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惠民初级中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1页
重庆市巴南区惠民初级中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2页
重庆市巴南区惠民初级中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3页
重庆市巴南区惠民初级中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学校 班级 姓名 【预习导学】一、幕府统治的危机(1)19世纪中叶以前的日本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实权掌握在 手中。 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2)1853年, 舰队入侵日本,日本关闭的国门被打开,幕府统治危机更加严重。二、武装倒幕(1)背景:西方列强入侵,国家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外国商品涌入日本市场,工商业遭到冲击,物价飞涨,经济恶化,人民反侵略、反幕府的斗争一浪高过一浪。(2)参加者: 、商人、资本家和 联合形成改革力量,进行倒幕活动。(3)主要活动:1867年2月,倒幕派拥立年幼的 继位。(睦仁,称明治天皇)11月,明治天皇发布讨幕密诏,准备武装倒

2、幕。1868年1月,幕府以讨伐叛逆为借口首先挑起战争, 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又有富商赞助军费,对幕府军进行了坚决反击。双方在京都附近的 、 激战三天,倒幕派军队打败了 。4月,德川庆喜投降, 在日本260多年的统治被推翻。随后,江户改称 。1869年3月,明治政府迁都 。5月,幕府残余势力被消灭,战争结束。三、明治维新(1)含义:推翻幕府后,倒幕实力派领袖 、 、 等进入政权核心。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 , , ”的口号下进行改革。这次改革史称“明治维新”。(2)内容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生活: 军事: (3)影响: (4)局限性: 【问题探究】1探究武装倒幕与明治维新的关系。2同

3、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改革,为何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例题精析】例1( 2007年 湖北黄冈)19世纪下半期,日本进行明治维新 ( )主张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 废藩置县,改变了地方行政区划 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属于中等题。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所以的叙述是错误的。答案:B。举一反三:1 下面关于明治维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 B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使日本成为高度集权的国家 D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日本明治维新最主要的作用是 (

4、 )A改变了日本闭关锁国的政策 B使日本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国家C加强了日本政府的中央集权 D使日本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目标检测】1日本明治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文明开化 D发展近代工业2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日本 ( ) A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彻底铲除封建制度 C摆脱殖民统治 D实现工业化3.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是 (  )  A. 废藩置县   B废除行会制度,引进西方技术 C实行义务教育   D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4.右图反映了日本明

5、治维新哪一方面改革后出现的现象?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 D.提倡欧美生活方式5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谈到日中关系时说“我觉得春天已经到来,并希望尽可能地让这个春天长久持续下去。”回首中日关系: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这是因为日本 ( )A. 沦为半殖民地 B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6.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有利于国民素质整体提高和国家持续发展的是 (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努力发展教育7

6、.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 )A学习西方 B鼓励人民富起来 C工业立国 D对外掠夺8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C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 D都以失败告终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打破疆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材料三 见右图 日本的小学课堂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近代史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