        摘要:当前金融危机导致外围市场需求减少,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已经严重受挫,此时扩大内需对我国来

2、说就显得尤其重要。研究扩大内需最主要的是研究如何扩大内需,即扩大内需的途径。本文首先对我国关于扩大消费需求的研究做了综述,然后从提高流通效率方面来谈其对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并指出当前我国流通效率低下,对如何提高我国流通效率提出了建议。关键词:流通效率;扩大消费需求一、扩大消费需求途径综述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所以需求指的是有效需求,即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还要能够买的到。对于有些商品,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也有购买能力,但是却由于某些客观原因买不到,这也不能算作有效需求。如商业网点规划不当,不能针对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进行有层次的建设

3、,那么消费者就是有钱也买不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再如某地的粮食储存量不够,引起粮食涨价,而外地的粮食不能及时运送过来,这也导致了有钱也买不到商品。社会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出口需求在总需求中,除出口需求外,其它三项都为内需。其中政府支出最终也以投资或消费的方式出现,因而扩大内需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扩大投资需求,二是扩大消费需求。而扩大内需关键是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消费需求关键就是提高消费量,加大国内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和贡献率。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消费需求增长的潜力很大,而且随着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越来越大,经济风险也随之加大,因此扩大消费需求对我国显得尤其重要,笔者认为大部分研究都

4、是从“购买欲望”、“购买能力”和“购买渠道”这三个角度进行着手的。主要代表观点有:第一,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吴春明(2005)提出要更新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者预期,减少和消除人们对未来收入的怀疑和悲观心理,鼓励人们消费。李彦和提出应该纠正重投资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偏见,提高边际消费倾向,扩大消费率。同样提出通过扩大消费率来提高消费需求的还有卢嘉瑞(2007)。何问陶(2004)认为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偏好不同,应该针对不同收入群体,采取不同刺激消费的措施。尹世杰、朱有志、王启云、周耀武等提出扩大消费需求需要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通过对消费环境进行改善来促进消费。陶伟军、何军从产权角度来阐释需求不

5、足的原因,认为产权主体权责不明晰导致私人消费品供给结构不合理,从而制约消费需求扩大,消费领域产权安排的不确定性、不明晰性会降低人们的消费倾向。应该健全消费产权制度,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提高社会信用水平。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归根结底还是从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的角度来研究问题的,是提高消费者的心理消费需求。第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从提高消费者购买能力来说,研究最多的就是提高广大居民的收入。徐仲安(2003)认为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增大消费,促进生产,从而使经济建设健康稳步发展。李广平(2005)认为,依据新消费函数模型,实际

6、工资率和消费率、居民购买力呈正相关,要想解决消费问题,就要提高实际工资水平。卢嘉瑞(2005)等认为,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的增长和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速的趋势,昭示着新一轮消费高峰的来临。刘建江、严冬梅(2001)用现代消费函数分析股市产生的财富效应如何扩大消费,提出通过促进股市的健康发展来增加金融资产持有者的财富,从而促进消费。吴春明(2005)提出要实施积极的就业和收入分配政策,改革税制,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消费信贷,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为居民生活消费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信贷服务。郑小兰(2005)认为应该改革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对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进行补贴;落实农民增收政策;完善社

7、会保障制度;改变现金消费方式,推广信用卡;修订消费政策,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易培强(2007)指出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递减,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者,所以贫富差距越大,社会平均消费倾向越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要从三方面入手:居民收入与国家集中收入的关系,劳动者收入与企业收入的关系,不同收入阶层居民收入的关系。娄树本(2000)提出应该建立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创新消费信贷品种。第三,使消费者能够买得到。韦司滢、张金隆(1999)在分析了我国的物流现状以后,认为由于物流配送的规模效益、信息效益和分工效益,可以通过加强物流配送来扩大消费需求。张讯(2005)认为应该节约消费,并提出节约型消

8、费模式。节约型消费模式是指倡导合理、适度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鼓励消费资源节约型产品。通过节约消费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同时也实现了最大的节约,有助于消费的满足,从而扩大消费需求。田玉来(2006)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来研究扩大消费需求,认为我国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商品供过于求,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升级缓慢,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因此要扩大消费需求就要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周耀武(2008)提出循环经济应该承担扩大消费需求的重任。他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改善消费环境,避免浪费消费资源,降低消费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通过发展

9、循环经济同样可以减少“有钱没地方花”的现象。从综述中可以看出,对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的研究较多,从“消费者能够买得到”的角度研究得相对较少。扩大消费需求就要让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又要让其买得到。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就要从产品质量、产品差异化、消费环境等方面来考虑,提高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就要从提高居民收入、加大社会福利等方面来考虑,而使消费者能够买得到就要从多方面考虑了,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提高流通产业的流通效率。流通效率直接决定了商品从产出后能否被消费者所消费,以及多久才能被消费。笔者先从两个角度来说明流通效率与扩大消费需求的关系,其次说明我国流通效率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如何提高流通效率。

10、二、流通效率与消费需求的关系(一)流通带动消费增长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流通就包括在交换和分配里面。自从第三次社会化大分工以后,商业就从生产领域中独立出来,为生产和消费服务。商业活动缩短了生产流通时间,增加了产品价值,因此专业化的流通企业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如果流通企业的发展滞后于生产企业的发展,就会出现生产企业被迫走商业化发展道路的现象,从而加大企业成本,间接提高产品价格,不利于消费。由于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流通产业的滞后发展必然导致生产地商品不能有效地被消费。冉净斐(2008)认为商品流通作为生产通往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不仅其流通的规模影响着消费实现的程度,而且

11、商品流通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物质技术设施、流通网点布局都影响着消费的实现。流通发展的结构与速度,直接影响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与消费方式的升级,最终也影响着消费效果。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当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呈正相关关系,当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增加1%,会引起当期的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分别增加0.80%、0.87%、0.85%、0.80%,从而证明流通业的发展带动消费的增长。(二)长尾理论的启示长尾这一概念是由美国Wired(连线)杂志总编辑Chris Anderson在2004年10月的“TheLong Ta

12、il”一文中最早提出来的,用来描述诸如亚马逊和Netflix之类网站的商业和经济模式。Chris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这就是长尾理论。如图1所示,需求较大的头部所占份额和需求较小但商品数量众多的尾部所占份额大体相当。安德森把位于头部的产品分为三类:第一,可信的热门,即产品优秀并在广大受众中产生共鸣,其特点是开始就广受欢迎并且持续时间较长;第二,人为的热门,即较差的产品由于轰动效应可能很多人去尝试,其特点是轰动以后迅速衰落;第三,“干杯”的热门,即人们通过口耳传播使该产品获得广泛的欢

13、迎,其特点是开始很小,但迅速壮大。当轰动产品变为热门产品,进而退变为“短头”时,长尾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覆盖头部(如图2所示)。由此,长尾曲线上的各种界线变得模糊和重叠起来。安德森再三强调,研究长尾理论不能把头部和尾部一刀切,要看到其动态变化的过程。企业要想盈利,就要努力把离散的消费者和商品引离尾部,把尾部变成头部,让长尾变得更长或更宽,毕竟利润较大的还是头部产品。在我国,需求的长尾相对于头部,就相当于广大农村的需求相对于城市的需求,偏远地区的需求相对于交通便利地区的需求,消费率偏小的居民需求相对于消费率大的居民需求,紧急时期(物资调动无法满足需求的紧急状况下)的需求相对于平时的需求等等。长尾理论告诉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处于尾部的比较零散的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它们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而当前我国的流通效率还比较低,这些尾部需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