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视角下中国区域“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适配性评估_第1页
共生视角下中国区域“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适配性评估_第2页
共生视角下中国区域“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适配性评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ssessment of water-energy-food nexus fitness in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作者: 支彦玲1,2; 陈军飞1,2; 王慧敏1,2; 刘钢1,2; 朱外明3作者机构: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8;2河海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1100;3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岀版物刊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页码:129-139 页年卷期:2020年第1期主题词: 水-能源-粮食;适配性;共生;评估摘要:水资源、能源和粮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

2、,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被称为“水-能源-粮食”纽带。中国水资源、能源和粮食(耕地)资源时空分布不匹配,影响资源流动效率。随着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资源管理方式亟需从“单资源”规划向“多资源”协同转变,因此,开展“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适配性评估对推动多资源协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引入共生理论,构建“水-能源-粮食”系统共生架构,提出区域“水-能源-粮食”系统适配概念 ,将“水-能源-粮食”系统适配性分解为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基于压力-状态-影响-响应(PSIR)模型构建适配性评估指标体系,对2000 2016年我国区域“水-能源-粮食”系统适配性进行综合评估。研定性是适配性的重要基础。我国

3、“水究表明:可持续性对“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适配性影响最大,协调性是适配性提升的短板-能源-粮食”复合系统的整体适配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水平呈上升趋势,增长速度先快后慢,稳定性指数小幅波动,趋于平稳。我国“水-能源-粮食”复合系统适配性时空分异特征明显,东北、东部地区的适配性水平相对较高,主要呈上升趋势;中部、西部地区的适配性水平相对较低,主要呈下降趋势。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水资源、能源、农业、土地等多部门协同,增加科技、水利、能源等方面投资力度,协调水-能源、水-粮食和能源-粮食关系,提高水资源、能源和粮食系统之间转化效率。引导自然资源从富集区域向匮乏区域流动,引导高端产业、先进技术和投资等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